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種致病因素可致肩胛盂關節(jié)面嚴重受損,需通過關節(jié)盂置換改善功能,緩解疼痛。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多種肱骨近端假體類型不斷涌現(xiàn),而肩胛盂假體卻發(fā)展甚緩,因此,肩胛盂假體在全肩關節(jié)假體設計中具有很大挑戰(zhàn)。肩關節(jié)置換的最終目的是盡可能重建盂肱關節(jié)正常解剖結構并恢復其功能,因此,肩胛盂骨性解剖結構的精確測量不論對于肩胛盂假體設計還是肩關節(jié)置換術的成功實施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的:
通過MSCT后處理技術,對肩胛盂骨性解
2、剖參數(shù)進行測量、驗證及分析,為肩胛盂假體設計提供解剖學數(shù)據(jù),為假體置入手術提供必要的術前評估指標。
材料與方法
材料
10側成年人防腐肩胛骨標本(性別年齡不詳,左、右各5側),10側正常成年人肩胛骨新鮮標本(性別年齡不詳,左、右各5側)。用于測量方法的建立和驗證。
中國重慶地區(qū)征集成年志愿者100名,發(fā)育正常,雙肩健全,無肩關節(jié)疾病史和創(chuàng)傷史、經(jīng)CT檢查雙肩關節(jié)無影像學異常。男性6
3、1名,女性39名,平均年齡38.9歲(19-60歲),左、右肩各100側。
方法
10側成年人防腐肩胛骨標本及10側正常成年人肩胛骨新鮮標本經(jīng)MSCT掃描后,數(shù)據(jù)傳至LEONARDO工作站,經(jīng)VRT,MPR等后處理技術完成相關參數(shù)的測量。防腐標本測量肩胛盂形態(tài)及假體固定點,新鮮標本測量肩胛盂扭轉角。以上標本及所測參數(shù)再通過解剖測量加以驗證。
100名志愿者采用MSCT及其后處理技術完成各項參數(shù)的
4、測量。
測量參數(shù):
肩胛盂形態(tài)參數(shù):前后最大徑、前后曲率半徑、上下最大徑、上下曲率半徑。
假體固定點參數(shù):上固定角、下固定角、前固定角、后固定角、上固定深度、下固定深度、前固定深度、后固定深度。
肩胛盂扭轉角:上扭轉角、中扭轉角、下扭轉角。
所得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0例標本測量的CT測量數(shù)據(jù)和解剖測量數(shù)據(jù)行配對樣本t檢驗。P值<0.05為有統(tǒng)計學
5、意義。
200側志愿者肩胛盂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對不同性別、側別之間行獨立樣本t檢驗,P值<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所測參數(shù)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
1.肩胛骨標本MSCT測量的結果
前后最大徑2.78cm±0.24cm(2.38cm~3.12cm)
前后曲率半徑5.32cm±0.84cm(4.20cm~6.83cm)
上下最大徑3.82cm±0.18
6、cm(3.42cm~4.01cm)
上下曲率半徑4.28cm±0.74cm(3.12cm~5.69cm)
上固定角142.30°±6.58°(132.00°~150.00°)
下固定角124.30°±3.95°(119.00°~132.00°)
前固定角63.20°±4.42°(56.00°~68.00°)
后固定角45.20°±5.65°(39.00°~58.00°
7、)
上固定深度2.81cm±0.43cm(2.13cm~3.38cm)
下固定深度4.99cm±1.34cm(2.61cm~6.32cm)
前固定深度3.95cm±0.52cm(3.35cm~4.96cm)
后固定深度1.96cm±0.24cm(1.70cm~2.36cm)
上扭轉角1.60°±3.60°(-3.00°~7.00°)
中扭轉角0.10°±
8、2.33°(-4.00°~4.00°)
下扭轉角1.20°±2.35°(-5.00°~2.00°)
肩胛骨標本解剖測量的結果
前后最大徑2.81cm±0.25cm(2.37cm~3.10cm)
前后曲率半徑5.29cm±0.81cm(4.06cm~6.74cm)
上下最大徑3.82cm±0.23cm(3.39cm~4.12cm)
上下曲率半徑4.32cm
9、±0.59cm(3.47cm~5.43cm)
上固定角142.70°±7.56°(128.00°~152.00°)
下固定角123.90°±5.57°(114.00°~133.00°)
前固定角62.80°±4.10°(56.00°~68.00°)
后固定角45.00°±6.43°(36.00°~58.00°)
上固定深度2.85cm±0.44cm(2.04cm~3.
10、45cm)
下固定深度4.93cm±1.54cm(2.15cm~6.46cm)
前固定深度3.94cm±0.47cm(3.37cm~4.73cm)
后固定深度1.97cm±0.29cm(1.64cm~2.59cm).
上扭轉角1.90°±3.90°(-2.00°~8.00°)
中扭轉角0°±2.75°(-5.00°~4.00°)
下扭轉角-1.30°±3
11、.16°(-7.00°~3.00°)
2.200側志愿者肩關節(jié)測量結果
前后最大徑2.51cm±0.30cm(1.71cm~3.15cm)
前后曲率半徑5.59cm±1.13cm(3.06cm~8.92cm)
上下最大徑3.46cm±0.31cm(2.69cm~4.15cm)
上下曲率半徑3.99cm±0.54cm(2.58cm~5.82cm)
上固定角
12、139.2°±11.0°(110°~168°)
下固定角122.7°±7.5°(95°~156°)
前固定角63.9°±5.4°(46°~79°)
后固定角55.9°±16.7°(32°~89°)
上固定深度2.59cm±0.53cm(1.29cm~3.50cm)
下固定深度4.71cm±1.62cm(1.80cm~9.20cm)
前固定深度3.46cm
13、±0.56cm(1.73cm~5.28cm)
后固定深度2.10cm±0.55cm(1.15cm~3.71cm)
上扭轉角1.5°±4.8°(-10°~14°)
中扭轉角0.3°±3.9°(-11°~8°)
下扭轉角-1.9°±4.5°(-15°~9°)
3.20例標本中,所有CT測量參數(shù)和解剖測量參數(shù)之間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
4.所測數(shù)據(jù)分男女行獨立樣本
14、t檢驗,其中前后最大徑、上下最大徑、上下曲率半徑、前固定深度、后固定深度、中扭轉角和下扭轉角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5.所測數(shù)據(jù)分左右側行獨立樣本t檢驗,除前固定角外,其余各參數(shù)均不存在側別差異。
6.以下參數(shù)存在相關性:前后最大徑與上下最大徑,前后曲率半徑與上下曲率半徑,上下最大徑與上下曲率半徑,前固定角與前固定深度,后固定角與后固定深度,上、中、下各部分扭轉角存在相關性。
結論:<
15、br> 1.采用MSCT及其后處理技術能夠對肩胛盂解剖參數(shù)進行測量,具有樣本獲取簡便,測量準確的優(yōu)點。
2.本實驗獲得了一組與肩胛盂假體設計相關的解剖學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對盂假體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肩胛盂的部分解剖參數(shù)存在性別差異,這種差異在盂的形態(tài)和扭轉角方面比較明顯。肩胛盂絕大部分解剖參數(shù)不存在側別的差異,當單側肩盂患病需行置換時,健側的解剖學數(shù)據(jù)具有參考價值。部分解剖參數(shù)存在相關性,這對肩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下頜骨骨性解剖結構錐形束CT測量分析.pdf
- 盂肱關節(jié)骨性結構MSCT后處理測量方法探討及其初步應用.pdf
- 骨創(chuàng)傷腕關節(jié)解剖、測量、分析
- 累及肩關節(jié)盂的肩胛骨骨折手術治療效果的回顧性研究.pdf
- 跟骨切線位上跟骨的放射解剖學觀察和寬度的測量.pdf
- 肩胛骨的臨床解剖學研究.pdf
- 肩胛骨的應用解剖學研究暨肩胛骨骨折的治療.pdf
- 經(jīng)喙突肩胛骨關節(jié)盂螺釘微創(chuàng)內(nèi)固定技術的研究.pdf
- 基于螺旋CT對68例中國人下頜骨種植相關解剖結構的測量及分析.pdf
- 改良手術入路治療肩胛骨體、頸、盂部骨折及臨床總結.pdf
- 顱骨及眼眶骨性解剖
- 肩胛骨解剖鋼板的研制及其有限元力學分析.pdf
- TMJ骨性結構增齡性變化的錐形束CT測量研究.pdf
- 成人骨性Ⅲ類上氣道結構的CBCT三維測量分析.pdf
- 青少年脊柱胸腰段椎弓根和椎管骨性結構的應用解剖學研究.pdf
- 側顱底外科顳盂入路的應用解剖研究.pdf
- MSCT對正常內(nèi)耳解剖結構的測量研究.pdf
- 成人肱骨近端三維解剖結構測量與分析.pdf
- 跟骨骨折載距突螺釘角度的測量及其解剖研究.pdf
- 肩胛下肌的解剖學特點與臨床意義.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