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在全球一些高生產力的近海海區(qū),受人類活動、全球變暖、富營養(yǎng)化等因素的影響,水母在全球許多海域出現的數量及頻率不斷加大,并呈現出明顯的種群暴發(fā)現象。我國所在的東亞海域更是水母暴發(fā)的重災區(qū)。據報道,我國渤海遼東灣、黃海南部和東海北部相繼出現了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和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暴發(fā)現象,且暴發(fā)規(guī)模和頻率逐年增加,已嚴重影響了當地正常的漁業(yè)
2、生產,并對當地漁業(yè)、旅游業(yè)、近岸工業(yè)造成較大危害。
通過室內受控實驗對海月水母有性生殖階段生長規(guī)律,水管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卵巢發(fā)育過程進行觀測,研究結果豐富了海月水母基礎生物學資料,培育海月水母為綠鰭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捕食水母實驗提供實驗材料;比較研究了其對我國沿海四種常見大型水母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海月水母、沙海蟄、白色霞水母的捕食差異,為沿海魚類數量變動與大型
3、水母暴發(fā)之間的關系提供參考資料。
對煙臺海域海月水母水母體階段傘徑、腕長及體質量的生長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并對其生長過程中水管系統(tǒng)的發(fā)育進行觀察。結果表明,在人工培養(yǎng)條件下,海月水母體質量(W:g)與傘徑(D:mm)呈冪函數增長(W=6×10-5D3.0178 R2=0.992);腕長(L:mm)與傘徑(D:mm)呈線性關系(L=0.6208 D-2.8393 R2=0.9871);傘徑生長曲線方程為:Dt=4×10-6t4-0.
4、0014t3+0.1087t2+0.5079t+9.4284,(R2=0.9993)。海月水母初生碟狀體經13天的生長發(fā)育可完全變態(tài)為水母幼體,水母幼體經75天傘徑增長至最大值。海月水母初生碟狀體出現主輻管與間輻管,3日齡時碟狀體出現縱輻管,9日齡時出現環(huán)管雛形,11日齡時出現環(huán)管、分離點。隨著水母的生長,傘徑不斷增大,水管系統(tǒng)分離點數與聚合點數逐漸增多,成熟時1/4傘部分離點數最多為66個,聚合點數最多為32個。
通過室內培
5、養(yǎng)實驗對海月水母卵巢發(fā)育過程進行了觀測,在人工培養(yǎng)條件下,將卵巢發(fā)育分為四個時期。
?、僭缙诎l(fā)育階段:水母體傘徑7cm左右時,性腺開始出現,此時性腺較窄,寬度約占胃絲帶的1/5,顏色灰白,生殖細胞平鋪在性腺的中部位置,排布較分散,不易分辨雌雄。
②快速發(fā)育階段:傘徑增長至8.5cm時,生殖腺彎曲摺疊,雌雄性腺通過顯微鏡可明顯區(qū)分出來,卵細胞為橢圓形,形狀規(guī)則,此時性腺寬度約為1.5mm,顏色半透明,卵細胞卵徑30~90
6、μm。
?、凵诚俪墒祀A段:傘徑13cm以上,性腺發(fā)育成熟,肉眼觀察呈淺棕色,性腺寬度2~3 mm,生殖腺面積的1/2~2/3為成熟卵占據,卵徑100~120μm。
?、苁湛s消失階段:傘徑收縮,卵巢內不同時相的卵母細胞分批釋放,生殖腺松弛,顏色暗淡,殘留的卵母細胞排列疏松,卵徑大多在90μm以下,之后生殖腺不斷衰退,直至消失。胃腔中僅保留胃絲,在同樣實驗條件下蓄養(yǎng)至衰老死亡,未見其卵巢再次發(fā)育。
研究綠鰭馬面鲀
7、對我國沿海四種常見大型水母(海蜇、沙海蜇、海月水母和白色霞水母)的捕食差異,結果表明綠鰭馬面鲀對四種水母皆能捕食,但捕食強度不同。綠鰭馬面鲀對海月水母的捕食能力最強,其次是海蜇和白色霞水母,對沙海蜇的捕食量最少,體重為215±20g的綠鰭馬面鲀對海月水母、海蜇、白色霞水母和沙海蜇日均最大攝食量分別為為150.7±18.6g/d、129.7±11.6g/d、120.0±19.3g/d和92.5±11.3g/d。海月水母與海蜇的投喂試驗表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鰭馬面鲀早期發(fā)育及生長的研究.pdf
- 綠鰭馬面鲀的生殖調控與苗種繁育技術.pdf
- 觀賞性水母的養(yǎng)殖調查及海月水母對氨氮的耐受性研究.pdf
- 顱面系統(tǒng)的生長發(fā)育
- 溫度、土壤對西花薊馬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及東亞小花蝽的捕食作用.pdf
- 海月水母響應環(huán)境低氧的分子機制研究.pdf
- 生長發(fā)育
- 海月水母有性繁殖生物學的研究.pdf
- 溫度和食物水平對海月水母無性繁殖的影響及水母微小個體的分子檢測技術研究.pdf
- 綠鰭馬面鲀繁殖生理及性激素合成關鍵酶的分子表達機制.pdf
- 保水劑對‘綠嶺’核桃幼樹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及施用技術研究.pdf
- 食物對煙盲蝽的生長發(fā)育影響及其捕食行為的研究.pdf
- 兒科生長發(fā)育
- 我們的生長發(fā)育
- 不同砧木對‘綠嶺’核桃生長發(fā)育特性的影響及砧木評價研究.pdf
- 生長發(fā)育評價
- 南海黃鰭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s)種群分析.pdf
- 小兒生長發(fā)育
- 小兒生長發(fā)育
- 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及特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