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橋小腦角區(qū)占位診斷思路,橋小腦角(CPA)解剖,神經鞘瘤,聽神經瘤,聽神經解剖第VIII對腦神經,又稱前庭蝸神經,走形顳骨之內,自延髓延伸至內耳道分為前庭神經和蝸神經分兩段,由橋延溝至內耳門長約1cm,稱近側段,內耳道內長約1cm,稱遠側段,臨床特點起源 于聽神經鞘,多源于聽神經內耳道段,亦可發(fā)自內耳道口神經鞘膜起始處或內耳道底,多來自前庭上神經,其次為前庭下神經,起源于耳蝸神經少見成人常見的顱后窩腫瘤,約占40%,橋小腦角最常
2、見腦外腫瘤,多見于成年人,左右發(fā)生率相仿,偶見雙側臨床表現:早期癥狀幾乎均是聽神經本身癥狀,包括眩暈,單側耳鳴及耳聾,占75%以上;中晚期腫瘤侵入或原發(fā)于后顱窩,引起橋小腦角綜合征(病側聽神經、面神經和三叉神經受損以及小腦癥狀),腫瘤壓迫第四腦室,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導致顱高壓,影像學表現,早期病灶較小,常局限于內聽道內生長,表現為聽神經增粗;以后沿著神經向阻力較小的內聽道外及橋小腦角區(qū)生長,表現為橋小腦角區(qū)以內聽道口為中心的軟組織占位,伴
3、內聽道不同程度擴大變形呈漏斗狀,多與巖骨相交呈銳角,常有一蒂伸入內聽道CT上常呈等密度,MR多為不均勻常T1常T2信號影,典型者呈“冰淇淋蛋卷征”,界限清晰,可囊變;增強后實性部分明顯強化(呈均勻、不均勻、環(huán)形強化),其液化壞死區(qū)及囊變部分無強化;瘤體較大時,鄰近結構受壓、移位、變形,第四腦室受壓可致梗阻性腦積水,三叉神經鞘瘤,腦膜瘤,其他病變,CPA區(qū)常見病變診斷思路,Neuroimaging Clin N Am.2009,19(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橋小腦角區(qū)占位
- 橋小腦角區(qū)占位性病變影像診斷
- 橋小腦角區(qū)占位性病變診斷與鑒別130240
- 橋小腦角區(qū)占位性病變病例
- 橋小腦角占位性病變
- 橋小腦角區(qū)占位性病變的ct與mri診斷ppt課件
- 橋小腦角區(qū)腫瘤影像學特點
- 橋小腦角腫瘤
- 橋小腦角區(qū)腫瘤影像學特點--課件
- 橋小腦角區(qū)病變影像學表現
- 小腦及四腦室區(qū)占位病變
- 橋小腦角區(qū)病變影像學表現 (2)
- 腹膜后占位的影像診斷思路
- 橋小腦角區(qū)病變及其相關膜性結構的研究.pdf
- 腎上腺區(qū)占位的影像診斷
- 松果體區(qū)占位影像診斷
- 小腦橋腦角區(qū)及巖斜區(qū)的臨床斷層解剖學研究.pdf
- 橋小腦角區(qū)血管神經復合體的解剖學研究.pdf
- 橄欖橋腦小腦萎縮中醫(yī)診療思路探討.pdf
- 松果體區(qū)占位的影像診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