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邯鋼醫(yī)院內四科 李寶杰,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概述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國內診斷標準及分型四.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FAB診斷標準(1982年)五.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WHO分類(2000年)六.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特殊類型(1)七.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特殊類型(2)八.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其他類型及診斷標準九.

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骨髓組織學變化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治療策略(Tricot,1986年)十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治療十二.影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預后因素,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概述,1.概念:MDS是造血干細胞的異常克隆性疾病,血細胞生成有量和質的異常。其特征包括:【1】主要發(fā)生于老齡人群,男性> 女性;【2】外周血中一~三系血細胞減少,常為全血細胞減少,【3】骨髓中造血細胞有病態(tài)造血;【4】可轉化為急性白血病。,2

3、.分子生物學特性:(1)細胞基因重排:約50%的原發(fā)MDS和90%的治療相關MDS患者有細胞基因的重排;(2)分子異常:多表現(xiàn)為某些基因的突變和甲基化,如Ras、P53、P15、P16及FMS等;(3)染色體改變:某些染色體核型異常與臨床特征密切相聯(lián),構成一些特殊的綜合征。MDS較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有:-5/5q-,-7/7q-, 11q-,20q,+8等;(4)凋亡基因:骨髓無效造血伴髓性前驅細胞過早死亡十MDS的特征;凋亡相關

4、基因在MDS中表達異常。,3.病因及流行病學:(1)MDS為一老年疾?。唬?)原發(fā)性病因不清,繼發(fā)性與放、化療有關,易引起MDS的常用藥物有氮芥、苯丁酸氮芥、馬利蘭、環(huán)磷酰胺等;(3)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也可繼發(fā)MDS;(4)苯、殺蟲劑等化學物質可能與發(fā)病有關。,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1.癥狀:(1)一般癥狀:大多數(shù)病例有頭暈、衰弱、乏力和活動后心悸,部分病例可有體重減輕、惡心、上腹部不適和骨、關節(jié)痛等;(2)貧血

5、:多數(shù)患者常以輕重不一的貧血起病,可持續(xù)數(shù)月至數(shù)年;(3)出血:約20%~60%病例于病程中可伴出血傾向,其程度輕重不一,多數(shù)出血較輕,主要是皮膚瘀點或瘀斑、鼻出血和牙齦出血。少數(shù)可出現(xiàn)胃腸道或泌尿道出血;,(4)發(fā)熱:約半數(shù)患者病程中有發(fā)熱,且常與感染有關,熱型以低、重度多見;(5)皮炎:MDS可合并皮膚病變,如急性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Sweet綜合征);類過敏性紫癜、干燥性皮炎、血栓性靜脈炎、雀斑以及外陰皰疹等,可伴有自身抗體陽

6、性;(6)結締組織?。航Y締組織病相關MDS臨床較少見,病種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泛發(fā)性硬變病等。一般認為此類患者可能與長期免疫功能的異常有關。,2.體征:(1)肝、脾腫大:約5%~25%MDS患者有肝、脾腫大,多數(shù)程度較輕,重度肝、脾腫大者少見;(2)淋巴結腫大:約5%~15%病例可伴淋巴結腫大,一般程度較輕,無觸痛,以頜下和頸部為常見;(3)胸骨壓痛:少數(shù)MDS患者于病程中可伴胸骨壓痛,但程度輕微。,三.

7、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國內診斷標準及分型,1.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xiàn):以貧血為主,可伴出血或發(fā)熱;(2)血象:全血細胞減少或任一、兩系細胞減少,有病態(tài)造血表現(xiàn);(3)骨髓:增生一般為活躍,也可減低,有病態(tài)造血表現(xiàn),骨髓活檢可有造血前體細胞異位現(xiàn)象;,(4)除外其他伴有病態(tài)造血的疾?。–ML、骨髓纖維化、紅白血病、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非造血組織腫瘤、急非淋M2b等);除外其他紅系統(tǒng)增生性疾?。ㄈ茇?、巨幼貧等);以及其他全血細胞減少性

8、疾病,如AA、PNH等)。2.分型:(1)難治性貧血(RA):【1】血象:原始細胞+早幼細胞<1%;【2】骨髓象:原始細胞+早幼細胞<5%;,(2)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RAEB) :【1】血象:原始細胞+早幼細胞5%;【2】骨髓原始細胞+早幼細胞>20%,但15%者可診斷為難治性貧血伴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增多(RAS);原始細胞+早幼細胞>30%者診斷為急性白血病。,四.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FAB診斷標準

9、(1982年),類型 血象 骨髓象難治性貧 貧血,網織紅細胞減少; 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紅系增血(RA) 紅、粒系可有形態(tài)異常; 生并有病態(tài)造血,粒、巨系病 原始細胞15%;余難治性貧 同RA血(RAS)難治性貧血 兩系以上細胞減少;粒

10、 增生明顯活躍;三系均有病態(tài)伴原始細胞 系病態(tài)造血多見;原始 造血;原始細胞I型+II型為增多(RA 細胞<5% 5%~20%EB),,,,,,,,類型 血象 骨髓象慢性粒-單 單核細胞絕對值>1×109 同RAEB,原始細胞核細胞白血 /L ;粒細胞增加并有

11、 5%~20%?。–MML) 顆粒減少或Pelger-Huet 異常;原始細胞5%;【2】骨髓中原始細胞>20%,(RAEB-T) 但<30%;【3】原始細胞有Auer小體,,,,,,,五.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WHO分類(2000年),1.難治性貧血(RA):【1】伴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增多;【2】不伴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增多;2.難治性細胞減少伴多系細胞增生異常(

12、RCMD);3.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RAEB);4.5q-綜合征 ;5.不可分類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六.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特殊類型(1),1.無巨核細胞及難治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血小板減少可作為MDS的唯一表現(xiàn);【2】外周血有大卵圓紅細胞,顆粒少巨大血小板和小巨核細胞;【3】骨髓中無巨核細胞或巨核細胞有病態(tài),微巨核細胞易見,可有ALIP,無抗血小板抗體;【4】有克隆性染色體異常;【5】激素治療無效。,2.老年特發(fā)

13、性大細胞性貧血:【1】可作為MDS早期;【2】約50%的患者骨髓象不支持MDS;【3】約80%骨髓活檢符合MDS;【4】約50%~70%患者細胞遺傳學有5、8、7號染色體變化。3.血小板增多的RAS:【1】占RAS中20%~36%;【2】血液學特點與RAS同,但血小板數(shù)增高,且有巨大血小板;【3】骨髓活檢:示巨核系明顯病態(tài)造血,無骨髓纖維化。,4.增生低下性MDS:【1】外周血至少兩系血細胞減少,MCV增大,中性粒細胞顆粒減少或缺如;

14、【2】骨髓中至少兩系造血細胞發(fā)育異常,淋巴細胞一般 <50%;【3】骨髓切片中造血細胞體積減少,網硬蛋白異常增生,可有ALIP;【4】NAP積分<100;【5】外周血易檢出有核紅及小巨核細胞,CD34+細胞增多。5.纖維增生型MDS:【1】約半數(shù)MDS骨髓中纖維組織增生,約15%顯著骨髓纖維化;【2】<10%伴膠原蛋白沉積;【3】臨床有全血細胞減少,輕度肝、脾腫大;【4】骨髓增生異常活躍,明顯纖維組織增生,異形巨核細

15、胞增生伴核分葉過多的微巨核細胞占優(yōu)勢。,6.混合性MDS:【1】主要特征為三系病態(tài)造血、無效造血、干細胞分化能力不穩(wěn)定或喪失?!?】臨床上骨髓增生異?;钴S而外周血細胞減少,呈貧血伴有白細胞或血小板增多?!?】骨髓與血象與骨髓增生綜合征相互重疊。【4】臨床也可有兩類:一是先診斷MDS,而血紅蛋白降低、白細胞計數(shù)增多、血小板增多;二是診斷時呈現(xiàn)MDS,而后發(fā)展成MPS。,7.網織紅細胞增高的MDS:【1】患者多為老年人;【2】主要為貧血,網

16、織紅細胞持續(xù)增高而無引起網織紅細胞增高的疾病如溶血性貧血、出血性疾病和維生素缺乏等;【3】外周血細胞和骨髓象有病態(tài)造血現(xiàn)象;【4】網織紅細胞增高不是紅系生成旺盛而是成熟障礙、生存期長所致;【5】染色體可有t(1;14)(q42;q32),七.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特殊類型(2),1.嗜堿性粒細胞增生活躍型MDS:【1】外周血嗜堿性粒細胞增多;【2】骨髓內嗜堿性粒細胞增多,嗜酸性粒細胞常增多;【3】三系病態(tài)造血明顯;【4】Ph1染色體陰性,

17、無bcr/abl基因重排;【5】可見于各型MDS。,2.伴有自身免疫現(xiàn)象的MDS:【1】常有免疫細胞功能損害。B細胞異常表現(xiàn)有:高丙種球蛋白血癥、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及器官特異性及非特異性自身抗體?!?】單核細胞數(shù)正常、減少或增高,功能異常如吞噬功能減低?!?】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可出現(xiàn)腫瘤特別是淋巴系統(tǒng)惡性病及自身免疫病。,3.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MDS:【1】平均發(fā)病年齡約68歲;【2】多有重度貧血,白細胞數(shù)減少或增高

18、,血小板數(shù)正常;【3】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數(shù)可增加,但絕對值不高,無單核細胞增多;【4】骨髓有核細胞增生,三系均有病態(tài),異常嗜酸性粒細胞>5%;【5】乳酸脫氫酶增高;【6】有染色體異常;【7】易轉化為白血病。,4. 5q-綜合征:【1】專指只有單一-5q-,而且缺乏片段在5q31~33的RA,多為老年女性;【2】外周血中表現(xiàn)為大細胞貧血,白細胞數(shù)減少或正常,血小板數(shù)正常或增多;【3】骨髓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巨核細胞發(fā)育異常,紅系細

19、胞減少,亦可增多或正常。,5. 7q-綜合征:約為MDS的1%,主要為p53突變及典型的粒細胞生成障礙?!?】多為RA和RAEB;【2】重度貧血,血小板正常,白細胞計數(shù)增多或減少;【3】均為男性,年齡≥70歲;【4】肝、脾腫大;【5】BM增生,嗜酸或嗜堿細胞增多、紅系增生低下,巨核細胞多為小巨核和大巨核;【6】數(shù)月轉為急性白血病。,6. 11q-癥群:大部分為RAS型,有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增多和鐵儲存增加;一部分RAEB型。7. 20q-

20、綜合征:發(fā)病率約2%~10%。臨床特點有:【1】男性多,中數(shù)發(fā)病年齡69歲(55~86歲);【2】MDS分型以低危型RA/RAS多;【3】無或輕度貧血,血小板數(shù)常>50×109/L ;【4】多無臟器腫大,無感染,無出血;【5】骨髓增生多有三系病態(tài)造血現(xiàn)象,粒系較輕;【6】病情多穩(wěn)定, 中數(shù)生存>42個月,轉化白血病約10%。,8. MDS髓外病變—粒細胞肉瘤:【1】MDS有粒細胞肉瘤者4%;【2】多發(fā)生在皮膚、

21、淋巴結、腦、鼻竇和結腸;【3】50%出現(xiàn)在轉化為急性白血病前數(shù)月;【4】MDS類型以CMML居多。,八.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其他類型及診斷標準,1.繼發(fā)性MDS:【1】有發(fā)生MDS的原發(fā)病及化療、放療史;【2】原發(fā)病與繼發(fā)性MDS的發(fā)生間隔至少2個月;【3】有MDS的各種病態(tài)造血現(xiàn)象;【4】可有骨髓增生低下或伴纖維化;【5】多有染色體畸變。,2.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CMML):【1】多有明顯脾大;【2】外周血白細胞

22、增高,單核細胞增高(占20%~40%,絕對值>1×109/L);【3】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有病態(tài)造血,粒系增多,單核細胞約占20%,且有紅系細胞減少;【4】Ph1染色體陰性。,3.兒童MDS: 診斷同成人MDS,但很可能為急淋白血病前期,并易合并先天異常(Fanconi貧血等),易發(fā)展為白血病。,九.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骨髓組織學變化,1.骨髓象: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以紅系明顯,粒紅比例倒置。三系均可見病

23、態(tài)造血,表現(xiàn)為:【1】紅細胞巨幼樣變,有紅細胞核漿發(fā)育不平衡,可見雙核、多核、分葉核及畸形核、胞漿染色不均勻;【2】粒細胞各階段可出現(xiàn)雙核、核漿發(fā)育不平衡,可見分葉過多或不分葉,出現(xiàn)Pelger-Huet樣核異常,胞漿著色不均勻,顆粒減少、缺如或顆粒增多;,【3】巨核系出現(xiàn)原始、幼稚及淋巴樣小巨核細胞、畸形核巨大血小板。 上述病態(tài)造血的形態(tài)學表現(xiàn)也可見與周圍血細胞,2.骨髓活檢:骨髓增生伴異常造血表

24、現(xiàn):【1】造血組織面積擴大(>50%)或正常30%~50%;【2】原始細胞及幼稚細胞在骨髓血竇中央部位呈小簇狀分布,稱前體細胞異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s,ALIP);【3】有核紅細胞聚集成堆,形成原紅細胞島,紅系成熟障礙;【4】小巨核細胞增多;【5】基質改變:包括血竇壁變形、破裂,間質水腫;【6】網硬蛋白增多。,十.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治療策略(T

25、ricot,1986年),1.如MDS患者骨髓中的原始細胞不多,且ALIP陰性,則觀察其疾病的發(fā)展。診斷后中位存活期可達50個月。如ALIP陽性,則給小劑量阿糖胞苷,這些患者的中位存活期為15個月。2.年齡≤50歲的RAEB,應給以較強化療;如年齡>50歲的則給以小劑量阿糖胞苷。3.MDS如向AML發(fā)展,年齡≤50歲者給予強化療或聯(lián)合化療;如年齡>50歲,則給予小劑量化療。,4.年輕的MDS患者,如為RAEB,且有組織型

26、相配的供髓員,應及早做骨髓移植或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且應作為首選治療的方法。如骨髓中原始細胞較多,可先進行有力的化療,待患者緩解后再做骨髓移植。注意:以上治療策略僅供參考,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特征、血象及骨髓象等實際情況應用。,十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治療,1.支持治療:【1】脫離可疑致病因素; 【2】必要時輸血及血小板。2.誘導分化:【1】13-順式維甲酸(13-RA):10~100m

27、g/(㎡·d)或3mg/(㎏·d),療程3個月(1~11個月)以上;【2】全反式維甲酸(ATRA):40~60 mg/d分次口服,療程>4周;【3】維生素D3:2.5~15ug/d,療程8~28周。,3.刺激造血:【1】康力龍:6~12mg/d,分3次口服,療程3個月~1年;【2】丙酸睪丸酮:100mg,肌注,隔日1次,療程3~6個月;【3】丹那唑:600~800mg/d,分次口服,療程2~4個月

28、;【4】腎上腺皮質激素: a.波泥松:10mg,3次/日,療程3個月; b.甲基波泥松龍:1000mg,連用3天。,4.小劑量化療:【1】阿糖胞苷(Ara-C):10~20mg/㎡,皮下注射或肌注,1~2次/日,14~21天;間隔7~14天重復進行;【2】三尖杉酯堿:0.5~1mg/d,靜滴,1次/日,14~21天,休息7~14天再行第2個療程;【3】阿克拉霉素:3~14mg/(㎡·d),靜滴,1次/日

29、,7~10天為1療程,治療>2個療程;,【4】足葉已甙(VP-16):50mg/d,口服或靜滴7~21天;【5】聯(lián)合化療(對RAEB或RAEB-T):可采用DA、HA、MA、IA等方案(見白血病章節(jié)),5.細胞因子:【1】G-CSF/GM-CSF:100~300um/ (㎡.d),皮下注射3~14天,用于粒細胞減少感染者;【2】IL-3:30~100um/(㎡·d) ,皮下注射,療程4~28天;【3】EPO

30、:50~100U/㎏,皮下注射,3~5次,療程8~50周;【4】INF-a或INF-r:100萬~300萬U/d,3次/周,療程3個月以上。,6.免疫調節(jié)劑:環(huán)孢菌素(CsA):200~300 mg/d,療程3個月以上;其他有大劑量丙種球蛋白(3~5mg/㎏),AT(L)G等。7.其他治療:【1】氨肽素1.0g,口服,3次/日;【2】葉酸5~10mg,口服,3次/日,用3周無效停用;【3】維生素B12100mg,肌注,1次

31、/日,用3周無效可停用, RAS可應用:【4】維生素B6600mg,靜滴,1次/日,3周;或200mg,口服,3次/日,4~8周。,8.造血干細胞移植:【1】異基因干細胞移植:對年齡小、骨髓無纖維化、RAEB型、化療已緩解且有HLA相和的供者;【2】自體干細胞移植:年齡可放寬;關鍵是動員、采集足夠的造血干細胞。,十二. 影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預后因素,1.預后好,生存期長:【1】年齡60歲以下;【2】血小板數(shù)正常;【3】

32、RA、RAS型;【4】骨髓原始細胞數(shù)少;【5】染色體:5q-。,2.預后差,生存期短:【1】年齡60歲以上;【2】血小板數(shù)低;【3】RAEB、RAEB-T型;【4】骨髓原始細胞數(shù)多;【5】染色體:+8、+7、3q21q26-;【6】2個以上染色體異常。,謝謝,過敏性紫癜,邯鋼醫(yī)院內四科 李寶杰,過敏性紫癜,一.過敏性紫癜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二.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特征三.

33、過敏性紫癜的實驗室檢查及意義四.過敏性紫癜的診斷標準五.過敏性紫癜的鑒別診斷六.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一.過敏性紫癜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項目 內容 病因 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感染、進食異性 蛋白、服用某些藥物、預防接種及精神 因素等有關,其中半數(shù)患者發(fā)病前曾有

34、 感染史;發(fā)病機制 (1)I型變態(tài)反應:過敏原進入體內產 生I型變態(tài)反應后,機體組織釋放出生 物活性物質,包括5-羥色胺、緩激肽、 過敏性慢反應物質、血小板活化因子、 蛋白水解酶的這些生物活性物質誘發(fā)血 管平滑肌痙攣和血管內皮損傷,使小血 管通透性增加

35、及形成微血栓,引起組織 器官出血、水腫、皮膚出現(xiàn)紫癜;,,,,,項目 內容發(fā)病機制 (2)III型變態(tài)反應:該型變態(tài)反應中的 抗原-抗體復合物主要沉積在血管壁、腎 小球基底膜、關節(jié)滑膜等組織,通過補 體的參與引起相應組織器官的損傷;病理特點 呈過敏性血管炎改變,

36、受累部位的小血 管周圍中性粒細胞聚集,毛細血管內及 其周圍有含IgA、C3c、C3d、C5的細 小顆粒狀沉積物。,,,,,二.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特征,(1)兒童和青少年多見;(2)發(fā)病前1~3周常有細菌或病毒感染;(3)皮膚紫癜:是本病必具的特征;紫癜主要分布在雙下肢的伸側面和臀部,紫癜常大小不一,可高出皮面,部分病人有輕度癢感,嚴重者皮膚出血點可融合

37、成片狀瘀斑;(4)關節(jié)癥狀:半數(shù)以上患者可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或腫脹,兒童患者較常見病變主要累及踝、膝、髖、腕、肘等大關節(jié),可呈游走性,可有關節(jié)腔積液,痊愈后不留關節(jié)畸形;,(5)消化道癥狀:腹痛多見于兒童,常為發(fā)作性絞痛,也可呈頓痛,伴有惡心、嘔吐、便血等,但一般無肌緊張及反跳痛;(6)腎臟癥狀:常發(fā)生于紫癜出現(xiàn)后2~3周,表現(xiàn)為浮腫、高血壓,肉眼或鏡下血尿、蛋白尿、管形尿;(7)其他系統(tǒng)癥狀:主要發(fā)生于心血管、呼吸道、神經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

38、心悸、心率不齊,咳嗽、咯血、哮喘、頭痛、驚厥、偏癱等。,三.過敏性紫癜的實驗室檢查及意義,檢查項目 臨床意義血常規(guī) 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可有嗜酸性粒細 胞增高尿常規(guī) 可有紅細胞、蛋白及管形便常規(guī) 大便潛血可陽性出凝血 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時間正常,多 檢查 數(shù)患者毛細血管脆性試驗

39、陽性;纖 維蛋白穩(wěn)定因子活性可降低。,,,,,,,四.過敏性紫癜的診斷標準,(1)初發(fā)病時年齡多在20歲一下;(2)發(fā)病前1~3周常有感染、發(fā)熱、全身不適等前驅癥狀;(3)出血以下肢大關節(jié)伸側及臀部分批出現(xiàn)對稱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樣紫癜為主,嚴重者出血點可融合成片狀。病程中可有腸道出血、關節(jié)腫痛或腎炎及其他癥狀;(4)毛細血管脆性試驗多為陽性,血小板計數(shù)和功能無異常,出、凝血時間正常。,五.過

40、敏性紫癜的鑒別診斷,(1)皮膚型:需與藥物疹、尋麻疹相鑒別;(2)關節(jié)型:需與風濕病相鑒別;(3)腹型:需與腸系膜動脈栓塞、腸梗阻、腸套疊、腸穿孔、急性闌尾炎、急性菌痢相鑒別;(4)腎型:需與急性腎小球腎炎、狼瘡性腎炎、腎結核相鑒別。,六.過敏性紫癜的治療,治療原則:1 .一般治療(解敏、止痛、止血、抗凝、封 閉療法、其他);2. 腎上腺皮質激素;3. 免疫抑制劑;4. 中醫(yī)中藥。,,

41、1. 一般治療:(1)脫敏:盡早查出并消除致病因素,并給予撲爾敏、非那根、加氰米胍等亢組胺藥及葡萄糖酸鈣等治療;(2)止痛:關節(jié)及腹痛明顯者可給予止痛藥控制癥狀;(3)止血:靜滴止血敏、安絡血、維生素C等出血量較大十可給予立止血、輸成分血治療及臥床休息;,(4)抗凝:對有高凝狀態(tài)的患者,可給予潘生丁、復方丹參持續(xù)治療2個月以上;(5)封閉療法:0.5%普魯卡因0.1~0.3g加入液體中靜滴5~10天,可抑制過敏反應;(6)其他

42、:腸套疊者可進行空氣灌腸及急診手術;腎功能受影響者可利尿、透析;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影響者可給予大劑量激素、速尿及甘露醇。,2 . 腎上腺皮質激素:,對控制血管神經性水腫、關節(jié)痛、腹痛、胃腸道出血效果好,可消退皮膚紫癜也有一定效果,但對腎臟病損療效不佳,常用波泥松0.5~1.5 mg/(㎏·d),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及停藥。,3. 免疫抑制劑: 主要用于腎型、激素治療無效及病情遷延 者,可給予硫唑嘌呤150mg/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