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日美貿易摩擦貫穿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日美關系的始終,并經歷了逐步深化、逐步升級的發(fā)展過程。其發(fā)展軌跡表現為:摩擦的焦點由美國限制日本產品進入本國市場逐步轉化為打破日本社會、經濟結構的封閉性;摩擦的內容由牛肉、柑橘等產品或紡織、電信等行業(yè)內的個別摩擦逐步上升為涉及政治經濟體制的整體爭端;摩擦的領域逐漸由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產業(yè)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產業(yè)升級;單純貿易領域的摩擦逐漸外溢至與貿易相關的匯率、金融、資本市場等其他經濟
2、領域;日美兩國政府間的貿易談判由雙邊的“規(guī)則導向型”談判向“結果導向型”談判發(fā)展,并逐漸轉向多邊和雙邊并重的“規(guī)則導向型”談判。
外部壓力能否而且如何促進國內改革是本文透視戰(zhàn)后日美貿易摩擦的重要切入點。雙層博弈理論是研究日美貿易摩擦的核心理論范式。在日美貿易摩擦的處理方式上,日本表現出易于屈服于美國壓力的特征,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和政策成為深刻影響日本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和貿易政策的關鍵性因素。但是,事實還表明:在應對美國貿易外壓的過程
3、中,日本同時表現出消極應付和主動出擊兩方面的特征,即“反應性”和“戰(zhàn)略性”并存。兩者之間并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層面各有側重。
外壓的產生、作用類似于國際談判中的第一層次,美國政府將國內保護主義壓力傳導至日本政府,雙方通過對話、協商、談判、申訴等形式進行意見交換和利益沖撞,形成初步的協議。與此同時,在日本國內,不同的利益集團、政府省廳、議員官僚協調立場,對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上述對美談判形成合意,從而緩解
4、或進一步激化原有的外壓,這是日美貿易摩擦的第二個層次。這兩個過程相互交織,在外壓和內壓之間形成了動態(tài)的雙層博弈。
外壓能否有效作用,其關鍵在于能否適應國內的改革要求和潛在的利益訴求。歷史經驗表明,當國外談判壓力與日本國內原本存在但無法發(fā)揮有效作用的改革需求相結合時,才能促使日本在國際談判中采取相對合作的態(tài)度,并且逐步開放本國市場、放松國內規(guī)制、實施結構性調整。因此,美國外壓在促進口本國內變革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從本國核心
5、利益出發(fā),日本也有效地借助了美國外力,加速了國內改革。
本研究認為,日美貿易摩擦表現出“戰(zhàn)略性貿易摩擦”的特征。日本作為新興大國和貿易大國的迅速崛起,引起國際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巨大變化?!皯?zhàn)略性貿易摩擦”又具有長期性的特點,涵蓋經貿交往的各個領域,其中的貿易摩擦、匯率摩擦和體制摩擦層層遞進、漸次演變,其核心和歸宿是體制之爭。
20世紀60年代至今的日美貿易摩擦與90年代之后的中美貿易摩擦在貿易戰(zhàn)略、摩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稅收的政治學分析
- 蘇共悲劇的政治學分析.pdf
- 農民無序政治參與政治學分析.pdf
- 日本政府預算編制體制改革及其政治學分析.pdf
- 公共服務建設的政治學分析.pdf
- 中國南海政策的政治學分析.pdf
- 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政治學分析.pdf
- 私營企業(yè)黨建的政治學分析.pdf
- 政治學課件-第1講-政治與政治學
- 《政治學》第一講政治與政治學
- 政治與政治學-
- 依法治國——法治的政治學分析
- 政治學第一講-政治與政治學
- 美國“債務提限”紛爭的政治學分析.pdf
- 轉型期社會沖突的政治學分析.pdf
- 政治學原理政治學原理第二講:政治學的歷史演進
-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變遷的政治學分析.pdf
- 博弈失衡與公眾參與——我國征地制度的政治學分析.pdf
- 政治學
- 權力運作與政治控制——政治學視域的課程改革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