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本研究旨在(1)觀察Straumann軟組織水平種植體在前牙區(qū)的長期美學效果;(2)通過在實驗動物上行牙槽窩內即刻種植;觀察即刻種植條件下不同頸部設計的種植體對其周圍軟硬組織改建情況的影響,并分析其對美學效果的影響。
材料與方法:(1)回顧性臨床研究:根據納入及排除標準,對2005年至2008年間在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接受上頜前牙區(qū)Straumann軟組織水平種植體單牙種植修復的患者進行復診。復診內容包括對
2、患者接受種植修復5-8年后的種植體和修復體進行相應的臨床和影像學檢查;對其美學效果采用粉色美學評分(PES)和白色美學評分(WES)進行評估。(2)動物體內實驗:拔除6只拉布拉多犬的下頜雙側所有前磨牙,同期于犬牙槽窩內植入頸部設計不同的兩種種植體共36顆。種植體為分別為采用平臺轉移設計的骨水平種植體(BL)及穿齦部分固定的軟組織水平種植體(SP)。骨水平種植體的植入深度參照頰側骨壁位置。分別為種植體頸部平臺位于牙槽嵴頂上1mm、平齊牙槽
3、嵴、牙槽嵴頂下1mm和牙槽嵴頂下2mm。軟組織水平種植體的植入位置為粗糙面頂端平齊牙槽嵴頂及位于牙槽嵴頂下1mm。6個月后處死動物并制作含種植體骨硬組織切片。所有切片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拍照并用圖像分析軟件及統(tǒng)計軟件計算和比較種植體頰舌側骨吸收及生物學寬度變化。
結果:(1)臨床研究中共45名患者被納入研究。所有患者的種植體均未發(fā)生種植失敗;其中31名患者的種植體經臨床檢查未發(fā)現種植體周圍疾病。所有種植體周圍平均骨吸收為1.10
4、±0.92mm。患者修復完成當日的PES平均值為8.48±2.62;修復完成6-10個月后的PES平均值為9.57±2.37;修復后5-8年復查的PES平均值為9.01±2.45。其中牙齦乳頭高度在修復后6-10個月改善明顯(p<0.01)并且在修復后5-8年后仍保持穩(wěn)定高度;但種植體頰側的軟組織位置,軟組織形態(tài),軟組織顏色和牙槽嵴凸度四項指標在修復后6-10個月至5-8年間出現下降(p<0.05)。修復完成當日的WES平均值為7.83
5、±1.60;在修復后5-8年復查時均值為7.72±1.43。二者各指標比較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2)所有植入的種植體均骨結合良好。SP種植體及BL種植體在平齊牙槽嵴頂及牙槽嵴下1mm兩個深度的頰側骨吸收量,舌側骨吸收量,頰側生物學寬度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僅在植入深度為牙槽嵴頂下1mm時,骨水平種植體的舌側生物學寬度大于軟組織水平種植體(p<0.01)。在不同植入深度條件下軟組織水平種植體的頰側骨吸收量,舌側骨吸收量,頰側生物學寬度及舌側生物學寬
6、度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不同深度條件下,骨水平種植體植入深度為牙槽嵴下2mm時,其頰側和舌側骨壁吸收情況與其余幾組種植深度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1)前牙區(qū)種植修復完成后,齦乳頭存在自發(fā)性再生現象,并能保持長期穩(wěn)定。然而,同時存在種植體頰側軟組織退縮的現象。且在薄牙齦型患者中出現的幾率較高。(2)在本實驗中,當牙被拔除后,牙槽窩的頰側骨壁及舌側骨壁均發(fā)生了吸收;其中頰側更明顯。即刻種植條件下平臺轉移種植體與軟組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組織水平種植體與平臺轉移設計的骨水平種植體對后牙區(qū)種植體頸部骨量保存的對比研究.pdf
- 不同骨質中平臺轉換種植體植入深度對種植體周圍骨應力的影響.pdf
- 純鈦種植體表面不同粗化處理對種植體強度的影響.pdf
- 不同骨質牙種植體修復及其方式初探.pdf
- 不同種植體影響種植體周圍炎發(fā)生發(fā)展的實驗研究.pdf
- 平臺轉移設計對種植體頸部骨吸收影響的組織形態(tài)學研究.pdf
- 不同種植術式對種植體周圍軟組織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不同種植體表面對種植體周圍炎骨缺損重建的影響.pdf
- 不同頸部形態(tài)種植體周圍非負荷期骨吸收的對比研究.pdf
- 螺紋種植體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種植體對不同骨組織的影響.pdf
- 種植體不同螺紋形態(tài)對骨界面應力分布的影響.pdf
- 不同種植體體部形態(tài)及螺距對骨顯微損傷的影響.pdf
- 不同孔隙度多孔鈦種植體對骨整合影響的研究.pdf
- 超短種植體(長度≤7mm)不同表面設計對骨界面應力分布的影響.pdf
- 表面不同粗化處理對純鈦種植體疲勞強度的影響.pdf
- 不同咬合接觸面積對種植體周圍骨組織應力分布的影響.pdf
- 辛伐他汀對骨質疏松大鼠種植體骨愈合的影響.pdf
- 不同植入扭矩值對種植體骨結合狀況的臨床研究.pdf
- 種植體數目對單冠種植修復骨界面應力分布的影響.pdf
- 吸煙程度對種植體周圍組織影響的回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