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消化腺影像解剖》,肝臟、膽系、脾臟、胰腺,,,3,肝臟(liver)影像解剖重點,1、形態(tài)、位置及毗鄰關(guān)系2、肝內(nèi)、外管道結(jié)構(gòu)3、肝的分葉與分段4、斷面形態(tài),4,肝 臟,肝臟是人體內(nèi)部最大的實質(zhì)器官,重約1500G,主要位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5,一 肝臟形態(tài)、位置及毗鄰關(guān)系,正常呈楔形,右葉厚而大,向左漸小而薄。,6,肝臟的形態(tài),肝臟形態(tài)呈一不規(guī)則楔形,右側(cè)鈍厚而左側(cè)偏窄,一般左右25cm,前后
2、徑約15cm,上下徑約6cm。上面突起渾圓,與膈肌接觸,下面較扁平,與胃、十二指腸、膽囊和結(jié)腸相鄰。,,8,肝臟的體表投影,肝臟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隨體位的改變和呼吸而上下移動;主要位于右季肋區(qū)和腹上部,大部為肋弓所覆蔽,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區(qū)。 肝上界與膈肌的位置一致,約在右側(cè)第5肋間,其最高點右側(cè)相當右鎖骨中線與第5肋的交點。 肝下界一般不超過肋弓,正常情況下在肋緣下摸不到,有時在劍突下可觸及,但
3、一般不超過3cm,而小兒多可在肋緣下觸及。,9,,10,,11,肝的毗鄰關(guān)系,肝的周圍關(guān)系有兩種(1)間接的腔隙關(guān)系(2)直接的韌帶連結(jié)關(guān)系,肝、膽、胰腺毗鄰關(guān)系,,,,,,肝臟深面的H溝結(jié)構(gòu)形態(tài)及毗鄰,,“H”形溝:左縱溝前部——有肝圓韌帶通過;左縱溝后部——有靜脈韌帶通過;右縱溝前部——膽囊窩,容納膽囊;右縱溝后部——腔靜脈溝,有下腔靜脈通過;橫溝——即肝門,有肝固有動脈、肝管、門 靜脈
4、、淋巴管和神經(jīng)等出入,上述 結(jié)構(gòu)由結(jié)締組織包繞,形成肝蒂。,,,,,19,,,20,二 肝內(nèi)、外管道結(jié)構(gòu),肝內(nèi)有兩套管道系統(tǒng):—Glisson系統(tǒng)(肝動脈、門靜脈、膽管在肝內(nèi)的分、屬支)—肝靜脈系統(tǒng)(肝左、中、右靜脈),22,,肝小葉是肝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呈多面棱柱狀。在肝小葉中央有一縱行中央靜脈。肝細胞以中央靜脈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排列,形成肝細胞素(板)。,23,,肝細胞素之間是肝竇。
5、肝竇內(nèi)含有門靜脈和肝動脈的混合血液。相鄰兩肝細胞之間有膽小管。膽小管可將肝細胞分泌的膽汁匯集至肝小葉周邊的小葉間膽管內(nèi)。,24,肝臟血供,總血流量1500ml/min(1000~1800ml/min),,肝動脈(占25%-30%) 供氧40%-60%,門靜脈(占70%-75%) 提供肝臟營養(yǎng)物質(zhì),,,,,,28,肝門,肝臟橫溝內(nèi)有門靜脈、肝動脈、肝管、神經(jīng)及淋巴管出入稱為第一肝門。 由肝腺泡邊緣肝小靜脈匯合成較
6、大的肝靜脈分支,最后匯合成的肝靜脈主干,進入下腔靜脈,稱第二肝門。位于冠狀韌帶上層與鐮狀韌帶的交點處。肝的后面肝短靜脈有至少3~4條,多至 7~8條小靜脈注入下腔靜脈,稱第三肝門。位于肝門下方。,肝臟第一、二肝門,,30,肝門靜脈的組成,肝門靜脈長6~8cm,在胰頭后方,由腸系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匯合而成。斜向右上進入肝十二指腸韌帶內(nèi),在膽總管和肝固有動脈后方向上達肝門,分左、右兩支入肝。在肝內(nèi)反復分支注入肝竇,肝竇亦接受肝固有
7、動脈分支來的血液。最后血液經(jīng)肝靜脈注入下腔靜脈。,31,,肝門靜脈系的結(jié)構(gòu)特點—肝門靜脈及其屬支,一般無靜脈瓣,當肝門靜脈壓力升高時,血液可發(fā)生逆流;肝門靜脈系的管道,起始與終止均為毛細血管。,32,,肝門靜脈系與上、下腔靜脈系之間存在豐富的吻合,在肝門靜脈因病變而回流受阻時,通過這些吻合可產(chǎn)生側(cè)支循環(huán)途徑,因此,肝門靜脈與上、下腔靜脈的吻合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肝門靜脈系統(tǒng),,,35,肝門靜脈的主要屬支,
8、①腸系膜上靜脈:在腸系膜內(nèi),伴同名動脈 右側(cè)上行,至胰頭后方與脾靜脈匯合成肝 門靜脈。 ②脾靜脈:在脾門處由數(shù)條脾支集合而成, 沿胰后面于脾動脈的下方,向右行與腸系 膜上靜脈匯合,構(gòu)成肝門靜脈,并接受腸 系膜下靜脈和胃后靜脈的血液。 ③腸系膜下靜脈:先與同名動脈伴行后分 離,多數(shù)注入脾靜脈,有的合于腸系膜上 靜脈,或注入兩者匯合處。,36,,④胃左靜
9、脈(胃冠狀靜脈):沿胃小彎與同名動脈伴行,在賁門處接受食管靜脈叢的食管支的血液,右行注入肝門靜脈。 ⑤胃右靜脈(幽門靜脈):與胃右動脈伴行,右行注入肝門靜脈,注入前接受幽門前靜脈,后者位于幽門前方,手術(shù)中可依此判定幽門的位置。,37,,⑥膽囊靜脈:起自膽囊,注入肝門靜脈 或其右支。 ⑦附臍靜脈:起于臍周靜脈網(wǎng),形成數(shù) 小支,沿肝圓韌帶入肝,注入肝門靜 脈左支。 肝門靜脈多數(shù)屬支,收集同名動脈分
10、布區(qū)域回流的血液。,,39,,門靜脈及肝靜脈-CT,肝靜脈分支,,43,三 肝的分葉與分段,肝臟在解剖學上根據(jù)門靜脈、肝靜脈支及其他結(jié)構(gòu)間的關(guān)系,及外科肝段切除術(shù)中血管結(jié)扎、斷血分離的需要,將肝臟分為5葉8段。 肝葉和肝段的形態(tài)和大小個體差異明顯,正常變異較多,右葉向下伸展形成所謂的Reidel(舌)葉,尾葉向內(nèi)明顯突出稱為尾葉乳狀突等。,44,,以鐮狀韌帶分為左、右半肝;以H溝分為四葉:肝左葉、肝右葉、方葉及尾狀葉;以
11、肝門靜脈鞘系的分布及肝靜脈的走行分為五葉、八段。,45,,,,,,,,,,,肝區(qū)分段方法,我國分段方法,庫氏分段方法,左肝,右肝,左外葉上段左外葉下段左內(nèi)葉尾狀葉左段,尾狀葉右段右前葉 右后葉上段右后葉下段,右葉前段上區(qū)右葉前段下區(qū),S2S3S4S1,S8S5S7S6,,,,,,,,肝臟五葉四段分葉法,,,庫氏(Couinaand) 分段方法,,53,,分為 五葉 八段,肝,,左半肝,右半肝,
12、,,左外葉,左內(nèi)葉 SⅣ,尾狀葉 SⅠ,右前葉,右后葉,,,,上段 SⅡ,下段 SⅢ,上段 SⅧ,下段 SⅤ,下段 SⅥ,上段 SⅦ,54,肝臟的影像學檢查方法,USGCT(平掃+增強)MRI(平掃+增強)介入放射學(DSA): 肝動脈選擇性和超選擇性血管造影。,55,,肝臟疾病的診斷最常用的是B 超、CT、核磁共振掃描成像,必要時可應用肝動脈血管造影,為能否手術(shù)治療提供依據(jù)。最準確的檢
13、查方法是選擇性肝動脈血管造影。,56,四 (一)肝臟CT斷面解剖,肝臟的CT檢查也是肝臟疾病重要的診斷方法之一,特別是增強掃描可以顯示血管結(jié)構(gòu)。CT依據(jù)不同的層面,形態(tài)、大小、毗鄰關(guān)系都不一樣。,CT斷面的理解,,58,,CT檢查方法: 1、平掃—檢查前飲水以充盈胃腔和 小腸,劍突下為基線至肝下緣, 掃描層厚和間距常為10mm,小 的病灶為2~5mm。,59,,2、增強掃描—通常使用100ml
14、60%的 泛影葡胺或300mg/ml 非離子型對比劑。 增強目的:增加肝組織與病灶之間的密度差異顯示可疑病灶。鑒別病灶的性質(zhì)。顯示肝內(nèi)血管解剖。,60,肝臟增強掃描分期,增強掃描的動脈期:注射后20~25秒增強掃描的門脈期:注射后50~60秒增強掃描的實質(zhì)期:注射后110~120秒肝臟的雙期掃描(動脈期與門脈期的全肝掃描),
15、61,肝臟大小的估計,一般來說,以層厚為10mm連續(xù)掃描,正常肝臟由膈頂至肝下緣不超過15個層面。,62,,在一個可以肝臟四葉均可見的圖像上,可測量各葉的大小比例是否失常。即取門靜脈主干的斷面劃兩條相互垂直的線,一條切下腔靜脈右緣,與矢狀面平行,另一條與冠狀面平行,和左葉后緣相切。,,,,根據(jù)統(tǒng)計測量,右葉的前后徑R1,經(jīng)常大于左葉前后徑L,兩者比值在1.2-1.9范圍。而右葉的橫徑R2約為尾狀葉橫徑C的2-3倍。
16、,,,,,,,,,,,,,,,,,,,,,,,正常肝臟的密度,,73,,平掃為均勻一致的軟組織密度影,比脾臟密度高,CT值55HU左右。肝靜脈和門靜脈在肝實質(zhì)內(nèi)為條形活圓形低密度影。,74,,CT平掃表現(xiàn)為肝臟密度普遍低于脾臟或肝/脾CT比值≤1,可考慮脂肪肝。肝臟密度降低,CT值稍低于脾臟,肝/脾CT比值≤1.0者為輕度;肝/脾CT比值≤0.7,肝內(nèi)血管顯示不甚清楚者為中度;肝臟密度顯著降低甚至呈負值,肝/脾CT比值≤0.5
17、,肝內(nèi)血管清晰可見者為重度。,,,,,,,78,,肝臟密度局限性減低或增高 肝硬化、肝Ca、肝血管瘤、 肝囊腫 、肝膿腫、肝再生結(jié)節(jié)……,肝癌CT掃描,肝臟轉(zhuǎn)移性腫瘤,肝內(nèi)單發(fā)血管瘤影像表現(xiàn)CT增強延遲掃描 ,腫瘤周邊有結(jié)節(jié)狀強化,中央低密度均勻一致。,肝內(nèi)多發(fā)血管瘤影像表現(xiàn),肝膿腫的CT影像表現(xiàn),肝包蟲病CT影像學表現(xiàn),肝 囊 腫,多發(fā)肝囊腫的CT影像表現(xiàn),多囊肝的CT影像表現(xiàn),88,肝臟常用橫斷面,五個橫斷面肝頂部第二
18、肝門水平肝縱裂水平第一肝門水平膽囊水平肝右葉、胰腺水平,,第二肝門層面,90,,此平面肝左、肝中、肝右靜脈匯入下腔靜脈,顯示良好,可作為劃分肝葉段的標志。 肝左靜脈--左葉和方葉 肝中靜脈--方葉和右葉 肝右靜脈--右前葉和右后葉第二肝門,91,,肝靜脈在第二肝門處橫向走行,平掃呈樹枝狀低密度影,向下逐漸轉(zhuǎn)為縱向走行。,肝縱裂層面,93,,,,,,,94,,肝縱裂(肝圓韌帶裂)分隔方葉和左外葉,內(nèi)有肝圓韌帶和肝
19、門靜脈左支。橫裂分隔前方的左葉和后方的尾葉。,門靜脈分叉層面,,第一肝門層面,,,,,,,,,,,,,,,,99,,門靜脈在肝門處為最粗的管狀結(jié)構(gòu),位于尾葉前方的橫裂中肝動脈(左)與膽總管(右)后方。門靜脈在肝門區(qū)橫向走行呈條狀影,至第二肝門處則為縱、斜走向的圓形影。,100,,肝動脈的肝內(nèi)分支平掃不能分辨。肝內(nèi)膽管直徑1-3mm,與肝動脈和門靜脈伴行。肝韌帶和溝裂呈低密度影。,膽囊窩、肝總動脈層面,,,,,,
20、,,104,,橫裂至左葉右緣可見膽囊,呈橢圓形。可見整個胰體和胰尾,呈橫向“S”形,胰體右后方見肝門靜脈影。,,,肝右葉、胰腺層面,,,,C-,C+,門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上動脈,,,,109,,肝右葉及胰頭。脾靜脈與腸系膜上靜脈相連,合成肝門靜脈。,,,,,,,113,,114,,,,,116,,腹主動脈直接發(fā)出的動脈 1.壁支1)膈下動脈,2)腰動脈,3)骶正中動脈2.臟支 1)腎上腺中動脈,2)腎動脈,3)睪丸
21、動脈,4)腹腔干(胃總動脈,肝總動脈,脾動脈) 3.腸系膜上動脈1)胰十二指腸下動脈,2)空腸動脈和回腸動脈,3)回結(jié)腸動脈,4)右結(jié)腸動脈,5)中結(jié)腸動脈4.腸系膜下動脈1)左結(jié)腸動脈,2)乙狀結(jié)腸動脈,3)直腸上動脈,117,四 (二)肝臟MRI解剖,橫斷面解剖和CT完全相同,肝周脂肪顯示較清楚。正常肝的結(jié)構(gòu)均勻,其信號強度中等,肝實質(zhì)表現(xiàn)為均勻信號,在T1WI圖像肝信號高于脾,T2WI肝信號低于脾。,118,
22、,對肝左葉和肝右葉的近膈部分,MRI顯示比CT為優(yōu)。因為CT在該處常由于胃內(nèi)氣體、膈的部分容積效應及胃腸道內(nèi)造影劑而產(chǎn)生偽影。,119,,肝外與肝內(nèi)血管主要是靜脈呈低信號,顯示良好,明顯優(yōu)于CT平掃。腹內(nèi)脂肪組織顯示為甚高信號,氣體顯示為極低信號。,120,人體正常與病變組織的T1值(ms),,,肝臟MRI 斷面質(zhì)子密度成像,MRI同一層面不同信號,,,,T1各層肝信號,,,肝MRI冠狀面成像顯示肝門
23、結(jié)構(gòu),門脈MRA,128,,,129,脂肪抑制,將圖像上由脂肪成分形成的高信號抑制下去,而非脂肪成分的高信號不被抑制,用于驗證高信號是否是脂肪。有助于出血、腫瘤、和炎癥疾病的鑒別。,130,水成像(液體成像MRH),采用長TE技術(shù),獲得重T2WI,突出水的信號,合用脂肪抑制技術(shù),使含水器官清晰顯示。用于膽管、胰管、輸尿管(MRU)、脊髓造影(MRM)等都有一定價值。只要有軟件,在低場機上可完成,實用價值較大。,131,MRI的限度
24、,1.對帶有心臟起博器或體內(nèi)帶有鐵磁性物 質(zhì)的病人不能檢查。2.危重病人不能進行檢查。3.對鈣化的顯示遠不如CT,難以對鈣化為 特征的病變作出診斷。4.采集信號時間過長胸部檢查受到限制。5.設備昂貴。,132,四 (三)肝臟的X線影像解剖,X線腹部平片只能大致了解肝的輪廓、大小、鈣化和積氣。肝動脈造影將造影劑經(jīng)導管沿腹腔動脈或肝動脈注射進入血管,不僅可以使肝內(nèi)血管及門靜脈顯影,胰腺、脾臟和部分胃十二指腸的血
25、管也可以得到顯示。,133,肝動脈造影,(1)選擇動脈造影:通常采用經(jīng)皮股動脈穿刺插管造影法,將導管插入腹腔動脈,注射造影劑并作系列攝影,稱為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2)超選擇性肝動脈造影:導管送入肝動脈,雖用較少的造影劑,肝血管顯影也好,且避免其他管干擾,稱為超選擇性肝動脈造影。 常用76%泛影葡胺,134,肝動脈造影,選擇性動脈造影對診斷肝內(nèi)占位性病變特別是肝癌有較大價值。原發(fā)性或轉(zhuǎn)移性肝癌及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動脈供血,
26、而肝動脈造影可顯示腫瘤的血管結(jié)構(gòu),從而作出定位和定性診斷。,135,肝動脈造影,依肝內(nèi)血管顯影次序分為三期 ①動脈期:樹枝狀分布的動脈血 管影。 ②毛細血管期:動脈影消失,細 小毛細血管影顯示。 ③實質(zhì)期:肝臟密度呈普遍均勻 性增高。,136,肝動脈造影,異常血管造影征象①占位:血管被推移、拉直、分離或呈弧形包繞;②腫瘤血管:管徑粗細不均,走行紊亂,部分呈“血湖”表現(xiàn),常提示惡
27、性病變;③血管浸潤:血管壁僵硬、狹窄、閉塞;,137,肝動脈造影,④腫瘤染色:血管排空延遲,循環(huán)緩慢,實質(zhì)期可見密度增高影;⑤充盈缺損:病變區(qū)無血供,實質(zhì)期為無對比染色的空白區(qū),多為肝內(nèi)囊性病變及腫瘤液化壞死;⑥靜脈早顯:動脈期可見肝內(nèi)靜脈或門靜脈顯影,常為腫瘤破壞動、靜脈造成動靜脈短路。,血管介入途徑,,,腫瘤血管,,全肝布滿腫瘤血管,部分呈結(jié)節(jié)狀,,,,肝右葉 球形腫 瘤血管 及腫瘤 染色,,,144,肝
28、動脈造影,將導管插至脾動脈或腸系膜上動脈,注入造影劑,脾動脈同時顯影,故可觀察脾的情況,而且還可使脾、門靜脈顯影,稱為間接性門靜脈造影。(indirect plenoportography),145,膽系影像解剖,膽囊膽道,,,147,,,148,膽 囊,位于膽囊窩內(nèi),呈長梨形,長8~12cm,寬3~5cm,前后徑<3cm(主要反映膽囊張力狀態(tài)),容量40~60ml。分為底、體、頸、管四部分。底部為盲端,可以
29、是游離的,充盈時露于肝下緣的膽囊切跡處。膽囊管長3~4cm,直徑0.3cm,近膽囊頸的一段為螺旋襞,結(jié)石易嵌頓。,149,膽 道,肝總管:肝內(nèi)膽管--左右肝管--肝總管;長2~4cm,內(nèi)徑0.4cm。膽總管:膽囊管+肝總管;長4~8cm,管徑0.3~0.6cm;于十二指腸降部后內(nèi)側(cè)與胰管匯合形成肝胰壺腹,穿十二指腸壁開口于大乳頭。膽囊三角:肝總管、膽囊管、肝臟。,,,,左右肝管肝總管膽囊管膽總管12指腸上12指腸后
30、胰腺段腸壁內(nèi)段,152,,肝胰壺腹部-膽總管最后斜穿十二指腸降部后內(nèi)側(cè)壁,在此與胰管匯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壺腹,開口于十二指腸大乳頭。在肝胰壺腹周圍有肝胰壺腹括約肌包繞,膽總管和胰管的末段也各有括約肌包繞。膽汁和胰液由此經(jīng)開口進入十二指腸。 十二指腸大乳頭-位于十二指腸上部,是膽管胰管的開口處。,153,,,154,膽系影像檢查方法,USG(最重要的檢查方法)CT(必須是有特別的目的下選擇)MRI(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X線(造影
31、),155,膽系影像檢查方法,X線普通檢查:缺乏信息,基本淘汰。X線造影檢查: 1.口服法膽囊造影(很少應用) 2.經(jīng)靜脈法膽囊造影顯示膽管較好 3.PTC(經(jīng)皮肝穿刺膽管造影) 4.ERCP(經(jīng)內(nèi)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156,膽系影像檢查方法-X線,X線平片檢查前應清潔洗腸或內(nèi)服瀉劑,排除腸道內(nèi)糞便和積氣,否則結(jié)腸內(nèi)糞塊易與結(jié)石及鈣化混淆,影響診斷。在平片上膽管不顯影,只有含鈣鹽的膽石、慢性膽囊炎囊
32、壁鈣化及膽管積氣時等少數(shù)情況,可在平片中顯示。對大多數(shù)膽囊疾患,平片診斷價值不大。,157,膽系影像檢查方法-造影,口服碘番酸或碘阿酚酸片等藥物作膽囊造影檢查。藥物經(jīng)肝隨膽汁排出,進入膽囊,濃縮后,膽囊陰影便可在X線片上顯示出來。進食脂肪餐后,若在30~40分鐘內(nèi)縮小為原來的l/3或l/4,則說明膽囊功能正常。,,口服膽囊造影:服造影劑十二小時后攝片顯示膽囊,,口服膽囊造影脂餐后30分鐘膽囊明顯收縮,口服膽囊造
33、影前后比較,,161,膽系影像檢查方法-造影,靜脈膽道造影(Intravenous cholecystograpy and cholangiography)可用于口服膽囊造影不顯影者。 靜脈膽囊、膽道造影因是靜脈注射造影劑,不受胃腸道吸收情況的影響,而且能迅速得出結(jié)果。準備:前一天晚餐吃脂肪餐,此后禁食,于次日上午檢查,靜注前須做過敏試驗。,,靜脈法膽系造影:顯示膽囊和膽管,膽管顯示清晰。,,T型管造影:經(jīng)T型管直
34、接注入造影劑,164,膽系影像檢查方法-造影,經(jīng)皮肝穿刺膽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使用帶塑料管外鞘的穿刺針或Chiba細穿刺針,自右腋中線或前側(cè)徑路,在X線電視或B型超聲儀監(jiān)視引導下,穿刺入肝內(nèi)膽管,再注入造影劑即可清晰顯示肝內(nèi)外膽管,可了解膽管內(nèi)病變部位、程度和范圍,有助于黃疸的鑒別。,,PTC-經(jīng)皮經(jīng)肝穿刺顯示擴張膽管,166,膽系影像檢查方法-造
35、影,內(nèi)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簡稱ERCP。將纖維十二指腸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大乳頭(下簡稱乳頭),由活檢管道內(nèi)插入塑料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后X線攝片,以顯示胰、膽管。 是70年代新開展的一種檢查技術(shù),擴大了對膽管與胰管疾病的檢查方法,近年來又開展了經(jīng)內(nèi)窺鏡乳頭切開術(shù)與總膽管下端取石術(shù)以及膽管引流術(shù)。,,,,ERCP檢查,1
36、69,膽系影像檢查方法-CT,CT:有助于膽道疾病,尤其是梗阻性黃疸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當USG難以確定診斷時,可作CT檢查。常同時進行肝、膽、胰的CT掃描。,170,膽系影像檢查方法-CT,CT斷面上膽囊顯示的差別很大,形態(tài)因膽囊位置、層面的高低區(qū)別而不同。膽囊通常位于右葉和方葉之間,在肝門和稍下方的層面上。膽囊縱徑7~10cm,寬2~4cm,壁厚約1~2mm;膽囊頸部位于肝右葉內(nèi)側(cè)緣,底朝前外緣。,171,膽系影像檢查方法-CT
37、,膽囊在平掃上為卵圓形,橫斷面約4cm×5cm;膽汁密度均勻,CT值略高于水;膽囊壁均勻一致。CT增強掃描可使膽道系統(tǒng)顯像更加清楚。,172,膽系影像檢查方法-CT,CT上膽總管約在1/3的人顯示,其直徑多在6mm以下。正常肝內(nèi)膽管和左右肝管不顯示。,CT掃描膽囊窩層面,,174,,,175,,,膽結(jié)石,177,膽系影像檢查方法-MRI,MRI橫斷面與CT相同;T1WI呈低信號,T2WI為高信號。MR胰膽管造影(MR
38、CP)能100%地顯示正常的肝外膽道系統(tǒng),肝內(nèi)膽道85%可以顯示到肝實質(zhì)外圍1/3處,膽囊管顯示率為75%。,178,膽系影像檢查方法-MRI,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利用重T2加權(quán)脈沖序列來顯示具有非常長T2弛豫時間組織結(jié)構(gòu)的技術(shù)。實質(zhì)性器官如肝臟、脾臟和胰腺的T2弛豫時間短,在重T2加權(quán)序列上表現(xiàn)為低信號。脂肪組織具有中等長度的T2弛
39、豫時間,可通過運用各種脂肪抑制技術(shù)(如頻率選擇或反轉(zhuǎn)抑制)對脂肪信號進行抑制??焖倭鲃拥囊后w如門靜脈或肝靜脈內(nèi)的血流,由于流空現(xiàn)象在影像上表現(xiàn)為信號缺失。只有靜止或相對靜止的液體表現(xiàn)為高信號。而膽管系統(tǒng)內(nèi)的膽汁屬于相對靜止的液體,因此MRCP可清晰顯示膽管系統(tǒng)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胰腺MRI信號,,MRCP,183,胰腺影像解剖,184,胰 腺 解 剖 概 要,位置 上腹部、胃后方,第2腰椎前方、腹膜后間隙分區(qū) 頭(鉤突)、頸、體、
40、尾毗鄰 十二指腸環(huán)-脾門、胃后壁-橫結(jié)腸及其系膜、 膽總管、下腔靜脈、門靜脈血供 動脈:胃十二指腸A、脾A、腸系膜上A 靜脈:門靜脈胰管 主胰管(Wirsung管) 十二指腸大乳頭 副胰管(Santorini管)十二指腸小乳頭 Vater壺腹 膽胰管共同通道,185,186,,,187,,,188,胰 腺 解 剖 概 要,胰腺的形態(tài)變化很多,常見的就有“臘腸”形、“蝌
41、蚪”形、“啞鈴”形等。,189,胰 腺 解 剖 概 要,胰管位于胰實質(zhì)內(nèi)偏后,沿胰腺長軸右行,收集各小葉的導管與膽總管匯合。胰上部常有一小管,多起于胰管,開口于十二指腸小乳頭,稱副胰管。,190,胰 腺 解 剖 概 要,胰管呈“柏樹”狀自胰頭向脾門右行,縱貫胰腺全長,內(nèi)徑<4mm,主胰管位于中央,副胰管呈魚骨狀分布。胰管的類型變化很大。,191,主胰管(Wirsung管),副胰管(Santorini管),,,膽總管,,胰管鑄
42、形,,193,一些常用的測量值,胰腺 胰頭3cm;胰體2.5cm;胰尾2cm。胰管 主胰管:一般小于2mm,不超過4mm。,194,胰腺影像學檢查,胰腺的體積小、位置深、解剖結(jié)構(gòu)較特殊。X線檢查方法都是顯示間接征象,目前較少使用。USG、CT、MRI可以直接顯示胰腺全貌且無損傷,是目前的主要檢查方法。,195,胰腺影像學檢查-X線,X線檢查 X線平片目前使用很少,只能了解胰 腺走行區(qū)有無異常密度影。 1.顯
43、示鈣化、結(jié)石。 2.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腸圈擴大、受壓。 3.結(jié)腸充氣、結(jié)腸切斷征。,196,胰腺影像學檢查-X線,X線檢查 PTC通過了解膽總管下段有無梗阻, 間接判斷胰腺疾病,主要用于阻塞性 黃疸的患者。PTC有助于明確膽道梗 阻的部位和性質(zhì),尤其對胰頭癌的診 斷。,197,胰腺影像學檢查-X線,X線檢查 ERCP對胰、膽管病變很有價值,同時 可能做組織活檢。診斷顯示正常胰管 <5mm,管
44、徑向尾部逐漸變細;異常表 現(xiàn)有狹窄、中斷、梗阻、擴張等。 胰腺血管造影適于檢查胰島細胞瘤, 也可用于胰腺癌分期及血管浸潤情況。,,上消化道造影間接顯示胰頭的大小,,十二指腸圈內(nèi)為胰頭所在,,不同體位顯示十二指腸圈大小,,選擇性胰動脈造影,202,胰腺影像學檢查-CT,CT 檢查前準備:當日清晨禁食;掃描前 口服泛影葡胺或清水800ml,使胃和小 腸充分充盈。 位置:橫跨于腰1和腰2椎體前方
45、。 密度:均勻,略低于肝、脾。,203,胰腺影像學檢查-CT,CT 形態(tài)及毗鄰: 胰腺體、尾部高于胰頭層面,胰頭高于鉤 突層面,鉤突前方可見腸系膜上動、靜脈。 胰腺頭、體、尾與胰腺長軸垂直徑線分別 <3cm、2.5cm、 2cm。 脾靜脈沿胰腺體尾部后緣走行,可勾勒出 胰腺后緣輪廓。,204,胰腺影像學檢查-CT,CT 胰管位于胰腺前半部,可不顯示或表現(xiàn)為 2~4mm線狀低密度影,最大徑不超過5mm。
46、注意:胰腺的形態(tài)位置受年齡、體型、性 別等因素影響,有個體差異。隨年齡增 長,胰腺組織脂肪變性越明顯,密度低且 不均,常呈羽毛狀。,205,206,,胰腺后方見腸系膜上靜脈與脾靜脈匯合成門靜脈,C-,C+,門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上血管夾于胰頭和溝突間,腸系膜上動脈,腸系膜上靜脈,,,209,,,,,211,,,CT顯示的主胰管擴張,,213,,214,,215,,,216,胰腺影像學檢查-MRI,常規(guī)作冠狀及橫
47、軸T1WI及T2WI,層厚5mm。檢查方法及要求與肝掃描相同。MRCP能完整、清晰地顯示胰管的全程及部分分支,從而顯示胰管異常梗阻性黃疸的梗阻平面、程度及胰管擴張情況。在T1WI和T2WI上胰腺表現(xiàn)為均勻的較低信號結(jié)構(gòu),與肝的信號相似。,217,胰腺影像學檢查-MRI,1.其后方由脾靜脈的流空效應形成無信號的血管影像,可作為胰腺的標志。 2.腸系膜上動脈從腹主動脈發(fā)出的起 始部,總是指向胰體,亦為流空的無 信號。 3
48、.脂肪組織顯示為高信號,也可勾畫 胰腺輪廓。,218,胰腺MRI信號,,,219,胰腺MRI信號,,,220,脾臟影像解剖,221,脾 臟 解 剖 概 要,位于左季肋區(qū),9~11肋深面。長度為12cm,寬7cm,厚3~4cm。前后兩端,上下兩緣、兩面,可見深陷的脾切跡或分葉,分葉可突入至胰尾和左腎間;臟面中部凹陷為脾門,是血管神經(jīng)出入部位。,222,脾臟影像學檢查-X線,X線平片幾乎不能顯示出脾臟任何信息,如脾臟明顯增大,可顯示
49、為左上腹的腫塊影。,223,脾臟影像學檢查-CT,形態(tài):上、下部呈新月形,中部(脾門)呈內(nèi)緣凹陷的半圓形或橢圓形。大?。阂?個肋骨或一個肋間隙為1個肋單元,正常脾臟外緣約3~5個肋單元;脾臟下緣超過肝下緣或前、后緣超過中線均提示脾臟增大。密度:略低于肝臟而高于胰腺;副脾與脾臟等密度,增強前后與脾臟實質(zhì)CT值變化相同。,224,脾臟影像學檢查-CT,副脾是指除正常位置的脾臟外,還有一個或多個與脾臟結(jié)構(gòu)相似、功能相同的內(nèi)皮組織存在。副脾
50、發(fā)生率10-30%。副脾的發(fā)生位置的頻度依次為脾門、脾血管、胰尾部腹膜后、沿胃大彎的大網(wǎng)膜、小腸、大腸系膜、女性的左側(cè)闊韌帶、Douglas窩和左睪丸附近。副脾的數(shù)量不等,多為單發(fā)。大小相差很大,從只有顯微鏡下才能發(fā)現(xiàn)到與正脾大小相當。脾周圍副脾的血供多數(shù)來自脾動脈。一般較脾小,多位于脾門附近,有時以細索條或小梁與脾臟相聯(lián)。少數(shù)人副脾離脾較遠,位于胰和肝之下,卵巢或陰囊附近,也叫外脾;有的人還有雙脾。副脾無特殊臨床表現(xiàn).偶可發(fā)生自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體解剖 消化系統(tǒng)(大腸、消化腺)
- 梅花鹿壁外消化腺的大體解剖學與組織學研究.pdf
- 消化腺課件
- 消化腺 ppt課件
- 消化腺和呼吸系統(tǒng)
- 括約肌收縮消化腺分泌抑制
- 斷層影像解剖學緒論
- 胸部斷層影像解剖學
- 醫(yī)學影像解剖學
- 腹部斷層影像解剖學
- 消化系統(tǒng)系統(tǒng)解剖學
- 解剖學基礎(chǔ)消化系統(tǒng)
- 人體解剖學消化系統(tǒng)
- 系統(tǒng)解剖學消化道
- 人體解剖學消化管
- 人體解剖學--02消化系統(tǒng)
- 人體斷面與影像解剖學腹部
- 脊柱內(nèi)固定的影像解剖學
- 人腦白質(zhì)解剖學及影像學觀察.pdf
- 解剖學基礎(chǔ)課件-消化系統(tǒn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