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0 屆)</b></p><p> 論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生態(tài)思想</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漢語言文
2、學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目錄</b></p
3、><p> 中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 英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b> 前言1</b></p><p> 一.自然之美的詩意描繪2</p><p> ?。ㄒ唬匀恢疀_淡美2</p><p> ?。ǘ匀恢蓜用?
4、</p><p> ?。ㄈ匀恢α棵?</p><p> 二.追求詩意人,建構(gòu)生態(tài)自我6</p><p> ?。ㄒ唬婷郎坪弦?,追求人性的升華7</p><p> (二).超然世外,追求“詩意的棲居”9</p><p> 三.《詩品》生態(tài)意識的思想來源10</p><p>
5、; ?。ㄒ唬袊糯鷳B(tài)思想的傳承10</p><p> 1.《詩品》所體現(xiàn)的老莊道家思想10</p><p> 2.《詩品》所體現(xiàn)的儒家的“仁”11</p><p> (二).社會風尚和外來佛教的影響12</p><p> ?。ㄈ究請D個人經(jīng)歷和審美偏好13</p><p><b>
6、 四.結(jié)語14</b></p><p><b> 參考文獻14</b></p><p> 致謝錯誤!未定義書簽。</p><p> 附錄錯誤!未定義書簽。</p><p> 【摘要】: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在我國文學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闡述了《二十四詩品》的生態(tài)思想,分為三個大部分,
7、第一大部分寫了此文章的價值和意義;第二大部分闡述了《二十四詩品》中所體現(xiàn)的生態(tài)思想,這也是文章的主要部分;第三大部分從社會背景和個人經(jīng)歷的角度寫了司空圖生態(tài)意識的思想來源。以此進一步拓展《二十四詩品》的研究方向,為挖掘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生態(tài)思想出一份綿薄之力。</p><p> 【關(guān)鍵詞】: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生態(tài)思想 </p><p> 【ABSTRACT】Si Kongtu’s
8、"Twenty-four Poems"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our literary histor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wenty-four Poems" ecological thinking,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writing this ar
9、ticle, most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most elaborate of the "Twenty-four Poems" in the Reflect the ecological thinking, which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third most of the social backgr
10、oun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ten Commen</p><p> 【KEYWORDS】Si Kongtu; "Twenty-four Poetry"; Ecological Ideology</p><p><b> 前言</b></p>&
11、lt;p> 司空圖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和詩歌理論家,他的《二十四詩品》(以下簡稱《詩品》)共二十四首四言詩,既是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景物畫,又是一篇篇趣味雋永的說理詩?!对娖贰愤\用形象化的手法和詩歌的形式,總結(jié)歸納了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規(guī)律,較為系統(tǒng)地探討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風格問題,歷來為后人所稱道。蘇軾曾經(jīng)說過,表圣“自列其詩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韻;恨當時不識其妙,余三復其言而悲之?!薄端膸烊珪嵋氛f《詩品》“持論非晚唐所及,詩品亦
12、深得于詩理?!彼究請D的《詩品》堪稱中國古典詩論史和思想史上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p><p> 目前,在中國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史、美學史的研究領(lǐng)域中,關(guān)于《詩品》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門顯學。據(jù)筆者考察,近年來,對于《詩品》的研究非常豐富,研究者大多從歷史學、美學、文化學視角來考查《詩品》的思想價值及美學價值,例如有人從歷史研究的角度考證作者真?zhèn)螁栴}(如湖北大學中文系教授郁沅在《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第六期上發(fā)表
13、的《<二十四詩品>作者問題新談》);有人研究《詩品》的道家思想(如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韓文革在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三期上發(fā)表的《<二十四詩品>與老莊哲學》)、儒家思想(云南大學中文系講師劉煒在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四期上發(fā)表的《<二十四詩品>中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人專門研究《詩品》意象式批評的藝術(shù)價值(如浙江大學中文系的劉天利在浙江大學學報2002年第五期上發(fā)表的《略論<二十
14、四詩品>意象批評模式》)等等。</p><p> 近年來,挖掘古典文論中的生態(tài)思想內(nèi)蘊是生態(tài)文藝學的重點研究方向?!皬哪撤N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古典美學領(lǐng)域是中國古人生態(tài)智慧最理想的棲身之地。正是通過許許多多中國古典美學家、藝術(shù)家的自覺和不自覺的努力,中國古人的生態(tài)智慧才得以保存、傳遞和弘揚?!焙翢o疑問,《詩品》是中國古典美學中有著鮮明生態(tài)思想的經(jīng)典著作,但《詩品》中的自然生態(tài)思想究竟呈現(xiàn)出哪些鮮明的脈絡(luò)?司
15、空圖詩論思想中的生態(tài)意識有著怎樣的獨特內(nèi)涵及現(xiàn)實意義?以上研究課題一直鮮有人挖掘。本文將首先從鐘愛自然萬物、建構(gòu)生態(tài)自我兩個方面來考察《詩品》所包蘊的自然生態(tài)思想的具體呈現(xiàn)。</p><p> 一.自然之美的詩意描繪</p><p> 自然界是個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是孕育萬物的母體?!八^‘生態(tài)智慧’,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問題?!痹婿凇吨袊膶W概論》中也指出:“把握住
16、崇尚自然的思想與崇尚自然之美的文學觀念,就可以比較深入地理解中國人和中國文學?!?lt;/p><p> 展讀《詩品》,你會恍若進入二十四幅絢麗多姿的自然畫卷,你會發(fā)現(xiàn)每一品都浸潤著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由衷艷羨和喜愛之情。從《詩品》的字里行間,司空圖尊重自然,鐘愛自然萬物的審美情趣躍然紙上,作者正是通過對自然界某些自然現(xiàn)象的仔細觀察和描摹體驗來表達自己的人生志趣,這種對自然萬物的喜愛之情也充分展示了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覺自律
17、的自然生態(tài)意識。</p><p> 細致考察《詩品》所展現(xiàn)的自然生態(tài)之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司空圖著重倡導的是自然之沖淡美、自然之律動美、自然之力量美。 </p><p> ?。ㄒ唬匀恢疀_淡美</p><p> 《沖淡》是《詩品》中最為重要的一品:</p><p>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
18、/p><p> 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lt;/p><p> 平時處世虛靜,放棄功名利祿,內(nèi)心不被世俗之心所侵擾,身體不被世俗之事所禁錮,與自然相和諧,與造化合一。這是一種“沖淡”的境界。這樣就能夠像《莊子·天地》篇中所說:“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但是擁有這種“沖淡”品格的人會怎么樣的?司空圖用了仙鶴、春
19、風、竹林等一連串自然意象來呈現(xiàn)。擁有沖和淡遠品格的人,匯集了陰陽和合的生氣,能夠與仙鶴同飛;能夠感受到溫暖和煦的春風,能夠聽到春風吹過竹林湊響的樂曲。這種與自然想融合的境界實則美妙,但是這種“沖淡”的詩境是與自然相契而得,絕非人力所能達到。詩人偶然得知,心目相應,但是當刻意去尋求的時候,卻毫無所獲。這就是說“沖淡”之境全在與大自然的融合中,只有神會方可領(lǐng)悟其中之妙,不落形跡,因此“脫有形似”,則“握手已違”。</p>&l
20、t;p> 《詩品》通篇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個清新靈動、涌動著生命活力的大自然。除《沖淡》外,《詩品》中《雄渾》、《纖秾》、《綺麗》、《典雅》、《清奇》、《沉著》、《含蓄》、《委屈》等皆以大自然的客觀景物為著力刻畫的對象,充滿了生機盎然的詩情畫意,無不令人感到人與自然和諧美好的意韻。</p><p> 如《纖秾》中描寫了“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的景色。在水畔,多棵桃樹掛滿碧桃,和煦的春風與流
21、水交相輝映,顯得春光無限,更有美人時隱時現(xiàn);水邊的楊柳隨風蕩漾,影子在水中招搖,樹上流鶯的歌聲婉轉(zhuǎn)回蕩于深谷之中。這一品突出表現(xiàn)了自然之聲、色美,但是絕沒有淺俗鄙陋之態(tài)。雖然描寫具體細致,但是毫無人工雕琢的痕跡。它雖然清晰可見,但又不是一覽無余的,仔細品來,讓人感到韻味無窮,給人無盡的想象空間。這是一派明麗清新、色彩鮮艷、幽靜秀美、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些生動的描寫使人流連忘返,同時也從中感受到忘卻人間的煩惱、塵世的污穢,享受自然界純潔、清
22、爽、秀麗、高尚的美好春光的愉快和幸福。</p><p> 含而不露,沖淡自然是《詩品》所推崇的審美旨趣,而這一審美旨趣正好與自然萬物的生命規(guī)律同化為一。生態(tài)意識的“核心要義即強調(diào)世界萬事萬物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依賴,以一種整體性觀點來觀照世界,它彰顯的不是現(xiàn)代機械論世界觀所強調(diào)的對大自然的理性謀劃和強力征服,而是直覺體驗和溫柔親和?!比说纳阅芎妥匀幌嗳跒橐?,就在于人對普遍聯(lián)系的宇宙大生命的體驗和內(nèi)化。在《詩
23、品》中,作者細致入微地描摹多姿多彩的生命姿態(tài),幾乎每品都可以感受到作者崇尚平淡、不加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每一品仿佛一幅畫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作者從自然的角度來描繪人生圖景,他對自然萬物中細小生命的細察與珍視,都無不流露出對自然生命懷有生態(tài)同情。</p><p> (二).自然之律動美 </p><p> 《老子》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該,周行而不殆,
24、可以為天下母。”可見老子認為世間萬物是運行不息的。司空圖的《詩品》是以老莊的道家思想為指導思想來進行創(chuàng)作的,《詩品》中司空圖想要構(gòu)建的正是一個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例如《流動》一品:</p><p> “若納水輨,如轉(zhuǎn)丸珠。夫豈可道,假體如愚。荒荒坤軸,悠悠天樞。</p><p> 載要其端,載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無。來往千載,是之謂乎?!?lt;/p><p
25、> 此品是說詩歌意境的流動之美。前四句是說水車轉(zhuǎn)動,不停的流出清澈的水,丸珠轉(zhuǎn)動,永遠沒有停下來的時候。但是這種轉(zhuǎn)動是事物本身性質(zhì)的表現(xiàn),宇宙本體就是不斷變化的,如果認為流動是借助圓的物體才有,那就是一種愚蠢的想法。這里說出了宇宙本體都是一體的,都是在按照自身的軌跡在運動,如果沒有運動,就沒有這樣的宇宙存在。中四句說天體的運行,不管是天還是地,都是沒有窮盡的,沒有停息之時。因此尋找變動的本源,認識它相合的本性,才能懂得什么是真正
26、的流動。它變化莫測,終歸于空無,上下幾千年始終如一,這才是“流動”的本質(zhì)。這一品中。司空圖為我們闡明了一種深刻的自然生態(tài)觀,那就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無休止的運動變化,宇宙本體是一個渾然一體、運行不息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我們只有認識到宇宙的這一本質(zhì)特征,才能真正的認識宇宙生命的這種“流動”之美。</p><p> 宇宙是一個運行不息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司空圖在《詩品》中正是給我們描繪了一種無時無刻不在運動的自然場景。這種自然
27、場景無不流露出天然律動的生命激情和美的生活氣息。如《雄渾》中的“荒荒油云,寥寥長風”,宇宙本體原是渾然一體、運行不息的一團元氣,因為有充沛的自然積累,所以才體現(xiàn)出“雄渾”之貌?!坝驮啤迸c“長風”自由自在,飄忽不定,渾然而生,渾然而滅,氣勢磅礴,不落形跡,給我們這一種神秘的美感,正是這種神秘的美感促使我們想要抓住它、把握它。</p><p> 自然萬物按照各自的規(guī)律無休無止地運動,這是自然萬物的生存狀態(tài)?!对娖贰?/p>
28、中也正是給我們構(gòu)建了一個運行不息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霸谶@里,人的生命已經(jīng)深深地融入到自然的節(jié)律之中,自然也以自身隱秘的節(jié)律應和著人,在一種生命共感之中,人超越了個體的局限,充分地感受到了自然大化生命的永恒,進入到一種無樂而至樂的生態(tài)境界?!薄对娖贰分械拿恳黄范冀o我們以一幅畫面的形象,但是這些畫面又都是富有動感的。如《典雅》中描寫佳士隱居的生活環(huán)境,其中描寫到了飛瀑從上而下掉落的情態(tài);又如《形容》中寫到“風云變態(tài),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
29、,展現(xiàn)給我們一派風云變幻無窮的姿態(tài),花草蓬勃生長的神氣,海水洶涌澎湃的波濤,山巒綿延起伏的壯闊,等等。作者細致入微地描寫這些運動的自然景物,在運動中展現(xiàn)他們的美,無不流露出天然律動的生命激情和美的生活氣息。</p><p> ?。ㄈ匀恢α棵?lt;/p><p> 大自然美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沖淡之美與律動之美外,還有力量之美。大自然的力量之美在《詩品》中也得到了體現(xiàn)。例如《悲慨》
30、一品:</p><p> “大風卷水,林木為摧。適苦欲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p><p> 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lt;/p><p> 這一品講的是詩歌中具有悲壯慷慨特色的作品的藝術(shù)境界。前四句寫出了一種深沉的悲哀,大自然的力量如此之大,吹起的大風卷起狂浪,堅實的樹木也被大風吹折,心里的痛苦無法排遣,想要的
31、得到一絲安慰與休息,但是可望而不可即。人生在世不過百年,歲月如流,人生如夢,榮華富貴也只是過往云煙。世道的淪喪,即使是雄才,也只能是扼腕嘆息,無能為力。面對自然的狂力、世道的炎涼,即使是力能扛鼎的超人武藝,又能怎么樣呢?面對自然的爆發(fā),人的力量再大,也是無能為力的。我們也只能看著“蕭蕭落葉,漏雨蒼苔”暗自傷心而已。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面對自然之偉力的由衷贊嘆。</p><p> 《豪放》中寫到:“觀花匪禁,吞
32、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以狂。天風浪浪,海山蒼蒼”,洞察造化無所窒礙,而有吞吐“大荒”(廣漠的海外之域)的宏偉氣勢。內(nèi)心氣沛,得自然之道,內(nèi)心進入得道之境,外表就有狂放之態(tài)。其中“吞吐大荒”一句讓我們感覺到無限的力量,有氣吐山河,吞吐日月的氣勢。又如《勁健》中寫到:</p><p> “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云連風。飲真茹強,蓄素守中。</p><p> 喻彼行健,是謂存雄。天
33、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御之以終。”</p><p> 前兩句寫得道的隱士隨風而行的姿態(tài)氣勢,接下來的兩句巫峽綿延千里的氣勢,給人一種力能扛鼎之感,既寫出了氣勢磅礴的自然景象,也顯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勁健特點。前四句主要體現(xiàn)了自然的力量之美。中四句強調(diào)這種“勁健”的力量是來自于自然本體,人的內(nèi)心如果充滿陰陽和合之元氣、真氣,沒有任何雜念、欲求,能以虛靜之心胸容納太和之真氣,這才是“勁健”之精神氣
34、骨的前提。而這種天地壯麗的自然景觀,是非人力多能達到的,它要求主體與自然同化,在自然萬物中尋求力量之美,尋求“勁健”。</p><p> 《詩品》不僅充滿著對大自然力量之美的由衷欣賞和贊嘆之情,還特別注意自然之美對人心的凈化力量。人們只有充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一切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在自然中感悟生命,期望得自然之道。從中我們可以體到作者對自然之力的尊重和敬畏之情。</p><p> 綜上所
35、述,《詩品》為我們展現(xiàn)了自然美的多方面特征,自然之沖淡美彰顯了大自然是一個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之律動美構(gòu)建的是一個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之力量美流露出詩人對自然之偉力的敬畏之情。以上種種對自然美的展現(xiàn)都流露出作者樸素的自然生態(tài)觀念,作者不僅十分珍愛自然生命,而且視萬物生而平等,具有相當自覺自律的生態(tài)意識。</p><p> 與萬物一體的平等意識密切相聯(lián)系的是中國古代美學家和藝術(shù)家‘生而不有’的高
36、尚情懷。這是一種極高的審美境界。老子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道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边@是說,“自然產(chǎn)生萬物,卻并不占有萬物,更不因此而視自己為萬物的主宰,這就是“玄德”,即一種最高的品德。在莊子那里,更進一步發(fā)現(xiàn),這種玄德是一種最高的美,也是一種最高的審美境界?!彼究請D的《詩品》中流露出這樣平等的生態(tài)觀念。從整個《詩品》來看,每一品都是以自然作為背景來描寫
37、的,每一品都可以體會到自然的氣息。特別是描寫“畸人”、“真人”一類的得到隱士時,他們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認為眾生平等,并且賦予自然以生命?!暗厍蚴俏覀儭眢w’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學會像尊重我們自己一樣地尊重它;正像愛我們自己一樣,我們也必須愛這個星球上的一切生命?!?lt;/p><p> 綜上所述,正是有了對生態(tài)智慧的透徹領(lǐng)悟,才有司空圖對自然之美筆下生花、詩意盎然的描繪。但是,由于缺乏現(xiàn)代生態(tài)學
38、知識的浸潤,司空圖筆下的自然山水的面貌仍然呈現(xiàn)出更多的人化色彩,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描繪大多是抒情寫意式的生命領(lǐng)悟,而鮮有精細刻畫的體驗描繪。</p><p> 二.追求詩意人生,建構(gòu)生態(tài)自我</p><p> 如果僅僅停留在對自然之美的審美觀照上,那《詩品》就僅僅只是描繪了一幅幅鮮明生動的自然山水畫了。其實不然,《詩品》還通過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刻畫表達了作者對詩意人生的追求。</p&
39、gt;<p> “中國古代美學家和藝術(shù)家將大自然不僅僅作為一個審美對象來看待。而且深刻地體會到這種對大自然的欣賞與親近是人生之必需,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痹凇对娖贰分?,司空圖不僅描繪了大量的自然景物,還刻畫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過這些人物形象詩意人生的追求,意欲建構(gòu)一種厭棄塵俗、回歸自然、超脫物外的精神境界。這種精神境界是純粹精神上的崇高和超脫,主體只有達到內(nèi)心的澄明與寧靜,才能自由地翱翔
40、于天地之間。</p><p> 因此,我們認為,《詩品》不僅展現(xiàn)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它試圖從精神生態(tài)的高度上來重建自我人生,在獲得自我解放的同時,也給眾人與世界無私的愛,意圖在與自然相互應和的人生境界中實現(xiàn)人性的真、美、善的升華。</p><p> ?。ㄒ唬婷郎坪弦?,追求人性的升華</p><p> 《詩品》崇尚真實之美,這種“真”不僅是自然真實美的流露,
41、還是一種人性合乎生命本真存在狀態(tài)的絕對真實美的展現(xiàn),是摒棄了一切外在東西之后的真實。</p><p> 如《綺麗》中提到“神存富貴,始輕黃金”,黃金代表著形跡的富貴綺麗,而精神上的富貴當然要看輕黃金,而追求內(nèi)在的、精神上的富貴。人為雕琢的綺麗往往是一種外在的濃艷色彩,而內(nèi)心卻是空虛的,所以后面有提到了“濃盡必枯”;但是外表看起來淡泊自然的,其內(nèi)心深處則常常是豐富而綺麗的,所以說“淡者屢深”。只有摒棄了物質(zhì)上的“
42、真”,而去追求精神上的“真”,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p><p> “自然”是中國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最高的理想審美境界,它的哲學和美學基礎(chǔ)是老莊所提倡的任乎自然、反對人為。相對來說,我們可以把《自然》中的“幽人空山,過雨采萍”看為對人性之“真”的進一步升華?!坝娜恕痹诳丈街芯幼?,不以人欲而違背天機,雨后閑步,忽見萍草,隨意采拾。幽人無欲無求地在自然中生活,順應自然,感悟自然,隨時隨地感受大自然的美。雖然幽人的
43、物質(zhì)生活所能得到的是有限的,但是精神上他是充實的。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司空圖摒棄世間塵雜,追求精神上純潔高尚的決心和勇氣,在真真切切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人性的真,順應自然規(guī)律,俯視萬物,眾生平等,體現(xiàn)了一種樸素的生態(tài)人生觀。</p><p> 和莊子一樣,在《詩品》中,司空圖似乎非常偏愛畸異人物,如《高古》中的“畸人”、《自然》、《實境》、《洗練》中的“幽人”、《疏野》中那位“筑室松下,脫帽看詩”的“野人”。相對于我
44、們這個世界的正常人,即那些為名為利而勞心憔悴、野心勃勃的身體健康的人而言,這些畸異人物大都看似行為舉止異常,與現(xiàn)實世界格格不入,但實則通于大道,同于自然,是最符合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物形象。“野人”隨手自由取物,則自可富足不盡;只求與真率相約為期,而絕沒有任何約束;脫帽看書,絕沒有任何時間概念,完全是順著自己的心態(tài)。“幽人”居于空山,雨后初晴,在山中散步,隨意拾取地上的落花,順應自然,不以人欲而違背天機?!盎恕笔职衍饺兀瑧{借一顆得道之心
45、,來到了一個“高古”之境,這里月光明朗,長風涼爽,華山幽深,鐘聲清脆。這些人物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行為的自然發(fā)出和感情的自然流露。他們脫離世俗的牽絆,追求一種自由和諧的本真生活。借助這些人物司空圖想要達到是一種超脫于塵世、與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這也是道家修行之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p><p>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共同的追求,無論是什么形式的美?!对娖贰分械拿朗俏阌怪靡傻?,每一品都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幅
46、幅唯美的畫面。除了塑造一系列畸形人物形象外,《詩品》中還塑造了一系列美好的人物形象,如《纖秾》中的美人、《清奇》中的“可人如玉”、《典雅》中的佳士、《飄逸》中的高人、《曠達》中“杖黎行歌”的隱士、《悲慨》中的壯士等等。這些人物形象有的外形美好,有的本性純真,有的情調(diào)高雅,有的超脫物外、有的感人至深,我們可以把這些人物形象看成是司空圖對人生境界的理想化身。</p><p> 如《清奇》中的“可人如玉”。</
47、p><p>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竹,隔溪漁舟??扇巳缬瘢綄褜び?。</p><p> 載瞻載止,空碧悠悠。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p><p> 此品前四句寫了“清奇”之境:秀美的松林下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小洲上蓋滿了白雪,小溪對面有一艘小漁船。生活在這樣淡遠景色中的“可人如玉”,穿著木屐,悠閑地散著步,走走停停,神態(tài)自若,心情淡
48、泊,天空碧藍,無絲毫塵埃,真是一派清奇之景。他們生活在這樣恬淡的景色中,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同時充盈中自己內(nèi)心的精神之美??梢姟翱扇巳缬瘛彼非蟮氖且环N恬靜淡遠、超脫外物的本性之真,追求的是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借助“可人如玉”,作者想要給我們呈現(xiàn)一種內(nèi)外美兼修的理想狀態(tài),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這種理想狀態(tài)的執(zhí)著追求。</p><p> 《詩品》在大自然中感悟人性之真與美的同時,也傾向于追求人性中的“善”?!对娖贰?/p>
49、中的“善”首先體現(xiàn)在作者內(nèi)心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上。如《沉著》中提到了“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這一品寫一個隱居山林之人的沉著心態(tài)。這個隱居之人時刻不忘自己的友人,朋友沒有給自己寫來書信,自己猜測友人遠行了;但似乎又感覺所思之人距離并不遙遠,仿佛就在眼前。雖與友人相隔甚遠,但是對友人的思念卻時時縈繞在心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他人的關(guān)愛和注重培養(yǎng)仁愛之心。相對于《沉著》中的隱士來說,《悲慨》中的壯士有著“鐵肩擔道義”的善。
50、“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面對天道的淪喪,身有超人武藝的壯士想要用手中的劍來力挽狂瀾,拯救民眾于苦難當中。壯士有著悲天憫人的激烈情懷,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背后是一顆勃勃躍動的仁心。《悲慨》一品用“壯士”這一英雄人物形象來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隱忍的拯救大道和蒼生的濟世之心,作者由此而升華了自己人性中的善。</p><p> 綜上所述,真美善在《詩品》中有多處體現(xiàn)。但是《詩品》中的真美善不是相互分離的,
51、而是統(tǒng)一于司空圖對人性升華的追求之中的。按照道家思想的要求,作者想要追求順應自然、感悟自然之真與美的隱士人生;按照儒家思想的要求,作者想要擁有一顆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社會的仁心。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在司空圖而言,這些都是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之境。</p><p> ?。ǘ皇劳?,追求“詩意的棲居”</p><p> 除了實現(xiàn)人性之真、美、善的升華外,司空圖更多地是想在超然世外的人生境界中追
52、求一種詩意人生的理想化狀態(tài)。</p><p> 人類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應該是無欲無求的,少私寡欲,素處以默,不與世界同流,追求超塵脫俗之境?!对娖贰分兴茉炝撕芏嗟娜宋镄蜗?,這些人物形象都是擁有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內(nèi)心高潔。司空圖把這些人物形象都放到特定的環(huán)境中,而且這些人物都可以與自然相融合,和諧共居。例如《典雅》一品:</p><p> “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
53、鳥相逐。</p><p>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lt;/p><p> “典雅”就是莊重、高雅的意思。此品所表現(xiàn)的是道家順應自然、超凡脫俗、寧靜淡泊的人生態(tài)度所體現(xiàn)出來的詩歌意境。其中描寫了佳士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情趣——倒上一杯美酒,在茅屋里欣賞著淅淅瀝瀝的雨,陪伴自己的是旁邊的竹子。白云飄來,正是雨過天晴的好時候,更有活蹦亂跳的小鳥在林中追逐。這時
54、候在綠叢中枕著琴小憩,望著山上飛下的瀑布,落花無聲,人像菊花一樣淡泊。這一品都是從佳士的所見所感的角度寫的,隱居的佳士生活在大自然中,每天與大自然中的生靈為伴,脫離了世俗的喧囂,與大自然心靈相應,能夠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美、讀懂大自然的美,與自然和諧共居。而這種超然物外的心境,也只有看透了世俗的紛繁,不被世俗所困擾的人才能擁有。</p><p> 《詩品》中司空圖從一些特定人物的角度描寫了很多自然景色,表現(xiàn)了他們沉
55、醉于自然景色中的自得與滿足。通過一系列描寫,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想往。</p><p><b> 如《疏野》一品:</b></p><p> “惟性所宅,真取不羈??匚镒愿?,與率為期。筑室松下,脫帽看詩。</p><p> 但知旦暮,不辨何時。倘然適意,豈必有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lt;/p><
56、p> 這一品則是寫隱居高士不拘泥于世俗禮法的性格特征。只要擁有真性情,那么就會獲得一種不受任何羈絆的真率和狂放。那么自然也就會隨手拾物也自感富足,就會自始至終與真率和狂放相期相隨。這種真率、狂放而不受任何羈絆的生活,作者用這樣的意象來表達:像幽居的隱士結(jié)廬于蒼翠的松樹之下,脫下帽子,無拘無束地吟誦詩章。只知道日出日落的晝夜變化,卻不管如今是何朝何代——倘若能如此閑適,怡然自得,又何必要追求什么作為呢?當事人以這種無為自然的人生態(tài)
57、度和人格修養(yǎng)去處世行事,就可進入到“天放”的境界。</p><p> 作者對自然詳盡而盡美的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熱衷和對隱士生活的想往。但是《詩品》通篇崇尚自然,就難免有些沉湎自然,消極避世之思。但其生態(tài)思想之積極意義更為明顯。它不是抽象說理,更不是通篇口號般的強加灌輸,而是用精彩生動的形象性話語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幅富有神韻又歷歷在目的畫面,每品讀來是詩,品來是畫,抽象的人生大道、哲學之思都如涓涓細流一
58、般沁人心脾,絲毫不覺得有半點牽強忸怩之態(tài),讓人讀后如醍醐灌頂,如癡如醉?!对娖贰分杏行┙?jīng)典名句尤其值得人們細細品味,甚至很多人拿來作為座右銘,這對壓力巨大的現(xiàn)代都市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啟發(fā)心智、慰藉人心的良方。重讀《詩品》對挖掘中國古代生態(tài)思想資源、建設(shè)21世紀生態(tài)社會具有巨大的啟發(fā)意義。</p><p> 三.《詩品》生態(tài)意識的思想來源</p><p> 以上論述了司空圖的《詩品》中所體
59、現(xiàn)的生態(tài)意識。我認為《詩品》生態(tài)意識的思想來源,可以從中國古代生態(tài)思想的傳承、社會風尚和外來佛教的影響和司空圖個人經(jīng)歷和審美偏好三個方面來論述。</p><p> (一).中國古代生態(tài)思想的傳承 </p><p> 唐朝是一個承前啟后,并且文化有很大成就的朝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老莊道家思想和孔孟的儒家思想占據(jù)了絕大部分。唐朝詩人傳承前人的自然生態(tài)意識,他們與自然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達到了空前融洽
60、的地步。唐代詩人有著空前的自然生態(tài)意識,他們在處理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時能保持一種健康、合理的心態(tài),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把自然萬物當作自己的朋友。老莊道家思想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典型的自然生態(tài)思想,而這兩種思想在《詩品》都有所體現(xiàn)。</p><p> 1.《詩品》所體現(xiàn)的老莊道家思想</p><p> 前人有關(guān)司空圖《詩品》中老莊道家思想的論述已經(jīng)很多。例如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生韓文革
61、在他的《<二十四詩品>與老莊哲學論文》中詳細論述了《詩品》與老莊哲學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文章中說“道”是老莊思想的核心,道家境界是一種追求空靈、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精神境界,其中有著豐厚的自然生態(tài)意識。而司空圖從小研讀詩書,對道家有著充分的認識和認可,受道家思想影響很大?!对娖贰芳仁窃诘兰宜枷氲挠绊懴聞?chuàng)作的,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著道家思想。《詩品》中提到“道”以及與“道”直接相關(guān)的地方有多處。如“俱道適往,著手成春?!保ā蹲匀弧罚坝傻婪?/p>
62、氣,處得以狂?!保ā逗婪拧罚暗啦蛔云?,與之圓方?!保ā段罚扒樾运?,妙不自尋。”(《實境》)等等。這些都體現(xiàn)了老莊的自然天道觀,都是說作文章要自然而然,不可強求?!蹲匀弧分兄阅軌颉案┦凹词牵蝗≈T鄰”,就是因為詩人與道和諧相處,凡事都按照道的方法來處理,也只有這樣才能“著手成春”,寫出優(yōu)秀的詩篇。所以自然之道關(guān)鍵就是要擁有一顆道心。反之,如果心中無道,而是著意追求詩歌的意境,想要憑借人力獲得詩歌創(chuàng)作的靈感,那么道會最終失去,
63、即所謂“真與不奪,強得易貧”。</p><p> 除此之外,《詩品》中也有很多老莊道家思想中所特有的人物形象。如《高古》一品中的“畸人”?!盎恕笔堑兰倚哪恐械睦硐肴宋铮葲]有世俗之心,也沒有塵世間紛紛擾擾的事物在身,與世俗中追求名利的人有天壤之別。借助道家的“畸人”,司空圖想要達到是一種超脫于塵世、與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這也是道家修行之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p><p> 2.《
64、詩品》所體現(xiàn)的儒家的“仁”</p><p> 仁愛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說:“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睂嶋H上這種仁愛的思想不僅指向人,而且也指向世間萬物。有學者指出:“儒家將仁愛之心直接賦予自然界,要求人們應該有寬廣的胸懷,不僅要愛人,而且要愛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孟子認為‘行仁’有三個環(huán)節(jié),即親親、仁民、愛物,‘愛物’是行仁的最高境界。當人能自然而然地愛親人、愛他人時,對人所居住的環(huán)境,
65、對人所依賴的自然存在物都會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所以,筆者認為,儒家的仁愛思想之中也蘊含著鐘愛自然、善待他人的生態(tài)情懷。</p><p> 在《詩品》中,司空圖不僅關(guān)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還關(guān)注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愛之情。我們認為, 司空圖的《詩品》繼承了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一方面體現(xiàn)在司空圖鐘愛萬物的自然情懷之中,另一方面,其《沉著》與《悲慨》二品,表現(xiàn)的正是愛親人、愛朋友、愛天下蒼生的儒家“仁”的思想。<
66、;/p><p> 《詩品》中很多品都描繪了一派恬淡的自然風光。如《自然》中的“幽人空山,過雨采蘋”,《精神》中的“碧山人來,清酒深懷”,《縝密》中的“水流花開,清露未晞”,《豪放》中的“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等等。詩人盡情地享受自然帶給他的愉悅與恬靜,這背后隱藏的是一顆真愛萬物的仁愛之心。</p><p> 《沉著》描繪了一幅思念的情景?!傍櫻悴粊?,知子遠行”,是說所思之人在外遠行,沒有絲
67、毫音信?!八疾贿h,若為平生”,是說所思之人雖然遠行在外,但是有人在思念,在思念人的心中,二人的心靠得很近,仿佛近在咫尺。關(guān)愛他人就是在修養(yǎng)仁愛之心,成就自己的道德。又如《悲慨》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壯士”?!按蟮廊諉?,苦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面對日漸淪喪的大道,雖然抱有拯救天下蒼生的責任,但是懷才不遇,也只能是“浩然彌哀”。這里表現(xiàn)的是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在因天下蒼生而起的悲慨的背后,隱藏的是一顆仁心。拯救大道,拯
68、救蒼生,既是仁心的外露,也是仁心的生長。</p><p> 綜上所述,老莊道家思想主張親近自然,感受自然,順應自然;儒家主張用“仁”來修養(yǎng)身心,從而達到與宇宙的合一的精神境界。如果說道家思想傾向于在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達到天人合一之境,那儒家則傾向于在道德修養(yǎng)中達到天人合一之境。儒家和道家在建構(gòu)生態(tài)自我、提升精神境界上是殊途同歸的,也正因此,“天人合一”是儒道兩家的核心哲學觀念。司空圖正是繼承了儒道兩家天人合一思
69、想中的自然生態(tài)意識,并且自覺地流露于《詩品》的字里行間。</p><p> (二).社會風尚和外來佛教的影響</p><p> 唐朝的社會風氣呈現(xiàn)出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自由開放。天寶之前的大唐,有如海納百川,兼收并蓄。言論的自由促進了思想的解放,獨立人格的形成使人更勇于追求真理。其二,平等重人。唐朝的愛民、重人政策促進了平等思潮的興起,使平等待人、尊重弱者成為一種社會風尚。當時的將相
70、大臣大多寬厚、謙遜,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當時不僅是上層人物能夠?qū)捄翊?,而且普通老百姓也能自尊自重?lt;/p><p> 唐朝注重平等的思想在《詩品》中也有很多呈現(xiàn)?!对娖贰穾缀趺恳黄范歼\用了很多自然景物,并且把自然萬物寫的有聲有色、活靈活現(xiàn),如《勁健》中的“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典雅》中的“落花無言,人淡如菊”,《形容》中的“風云變態(tài),花草精神”,等等。作者鐘愛自然萬物,把自然萬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用平等的眼光來
71、看待自然,在平等中感悟自然。</p><p> 唐朝開放平等的社會背景促使司空圖平等地看待自然,把自然萬物看成是一個個有生命的個體,也只有在這種平等的思想下寫出來的作品,才能給我們以毫無人工雕琢的美感。</p><p> 二十四首小詩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幅幅絢麗的畫面,細細讀來,仿佛置身其中,這又是與唐朝佛教真理的超思維與超語言是分不開的。司空圖所生活的唐朝是我國古代文化大繁榮的時期,唐朝是
72、一個相對來說較為開放的封建王朝,允許各種文化在全國范圍內(nèi)發(fā)展。所以唐王朝可以說是各種文化相互匯集、融合的地方。這就給佛教的發(fā)展帶來很好的機會?!疤拼拈L安城被濃郁的佛教文化氛圍所包圍,朝廷上,君主不惜花費巨額財富修建祠廟,士大夫們更是趨之若鶩。”作為唐代封建士大夫中的一員,司空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禪宗是佛教的一支,司空圖更多的受到禪宗的影響。禪宗的絕對真理是超思維、超語言的。禪宗關(guān)于真理的性質(zhì),繼承了以前佛學的觀點,他們對
73、真理有兩個說法,一是動念即乖,一是開口即錯。所以禪宗對后學的傳示,不直接去說,而是給人提供一個環(huán)境和契機,以使人親身體會。這與詩人抒情不直接言情,只是為讀者提供一個引發(fā)感情的契機是一致的。司空圖《詩品》中的每一品都是給我們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畫面,給我們營造一個唯美的自然環(huán)境,讓我們讀來身臨其境,然后讓我們自己去體會其中的韻味。</p><p> ?。ㄈ究請D個人經(jīng)歷和審美偏好</p><p&g
74、t; 司空圖的個人經(jīng)歷對其生態(tài)意識的產(chǎn)生有很大影響。關(guān)于司空圖的出身和經(jīng)歷,前人已經(jīng)有所研究。他出身于官僚地主階級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曾經(jīng)是唐朝的官員,故家庭還是寬裕的。他從小研讀詩書,受中國的道家、儒家和佛家影響很大??梢哉f在他隱居之前,是受到儒家入仕思想的影響是很大的;而后期佛道兩家的影響占居了主要地位。</p><p> 他生活在唐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的時代,早年就立志要濟世安民,很希望得到圣明君主的賞識,
75、能有所作為,干一番事業(yè),為振興李唐王朝效犬馬之勞。他在自己文集的序言中說,“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而在研究治亂得失之經(jīng)驗,與古代賢能豪杰志士一較上下。但是,唐王朝在這個時候,官場黑暗腐敗,已經(jīng)不能再任用賢能了,而且他個人也不可能力挽狂瀾。因為戰(zhàn)爭,他幾次流落于亂兵之中。雖然這期間也有幾次被招回做官,但是幾次的流離生活,加上唐王朝統(tǒng)治者的昏庸無能,讓司空圖看清楚了唐王朝的大勢已去,衰敗之勢不可挽回,而自己也是無能為力,所以就隱居在中
76、條山王官谷。他的心情是非常悲涼的,在這樣一個動蕩的時代,他沒有勇氣再去尋求仕途上的發(fā)展,只能隱居深山,用詩和酒來排遣心中的郁悶。這可以說是一種無奈之選,</p><p> 但是他并沒有忘記李唐王朝,在《偶書》中說:“自由池荷做搖扇,不關(guān)風動愛芭蕉。只憐直上抽紅蕊,似我丹心向本朝?!彼究請D這種精神上的痛苦,只能通過佛老思想得到解脫。他在《自戒》中說:“眾人皆察察,而我獨昏昏。取信于老氏,大辯欲訥言。”他是由感傷、
77、痛苦、悲觀、絕望而轉(zhuǎn)向老莊的任其自然、田徑?jīng)_淡、超脫物外的,企圖從老莊境界中尋求精神的寄托與歸宿。</p><p> 司空圖的《詩品》與他的經(jīng)歷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其經(jīng)歷也是形成司空圖審美偏向的一大重要因素?!对娖贰肥撬暮笃谧髌罚@時候他已經(jīng)認清自己靠仕途來建功立業(yè)的不可能,故轉(zhuǎn)而用佛老思想來尋找精神寄托。在《詩品》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司空圖對隱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沉醉其中的滿足。但是這種向往與滿足似乎是在入仕
78、愿望破滅之后的一種無奈之舉。如《悲慨》中提到“大道日喪,苦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壯士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但是“大道日喪”的社會下,也只能暗自嘆息。個人無力扭轉(zhuǎn)衰敗的態(tài)勢,所以只能佛道中尋找安慰。</p><p><b> 四.結(jié)語</b></p><p> 司空圖《詩品》的生態(tài)思想是對中國傳統(tǒng)生態(tài)思想的集大成者。《詩品》中所體現(xiàn)的自然生態(tài)意識與司
79、空圖本人的經(jīng)歷、受道家和儒家的影響、唐朝兼容并包開放平等的文化氛圍是分不開的。它在倡導現(xiàn)代人建構(gòu)生態(tài)意識,提升精神境界,崇尚詩意人生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感召意義,其珍貴的生態(tài)思想資源值得我們繼續(xù)挖掘,其升華人性高度、崇尚詩意人生的處世哲學更能給現(xiàn)代人巨大的啟發(fā)。</p><p><b> 參考文獻</b></p><p> [1].孫聯(lián)奎.詩品臆說[M].濟南:山東
80、人民出版社,1962.97.</p><p> [2].楊廷芝.二十四詩品淺解[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62.156.</p><p> [3].郭紹虞.詩品集解續(xù)詩品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27.</p><p> [4].祖保全.司空圖詩品解說[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55.</p><p>
81、 [5].祖保全.司空圖的詩歌理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8.</p><p> [6].余謀昌.生態(tài)哲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p><p> [7].魯樞元.生態(tài)文藝學[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89.</p><p> [8].張少康.司空圖及其詩論研究[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1
82、06.</p><p> [9].郭紹林.唐代七大夫與佛教[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9.</p><p> [10].魯樞元.生態(tài)批評的空間[M].上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35.</p><p> [11].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fā)展史(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43.</p><
83、p> [12].曾繁仁主編.人與自然——當代生態(tài)文明視野中的美學與文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67.</p><p> [13].王茜.生態(tài)文化的審美之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5.</p><p> [14].張國慶.《二十四詩品》詩歌美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65.</p><p> [15].
84、汪東樹.生態(tài)意識與中國當代文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13.</p><p> [16].杜黎均.二十四詩品譯注評析[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78.</p><p> [17].樊美筠.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生態(tài)智慧——以美學為例[J].中國哲學史,1998(第3期):19.</p><p> [18].韓文革.《二十四詩品》與老莊哲學
85、[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3,(第3期),16.</p><p> [19].陳莉.《二十四詩品》的道家境界[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18.</p><p> [20].劉煒.《二十四詩品》中儒家天人合一思想[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第4期):26.</p><p> [21].William ? Luaikete. Literatu
86、re and Ecology: 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D].Singapor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2008.</p><p> [22]. Peter R. Moody, Jr. Discourses of Nation, National Ecopoetics, and Ecocriticism in the face 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生態(tài)思想【開題報告】
- 論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生態(tài)思想【文獻綜述】
- 論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生態(tài)思想【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二十四詩品
- 思與詩的和合——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一解
- 思與詩的和合——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一解_27175.pdf
- 論二十四詩品對莊子審美風格的繼承
- 《二十四詩品》接受史.pdf
- 二十四詩品高古研究_1911
- 道家虛靜觀與《二十四詩品》.pdf
- 二十四詩品高古研究_1911(1)
- 15363.論二十四詩品中“沖淡”風格的藝術(shù)特征
- 二十四點小游戲制作畢業(yè)論文
- 《二十四詩品》詩歌美學研究_30147.pdf
- 論《二十四詩品》對《莊子》審美風格的繼承_24126.pdf
- 二十四點小游戲制作畢業(yè)論文
- 哲學詮釋學視角下翻譯主體間性研究——以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英譯為例
- 融匯儒道禪思想的司空圖詩品及其詩論
- 二十四氣導引圖
- 二十四香譜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