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梔子炒炭存性的物質基礎內涵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梔子來源于茜草科植物梔子Gardenia jasminoid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實,梔子生品苦寒之性甚強,臨床上多以炮制品組方配伍入藥,梔子炒炭后善于涼血止血,梔子炒炭前后的功效變化與其內在的化學物質組成變化密切相關。本論文研究內容來源于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基于梔子炒炭存性的科學內涵探究”,以梔子炒炭存性的化學物質變化為切入點,本文通過現代化學、分析、藥理等研究手段,以HPLC、LC-MS、GC-MS、多成分定量、以及多成分模擬炮制

2、相結合,對梔子炒炭前后的環(huán)烯醚萜類、二萜色素類、酚酸類、揮發(fā)油等化學物質變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同時從飲片和主成分配伍二個層次,開展了梔子炒炭前后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藥理作用的比較研究,探討梔子炒炭止血的物質基礎,初步闡明了梔子炒炭存性的物質基礎內涵。
  本論文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章、文獻研究
  查閱了近30年來有關梔子和梔子炭的文獻研究資料,對梔子的化學成分,梔子炭的古代炮制歷史沿革,炮制工藝研究現狀,化學成

3、分及其藥理作用及其質量評價等研究文獻進行了系統的歸納分析與總結。
  第二章、梔子樣品采集與飲片制備采集
  中國藥典收載的梔子為原料藥材,依法制備成生梔子和梔子炭,收集了多批次市售飲片,為開展梔子炒炭前后不同飲片的化學物質基礎內涵及藥理活性比較研究提供了實驗用樣品。
  第三章、梔子炒炭前后HPLC指紋圖譜研究
  及主要色譜峰指認以多重指紋圖譜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生梔子、梔子炭2種飲片2個檢測波長(238nm,

4、440nm)下HPLC指紋圖譜分析方法,通過生梔子12批次、梔子炭15個批次的比較分析,建立了梔子飲片在238nm和440nm兩個檢測波長的標準指紋圖譜;結果顯示,梔子炭品與生品相比,238nm下的HPLC整體圖貌差異不顯著,以440nm下的HPLC圖譜變化明顯。以對照品比對法分別指認了238nm下生梔子、梔子炭中9個、6個色譜峰,均為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440nm下,生梔子指認出4個、梔子炭指認了4個二萜色素類成分,初步揭示了梔子炒炭前

5、后的化學成分變化規(guī)律及其化學成分組成。
  第四章、生梔子、梔子炭的LC-MS鑒別研究
  以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HPLC-ESI-MS)聯用技術的方法,通過正負離子模式、主要碎片峰及紫外吸收特征等結構信息,首次對生梔子、梔子炭的主要成分進行鑒定歸屬,結果推斷了4類共24個化合物質譜信息,鑒定了21個化合物結構(生梔子21個,梔子炭2個),包括環(huán)烯醚萜苷類9個、二萜色素類8個、黃酮苷類1個、有機酸類3個,歸納了3個未見文獻

6、報道的化合物的質譜信息(生梔子2個,梔子炭3個),通過其主要碎片峰以及紫外光譜信息,推測為咖啡酰有機酸、和西紅花苷類成分。同時對環(huán)烯醚萜類、有機酸類、二萜色素類成分的裂解規(guī)律進行了歸納總結,為深入研究梔子化學成分、發(fā)現新的化合物提供了重要參考,為闡釋梔子炒炭前后的化學成分變化規(guī)律提供科學依據。
  第五章、梔子炒炭前后主要成分定量比較研究
  首次以HPLC法、2個檢測波長同時測定了梔子炒炭前后3種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的含量,以

7、UPLC法比較了梔子炒炭前后4種二萜色素類成分的含量;結果顯示,梔子炒炭后3個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整體上呈下降趨勢,總量約降低了40-50%。炒炭過程85%以上的色素類成分遭到了破壞,以色素類成分的變化尤為顯著,初步闡明了梔子炒炭存性可能的物質基礎內涵變化。
  第六章、梔子炒炭前后揮發(fā)油成分的變化分析
  以GC-MS法首次對梔子炒炭前后低極性成分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從生梔子、梔子炭揮發(fā)油中共鑒定了77種化合物,其中生梔子4

8、4個,梔子炭43個,分別占揮發(fā)油總量的91.97、90.75%;已鑒定的77種化合物中,二者共有成分10個;結果表明生梔子、梔子炭揮發(fā)油類成分在化學組成和相對含量上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可用于鑒別區(qū)分生梔子和梔子炭。
  第七章、梔子炒制過程對鞣質含量及其吸附性的比較研究
  以分光光度法等對生梔子、焦梔子、梔子炭的鞣質含量、吸附力等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梔子炭品的吸附力、鞣質含量最高,炭品的pH值比炒焦品低,而電導率無明顯規(guī)律;初

9、步闡釋了梔子炒炭止血可能的化學物質,炭素吸附力、鞣質及pH值特征可以作為炒炭質量標準控制的依據,為炭藥質量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線索。
  第八章、梔子炒炭前后主要變化
  成分加熱模擬驗證實驗首次多成分組合樣品(G-1、G-2、G-3和C-1),開展了梔子主要變化成分的模擬加熱炮制實驗。初步驗證了4個主成分的變化規(guī)律,即隨著加熱溫度的提高,4個成分發(fā)生破壞或轉化的過程,其中環(huán)烯醚萜苷類成分較二萜色素類成分穩(wěn)定,與指紋圖譜研

10、究結果基本一致。
  第九章、梔子炒炭前后主成分群藥理作用比較研究
  以生梔子、梔子炭為研究對象,從水提物和主成分群組合2個層次,開展了梔子炒炭前后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藥理作用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梔子炒炭后仍有較好的解熱、抗炎作用,炒炭后能明顯縮短凝血酶原時間,血栓長度增加,顯示梔子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強的同時,仍具有與生梔子類似的解熱、抗炎作用。從現代藥效學角度,初步揭示梔子炒炭存性、炒炭止血作用增強的科學內涵。
  第

11、十章、結果與討論
  本論文在對梔子系統的文獻調研基礎上,通過生梔子、梔子炭的HPLC指紋圖譜比較分析和主要色譜峰的指認,初步闡釋了梔子炒炭前后化學成分的組合及其變化規(guī)律;以LC-MS法鑒定分析了生梔子、梔子炭中4類共24個化合物的結構信息,歸納分析了未見文獻報道的3個化合物可能的結構類型;以HPLC、UPLC法定量分析了梔子炒炭前后2類共7個成分(環(huán)烯醚萜苷類3個、二萜色素類4個)含量變化情況;以多成分組合模擬加熱炮制過程研究,

12、基本驗證了梔子飲片中2類主要化學成分的變化趨勢。以GC-MS法比較分析了梔子炒炭前后低極性揮發(fā)油類成分的變化情況,以上研究初步揭示了生梔子、梔子炭的化學成分組成及其變化規(guī)律,基本闡釋了梔子炒炭存性的物質基礎內涵。通過對梔子炒制過程鞣質含量及其吸附性的比較研究,初步揭示了梔子炒炭止血可能的化學物質,研究結果提示炭素吸附力、鞣質及pH值特征可以作為炒炭質量標準控制的依據,為梔子炒炭炮制工藝參數制定提供了現代科學數據。通過對梔子炒炭前后主成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