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認知加工過程中,抑制機制通常被定義為阻止無關信息進入工作記憶或把無關信息從工作記憶中清除出去的加工機制,它主要有三種功能:阻止通達、清除及限制。隨著抑制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們越來越重視抑制在特定人群中的研究。目前,抑制的個體差異研究大多集中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不同語言理解能力者和不同工作記憶容量者等,這些差異表現(xiàn)為抑制效率的不同。很多研究表明,不同認知方式個體的認知重組能力和工作記憶容量不同,并且在選擇性注意方面存在差異。而句子理解中的歧
2、義干擾和外來無關信息干擾的抑制涉及到了認知重組和選擇性注意,并且與工作記憶容量有關。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討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對句子理解中的歧義現(xiàn)象和外來無關信息的抑制是否存在差異。 本研究共包括三個實驗,均采用移動窗口的實驗范式。實驗一:設置了不同的句子類型和時間間隔考察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句子理解中抑制歧義詞的差異,采用2×2×2三因素混合設計,自變量為認知方式(場獨立、場依存),句子類型(實驗句、控制句)和時間間隔ISI(1
3、50ms、800ms),其中認知方式和時間間隔ISI為被試問因素,句子類型為被試內(nèi)因素。實驗二:采用了不同的句子類型,考察場依存、場獨立個體抑制句法歧義的差異。采用2×2二因素混合設計,自變量為認知方式(場獨立、場依存)和句子類型(有歧義、無歧義),其中認知方式為組間變量,句子的類型為組內(nèi)變量。實驗三:采用不同的干擾材料和不同的探測刺激類型,考察場依存、場獨立個體抑制句子理解中外來無關信息的差異。采用2×2×2的三因素混合設計,自變量為
4、認知方式(場獨立、場依存),干擾材料的意義性(真詞、假詞),和探測刺激的類別(干擾性探測刺激、控制性探測刺激),其中認知方式為組間變量,干擾材料的意義性和探測刺激的類別為組內(nèi)變量。 結果表明:(1)不同認知方式個體抑制句子內(nèi)歧義詞和句法歧義的能力上存在顯著差異,相對于場依存?zhèn)€體,場獨立個體能夠較快、較好地抑制歧義干擾。(2)不同認知方式個體抑制句子外來干擾信息的能力上存在顯著差異,場獨立個體的抑制能力高于場依存?zhèn)€體的抑制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抑制句子內(nèi)歧義與外來干擾信息的差異.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句子理解中抑制干擾信息的實驗研究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句子理解中抑制干擾信息的實驗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語篇閱讀理解中抑制干擾信息的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面孔信息加工的erp研究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面孔信息加工的ERP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來源記憶特點的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pdf
- 提示詞及場認知方式對個體句子理解的影響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學生對不同干擾材料閱讀的眼動研究.pdf
- 字詞再認任務中不同認知方式個體的社會定向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學生對不同干擾材料閱讀的眼動研究
- 想象膨脹中人格特質(zhì)和認知方式的個體差異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對面部表情相對識別的眼動研究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對面部表情相對識別的眼動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視覺工作記憶容量的行為和erp研究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視覺工作記憶容量的行為和ERP研究.pdf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視空間工作記憶任務中的差異研究——來自行為和erp的證據(jù)
- 不同認知方式個體在視空間工作記憶任務中的差異研究——來自行為和ERP的證據(jù).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