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言學綱要,葉蜚聲 徐通鏘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一、課程介紹,“語言學概論”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對外漢語的一門必修的基礎理論課程。本課程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主要教學內容是介紹語言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語言的結構,語言與社會的關系等。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語言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闡釋,為學生學習其它語言課程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為探討語言學理論打下基礎。 “語言學概論”共3個學分,開設一個學期。1.教材《語言學綱要》:該門
2、課程主教材,葉蜚聲、徐通鏘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由十個部分構成,是教學大綱內容的具體展示,是教學與復習考試的主要依據。2.輔導資料《語言學綱要學習指導書》:該門課程的重要輔助教材,徐通鏘、胡吉成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內容由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教師王洪君、陳保亞、葉文曦、浙江電大章一鳴、內蒙古電大姚鵬慈等聯合編寫。本書各章節(jié)由自學指導、重點難點解釋、自測題三部分構成。,二、參考書目,《應用語言學綱要》 齊滬揚 陳昌來 復
3、旦大學出版社 2004年第1版《語言學教程》(中文版)胡壯麟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語言學概論》(修訂版),葉寶奎著,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5年重印?!墩Z言論》,徐通鏘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7 年。 《西方語言學流派》,劉潤清 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5 年。 《語言學史概要》,岑麒祥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 年。 《普通語言學概要》,伍鐵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4、《語言學引論》,戚雨村,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85 年。 《語義學導論》,伍謙光,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語言學概論》,邢公畹,語文出版社, 1992 年。 《普通語言學教程》[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著,商務印書館, 1980 年。 《語言論》, [ 美 ] 布龍菲爾德著、袁家驊等 譯,商務印書館, 1980 年。 《語言論》, [ 美 ] 愛德華·薩丕爾,商務印書館, 198
5、5 年。 《現代語言學教程》, [ 美 ] 霍凱特,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 年。 《普通語言學概論》, [ 英 ] 羅賓斯,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6 年。,導 言,學習目的要求 認識語言學概論課程的性質和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任務,初步了解語言學的基本分類和主要流派,對語言學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功用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學習目標 語言學的任務和對象 語言學的分類
6、語言學的主要流派,三、課程體系,一、語言學的對象和任務:,1、語言學: 是研究語言的科學。語言是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書P.1)就是以語言作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指導書P.2) 2、語言學的基本任務: 是研究語言的規(guī)律,使人們懂得關于語言的理性知識。(書P.1)主要任務:是研究語言的結構規(guī)律和演變規(guī)律。(指P.2) 3、傳統(tǒng)語言學: 以古代書面語為研究對象,以闡述經典
7、著作的微言大義為目的。 4、語言學的三大發(fā)源地: 中國、印度、希臘—羅馬。,,5、中國傳統(tǒng)的語文學——小學: 中國傳統(tǒng)的語文學——小學,圍繞闡釋和解讀先秦典籍來展開研究,從而誕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學、研究字音的音韻學、解釋字義的訓詁學,所以中國的“小學”被人們稱之為經學的附庸。抓住漢字,分析形體,講求它的古代讀音和意義,形成了統(tǒng)稱“小學”的文字、音韻、訓詁的我國傳統(tǒng)語文學。,,6、古今語言研究的區(qū)別:
8、 在語文學時期,語言研究就和各種文獻的研究密不可分,它的成果是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政治學、經濟學、邏輯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學科所必須利用的,可見語言研究在這些社會科學中已占重要地位。如古印度的語言學家研究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傳播和閱讀古代印度的宗教頌歌《吠陀經》,古希臘的語言學則從哲學的角度研究語言,語言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哲學家來承擔的。中國是圍繞闡釋和解讀先秦典籍來展開研究的。語言學的歷史雖然悠久,但由于其
9、研究的局限性,在古代語言學并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語言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19世紀的事。語言學家吸收和使用比較方法來研究梵語和希臘語、拉丁語、日耳曼語等的關系,創(chuàng)造了歷史比較法,用來研究和揭示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這時語言學家的視野擴大了,他們不但研究書面語,也研究口語;不但研究本國語,也研究其他語言,對多種語言的結構、特點進行比較分析,以歷史的眼光去研究語言這樣,語言研究有了自己獨立的研究對象——語言,同時也有了自己獨立的研究方法—
10、—歷史比較法,從而使語言學擺脫了過去的附庸地位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今天的語言學,除了研究本身的結構規(guī)律和演變規(guī)律之外,還與很多其他學科發(fā)生了密切關系。它的研究已經超出了語言的范圍,從而誕生了一些邊緣性的、與多門學科交叉的科學,在此基礎上又誕生了許多新的學科,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數理語言學、計量語言學、模糊語言學、實驗語音學等。語言學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系橋梁,對現代科學的發(fā)展有重大的貢獻,而且還將繼續(xù)發(fā)揮巨大的作用。語言學
11、正在日益開拓它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協作領域。,7、現代語言學的主要任務:,描寫各種語言的現狀(結構規(guī)律)、追述他們的歷史(演變規(guī)律)、探索人類語言的共同規(guī)律。,二、語言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1、語言學的地位: 語言學既是一門古老的科學,又是一門年輕的科學;既與社會科學有密切的關系,也與自然科學有密切的關系。它的研究成果越來越為其他學科所關心、所運用。它在整個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語言學和社會科學:哲學、歷
12、史學、考古學、文學、政治學、經濟學、邏輯學、社會學、民族學等。2)語言學與自然科學信息技術、生理學、物理學、心理學、神經學、病理學。3)語言學與其他現代科學技術聲學、無線電電子學、實驗語音學、通信技術、信息論、控制論、符號學,2、語言的交際過程: 運用語言傳遞信息的過程,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編碼——發(fā)送——傳遞——接收——解碼。3、語言學的功用: 1)學習語言文字是掌握科學技術、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礎。
13、 2)是制定語文政策的的依據。 3)新興技術的出現擴大了語言學的應用范圍。,,三、語言學的分類,1、 普通語言學(以人類一般語言為研究對象) 專語語言學(以某一種具體的語言為研究對象) 專語語言學 共時語言學 歷時語言學2、 理論語言學 應用語言學,,,,1、專語語言學: 以某一種具體的語
14、言為研究對象的語言學。它可以從一個橫斷面,描寫研究語言在某一個時期的狀態(tài),如現代漢語,就以當代漢語普通話為研究對象。也可從縱的方面研究語言發(fā)展的歷史,觀察其演變軌跡,如漢語史、英語史等??傊?,專語語言學只研究某一種語言。 2、共時語言學: 從一個靜止的時段角度(橫的方面)觀察和研究語言的語言學。(屬于專語語言學),3、歷時語言學: 從一個較長的時段(縱的方面)研究語言,研究語言的發(fā)展
15、動態(tài)的語言學。(屬于專語語言學)4、普通(理論)語言學: 以人類一般語言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類語言的性質、結構特征、發(fā)展規(guī)律,是綜合眾多語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來的,是語言學的重要理論部分。本課就是屬于普通語言學的性質。5、應用語言學: 研究語言學的應用。它實際上是一種交叉性學科,是語言學學者將語言學的基本原理同有關學科結合起來研究問題而產生的新的學科。,四、語言學流派,1、歷史比較語
16、言學(也叫“傳統(tǒng)語言學”)2、結構主義語言學(布格拉學派、哥本哈根學派、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 3、轉換生成語言學4、社會語言學5、認知語言學6、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五、語言學主要流派介紹:,對于各個流派中涉及到的代表人物、代表性著作、主要觀點、在語言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等,有一個基本的了就可以了。1、歷史比較語言學:它為現代語言學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語言學走上獨立發(fā)展道路的標志?!掇o海》:“歷史語言學的一種。運用歷史比
17、較法研究語言或方言間的親屬關系及其歷史演變。它是在19世紀廣泛研究印歐語系語言的基礎上建立與發(fā)展起來的。奠基人是拉斯克、葆樸、格林等?!陛針愕闹鳎骸惰笳Z動詞的變位系統(tǒng),與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和日爾曼語的相比較》;拉斯克的著作:《古代北方語或冰島語起源研究》。,2、結構語言學: 它實際上包括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美國描寫語言學派?!掇o?!罚骸罢Z言學流派之一。20世紀30—50年代在歐美各國盛行一時。其理
18、論受索緒爾和博杜恩·德·庫爾特內的影響。包括四個重要的支派:(1)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學派;(2)丹麥的哥本哈根學派;(3)美國的描寫語言學派;(4)英國的倫敦學派。其基本原則是:真正的主要的實際存在不是某種語言的個別事實,而是作為系統(tǒng)的語言;語言中的每一成分只是它跟系統(tǒng)中其他成分的關系而存在,系統(tǒng)不是成分的機械總和,而是規(guī)定成分的;系統(tǒng)的框架或結構由關系構成,在這一框架或結構內,關系統(tǒng)馭成分。因此,他們主張采用形式
19、的方法或數學的方法來研究語言。每個支派的研究重點和具體成果均有不同。其哲學基礎主要是邏輯實證論。”,,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中提出的看法成為現代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理論基礎,標志著現代語言學的形成。他首先區(qū)別了語言和言語。語言是社會的、純心理的;言語是個人的,心理和物質的。他主張語言學以語言為唯一對象。其次,他區(qū)分了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第三,他區(qū)分了組合關系和聯想關系。組合關系是指在文字或口語的線性結構中一個語言成分與其他語言成
20、分的關系。組合關系就是共現關系,是兩個以上相連續(xù)的單位構成的橫的線性關系。聯想關系是語言成分按一定共同特點相互聯系的縱的潛在關系。,3、布拉格學派:它對現代語言學理論和實踐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它繼承和發(fā)展了索緒爾的主要學說。特魯別茨柯依是這個學派的重要領導人。他的《音位學原理》是這個學派的代表著作。音位學是它對現代語言學的重要貢獻之一?!兑粑粚W理論》是現代音位學的經典性著作。另一位重要領導人物雅可布遜也對現代語言學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
21、他提出的區(qū)別性特征的學說。4、哥本哈根學派:是丹麥的結構主義流派,又叫語符學派。代表人物是烏爾達爾、布龍達爾、葉爾姆斯列夫。代表著作有:葉爾姆斯列夫的《語言學理論導論》、烏爾達爾的《語符學綱要(一般理論)》、布龍達爾的《結構語言學》。最有影響的是葉爾姆斯列夫。它的特點是偏重于純理論的研究。它的語言學理論順應了許多人文科學和精密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并成了現代語言學許多理論的來源。,5、 美國描寫語言學派:1911年出
22、版了美國學者集體編寫的《美洲印第安語手冊》的第一卷,鮑阿斯為這部書寫了一篇序言,這篇序在美國語言學的歷史進程中起了號角的作用,他是第一個為美國描寫語言學派開辟道路的人。沿著這條道路前進的首先是鮑阿斯的學生薩丕爾,1921年出版了他寫的《語言論》1933年出版了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它在理論上正式宣告了美國描寫語言學派的誕生,它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成了這個學派的理論指南。由于布龍菲爾德的理論對這個學派有巨大的影響,有人也管這個學派叫“布龍
23、菲爾德學派”。到1951年,海里斯的《結構語言學的方法》出版。繼布龍菲爾德之后 ,海里斯被認為是“美國新語言學的發(fā)言人”,也可以說是“后布龍菲爾德時期”的主要代表人。它突破了十九世紀只注重歷史比較的傳統(tǒng)的束縛,向共時描寫的方向前進了一步。它提出了一些語言結構分析和描寫的理論和方法。,6、轉換—生成學派:喬姆斯基提出了一套從根本上不同于布龍菲爾德的理論和方法,他的學說叫做“轉換——生成語法”。它在六十年代的美國和世界各地引起了震動和強烈的
24、反響。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喬姆斯基批判了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根本觀點,建立了生成語言學。他認為,人腦有一種天賦的普遍的掌握語言的機制,當輸入一定的語言材料后,它會加以識別并加工出一套規(guī)則系統(tǒng),然后利用這套系統(tǒng)生成新的句子。這種機制就是人普遍具有的語言能力。他認為,語言學的對象應是語言能力,而不是語言行為,語法就是對語言能力的描寫。 7、社會語言學:這一術語,最早出現于1952年,是美國語言學家H·柯里在其論文《社會語言學的
25、設計:語言和社會階層的關系》里首先創(chuàng)用的。它的思想發(fā)端于索緒爾。但它作為新興的學科,卻是在六十年代初興起于美國的,其標志是,在美國首次召開了社會語言學討論會,以及會后由W·布賴特所主編的會議論文集《社會語言學》的出版。它研究的對象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語言的社會本質和差異。,8.認知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也是“近十幾二十幾年來逐漸興起的一個成長中的學派”(張敏1998:4)。目前,關于認知語言學,有如下看法:一、
26、認知語言學不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而是一個語言學學派(沈家煊2000a:29;張敏1998:3);二、目前一般將國際上形形色色的語言學潮流分為形式主義與功能主義兩大陣營 ,認知語言學屬于后者的一個分支(張敏1998:11);三、認知語言學所追求的目標是解釋語言現象(沈家煊2000a;文旭2001)。,9、 索緒爾:瑞士語言學家。是現代語言學的創(chuàng)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語言學教程》。他是結構主義的始祖,也是符號學的
27、創(chuàng)始人,他的新觀念早已走出語言學界,影響了、改變了其他人文科學。他提出的主要理論是:(1)區(qū)分“語言”、“言語”和“言語活動”。區(qū)分語言的共時態(tài)和歷時態(tài)、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2)明確了語言學的研究對象:“語言學的唯一的、真正的對象就是語言和為語言而研究語言?!保?)區(qū)分了內部語言學和外部語言學。(4)論證了語言的符號性:語言符號是由“能指”和“所指”所構成的。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線條性、不變性和可變性。(5)提出了語言符號的系統(tǒng)性
28、和符號的價值理論。(6)區(qū)分子句段關系(又叫組合關系)和聯想關系(又叫類聚關系)。布龍菲爾德在評論薩丕爾《語言論》的時候,贊揚索緒爾給“語言研究的新方向提供理論基礎”。這個新方向就是結構主義語言學,就是現代語言學。正因為如此,他被公認為是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思考練習題,1、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是什么?2、簡述語言學的分類。3、結合實際談談語言學的作用。4、解釋名詞:具體語言學、普通語言學、共 時語言學、歷時語言學。,第一章
29、語言的社會功能,【教學目的】 認識語言的社會功能,理解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語言與思維的關系。,【教學內容】語言是人類社會的交際工具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是思維的工具,第一節(jié)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一、 語言和說話 語言不同于說話。 語言是從話語中抽象出來的一套語音、詞匯和語法的規(guī)則,而說話或話語則是運用語言"生產"出來的"
30、產品"。語言存在于說話或話語之中。,語言是人類特有的天賦能力和習得機制;是一套語音符號系統(tǒng)和文字符號系統(tǒng),邏輯符號系統(tǒng)和規(guī)則符號系統(tǒng);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思維工具和認知工具;是傳承文化和信息的載體;是具有普遍性與多樣性、有限性和無限性、任意性和理據性、穩(wěn)定性與變異性、經濟性與冗余性、開放性與封閉性、人文性與科學性、潛性與顯性、精確性與模糊性、有序性與無序性等社會化的復雜的自組織系統(tǒng)。,二、語言是人類社會的交際工具
31、 會不會說話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之一。 說話的目的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說話時所用的語言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和人類社會有緊密的聯系。所謂“社會”,就是指生活在一個共同的地域中、說同一種語言、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tǒng)的人類共同體,即一般所說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經濟基礎和與這種基礎相適應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個社會都必須有自己的語言,因為,語言是組成社會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人與人
32、之間的聯系得靠語言來維持。有了語言,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才能共同生產、共同生活、共同斗爭,協調在同自然力的斗爭中、在生產物質資料的斗爭中的共同行動。沒有語言,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就會中斷,社會就會解體。 語言對于社會全體成員來說是統(tǒng)一的,共同的,不論王公貴族,學術泰斗,還是奴隸百姓,癟三小偷,都得遵守社會的語言習慣,誰都不能壟斷。,三、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語言不但是人類交際的工具,而且是各種交際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種。
33、160;除了語言之外,人們還使用其他的交際工具:文字,旗語,紅綠燈,電報代碼,數學符號,化學公式等等。文字記錄語言,打破了語言交際中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大的作用,中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就是教學生識字、閱讀、寫作。但是,文字在交際中的重要性遠不能和語言相比。一個社會可以沒有文字,但是不能沒有語言;沒有語言,社會就不能生存和發(fā)展。,人們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時候,不但動嘴,而且臉部的表情、手的動作、乃至整個軀體的姿態(tài)等非語言的東
34、西也都會參加進來。這就是說,交際的時候除了運用語言工具以外,還可以運用一些非語言的交際工具,它們一般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產生的。 總之,在上述的種種交際工具當中,身勢等伴隨動作是非語言的交際工具。 旗語之類是建立在語言、文字基礎之上的輔助性交際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語言基礎之上的一種最重要的輔助交際工具;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第二節(jié)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一、語言和思維的關系1.思維與思想思維是在表象、概
35、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人類大腦的一種機能,與思想不同。思想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人類面對自然界的現實是相同的,大腦的生理構造也一樣,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維能力。,2.思維與語言 任何復雜的現象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認識它。這一點不應該有任何懷疑,宣揚民族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的言論是沒有任何根據的。但是,不同民族有共同的思維能力不等于他們有共同的思維方式
36、。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思維能力指能不能認識現實,這一點不同的民族沒有什么差異,即思維能力是全人類相同的,而思維方式是指如何實現這種能力,這一點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樣的,即思維方式具有民族的特點。,每一個學過外語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實際上就是學習一種新的思考問題的方法。語言和思維形影相隨,互相依持:思維是語言通向現實的橋梁,而語言則是人類進行思維的工具。這種道理從兒童學話的過程中也可以得到明確的啟示:
37、兒童學會語言的過程與他的思維發(fā)展的過程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說,語言是觀察思維方式的窗口,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唯一的窗口。語言與思維的緊密聯系,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現在已得到了神經生理學的證明。3.語言與思維的關系 語言和思維是緊密相聯的,語言和思維之間的具體關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語言對思維的作用;(二)思維對語言的作用。,(一)語言對思維的作用a.語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沒有語言的鞏固,思維無法定形,思想通過語言而現實化。正是
38、在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語言就沒有思維。b.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人們用語言組成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思想。c.語言是引起別人思想的工具: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聽者在理解話語時,會產生與話語內容相仿的思想。d.語言是使思維活動人化,使人脫離動物界的條件之一。類人猿這種高等動物有思維的萌芽,但由于沒有語言,只能停留在萌芽階段,不清晰,不概括,不成其為思維。只有語言是思維清晰可解,使人得到抽象、概括的反映。,由此可見,語言
39、對思維有很大作用。但語言并不對思維有決定作用,對思維有決定影響的是人的社會實踐。實踐豐富人的思維,進而引起語言的變化。社會實踐使思維確切化,也使語言確切化。因此,不能過分夸大語言對思維的作用。,(二)思維對語言的作用a.思維是直接引起語義變化的動力之一。b.思維對言語的建立和擴展起控制作用。思維合乎邏輯,言語正確精煉。思路清晰,言語明白;思路不清,言語含混。思想正確,名正言順,義正辭嚴;思想錯誤,理屈詞窮,強詞奪理。所以,思維
40、對于語言有積極的作用。,二、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考察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的一條很好的途徑。 整個學話的過程簡單說來是這樣的:開始的時候發(fā)出“咿咿呀呀”的聲音,一周歲左右會說一些單個詞的句子,后來發(fā)展到會說兩個詞的句子,只有實詞的句子(類似電報的電文),大致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就能自由運用各種語言成分造出各種各樣的句子來了。學話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認識世界的過程,思維發(fā)展的過程,小孩子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話,在學話的過程
41、中認識周圍世界,發(fā)展思維能力。語言和思維從每個人的孩提時期起就如影隨形,始終保持著密切的關系。語言非常復雜,可是孩子學會說話卻在學習簡單得多的算術規(guī)則之前,這個問題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有人猜測孩子的大腦有從遺傳而來的學習語言的“裝置”。究竟怎樣,有待于科學的證明。,三、聾啞人的思維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那么聾啞人能不能進行思維呢?聾啞人也是能夠思維的。第一,聾啞人和常人一樣,生活在人類社會中,有健全的大腦和發(fā)音器官,他們
42、的大腦也分左右兩半球,各有專門的分工。他們主要是因為耳聾聽不見別人說話,才學不會語言。一旦恢復或獲得了聽覺,聾啞人也就可以逐漸學會說話。其次,大腦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司令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由它統(tǒng)一指揮,組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聾啞人不能從聽覺中得到應有的信息,但可以通過別的感覺器官得到補償。通過專門的訓練,聾啞人彼此之間能進行正常語言的交際,并且能夠看書作文,發(fā)展他們的智能。第三,聽覺獲得信息的可能性比視覺大得多,通過視覺的交際,效果究竟
43、不如有聲語言,這不能不給聾啞人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帶來影響。,四、思維能力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思維是大腦的功能。人類大腦的生理構造都是一樣的,沒有民族性,因而大腦的功能——思維能力也沒有民族性,全人類都一樣。正因為這樣,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認識相同的事物,同一部著作或同一部電影可以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發(fā)行。,但是思維能力的全人類共同性不等于各民族想問題的方式都一樣,相反,它們之間可以表現出很大的差異。語言復雜多樣,兩
44、種語言的成分很少能夠簡單地對應,而是要經過復雜的換算,因而無論從事外語教學或翻譯,都需要對本族語和外語有比較全面的知識,作細致的比較,找出彼此的異同,這樣才能學好外語,做好翻譯工作。我們不能因為人類思維能力的共同性而忽視語言的多樣性,也不能因為語言的多樣性而斷定各民族的思維能力有強弱之分。,思考練習題:,1、語言的作用是什么?2、為什么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3、人類是先有語言還是先有思維?為什么?4、語言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
45、社會現象,怎么理解這句話?,第二章 語言是符號系統(tǒng),【教學目的】認識語言的性質;理解語言符號的特點;初步認識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理解語言系統(tǒng)是人類社會特有的這一命題的含義。,【教學內容】語言符號的性質和特點語言符號的系統(tǒng)性語言系統(tǒng)是人類特有的,第一節(jié) 語言符號的性質和特點,一、語言與說話(略)二、語言與符號(一)什么是符號1.什么是符號:符號又叫做記號、信號,是用來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符號和自己所代表的事物是兩回事,相互
46、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符號包含形式和意義兩個方面。形式是人們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像紅綠燈、旗語的手勢、文字等是視覺可以感知的,盲字是觸覺可以感知的,語言是聽覺可以感知的。這些可以感知的形式都是和意義結合在一起的。,2.什么是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著事物,可以讓我們通過它來推知事物。例如,在山里趕路,看到遠處炊煙裊裊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腳或投宿的人家。中醫(yī)診斷疾病,總是要號脈,看病人的氣色、舌苔,聞他呼出的氣息。公安人員偵
47、察案情,要收集指紋、腳印,記錄和拍攝現場。遠處的炊煙,病人的脈象、氣色、舌苔、口氣,罪犯的指紋、腳印,這些都與它們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聯系,本身就是那事物的特征。,(二)語言符號及其特點 1.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是用聲音來代替所有事物及其相互關系的符號系統(tǒng)。人類用來交際的不是實在的事物,而是代表事物的符號。詞就是一種符號,它能使聽話者意識到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現象。整個語言就是由這種符號組成的一個系統(tǒng)。掌握符號,就是
48、知道了符號所代表的是哪一類事物。語言符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用其他的語言符號構成某種系統(tǒng)。,2.對語言符號的認識語言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那么,語言符號是什么呢?符號包括形式和意義兩個方面。作為基本語言符號的詞,也包括形式和意義兩個方面。語言符號的形式,指的是它的聲音,語言符號的意義,指的是它的意義。音義的結合體,就是語言符號。語言符號所代表的是現實的現象。參考教材23-26頁。,第二節(jié) 語言符號的系統(tǒng)性,【教學大綱】一、語言的層級體
49、系 語言中的各種單位相互間緊密聯系,彼此依存,組成一個系統(tǒng)。語言系統(tǒng)是由音位、語素、詞、詞組、句子等結構單位組成的一種層級體系。 二、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 語言系統(tǒng)是一種復雜而靈活的裝置,而聚合關系和組合關系則是這個系統(tǒng)靈活運轉的兩根"軸"。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在語言系統(tǒng)中具有重要地位。,一.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線條型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和線條性的特點。任意性指的是語言符號的能指語所指之間的關系是任意的;線條性指
50、的是語言符號的能指在時間上呈線性排列。a.任意性語言符號的最大侍點是它的音與義的結合是任意的,由社會約定俗成。外國人學漢語碰到一個新詞,無法從讀音推知意義,也無法從意義推知讀音。這說明音與義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音義結合的任意性是形成人類語言多樣性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同語言可以用不同的音來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漢語的“shu”和英語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類似的音來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漢語的“哀”和英語的“I”)。這些都是符號任意性
51、的表現。,人們認為,什么樣的音和什么樣的義相結合構成語言符號,完全由社會約定,因而簡稱為語言符號的任意性或約定性。一般的語言學著作都用荀子的“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的“約定俗成”四字來說明語言符號的任意性特點。人們都非常推崇荀子“約定俗成”的學說,認為這一認識比西方語言學家還要早二千多年。任意性或約定俗成是構成語言符號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符號的任意性只是就創(chuàng)制符號時的情形說的。符號一旦進入交際,也就是某一語音形式與
52、某一意義結合起來,表示某一特定的現實現象以后,它對使用的人來說就有強制性。如果不經過重新約定而擅自變更,就必然會受到社會的拒絕。 所以,符號中音義結合的任意性和它對社會成員的強制性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隨便改變音與義之間的結合關系;除非整個社會都接受,才能改變這種關系 .,b.線條性符號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線條性,語言符號只能一個跟著一個依次出現,在時間的線條上綿延,不能在空間的面上鋪開。這跟表格很不一樣,表格分縱橫兩
53、欄,占有空間,看起來一目了然,可是,要把表格逐項清楚無誤地念出來,則需要經過改作的手續(xù)??傊我庑院途€條性是語言符號的兩個最基本的特點。,語言符號看起來零零散散,好像是一堆亂糟糟的材料,但實際上它們相互間存在著規(guī)律性的聯系,組成一個嚴密的系統(tǒng)??梢詮膬煞矫鎭碚J識這種系統(tǒng):一是組成規(guī)則,二是運轉規(guī)則。,二、語言符號的層級性 語言系統(tǒng)的組成規(guī)則主要表現為結構的層次性,就是說,語言是一種分層
54、的裝置,可以從低到高、或者從下到上分出若干個層次,使音、義以及由音義相結合而組成的符號“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種現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間處于一種互相依存、彼此制約的關系之中,形成一個嚴密的系統(tǒng)。我們可以從下到上去觀察語言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語言符號是音與義的結合體,因而音與義自然處于最下層?!耙簟北緛硎且粭l混沌、模糊的線性音流,猶如笑聲哭聲、虎嘯狼嚎叫,分不出音的結構成分來;“義”的情況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義的界限。,
55、但是,只要“音”和“義”經社會的約定而相結合,我們既能分出音的結構成分,也能分出義的界限。例如漢語“忙”的音是mang,“房”的音是fang,比較這兩個字音的差異,只有最前面的那個音不同,“忙”是m-,“房”是f-,這就是音與義相結合而劃分出來的音的結構成分。,一種語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個,但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組合而構成語音(如上述的mang, fang之類),基本上就能滿足意義表達的需要,構成語言符號。音位
56、本身沒有意義,但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意義如果不經語音的包裝,也是無法顯示表達的。用來表達意義的音位處于語言系統(tǒng)的下層,其特點就是單面性,因為它本身沒有意義。音位經組合而與某種意義相結合就能構成語言的符號和符號的序列,這是語言的上層。,這一層又可以分若干級:第一級是語素,這是語言中音義結合的最小結構單位,第二級是由語素的組合構成的詞,第三級是由詞構成的句子;詞和句子都是符號的序列。語言系統(tǒng)的層級結構可以圖示如下:
57、; 音位-- 語素 詞 句子 這是語言系統(tǒng)結構二層性的縮影。這個層級結構的奧秘,簡單地說,就是以少馭多,以少數結構單位有規(guī)則地組成多數; 下層與上層,下級與上級,都是以少數有規(guī)則地組成多數,即上一層(或上一級)的結構單位由下一層(或下一級)的結構單位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組合構成。,三、四十個音位可
58、以組成五、六千個語素的語音形式,五、六千個語素可以組成幾十萬個詞(大型英語詞典大致收詞四十余萬條),而這幾十萬條詞則可以組成無窮無盡的句子。句子雖然無窮,但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卻不會超出這幾千個語素的范圍,就是說,新句子無非是現成舊材料的新組合,而新組合又有一定的規(guī)則可以遵循,這就是說話的人可以縱橫馳騁,放手造出符合表達需要的句子來,而在聽者的感覺中,新句子都是似曾相識,不會發(fā)生理解的困難。語言為什么能夠成為人們得心應手的交際工具?語言
59、系統(tǒng)的這種靈活的層級裝置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它為人們以少數駕馭多數奠定了結構的基礎。,三、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語言結構的層級性是就語言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來說的,而每一層、每一級的結構單位如何運轉?組合和聚合,這兩條規(guī)則是駕馭語言系統(tǒng)運轉的“綱”;抓住了這條“綱”,我們也就能把握住語言系統(tǒng)的結構脈絡?!墩Z言學綱要》就是以這條“綱”為基礎來安排、組織語言材料,闡述語言的基本結構原理的。,組合規(guī)則——結構單位順著時間的線條前后相續(xù),組成上一層
60、或上一級的一個結構單位,好像一個個連接在一起的鏈圈,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組成一根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鏈條。聚合規(guī)則——每一個結構單位在這一前后相續(xù)的線性鏈條上占有一個特定的位置,而在這個位置上它可以被卸下來,換成另一個結構單位,從而構成上層或上級的一個新的結構單位,猶如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鏈條,某一個環(huán)可以被另一個環(huán)替換掉而成為一根新鏈條一樣。,組合規(guī)則和聚合規(guī)則是相互有內在聯系的兩條規(guī)則。組合規(guī)則著眼于結構單位的橫向聯系,聚合規(guī)則著眼于結構單位的縱向替換,所
61、以他們猶如縱、橫兩軸,每一個結構單位都可以在縱、橫兩軸的交叉點上找到它的位置;我們如果能把握住這種交叉點,也就不難了解一個結構單位的性質和特點。,第三節(jié) 語言符號系統(tǒng)是人類特有的,一、 語言能力 只有人類才具有語言能力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掌握語言需要有發(fā)達的大腦,另一方面,要有靈活的發(fā)音器官,也就是說要有抽象思維能力和發(fā)音能力。只有人類才同時具有抽象思維能力和靈活的發(fā)音能力,二者的結合表現為人類的語言能力。這種能力是人類經過千
62、百萬年的進化而形成的,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之一。,二、語言是其他動物和人類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 人類以外的動物不具備語言能力,自然不可能學會人類語言。這個說法,以前只是一種推論,現在有了比較充分的實驗證據。 正是由于有了語言能力,兒童才能在短短幾年內掌握一門語言。而其他動物不具備先天的語言能力,因此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讓動物學會語言。,三、人類語言和所謂動物“語言”的根本區(qū)別 俗話說:人有人言,獸有獸語。許多動物也有
63、傳遞信息的符號,比如蜜蜂、海豚、螞蟻、狐貍等,都有比較發(fā)達的信息符號,用來簡單的信息功能,如幫助覓食、逃避危險等有的更像人的語言,有的動物還可以聽懂人類語言所表達的簡單信息,如鸚鵡、猿猴、狗等。鸚鵡甚至還能維妙維肖地模仿人的語言。但是,人類語言和其他動物的交際方式(如叫喊、舞蹈等)有本質的區(qū)別:,1.單位的明晰性 人類說出來的話是由界限清晰的單位、按照交際的需要、語言的規(guī)則組裝出來的句子。動物“語言”的表現則是以囫圇一團的叫喊或舞蹈動
64、作來表示某一固定的意思,分析不出單位,也談不上單位的組裝。 2.任意性 動物“語言”中一定程度的任意性都局限于一個題目,是僵硬的,不能與人類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同日而語。,3.結構的二層性 前面說過,人類語言是一種兩層的結構裝置:音位層和符號層。符號層又分若干個級,它以語素為最小單位,經過排列組合構成符號的序列:詞、句子。這個分層裝置依次以少數有規(guī)則地組成多數,幾十個音位排列組合成幾千個語素的語音外殼,使意義具有人們可以感
65、知的形式;幾千個語素排列組合成幾萬以至幾十萬個詞,乃至無數的句子。動物的“語言”不能分解成單位,談不上有結構,更不用說有結構的二層性,4.開放性 結構二層性的最重要的結果就是語言的開放性或創(chuàng)造性,人們能夠運用有限的語言手段通過替換和組合造出無限的句子。動物的“語言”是一種封閉的系統(tǒng),它所能傳遞的信息是固定的,是受刺激限定的。它們的交際方式及其所表示的意義可以——列舉。 5.傳授性 人類的語言能力是先天具備的,但是掌握什么語言
66、,則是后天學會的,沒有現實的語言環(huán)境,就學不會一種語言。動物的“語言”則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不用學習。,6.不受時、地環(huán)境的限制 其他動物的交際都是由當時當地的刺激引起的,是對具體情景的感性的反應,只能傳遞某種信息,既不能回顧過去發(fā)生過的事情,也不能設想未來。只有人類能用語言說古道今,表達深邃的哲理,翱翔于豐富的想像,思想馳騁到哪里,語言就如影隨形地跟隨到那里。人類語言的這種特點說明信息的傳遞不受當時當地環(huán)境的限制。,上述六個方面標
67、志著人類語言與其他動物“語言”的本質區(qū)別;只有具備這些特征,才稱得上人類語言。所以,語言是人類獨有的交際工具。,思考練習題:,1、符號由哪些因素構成?2、舉例談談語言符號的二層性。3、什么是組合關系?什么是聚合關系?請舉例說明。4、說明語言符號的系統(tǒng)性。5、討論人類語言與動物語言的不同。,第三章 語 音和音系,【教學目的】 認識語音的屬性,掌握人類發(fā)音的基本原理;認識元音和輔音的區(qū)別及其特點;掌握音位及音位組合的規(guī)則,能劃分音
68、位,能用國際音標標注普通話的語音。,【教學內容】一、語音研究的諸方面二、音響三、發(fā)音四、音位 五、音位的聚合 六、音位的組合,第一節(jié) 語音和音系的區(qū)別與聯系,一、語音學和音系學1.什么是語音 語音即語言的聲音,是語言符號系統(tǒng)的載體。它由人的發(fā)音器官發(fā)出,負載著一定的語言意義。語言依靠語音實現它的社會交際功能。 世界上任何一種自然語言都是有聲語言,例如在漢語普通話中,“gao yuan”這兩個音節(jié)可以和“高原”這
69、個詞的意義相聯系,在言語交際過程中通過發(fā)出或接收這個語音形式,就可以表達或理解“高原”這個詞的意義。,2.語音在語言中起著怎樣的作用?任何表達信息的符號都要以物質的材料作為載體,使它本身能得以發(fā)出、傳遞和被感知。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的語言也不例外。語言是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自然語言都是有聲語言。語言必須憑借聲音這種可感知的物質形態(tài),把語言成分物質化,以此來傳遞、接收、分辨和理解無形的意義。在具體言語交際過程中,說話人借助發(fā)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