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源流概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語》源流概述《論語》源流概述《論語》,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孔子及其門生語錄,主要是孔子語錄?!稘h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時人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率,門人相與輯而論篡,故謂之論語。此說與《經(jīng)典敘文敘錄》所記大致相同。劉熙《釋名釋典藝》則說: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敘也,敘已欲說也。劉氏是以音訓為主,故以倫訓論,以敘訓語,按他的解釋,論語系以其有倫理之語而得名。梁皇

2、侃《論語義疏序》和宋刑咼《論語正義》釋論語之名,亦用其說,但刑咼在以音為訓的基礎上,又兼來漢志論為論纂之說,曰:“論者,倫也,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此書可以經(jīng)綸世務,故曰綸也;圓轉無窮,故曰輪也;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賢集定,故曰撰也。鄭玄《禮注》云:答述曰語。此書所載之以示非妄也?!贝擞忠徽f也。何異孫《十一經(jīng)問對》曰:“論語有弟子記夫子言者,有夫子答弟子問者,有弟子自相答者,又有時人相言者,故臣對君問者,有

3、師弟子對大夫之問者,皆所以對論文義,故謂之論語。”這里是以討論釋“論”,以《論語》為討論文義之說,此又一說,綜上所述,對論語命名的意義有此三說,當以漢志為妥。所謂“經(jīng)綸今古”、“輪轉無窮”等說,想來是后人尊重此書作者的話,并非當時命名意義。關于論語命名的由來,王充在《論衡正說篇》說:“初,孔子孫孔安國以教魯人扶卿,官至荊州刺史,始曰論語”。似乎說論語之名始于漢武帝世孔子安國授扶卿時。對此,楊伯峻和蔣伯潛都不贊成,因《禮記坊記》中有云“子

4、云: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論語曰:‘三年無改于父子之道,可謂孝矣?!倍Y記決非漢武帝以后之書,論語之名不始于安國扶卿時明矣。故楊伯峻說,論語這一書名是當日的編纂者給它命名的,意為語言的論纂。論語是若干斷片的集合,篇章的排列似無一定道理,且有不少章節(jié)重復,有的字句完全相同,如“巧言令色,鮮矣仁”,先見于學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陽貨篇第十七;有的基本重復只是詳略不同,如“君子不重”章,學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個字,字罕篇第九只載“主忠信”以下的十四

5、個字。究其原因,不外乎論語非出自一個手筆。關于論語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漢志泛指孔子門人,劉向別錄謂論語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均未指明撰人之名。鄭玄《論語序》以為系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復等所撰;唐柳宗元《論語辯》根據(jù)論語記曾子死事,以為系曾子的弟子所作。宋程頤以論語對曾子及有子不稱名,因以為系曾子、有子的弟子所撰。以上諸說,似均不足以為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的學者遂認為《論語》魏時又設博士,其實無據(jù),列于學官不等于立博士,《論語》可能

6、設在學官之中學科,但不一定即為博士之學。東晉時,鄭玄《論語注》《孝經(jīng)注》合置博士一人,可能是確切可知《論語》升至太學之始。自漢以來,為《論語》作注解的不少。漢朝人所注釋的論語,基本上全部亡佚,除前已述及的孔安國,順帝時南郡太守馬融亦為訓說。鄭玄注后,又有司空陳群、太常王肅、博士周生烈皆為義說。今日所殘存的,以鄭玄注為較多,因為敦煌和日本發(fā)現(xiàn)了一些唐寫本殘卷,估計十存六七。宋氏翔鳳師法表云:“張論出,而三家遂微。鄭學興,而齊古差見。是康成

7、雖就魯論,實兼通齊古,而于古論尤多徵信,故注中從古讀正魯論者,不一而足?!编嵶⑴c后來的集解本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子貢方人”,饌,鄭作。“無適也”,適,鄭作?!爱惡跞咧?,撰,鄭作。又如衛(wèi)靈公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鄭玄說古論,齊論皆無此章,又如堯曰篇知命章,鄭玄說魯論無此章,這也是他以齊古論校補張論的例子。但王國維據(jù)敦煌《論語鄭玄注》殘卷分析,鄭玄注《論語》,以其篇章言則為《魯論》,以其字句言則為《古論》,并沒有以《

8、齊論》校正,王國維懷疑當時《齊論》已罕傳習。魏晉六朝間,《論語》學以三家集解之作著名。魏何晏、孫邕、鄭沖、曹義、荀凱五人集兩漢至三國時孔安國、包咸、周氏、馬融、鄭玄、陳群、王肅、周生烈之說,并下已意,為《論語集解》,自稱“集諸家之善本,不安者頗為改易(梁啟超認為其去取多乖,義蘊粗略)。何晏之作,既集兩漢《論語》學之大成,又可見魏晉間之思想,保留了論語幾個古本的原貌,是《論語》最早的集注本。何晏集解出后,與鄭玄《論語注》并行,南北朝時,鄭

9、注行于河北,多北方學者墨守,何晏《集解》行于江左,但江左治《論語》者,多自出新義,多至數(shù)十家。東晉江熙亦作《論語集解》,集衛(wèi)、繆播、欒肇、郭象、蔡漠、袁弘、江淳、蔡系、李充、孫綽、周懷、范寧、王珉等十三家晉人的《論語》說,此十三家已見于何晏的集解,江熙于何氏集解中取其無妨者,以廣異聞。梁皇侃作《論語義疏》,在江熙《集解》之外,又集熊里、師說、王弼、張馮、王肅、顧歡、梁翼、沈轔士、顏延之、沈峭、王朗、殷仲堪、張封溪、秦道賓、太史叔明、季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