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毫針刺法,一、進針法二、針刺的角度和深度三、行針基本手法四、針刺異常情況的處理和預 防,一、進針法,1、單手進針法2、雙手進針法(1)指切進針法:此法適用于短針的進針。(2)夾持進針法:此法適用于長針的進針。(3)舒張進針法:此法主要用于皮膚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進針法: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淺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以上各種進針法在臨床上應根據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點、針刺深淺和手法的要求靈活選用,

2、以便于進針和減輕病人的疼痛。,二、針刺的角度和深度,在針刺操作過程中,掌握正確的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是增強針感、提高療效、防止意外的關鍵。具體要根據腧穴所在的具體位置,靈活掌握。,,1、角度針刺的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形成的夾角。一般分為3種角度:直刺、斜刺、平刺。2、深度指針身刺入皮肉的深淺,一般以既有針感又不傷及重要臟器為原則。臨床上多數根據腧穴具體部位選擇深刺或淺刺。,三、行針基本手法,1、提插法將針刺入腧穴一

3、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通常認為行針時提插的幅度大,頻率快,刺激量大為瀉法;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頻率慢,刺激量小為補法。2、捻轉法捻轉法即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旋轉捻動。通常認為捻轉角度大,頻率快,其刺激量大就為瀉法;捻轉角度小,頻率慢,刺激量小就為補法。,,毫針行針手法以提插、捻轉為基本操作手法,并根據臨證情況,選用相應的輔助手法,如: 循法、彈法、刮法、搖法、飛法、震顫法。目的主要是加強針刺感應

4、,調整經氣,提高針刺療效。,四、針刺異常情況的處理和預防,針刺治療雖然比較安全,但如操作不慎,或針刺手法不當,在臨床上也會出現(xiàn)一些不應有的異常情況。常見有以下幾種:,1、暈針,現(xiàn)象:患者突然出現(xiàn)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嘔,多汗,心悸,四肢發(fā)冷,血壓下降,或神智昏迷,撲到在地,二便失禁,脈微細欲絕。處理:立即停止針刺,講針全部起出。使患者去枕平臥,注意保暖,一般輕者仰臥片刻,給飲溫開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復正常。重者在上述處理基

5、礎上,可刺人中、內關、足三里,灸百會、關元、氣海等穴,即可恢復。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細微,脈細弱者,可考慮配合其他治療或采用急救措施。預防:對于暈針應注意預防。接受針刺治療最好采用臥位。選穴宜少,手法要輕。不要空腹進行針刺。醫(yī)者在針刺過程中,隨時注意觀察病人的神色,詢問病人的感覺。一旦有不適等暈針征兆,應及早采取處理措施,防患于未然。,2、滯針,現(xiàn)象:針在體內,捻轉不動,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若勉強捻轉、提插,則病人痛不可忍。處理:若行

6、針不當,或單向捻針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將針捻回,使纏繞的肌纖維回釋,即可消除滯針。,3、血腫,現(xiàn)象:出針后,針刺部位腫脹疼痛,繼則皮膚呈現(xiàn)青紫色。處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致局部小塊青紫,可用棉枝壓迫止血。,4、氣胸,現(xiàn)象:輕者出現(xiàn)胸痛、胸悶、心悸、呼吸不暢,重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唇甲發(fā)紺、出汗、血壓下降等癥。處理:小量氣胸多無明顯癥狀,一般不需特殊處理??捎?-2周內自行吸收。大量氣胸需送外科救治。預防:醫(yī)者在進行針刺過程中,胸背部穴位

7、,嚴格掌握進針的深度、角度,以防止氣胸的發(fā)生。,常用灸法,艾炷灸艾條灸其他灸法,艾炷灸:將艾絨用手捏成圓錐形的艾炷,艾炷小如麥粒,大如半截橄欖。灸時每燒完一個艾炷,叫做一炷。艾炷灸又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類。直接灸: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要將皮膚燒傷化膿、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有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間接灸: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所用間隔的藥物很多如生姜、

8、食鹽、大蒜泥、附子餅等。,,,艾條灸艾條灸即將艾絨制作成艾條進行施灸。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腧穴或患處,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使皮膚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xiàn)紅暈為度。雀啄灸:施灸時,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匦模菏┚臅r,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雖然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

9、轉地施灸。,,其他灸法:如白芥子灸,本法屬于自然發(fā)泡的天灸之類,亦稱發(fā)泡灸。是將白芥子研成細末,用水調和,敷于穴位或患處,利用其較強的刺激作用,促使發(fā)泡達到治療目的。例如三伏天灸。灸法的禁忌癥:1、直接灸,以免燙傷形成疤痕:面部乳頭、大血管等處不宜使用 2、孕婦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 3、實熱證、陰虛發(fā)熱者不宜施灸。,拔罐法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于穴位體表,產生刺激,使被拔部位

10、的皮膚充血、淤血,以達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種方法。,,,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是玻璃罐,常用的拔罐方法多用閃火法。拔罐法的應用:臨床應用拔罐法時,可根據不同病情選用不同的拔罐法。常用的拔罐法有以下5種:1、留罐法2、走罐法3、閃罐法4、刺血拔罐法5、留針拔罐法 在臨床操作中要注意拔罐法的禁忌癥: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常用針灸穴位的臨床應用,

11、1、尺澤定位: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主治:(1)肺系實熱性病癥,如咳嗽、氣喘、咯血、咽痛。(2)局部病癥:肘臂疼痛、上肢癱瘓(3)急癥:急性吐瀉、中暑、小兒驚風操作:直刺0.8-1.2寸,或點刺出血,2、列缺,定位:橈骨莖突上方,肘橫紋上1.5寸處。簡便取穴法: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主治:(1)肺系病癥:咳嗽、氣喘、咽痛(2)頭面五官病癥:頭痛、牙痛、口眼歪斜——

12、頭項尋列缺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3、少商,定位:在拇指橈側,距指甲角0.1寸處。主治:(1)肺系實熱癥:咽痛、高熱、鼻衄昏迷。(2)神志?。喊d狂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4、商陽,定位:在食指橈側,距離指甲角0.1寸。主治:(1)五官病癥:牙痛、咽喉腫痛等(2)高熱昏迷等熱證、急癥,5、合谷,定位:在手表,第一、第二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

13、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主治:(1)外感病癥:發(fā)熱、惡寒(2)頭面五官病癥:頭痛、咽痛、牙痛、目痛、耳鳴、耳聾、口眼歪斜——面口合谷收。(3)婦科病癥:痛經、閉經、滯產。操作:直刺0.5-1寸,孕婦禁針。,6、曲池,定位:屈肘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主治:(1)上肢病癥:上肢癱瘓、肩肘臂疼痛。(2)五官熱性病:咽喉腫痛、牙痛、目痛。(3)腸胃病癥:腹痛、吐瀉。(4)其他病癥:濕疹、癮疹。,7、肩髃,定

14、位: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jié)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舉時,肩部出現(xiàn)兩個凹陷,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主治:上肢癱瘓、上肢疼痛,肩臂疼痛等,8、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寸,當鼻唇溝中。主治:(1)五官病癥:鼻塞、鼻衄、口角歪斜(2)膽道蛔蟲癥:配四白,9、四白,定位:目正視,瞳孔之下,當眶下孔凹陷處。主治(1)目疾:目赤腫痛、眼瞼瞤動等 (2)口眼歪斜、面痛、面肌痙攣等面部病癥。操作:直

15、刺或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也不可過度提插捻轉,以免傷及眼球。,10、地倉,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口角旁約0.4寸。主治:局部病癥:口角歪斜、面痛、流涎等。操作:平刺0.5-0.8寸,或向頰車穴方向透刺。,11、下關,定位: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前方,當 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所以宜閉口取穴。主治:(1)牙關不利、面痛、齒痛哦、口眼歪斜等面口病癥。 (2)耳鳴耳聾等

16、耳疾。操作:直刺0.5-1寸。,12、頭維,定位:當額角發(fā)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等頭目病癥。操作:向后平刺0.5—1寸。,13、天樞,定位:肚臍中旁開2寸。主治:(1)胃腸病癥:腹脹、腹痛、腹瀉、便秘。(2)婦科病癥:痛經、月經不調等。操作:直刺1-1.2寸,孕婦不可灸。,14、犢鼻,定位:屈膝,在髕韌帶外則凹陷中,又名外膝眼。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關節(jié)疾病。操作:向

17、后內斜刺0.5-1寸。,15、足三里,定位:髕韌帶外側凹陷中,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主治:(1)胃腸病癥:胃痛、嘔吐、腹脹、腹瀉、便秘等。(2)下肢癱瘓、下肢疼痛等。(3)強壯保健穴、虛勞諸癥。操作:直刺1-2寸,強壯保健常用溫灸法。,16、豐隆,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主治:(1)咳嗽痰多等痰飲病癥,相當二陳湯。(2)頭痛、眩暈、癲狂,由痰濕而致。(3)下肢癱瘓。,17、內

18、庭,定位: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主治(1)齒痛、咽喉腫痛、鼻衄等五官熱性病(2)腹瀉、便秘等腸胃疾?。?)足背腫痛、趾關節(jié)痛。,18、三陰交,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主治:(1)脾胃虛弱諸癥:腹脹、腸鳴、腹瀉等。(2)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癥:遺精、陽痿、遺尿等。(3)婦產科病癥:月經失調、痛經、帶下、滯產(4)心悸、失眠、高血壓操作:直刺1-1.5寸,孕婦禁針。,19、陰陵泉,定位:在小腿內側,當

19、脛骨內側踝后下方凹陷處。主治:(1)脾不運化水濕病癥,如:腹脹、腹瀉、水腫、小便不利等。(2)膝關節(jié)炎,下肢麻痹。,20、血海,定位:屈膝,在股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主治:(1)婦科病癥:月經不調、痛經、經閉。 (2)皮膚病癥:濕疹、蕁麻疹。 (3)膝關節(jié)炎,21、通里,定位:腕橫紋上1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撓側緣。主治:(1)心悸、怔仲等心病

20、 (2)暴喑、舌強不語。,22、神門,定位: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主治:神志?。盒耐?、心悸、心煩、怔仲、失眠健忘、癲狂等。,23、后溪,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關節(jié)后尺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主治:(1)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關節(jié)庝痛等痛癥。 (2)癲狂癇。,24、聽宮,定位: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張口時凹陷處。主治:耳目耳聾聤耳等耳疾。操作:張

21、口直刺1—1.5寸。,25、風門,定位:在背包,當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1)外感病癥:感冒、咳嗽、發(fā)熱、頭痛等。(2)頸項痛、胸背痛。操作:向內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氣胸,胸背如餅。,26、肺俞,定位:在背部,當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1)肺系病癥:咳嗽、氣喘、咯血等。(2)骨蒸潮熱、盜汗等陰虛病癥。,27、胃俞,定位:在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胃疾:胃痛

22、、嘔吐、腹脹、腸鳴等。,28、腎俞,定位: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1)腎虛病癥:腰酸痛、頭暈、耳鳴、耳聾等。(2)生殖泌尿系病癥:遺尿、陽痿、早泄、遺精、不育等。(3)婦科病癥: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等。,29、委中,定位: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主治:(1)腰背痛,下肢癱瘓等腰與下肢病癥——腰背委中求。(2)小便不利,遺尿。操作:直刺1.5寸,三棱針點刺出血。,30、秩邊,定位:

23、平第4骶椎,摸取骶管列孔,旁開3寸。主治:(1)腰骶痛、下肢痿痹等病癥。 (2)便秘、痔疾。操作:直刺2—3寸。,31、承山,定位:腓腸肌肌腹交界處下方凹陷中。主治:(1)痔疾、便秘。 (2)腰腿拘急、疼痛。,32、昆侖,定位: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中。主治:后頭痛、頸項強痛、腰骶痛、外踝腫痛等。操作:直刺0.5—0.8寸,孕婦禁用,經期慎用。,33、至陰,定位:在足小趾末節(jié)外

24、側,距趾甲角0.1寸。矯正胎位的經驗穴。主治:胎位不正、難產、胎盤滯留。操作:用灸法,每天一次,每次15-30分鐘,妊娠7個月最為有效。,34、涌泉,定位: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當足底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2/3的交點上。主治:(1)神志病癥:暈厥、中暑、小兒驚風、癲狂癇癥等急癥。(2)五官病癥:咽干咽痛、喉痹、頭痛、頭暈等。,35、太溪,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中點凹陷處。主治

25、:(1)腎虛癥:頭痛、頭暈、失眠、健忘、遺精、陽痿等。(2)陰虛性五官病癥。如:咽痛、齒痛、耳鳴、耳聾等。(3)肺系疾病,如:咳嗽、氣喘、咯血、胸痛。(4)足跟痛、腰脊病。,36、內關,定位: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主治:(1)心臟疾?。盒耐础⑿貝?、心動過速或過緩,雙向調節(jié)作用。(2)胃腑疾?。何竿?、嘔吐、呃逆等,寬胸理氣作用。(3)神志?。菏摺d狂、癇等。(4)肘臂疼痛

26、。,37、外關,定位:在手背腕橫紋上2寸,尺、橈骨之間。主治:(1)頭面五官科疾?。侯^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鼻衄。(2)上肢癱瘓、上肢疼痛。(3)脅肋痛。,38、翳風,定位:耳垂后方,乳突前下方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主治(1)耳鳴耳聾等耳疾, (2)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頰腫等,39、角孫,定位:當耳尖直上入發(fā)際處。主治:頰腫、齒痛、頭痛、項強等。,40、風池,定位:在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向平,入

27、后發(fā)際1寸,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主治:(1)內風所致病癥:中風、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癲癇等。(2)外風所致病癥:感冒、鼻塞、目痛、口眼歪斜等。(3)頸項強痛。操作:針尖向下,或向鼻尖方向刺入0.8-1.2寸,必須嚴格操作深度與角度。,41、環(huán)跳,定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疼痛、下肢癱瘓等腰腿疾病。,42、陽陵泉,定位:在小腿外

28、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主治:(1)肝膽犯胃病證,如:黃疸、脅痛、口苦、嘔吐、反酸等。(2)膝腫痛、下肢癱瘓、麻木等下肢、膝關節(jié)疾病。,43、懸鐘(絕骨),定位: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主治:1、中風、癡呆等髓海不足疾患。2、頸項強痛、下肢痿痹。,44、太沖,定位:在足背側,當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主治:(1)肝經風熱病癥、中風、癲狂癇、小兒驚風、頭暈、頭痛、耳鳴、目痛、口歪等。(2)婦科經帶病癥:月經不調、痛經、經閉

29、、崩漏、帶下等。(3)肝氣犯胃病癥:腹脹、嘔吐、呃逆、脅痛。,45、腰陽關,定位:仰臥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1)腰骶疼痛、下肢萎痹。(2)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遺精、陽痿、盆腔炎。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46、命門,定位:俯臥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1)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哼z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痛經、經閉、不育不孕等。婦科

30、病及男性腎陽不正病癥。(2)虛損腰痛、下肢萎痹。,47、大椎,定位:俯伏坐位,當后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1)外感病癥:發(fā)熱、惡寒、咳嗽、氣喘、瘧疾等。(2)神志?。喊d狂癇、小兒驚風。(3)頸項強痛。,48、百會,定位:正坐位,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與頭正中線的交點處的中點處。主治:(1)神志?。貉灐㈩^痛、健忘、頭脹、癲狂、癇癥、癔病、老年性癡呆,風后偏癱、失語。(2)脫肛、陰挺、內臟下

31、垂(胃下垂、腎下垂)等氣虛下陷性病癥。操作:平刺0.5-0.8,升陽舉陷的刺灸法用灸法。,49、水溝,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主治:(1)為急救要穴之一,用于昏迷、昏厥、中風、中暑、休克等急危重癥。(2)神志?。喊d狂癇、急慢驚風。(3)鼻塞、牙痛、牙關緊閉、口歪等面鼻口部病癥。(4)急性腰扭傷、腰脊強痛。操作:斜刺0.3-0.5,強刺激或指甲按壓。,50、中極,定位:前正中線,臍下4寸。

32、主治:(1)泌尿系病癥如尿頻、尿急、遺尿、癃閉等 (2)婦科病癥如月經不調、崩漏、痛經、帶下、不孕等 (3)男科病癥如陽痿、遺精、不育等。操作:直刺1—1.5寸,孕婦慎用。,51、關元,定位:仰臥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主治:(1)腸腑病癥:少腹痛、腹瀉、脫肛、便血等。(2)泌尿生殖系病癥:遺精、陽痿、尿閉、尿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等。(3)中風脫證,虛癆

33、冷憊,羸瘦無力等元氣虛損病癥。操作:直刺1-1.2寸,多用灸法。孕婦慎用。,52、氣海,定位:仰臥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主治:(1)腸腑病癥:下腹疼痛、便秘、泄利不止。(2)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哼z尿、陽痿遺精、滑精、閉經、崩漏、帶下、陰挺。(3)虛脫、形體消瘦、臟氣衰憊、乏力等氣虛病癥。,53、神闕,定位:仰臥位,在腹中部,臍中央。主治:(1)腸腑病證:腹痛、腹脹、腹瀉、便秘、脫肛等。(2)虛脫、中風脫證

34、等元陽暴脫病癥。操作:一般不針,多用艾條灸或艾柱隔鹽灸、隔附子餅灸。,54、中脘,定位:仰臥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主治:胃痛、腹痛、腹脹、嘔逆、反胃、食不化;腸鳴、泄瀉、便秘、呃逆等脾胃病癥。,55、太陽,定位:當眉梢與目外眥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主治:頭痛、咽痛、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青盲、近視等局部病癥。,56、印堂,定位:在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主治:(1)神志?。侯^痛、頭暈、失眠、

35、健忘。(2)鼻塞、鼻淵、鼻衄。操作:向下平刺0.3-0.5寸。,57、十宣,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左、右共10個穴位。主治:(1)用于急救,如昏迷、休克、中暑、癔病、驚厥等。(2)用于各種熱證,如高熱、咽痛。(3)用于手指麻木。操作:點刺放血。,常見急癥的針灸技術應用能力,1、痛經治法:行氣散寒,通經止痛,選取任脈、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經穴為主。主穴:關元、中極、三陰交、次髎。配穴:天樞、歸來。,

36、2、急性腰扭傷,治法:活血祛瘀,通經止痛。針灸選取膀胱經和督脈經穴為主。主穴:人中、后溪、腎俞、大腸俞、委中。配穴:腰部夾脊穴、阿是穴。,3、嘔吐,治法:和胃降逆,行氣止嘔。取穴以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為主。主穴:內關、中脘、足三里。配穴:脾俞、胃俞、天樞、陽陵泉、太沖。,4、昏厥,治法:蘇厥醒神。以督脈及手厥陰經穴為主。主穴:水溝、中沖、涌泉、足三里。配穴:虛證加氣海、關元、百會;實證加合谷、太沖。,5、虛脫,治法:

37、回陽固脫,蘇厥救 主穴:素髎、水溝、內關。配穴:神志昏迷者加太沖哦、涌泉;肢冷脈微者加關元、神闕、百會。,6、高熱,治法:清泄熱邪。以督脈、手太陰、手陽明經穴及井穴為主。主穴:大椎、十二井穴、十宣、曲池、合谷。操作:毫針瀉法。大椎刺絡拔罐放血,十宣、井穴點刺放血。,7、抽搐,治法:醒腦開竅、熄風止痙。主穴:水溝、內關、合谷、太沖。配穴;發(fā)熱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8、心絞痛,治法:通陽行氣,活血止痛。以手厥

38、陰、手少陰經穴為主。主穴:內關、陰郄、膻中。氣滯血瘀者加血海、太沖。,9、膽絞痛,治法: 疏肝利膽,行氣止痛。以足少陽經穴及相應 俞募穴為主。膽囊穴、陽陵泉、膽俞、肝俞、日月、期門。嘔吐者加內關、足三里。,10、腎絞痛,治法: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以相應背俞穴及足太陰經穴為主。主穴:腎俞、三焦俞、關元、陰陵泉、三陰交。,11、牙痛,治法:祛風瀉火、通絡止痛。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主穴:合谷、頰車、下關。配穴:風火牙痛者加外關、風池

39、;胃火牙痛者加內庭、二間,陰虛牙痛者加太溪、行間。,12、中風,治法:醒腦開竅,啟閉固脫。以手厥陰經及督脈穴為主。主穴:內關、水溝配穴:閉證加十二井穴、太沖、合谷;脫證加關元、氣海、神闕。,13、膽道蛔蟲癥,治法:解痙利膽,驅蛔止痛。以足少陽、手足陽明經穴為主。主穴:膽囊穴、陽陵泉、迎香、四白、鳩尾、日月配穴:嘔吐者,加內關、足三里操作:毫針瀉法。迎香透四白,鳩尾透日月。,,1、簡述太溪、中脘的定位,太溪主治哪些肺部疾???2

40、、簡述急性腰扭傷的主穴和刺絡拔罐方法。3、曲池、神闕的定位,針刺法,用于治療哪些胃腸???4、秩邊、太沖的定位,太沖主治哪些肝胃病癥?5、陽陵泉、肺俞的定位、主治作用,,6、急性膽囊炎、膽結石的毫針刺法7、膽道蛔蟲癥的膽絞痛的主穴、毫針刺法8、陽陵泉主治哪些肝氣犯胃病癥?9、氣海的定位、針刺法10、曲池的定位、針刺方法;百會的定位、主治哪些精神?。?1、簡述拔罐的禁忌癥12、簡述不宜灸療的病癥13、簡述百會升陽舉陷的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