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神經系統(tǒng)遺傳病及其進展,沈 璐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神經內科中南大學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第一節(jié) 概 述,遺傳性疾病是人的遺傳物質在數(shù)量、結構或功能上發(fā)生改變,干擾了正常的生命活動過程而引起的疾病,也是一類能夠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的疾病 神經系統(tǒng)遺傳病的病種最多, 在人類5000余種單基因病中,累及神經系統(tǒng)的約占1/2,以神經系統(tǒng)癥狀體征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而歸為神經系統(tǒng)遺傳病或綜合征的約300多種 兒童神
2、經系統(tǒng)疾病中肯定或可能與遺傳有關的疾病占56.9%,成人因患神經系統(tǒng)疾病住院患者約38%屬于遺傳?。绹A盛頓大學),具有家族性和終生性的特點 亨廷頓舞蹈?。℉D):美國東部 —— 英國移民 黑朦性癡呆(Tay-Sachs):猶太人 齒狀核紅核路易氏體萎縮癥(DRPLA):日本 馬查多-約瑟夫?。∕JD):葡萄牙亞速爾群島 致殘率、致死率高,危害性極大,分類,按遺傳方式單基因遺傳病
3、:常染色體顯性(HD、SCA、DM) 常染色體隱性(WD、SMA) X連鎖隱性(DMD、SBMA) X連鎖顯性(部分CMT)多基因遺傳病:EP、偏頭痛、PD、AD染色體?。簲?shù)量畸變(先天愚型)
4、 結構畸變(易位型先天愚型)線粒體病:線粒體肌病、線粒體腦肌病,按主要受累部位周圍神經?。–MT、HNPP、Refsum?。┘顾?小腦-腦干系統(tǒng)疾?。∣PCA、FRDA、SPG)錐體外系疾?。╓D、HD、遺傳性扭轉痙攣)運動神經元?。ˋLS、SMA)肌肉疾?。―MD、肌強直、周期性麻痹)神經-皮膚綜合征(TS、神經纖維瘤病、AT)頭顱及脊柱先天畸形(小頭畸形、脊柱裂)發(fā)作性疾?。‥P、偏頭痛、高熱驚厥)其它(
5、染色體病、遺傳代謝病等),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動態(tài)突變:致病基因內的堿基(三核苷酸)重復序列拷貝數(shù)不穩(wěn)定的異常擴增而導致遺傳性疾病的突變 遺傳早現(xiàn)現(xiàn)象:動態(tài)突變在代間傳遞時,重復序列拷貝數(shù)逐代增多,發(fā)病年齡逐代提前,癥狀逐代加重 動態(tài)突變性遺傳?。篠CA1、SCA2、SCA3、SCA6、SCA7、SCA8、SCA12、HD、DRPLA、SBMA、DM、脆性X綜合征、FRDA、進行性肌陣攣性癲癇等,臨床表現(xiàn),可見于任何年齡,也可起病于任
6、何年齡出生即異常:先天愚型嬰兒期:嬰兒型脊肌萎縮癥、PKU兒童期:DMD、結節(jié)性硬化癥少年期:WD、少年型脊肌萎縮癥青年期:CMT、強直性肌營養(yǎng)不良成年期:遺傳性共濟失調中老年期:HD、遺傳性共濟失調同一疾病在不同年齡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可不一樣同一家系內部發(fā)病年齡可逐代提前(遺傳早現(xiàn)),病理損害廣泛,臨床表現(xiàn)復雜,癥狀體征多樣特征性癥狀:角膜K-F環(huán)(WD) 眼底櫻桃紅斑(黑朦性癡呆)普遍性癥
7、狀:智能障礙、抽搐等非特異性癥狀:肌萎縮、肌無力、行為異常等,診斷,注意事項癥狀并非一定生來具有先天性疾病并非都是遺傳病有家族史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遺傳病診斷步驟特殊的癥狀體征家系調查:兩代以上或同胞中兩個以上出現(xiàn)遺傳學檢查:染色體檢查、酶測定、基因檢測其他檢查:神經活檢、肌肉活檢、頭部CT、MRI隨訪,預防,適齡結婚與生育婚前檢查避免近親結婚攜帶者檢測,遺傳咨詢產前診斷群體普查預防環(huán)境污染,治療,一般治療
8、臨床水平:手術、藥物、訓練代謝水平:禁其所忌、去其所余、補其所需酶水平:酶替代基因治療帕金森?。篢H、神經生長因子、骨髓干細胞Duchenne型肌營養(yǎng)不良癥(DMD)溶酶體沉積癥,第二節(jié) 遺傳性共濟失調,遺傳性脊髓小腦型共濟失調(SCA)最常見類型(患病率為8~12/10萬)一組常見的、具有高度臨床和遺傳異質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多于青少年期和中年期發(fā)病,臨床以小腦性共濟失調為主要特征目前共發(fā)現(xiàn)有29個致
9、病基因定位位點,16個致病基因已被克隆,SCA3型最常見,約占AD-SCA的50%多呈常顯遺傳,少數(shù)呈常隱或X連鎖隱性遺傳CAG三核苷酸動態(tài)突變與本病發(fā)病有關病理改變主要在小腦、腦干、脊髓,步態(tài)異常,圖:A為一50歲正常人腦干,B為一51歲SCA3 /MJD患者腦干,可見患者的腦橋明顯萎縮 U Rub et.al Brain(2002),125: 2115-2124,共濟失調(下肢→上肢)、構音障礙、眼震、眼肌麻痹、慢眼活動、
10、錐體束征、視網膜色素變性、錐體外系征、肌萎縮、周圍神經病和癡呆等癡呆多見于SCA1、SCA2型,SCA2可有腱反射↓,SCA3常伴面、舌肌搐顫和突眼,SCA7有視網膜色素變性頭部CT或MRI顯示小腦腦干萎縮,,指鼻試驗不準,,弓形足,脊柱側彎,SCA患者T1FLAIR正中矢狀位圖像,可見腦干及小腦蚓部明顯萎縮,診斷 根據(jù)典型的小腦性共濟失調表現(xiàn),家族史,結合MRI檢查發(fā)現(xiàn)小腦、腦干萎縮,排除其它累及小腦、腦干和脊髓的疾病,即可臨床
11、診斷 基因診斷有助于臨床確診,可進行基因分型,鑒別診斷排除非遺傳性病因,如多發(fā)性硬化、多發(fā)性腦梗塞、酒精或中毒性小腦變性、小腦腫瘤、腫瘤或感染浸潤基底腦膜、副腫瘤綜合征和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某些疾病,有遺傳性共濟失調一樣的臨床表現(xiàn)和體征,但無家族史,如多系統(tǒng)萎縮——橄欖腦橋小腦萎縮(OPCA),“十字征(Cross Sign )”MRI的T2加權像上腦橋的十字形異常高信號影 ,見于OPCA,Friedreich共濟失調(FRDA
12、)歐美50%、我國10%,患病率為1~2/10萬曾稱為“脊髓后索變性萎縮”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青少年期發(fā)?。?lt;25歲)X25基因(9q13)第一個內含子GAA擴展突變病理改變主要累及脊髓(后索和側索,頸段明顯)、小腦萎縮、周圍神經(多發(fā)感覺周圍神經軸索受損)、心臟(心臟擴大、心肌肥厚、結締組織增生、鐵沉積),神經系統(tǒng)小腦-感覺共濟失調:行走不穩(wěn)、易跌倒(軀干共濟失調)→ 辨距不良→ 言語不清(言語緩慢、爆發(fā)性言語)、
13、肌張力↓感覺缺失:深感覺↓→ 淺感覺↓、腱反射↓眼球運動異常、視神經萎縮(30%)、神經性耳聾(20%),心臟病心肌病變、心律失常、心衰50%有心肌肥厚、心臟雜音 糖尿病10%合并DM20%合并糖耐量異常 骨骼畸形80%有骨骼異常(弓形足、脊柱側彎等) 需完善脊髓MRI、EMG、ECG、糖耐量,診斷標準(Harding, 1981)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25歲以前起病進行性肢體及步態(tài)共濟失調下
14、肢跟腱反射消失起病5年內出現(xiàn)軸索感覺性神經病的電生理證據(jù)構音障礙四肢所有反射消失遠端位置覺和振動覺消失踝反射呈伸性反應雙下肢呈上運動神經元性無力,共濟失調伴選擇性維生素E缺乏癥(AVED)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發(fā)病機制:a-TTP基因突變導致血清及組織中維生素E水平下降引起10~20歲發(fā)病進行性加重的小腦性共濟失調、深感覺障礙、腱反射減弱或消失、肌無力、病理征陽性血清維生素E低于5ug/ml,可伴高膽固醇血癥補充維
15、生素E治療,成人口服生育酚,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癥(AT)患病率0.5~1/10萬,嬰幼兒期發(fā)?。?0歲內發(fā)病)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基因ATM定位于11q22-23病理改變累及神經、血管、皮膚、免疫及內分泌系統(tǒng)進行性小腦性共濟失調、錐體外系征、智能減退眼、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皮膚、毛發(fā)早老性改變反復呼吸道感染、胸腺發(fā)育不良,合并惡性腫瘤頭部MRI示小腦萎縮,AFP↑,血IgA、IgE、IgG↓多種染色體異常,遺傳性痙
16、攣性截癱(SPG)常見類型,患病率2~10/10萬多呈常顯遺傳,也可呈常隱、X連鎖隱性遺傳或散發(fā)至少30余種基因型,其中15種疾病基因已克隆病理改變?yōu)榧顾柚须p側皮質脊髓束軸索變性和脫髓鞘兒童期或青春期起病,分為單純型和復雜型(1:1)進行性雙下肢痙攣性無力和剪刀步態(tài),錐體束征陽性MRI檢查可發(fā)現(xiàn)脊髓萎縮,部分患者頭部MRI顯示胼胝體發(fā)育不全,單純型:主要表現(xiàn)為以脊髓損害為主的臨床表現(xiàn)—痙攣性截癱復雜型:除脊髓損害表現(xiàn)外
17、,還可合并有眼球運動障礙、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構音障礙、吞咽障礙、小腦共濟失調、錐體外系體征、肌萎縮、周圍神經病和癡呆等表現(xiàn),另可伴有骨骼畸形、弓形足、皮膚病變等神經系統(tǒng)外表現(xiàn),胸髓MRI橫段面示胸髓萎縮,左為異常,右為正常對照,,,正常人頭顱MRI,HSP-TCC患者頭顱MRI,,頭部MRI橫段面示胼胝體變細變薄,左為異常,右為正常對照,,,鑒別診斷遺傳性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Chiari畸形頸椎病多發(fā)性硬化腦癱原發(fā)性
18、側索硬化亞急性聯(lián)合變性,第三節(jié) 遺傳性周圍神經病,起病隱匿,臨床表現(xiàn)以腦神經、脊神經損害的癥狀體征為主,且多對稱,具有下肢重于上肢、肢體遠端重于近端的特點,可伴有內臟器官損害、骨骼畸形等神經系統(tǒng)外表現(xiàn)遺傳方式可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D)、常染色體隱性遺傳(AR)、X染色體連鎖遺傳(XD,XR)、線粒體遺傳,也有散發(fā)病例,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19、 HMSN),腓骨肌萎縮癥(Charcot-Marie-Tooth),又稱遺傳性運動感覺性神經病(HMSN),是遺傳性周圍神經病中最常見的類型,患病率約為40/10萬 多數(shù)呈AD遺傳,少數(shù)為AR或X連鎖遺傳,目前至少已有39個CMT致病基因位點被定位,其中22個致病基因被克隆 兒童期或青少年期起病 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進行性四肢遠端肌萎縮、無力和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可伴有弓形足 病理改變?yōu)橹車窠浌?jié)段性脫髓鞘和/或軸索變性,CMT1
20、型最常見亞型,約占50%,呈AD遺傳多于兒童晚期或青春期發(fā)病肌萎縮自雙下肢遠端開始上行發(fā)展,止于股部下1/3,伸肌明顯,呈倒酒瓶征(鶴腿);高弓足、爪形趾、脊柱側彎;行走呈跨閾步態(tài)數(shù)年后累及手部及前臂肌,不超過肘部電生理檢查:正中神經運動傳導速度NCV在38m/s以下,通常小于20m/s神經病理:可見節(jié)段性脫髓鞘和施萬細胞增生,出現(xiàn)“洋蔥頭”樣改變,CMT患者的爪形手,CMT2 型:約占CMT的20%-40%,呈AD遺傳;發(fā)
21、病年齡較晚,20~30歲發(fā)?。慌R床表現(xiàn)和癥狀與CMT1 型相似,但病情進展較慢,癥狀較輕,多限于下肢;電生理檢查,CMT2型患者正中神經運動NCV接近正常;神經病理可見軸索變性和有髓纖維減少,無脫髓鞘和纖維增生,CMT3型:又稱Dejerine-Sottas ?。―SS),此型臨床罕見,約占CMT的1%,多呈AR遺傳,多于嬰兒期起??;患兒發(fā)育遲緩,2-4歲才會走路,不能跑跳,腱反射消失,肢體遠端感覺缺失,可伴弓形足,脊柱后凸;神經病理可
22、見節(jié)段性脫髓鞘和施萬細胞增生,出現(xiàn)“洋蔥頭”樣改變,研究表明DSS可由PMP22基因、MPZ基因、EGR2基因、PRX基因、GJB1基因的突變所致,故DSS被認為是CMT1型的變異型,CMT4型:臨床較少見,約占CMT的8-10%,呈AR遺傳;多于嬰兒期起病,呈CMT臨床表現(xiàn),但通常癥狀更重,可伴有聲帶麻痹、錐體束征等其他神經系統(tǒng)體征CMTX型:約占CMT的10%-20%,主要呈XD遺傳,少數(shù)呈XR遺傳;臨床表現(xiàn)與CMT1型相似,顯
23、性遺傳時,男性患者病情較女性重,而隱性遺傳時患者均為男性,女性攜帶者通常無癥狀,患者可伴有耳聾和智能障礙,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多發(fā)性神經炎病 (heredopathia atactica polynuritiformis),Refsum病即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多發(fā)性神經炎?。╤eredopathia atactica polynuritiformis),又稱植烷酸貯積癥(phytanic acid storage),是由于植烷酸-
24、輔酶A-α-羥化酶(phytanoyl-CoA hydroxylase,PHYH)基因或PEX7基因(peroxisome biogenesis factor 7 )突變引起過氧化酶體代謝障礙,而在體內貯積植烷酸,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現(xiàn)已把它歸為HMSNIV,發(fā)病年齡1-30歲,分為嬰兒型和成人型;嬰兒型病情較重,進展迅速,多在1-2歲內死于心、肺并發(fā)癥;成人型病情進展緩慢,多存在自發(fā)緩解和復發(fā)臨床表現(xiàn):夜盲、視力減退、視網膜色素變
25、性;多發(fā)性周圍神經??;小腦性共濟失調;神經性耳聾;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心臟病變;骨骼畸形等,肝、腎、腦等(尤其是硬腦膜及室管膜)有大量脂質沉積,并有充滿脂質的巨噬細胞浸潤周圍神經增厚,髓鞘廣泛脫失,有“洋蔥球”樣改變,施萬細胞的線粒體內有類晶狀體形成和嗜鋨包涵體,患者血清和腦脊液中植烷酸含量明顯升高;腦脊液中蛋白可增高,細胞數(shù)正常電生理檢查 周圍神經傳導速度可明顯延長,心電圖可出現(xiàn)Q-T段和QRS波延長等周圍神經活檢 可見
26、髓鞘脫失、再生,形成“洋蔥球”樣改變,無炎性細胞浸潤,診斷要點:約1/3病例在10歲以內發(fā)病,約半數(shù)在10~30歲發(fā)病逐漸起病,進展緩慢臨床三大特征:夜盲及視網膜色素變性,多發(fā)性周圍神經損害,小腦性共濟失調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血清中植烷酸含量增高PHYH、PEX1、PEX2 、PEX7、PEX26基因的基因診斷有助于本病的診斷,治療:飲食治療比較有效,要終生堅持。給予低植烷酸、低植醇的飲食,植烷酸攝取量減少到10-20mg/天
27、,限制含葉綠素的水果、蔬菜、乳類、動物脂肪及其他膽固醇高的食物,使血漿和組織中的植烷酸減少當飲食療法效果不佳時,血漿置換可以較快地改善臨床癥狀,遺傳性壓迫易感性神經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HNPP ),遺傳性壓迫易感性神經?。╤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
28、HNPP),也叫做壓迫敏感性神經?。╬ressure sensitive neuropathy,PSN),呈AD遺傳,也有部分患者為散發(fā)病例;臨床特點為輕微外傷后反復出現(xiàn)的肢體麻木、無力,廣泛的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周圍神經病理學特征為節(jié)段性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伴臘腸樣結構形成,由PMP22基因大片段缺失突變所致,髓鞘增厚,臘腸樣結構改變,剝離單纖維顯示髓鞘增厚,血卟啉病性周圍神經病 neuropaphy associated with
29、porphyria,血卟啉病性周圍神經病,稱為急性血卟啉病,可導致周圍神經病變;是由羥甲基膽色烷合酶基因(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原卟啉原氧化酶基因(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PPOX)、血色病基因(hemochromatosis,HFE)、糞卟啉原氧化酶基因(carboxypeptidase oxidase,CPO)、ALA脫氫酶基因(delta-aminole
30、vulinate dehydratase,ALADH)突變導致,,神經系統(tǒng)累及范圍廣泛,病理可見髓鞘損害、神經纖維退行性變、脊髓前角細胞染色質溶解、交感神經節(jié)神經元受損、腦血管周圍黃色色素小體形成等,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 2005 Apr;19(2):235-49,多于20-40歲發(fā)病,女性多見,其三大臨床表現(xiàn)為:光感性皮膚癥狀:皮膚損害癥狀是由光照引起,在皮膚暴露區(qū)出現(xiàn)紅斑、濕疹、蕁麻
31、疹、皰疹,易于潰爛,結痂后常遺留瘢痕、色素沉著胃腸道癥狀:急腹痛、惡心、嘔吐等 神經精神癥狀:可為首發(fā)癥狀或唯一癥狀,表現(xiàn)為精神紊亂、意識模糊、癲癇發(fā)作、偏癱、共濟失調等,血卟啉病性周圍神經病的診斷要點:發(fā)病多在青春后期(20-40歲),女性多見腹痛后出現(xiàn)周圍神經損害,特點是脊神經受累較腦神經受累多見,運動障礙重于感覺障礙,對稱性、下肢明顯腹痛多呈急性發(fā)作性,伴以嘔吐、便秘,但腹部體征不明顯不少患者伴有精神癥狀及植物神經
32、癥狀光感性皮炎,急性發(fā)作時尿液呈深茶色尿液卟膽原試驗多呈陽性反應檢測尿液或糞便可發(fā)現(xiàn)卟啉及卟啉前體明顯增多患者的白細胞、紅細胞及培養(yǎng)的皮膚成纖維細胞檢查可發(fā)現(xiàn)相應的酶活性降低有陽性家族史和基因診斷陽性,第四節(jié) 神經皮膚綜合征,一組源于外胚層組織、器官發(fā)育不良的綜合征 常表現(xiàn)為神經系統(tǒng)、皮膚和眼球異常,有發(fā)展為腫瘤的傾向和惡變可能 特征性的皮膚損害有助于早期診斷,神經系統(tǒng)癥狀則取決于受累性質、部位及程度 已
33、報道的有40余種,多呈AD遺傳,神經纖維瘤?。∟F)患病率約為4~30/10萬,呈常顯遺傳,少數(shù)散發(fā)分為NFⅠ型(90%)和NFⅡ型(聽神經瘤)兒童期(NFⅠ型)或青、中年期(NFⅡ型)發(fā)病主要臨床特點為皮膚牛奶咖啡斑和多發(fā)神經纖維瘤神經系統(tǒng):50%出現(xiàn),多為神經纖維瘤壓迫引起皮膚:咖啡牛奶斑為最早出現(xiàn)和最常見體征 皮膚下神經纖維瘤其它:虹膜錯構瘤、骨骼畸形、心臟病、腫瘤等頭部CT或MRI可發(fā)現(xiàn)中樞神經
34、系統(tǒng)神經纖維瘤,咖啡牛奶斑:出生時即有,呈褐色或淺棕色,界清,大小不一,好發(fā)于軀干和四肢,非暴露部位明顯,隨年齡增長而增多。需有6個以上,且青春期前超過5mm、青春期后15mm方可診斷,皮下神經纖維瘤:軀干及四肢近端為主,沿神經分布,多發(fā)數(shù)mm至數(shù)cm的半球狀或帶蒂的腫瘤,皮色或粉紅色,隨年齡增多、增大,成年發(fā)展較慢,顱神經纖維瘤,MRT1加權像矢狀位示腫瘤呈不規(guī)則類圓形等信號,T2加權像示腫瘤呈長條狀,沿椎間孔向外生長,結節(jié)性硬化癥(
35、TS)患病率約為5~7/10萬多呈常顯遺傳,少數(shù)散發(fā),男多于女已發(fā)現(xiàn)4種基因型,2種為腫瘤抑制基因病理改變?yōu)樯窠浤z質增生性硬化結節(jié)典型癥狀為面部血管纖維瘤、癲癇發(fā)作和智能減退神經系統(tǒng):2~3歲或更早出現(xiàn),癲癇常為首發(fā)癥狀,多有智能減退,可有錐體束征、錐體外系征、顱高壓、腦積水等皮膚:血管纖維瘤、色素脫失斑(白斑)、鯊魚皮斑 甲床下纖維瘤、咖啡牛奶斑、皮膚纖維瘤其它:視網膜晶體瘤、骨質硬化、臟器腫瘤等頭
36、顱X線或CT可見顱內鈣化影,血管纖維瘤:見于80%的患者,幼時出現(xiàn),青春期明顯。呈紅褐色,好發(fā)于鼻唇溝附近,為過度增生的結締組織和豐富的毛細血管擴張性丘疹,白斑:出生或嬰兒期出現(xiàn),好發(fā)于軀干部,呈葉狀,一般1~3cm長,多見于背部、腹部及下肢,鯊魚皮斑:稍突于皮膚表面的橘皮樣粗糙斑塊,常分布于腰骶部,甲床下纖維瘤:多發(fā),隨年齡增長,有時為本病唯一的皮膚損害,視網膜膠質瘤(晶體瘤),CT平掃示雙側室管膜下多發(fā)結節(jié)狀鈣化,腦-面血管瘤?。⊿
37、turge-Weber綜合征)可能與遺傳有關,遺傳方式未確定出生后即有以一側面部血管痣(三叉神經Ⅰ、Ⅱ支),對側局限性抽搐、偏癱,同側顱內鈣化,眼球突出或青光眼以及腦部血管畸形、智力低下為特征頭顱X線示顱內鈣化斑,與腦回外形一致,呈雙軌狀頭顱CT可見顱內鈣化頭顱MRI可發(fā)現(xiàn)腦血管異常,CT平掃腦窗和骨窗示雙側腦實質廣泛性鈣化,呈腦回樣,以左半球為著,CT平掃示右側頂葉大片病灶,內有多發(fā)條樣及點狀高密度鈣化,MRI 顯示病變
38、區(qū)呈長T1短T2信號,部分為鈣化,部分為血管流空,病變累及枕葉,第五節(jié) 染色體病,致殘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占精神發(fā)育遲滯病因的15%~20% 常染色體異常常伴有明顯的遍及全身的變化,智能障礙突出;性染色體異常較少出現(xiàn)軀體畸形,智能障礙不如前者嚴重,但精神行為改變突出,21三體綜合征(Down綜合征)最常見的染色體病之一,發(fā)病率為1/600~1/800智力障礙、生長發(fā)育遲緩、特殊面容和多種畸形為臨床特征染色體核型分析
39、可確診(21-三體型、嵌合型和易位型),先天愚型:眼距寬,外眼角上斜,內眥贅皮,鼻根低平,臉扁平,枕部扁平,腭弓高尖,舌大外伸,流涎,先天愚型第1、2趾間距寬,脆性X綜合征X連鎖隱性遺傳,男性多見基因定位于Xq27.3,與CGG動態(tài)突變有關占所有智力低下男性的10~20%,僅次于21-三體智力低下、語言及行為障礙、特殊面容和青春期后大睪丸為臨床特征 大約1/3女性攜帶者有輕或中度智力低下 葉酸治療療效有爭議,脆性X綜合征:
40、中至重度智力低下,頭大,方額,長臉,下頜大而突起,大耳朵,青春期后大睪丸,第六節(jié) 遺傳代謝病,已知200多種,2/3以上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異常,包括程度不同的腦發(fā)育不全、精神發(fā)育遲滯、驚厥、對稱性肢體癱瘓或肌張力障礙等 絕大部分呈AR遺傳,最常見的發(fā)病機制是基因突變導致酶活性異常(大部分為降低) 實驗室檢查是診斷的關鍵步驟:尿篩查→ 血、尿或其他體液中特定物質水平→ 活檢,分類,氨基酸代謝?。撼錾鷷r基本正常,喂養(yǎng)若干時間后出
41、現(xiàn)神經損害表現(xiàn),早期適當治療可避免腦實質損害,如苯丙酮尿癥(PKU)、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溶酶體病:包括鞘脂累積?。ㄈ绠惾拘阅X白質營養(yǎng)不良、Niemenn-Pick病、Gaucher病、GM1、GM2)、粘多糖累積?。◤V泛沉積于全身結締組織)過氧化體?。号c脂肪酸代謝有關,如腎上腺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糖代謝?。喝缣窃练e癥脂蛋白代謝病、核酸代謝病、重金屬代謝病,智力低下,60%患兒有腦電圖異常。頭發(fā)細黃,皮膚色淺和虹膜淡黃色,驚厥,尿有“
42、發(fā)霉”臭味或鼠尿味,苯丙酮尿癥,生后即有進行性運動和智力發(fā)育障礙。抽搐,肝脾腫大。面容丑陋。肌張力由低下發(fā)展為增高,一歲后呈去腦強直,GM1神經節(jié)苷脂沉積癥,生后3~6月發(fā)病,喂養(yǎng)困難,表情淡漠。對聲、光刺激敏感,易激惹→肌張力低下→肌陣攣→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去大腦強直、眼底櫻桃紅斑、進行性視力減退(黑朦),黑朦性癡呆(GM2神經節(jié)苷脂沉積癥),粘多糖Ⅰ型進行性發(fā)育遲緩,體矮,智力低下,舟狀頭,頸短,面容粗陋,有角膜混濁,關節(jié)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神經系統(tǒng)遺傳病的基因診斷
- 神經病學-神經系統(tǒng)檢查
- 神經系統(tǒng)磁共振成像的進展
- 神經系統(tǒng)
- 腦部與神經系統(tǒng)罕見病
-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與周邊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
- 兩個神經系統(tǒng)遺傳病家系致病基因的分子遺傳學研究.pdf
- 神經系統(tǒng)
- 小兒神經系統(tǒng)疾病新進展
- 神經系統(tǒng)疾病病的護理
- 內科病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
- 神經系統(tǒng)遺傳性疾病-ffl
- 神經系統(tǒng)及其常見疾病
- 神經病學—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
- 神經系統(tǒng)遺傳性疾病ffl
- 神經系統(tǒng)結構
- 解剖神經系統(tǒng)
- 神經系統(tǒng)小結
- 神經系統(tǒng)總結
- 神經系統(tǒng)定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