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通過制作大鼠背部創(chuàng)傷模型,并給予不同濃度的硝普鈉(sodiumnitroferricyanide,SNP)進行干預,觀察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在創(chuàng)傷愈合過程中對傷口愈合時間、肉芽組織生長及表皮細胞增殖的影響;應用免疫組化方法,揭示創(chuàng)傷愈合時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的表達規(guī)律;通過光鏡觀察愈合期間不同階段的成纖維細胞數量及膠原纖維含量;通過組織化學方法檢測肉芽組織中的羥脯

2、氨酸含量,研究NO對預防傷口病理性瘢痕形成及促進傷口愈合的量效關系,并探討其機制,為臨床上應用NO供體抑制病理性瘢痕形成及促進傷口愈合提供理論依據。 方法:1、實驗動物:雄性健康Wistar大鼠60只,稱重,編號。2、實驗動物分組:將大鼠隨機分為5組:即對照組(5%葡萄糖溶液)、實驗組A(0.5mmol/LSNP)、B(1mmol/LSNP)、C(2mmol/LSNP)、D(4mmol/LSNP)。每組12只。3、創(chuàng)傷模型制備方

3、法:大鼠背部剪毛,10%硫化鈉脫毛,溫水清洗,拭干。次日,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30mg/kg)成功后,將大鼠固定于手術臺上。在背部脊柱兩側旁開1cm,頭尾兩端平行于脊柱各標記一直徑1.8cm,面積2.54cm2的圓形切口線。經碘伏消毒皮膚后,用剪刀沿標記線剪除全層皮膚至深筋膜,形成4個圓形創(chuàng)面。取相應濃度溶液注射于創(chuàng)面筋膜層及創(chuàng)緣皮下組織內,每個創(chuàng)面0.5ml,無菌紗布包扎。隔日換藥一次(處死動物當天不換藥),將相應藥液注射至

4、新生肉芽組織內,每個創(chuàng)面0.5ml,直至處死動物。4、取材:每組動物分為4組,每組3只,分別于術后第3、7、10、14天切取原創(chuàng)傷范圍內組織,隨機將一塊組織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分別行常規(guī)HE染色、VG染色及免疫組化染色。剩余3塊組織于-20℃冷凍保存,行組織化學檢測。5、觀測指標:(1)大體觀察。(2)成纖維細胞數密度(numericaldensityonarea,NA):400倍光鏡下觀察HE染色切片,在肉芽組織中

5、央淺部、中央深部、兩側部各隨機選取10個矩形視野(0.0052mm2/視野),目測計數并計算切片內單位面積成纖維細胞數量,結果取均數。(3)膠原纖維面密度(areadensityonarea,AA):VG染色組織切片,在肉芽組織中央淺部、中央深部、兩側部各隨機選取5個視野,利用計算機輔助病理圖象分析系統(tǒng)計算紅染的膠原纖維的面密度,結果取均數。(4)按照羥脯氨酸測定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測定肉芽組織羥脯氨酸含量。(5)對免疫組化染色切片,光鏡觀

6、察NOS分布部位和著色深淺程度。采用數碼醫(yī)學圖象分析系統(tǒng),測陽性目標面密度。(6)按照NOS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測定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NOS總量及iNOS含量。6、統(tǒng)計學處理: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行兩組間樣本均數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1、形態(tài)學觀察:對照組于創(chuàng)傷后14天可完全愈合;實驗A組及B組肉芽組織生長良好,且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提前3-4天;實驗C組及D組愈合情況不良,完全愈合時間延遲,皮膚張力較

7、低,炎癥反應明顯。2、光鏡觀察:實驗A組及B組在創(chuàng)傷后3天比對照組有較多毛細血管生成,創(chuàng)傷后14天成纖維細胞排列整齊;實驗C組及D組較對照組呈明顯的炎癥細胞浸潤,成纖維細胞生長不良。3、成纖維細胞數密度(NA):實驗A組及B組在創(chuàng)傷后3、7、10天NA均高于對照組水平(P<0.01),而在創(chuàng)傷后14天低于對照組(P<0.01);實驗C組在創(chuàng)傷后7、10天NA高于對照組水平(P<0.01),而在第14天低于對照組水平(P<0.01);實驗

8、D組在第3天和第14天時NA低于對照組水平(P<0.01)。4、膠原纖維面密度(AA):五組AA均呈持續(xù)性增加趨勢,實驗A組在所有時間點均高于對照組(P<0.01);B組在創(chuàng)傷后3、7、10天AA高于對照組(第3、10兩天P<0.01,第7天P<0.05);C組在第7天時AA低于對照組(P<0.05),第10天時高于對照組(P<0.01);D組在創(chuàng)傷后第3天和第7天AA較對照組低(P<0.01),其后AA與對照組相近。5、羥脯氨酸含量:

9、對照組羥脯氨酸含量從創(chuàng)傷后第3天到第14天進行性增加;實驗A組在創(chuàng)傷后第3、7天羥脯氨酸含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第3天P<0.05,第7天P<0.01),而在第10天和第14天羥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B組和C組在第10天和第14天的羥脯氨酸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D組僅在創(chuàng)傷后第3天表現比對照組多(P<0.01),其余均與對照組水平相近。6、NOS蛋白免疫組化表達:大鼠皮膚創(chuàng)傷后角質形成細胞、

10、汗腺、毛囊和骨骼肌細胞以及創(chuàng)傷后肉芽組織的炎癥細胞、成纖維細胞、血管內皮細胞均不同程度的表達NOS蛋白。對照組在第3天和第14天分別呈現NOS陽性顆粒表達高峰,而實驗各組僅在第7-10天出現NOS陽性表達高峰,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7、iNOS及總NOS含量的測定:對照組iNOS含量在第3天和第10天含量較高;實驗各組iNOS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最高點在第7-10天。對照組NOS總量在第3天和第14天時較高;實驗A組NOS總量呈持

11、續(xù)性增加;B組NOS總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趨勢,高峰位于第10天;C組及D組總NOS含量在第3天和第7天保持較高水平,第10-14天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結論:局部應用外源性NO具有顯著的促修復作用,但并非作用于修復全過程,而是主要體現在傷后第7-10天,而且小劑量的NO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遠遠大于大劑量NO。局部過量的NO聚積可阻礙正常的傷口愈合,并呈現全身毒性反應。在傷后7-10天應用外源性NO可減輕內源性NO缺乏狀態(tài),并抑制病理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