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曲肽降門脈壓及其空腸促吸收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型肝炎是肝硬化主要病因,我國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感染者眾多,每年新發(fā)肝硬化者超過百萬。門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PH)是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是肝硬化多種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根源及主要致死原因。對PH進行積極有效防治是改善患者預后及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血紅素氧合酶(heme oxygense,HO)/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系統(tǒng)在肝硬化中晚期可加重PH程度,促多組織器官的

2、進行性病變,加速肝硬化進程,我們曾通過肝硬化PH大鼠研究模型得到了證實。但目前對HO/CO系統(tǒng)在肝硬化PH時期作用臨床研究較少,我們曾發(fā)現(xiàn)肝硬化PH患者血中可反映HO/CO系統(tǒng)水平的碳氧血紅蛋白指標升高,本研究擬通過臨床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揭示該系統(tǒng)對PH患者伴多種并發(fā)癥及對各臟器作用影響。奧曲肽(Octreotide,OCT)是公認的理想降門脈壓藥物,但其降壓機制尚不清楚。因OCT可收縮內臟血管,降門脈血流達降壓作用,而內源性CO維持PH

3、的機理之一為擴張內臟血管,故推測OCT可能通過影響HO/CO系統(tǒng)而起到降壓作用。本實驗對OCT通過HO/CO系統(tǒng)降門脈壓的可能機制進行探討,并進一步證實HO/CO系統(tǒng)的關鍵作用。
   由上述實驗并結合既往研究基礎證明了HO/CO系統(tǒng)在肝硬化PH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OCT可通過抑制該系統(tǒng)表達而起到降低門脈壓目的。結合OCT眾多藥物優(yōu)點,若能實現(xiàn)其口服降壓治療,有利于解決PH防治的難題。但蛋白多肽類物質OCT,雖可抵抗胃腸道中酸

4、或酶降解,但分子量大,脂溶性差,受腸肝首過效應及腸道吸收屏障影響,口服生物利用度極低。目前通過改變OCT的化學結構或加入促吸收劑等方法,實驗結果均并不理想,且未研究PH病理情況下OCT吸收機制及促吸收研究。我們考慮直接研究影響OCT吸收的首過效應的因素,可能更有利于發(fā)現(xiàn)OCT促吸收策略。因在PH狀態(tài)下門體靜脈分流形成,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及肝功異常等諸多因素,肝首過效應對OCT口服吸收影響較小,而腸首過效應影響可能更為顯著。我們通過對主要的腸

5、上皮轉運蛋白P-糖蛋白、多耐藥相關蛋白2和代謝酶細胞色素P4503A4進行研究,揭示OCT腸首過效應機制,及探及在肝硬化PH情況下,上述轉運蛋白及代謝酶的變化對OCT腸道吸收影響,擬尋求實現(xiàn)OCT口服降壓策略。此外對PH狀態(tài)下寡肽類轉運蛋白PepT1對OCT的作用做了初步研究,尋求該病理狀態(tài)下的OCT直接轉運蛋白。
   本研究旨在通過基礎及臨床多角度揭示HO/CO系統(tǒng)在肝硬化PH時期重要作用,了解在該系統(tǒng)介導下的OCT降門脈壓

6、機制,并明確OCT腸道吸收障礙機理,為提高OCT口服生物利用度提供有效方法及途徑,有利于實現(xiàn)其口服降壓治療,同時為OCT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介導的奧曲肽降門脈壓機制研究;
   第一節(jié)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對門脈高壓并發(fā)癥的影響;
   第二節(jié)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介導的奧曲肽降門脈壓機制探討;
   第二部分腸道轉

7、運蛋白及代謝酶對奧曲肽腸吸收的影響;
   第三部分肝硬化門脈高壓狀態(tài)下奧曲肽空腸促吸收及降門脈壓研究。
   第一部分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介導的奧曲肽降門脈壓機制研究
   第一節(jié)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對門脈高壓并發(fā)癥的影響
   目的:
   分析乙肝后肝硬化(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cirrhosis,HBC)伴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

8、opathy, HE)患者碳氧血紅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水平及其在肝硬化常見門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PH)并發(fā)癥時的水平差異,并了解其與HE分期等的關系,揭示血紅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系統(tǒng)對PH患者伴多種并發(fā)癥及對各臟器的作用影響。
   方法:
   根據排除及診斷標準,68例入院治療的HB

9、C伴HE的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患者納入本研究入選標準(H組);除外了重要器官異常的急診室患者(血氣分析等所有檢查數(shù)據均在正常范圍以內)作為對照組(N組),共22例。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相關檢查,收集COHb、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等檢測數(shù)據,對患者進行HE分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肝腎綜合征(hepatic r

10、enal syndrom,HRS)、自發(fā)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低氧血癥等診斷分析。比較HE患者COHb水平變化,伴不同PH并發(fā)癥時COHb水平差異及分析COHb水平與HE分期、PaO2及SaO2關系。
   結果:
   1.H組患者COHb水平較N組明顯升高((2.102±1.021)%vs.(0.983±0.231)%,p=0.000),COHb水平與

11、HE分期呈正相關(p=0.003,rs=0.358)。
   2.HE伴HRS患者COHb水平較未發(fā)生HRS者明顯降低((1.981±1.020)%vs.(2.502±1.073)%,p=0.029);COHb水平在患者有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或SBP中無差異(p>0.05)。
   3.HE患者COHb水平與PaO2呈負相關(P=0.006,r=-0.336),與SaO2無關(P=0.576,r=-0.072)。HE患者達

12、到低氧血癥標準時,COHb水平升高((2.72±0.362)%vs.(1.93±0.242)%,p=0.012)。
   結論:
   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在肝硬化門脈高壓時期病理生理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表達具有組織特異性,對該時期患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第二節(jié)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介導的奧曲肽降門脈壓機制探討
   目的:
   探討血紅素氧合酶(heme oxygense,H

13、O)/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系統(tǒng)介導下的奧曲肽(Octreotide,OCT)降門脈壓機制,并進一步證實在肝硬化門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PH)階段HO/CO系統(tǒng)的關鍵作用。
   方法:
   將34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隨機分為3組,即假手術組(Sham組)10只,肝硬化門脈高壓組(PH組)12只及奧曲肽組(OCT組)12只。大鼠肝硬化PH模型

14、采用膽總管結扎方法。術后4周,OCT及PH組制模完成,前者予OCT腹腔注射(100μg/kg/d,日2次)3天,PH組及Sham組給予同等劑量的生理鹽水。給藥結束后,禁食水24h,對三組大鼠進行門靜脈壓力測定,后處死大鼠,取血、取肝,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HE染色對肝

15、臟進行病理形態(tài)學觀察;通過免疫組織化學、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觀察大鼠肝臟HO-1蛋白及基因表達情況。
   結果:
   1.對比ALT和AST值,PH組較Sham組明顯升高(P<0.01); OCT組較PH組明顯下降(p<0.01),但較Sham組升高(p<0.05)。
   2.大鼠肝臟HE染色結果顯示PH組肝小葉結構紊亂,大量纖維組織增生,炎性細胞侵潤,見多個假小葉,小葉間膽管增生明顯

16、。OCT組纖維組織增生程度較PH組明顯減輕,炎細胞浸潤減少(p<0.05),但較Sham組程度重(p<0.05)。
   3.大鼠門脈壓力比較,PH組較Sham組明顯升高((18.52±1.83)mmHg vs.(9.08±0.52)mmHg,p<0.01);OCT組(13.17±1.12 mmHg)較PH組明顯下降(p<0.05),但較SH組升高(p<0.05)。
   4.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及western blot方

17、法結果顯示HO-1蛋白表達,PH組較Sham組增高(p<0.01);OCT組表達較PH組顯著減少,但較Sham組高(p<0.05)。應用RT-PCR方法對上述HO-1蛋白表達結果在基因水平進行了驗證。
   結論:
   1.奧曲肽可抑制肝硬化門脈高壓時期血紅素氧合酶-1在肝臟的表達,其對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進行調控可能是其降門脈壓機制之一。
   2.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統(tǒng)在門脈高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18、。
   第二部分腸道轉運蛋白及代謝酶對奧曲肽腸吸收的影響
   目的:
   研究腸上皮轉運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藥耐藥相關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2,MRP2)及代謝酶細胞色素CYP4503A4(cytochrome P4503A4,CYP3A4)與奧曲肽(Octreotide,OCT)腸吸收關系,并了解在肝硬

19、化門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PH)狀態(tài)下,P-gp、MRP2及CYP3A4變化對OCT腸吸收作用影響。
   方法:
   1.運用Caco-2細胞轉運模型,分別給予OCT(10μM)及加入P-gp抑制劑羅丹明123(1mM)或MRP2抑制劑丙磺舒(1mM)后(n=4),考察OCT在Caco-2細胞腸腔側(apical side,AP)和基底側(basolateral side,BL)雙向轉運的表

20、觀滲透系數(shù)(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及滲透方向率(permeability directionrate,PDR);考察OCT藥物濃度(1μM或50μM)對轉運的影響。
   2.建立膽管結扎肝硬化PH大鼠模型,運用離體翻轉腸實驗,考察P-gp抑制劑維拉帕米(1mM)及MRP2抑制劑丙磺舒(1mM)對漿膜側OCT濃度影響。正常大鼠分組(n=4):單獨予OCT(A組);予維拉帕米

21、+OCT(B組);予丙磺舒+OCT(C組);予維拉帕米及丙磺舒+OCT(D組),OCT濃度10μM。PH大鼠分組同上,對應設為A1組,B1組,C1組及D1組(n=4)。
   3.運用大鼠在體空腸灌流實驗,考察抑制劑對血中OCT濃度影響情況。正常大鼠分組(n=4):予OCT(A組);予P-gp抑制劑維拉帕米+OCT(B組);予丙磺舒+OCT(C組);同時予維拉帕米及丙磺舒(D組)。PH大鼠分組同上,對應分組為A1組,B1組,C1

22、組及D1組。給藥濃度同翻轉腸實驗。
   4.制備正常及PH大鼠腸微粒體,考察CYP3A抑制劑酮康唑對OCT代謝影響。
   正常大鼠微粒體實驗分組(n=6):予OCT(N+OCT組),予OCT+酮康唑(N+OCT+K組);PH大鼠微粒體實驗分組同正常大鼠,對應地設為PH+OCT組,PH+OCT+K組;對照組:未加微粒體,僅予OCT孵育(OCT組)。OCT濃度100μM,酮康唑濃度10μM。
   5.人CYP3

23、A4重組酶實驗,在2.5mg/mL重組微粒體酶中加入OCL(100mM),考察不同孵育時間對OCT代謝影響,選擇最佳孵育時間。孵育10min,考察不同CYP3A4蛋白濃度(1.25,2.5,5,10,20mg/mL)對OCT(100mM)代謝影響,選擇最佳重組酶的蛋白濃度。根據最適重組酶的蛋白濃度和最適反應時間,將不同濃度OCT(20,50,100,200,400 mM)加入孵育體系中,檢測剩余OCT濃度,考察孵育體系中是否有代謝物生成

24、。
   結果:
   1.OCT在Caco-2細胞轉運無濃度依賴性,10μM是考察P-gp、MRP2主動轉運最適宜濃度,分別單獨予P-gp和MRP2抑制劑,PDR均>1.5。正常組Papp(B-A)較Papp(A-B)明顯升高(p<0.05),予P-gp及MRP2抑制劑后,抑制劑組Papp(A-B)均高于Papp(B-A)(p<0.05);各抑制劑組Papp(A-B)較正常組明顯升高,在兩種抑制劑聯(lián)用情況下升高更為顯著

25、(p<0.01);合用兩種抑制劑,Papp(A-B)高于單用一種抑制劑組(p<0.05),且Papp(B-A)低于正常組(p<0.01)。
   2.離體翻轉腸實驗,對比OCT濃度,D組在三組中最高(p<0.05),B組較C組升高(p<0.05),PH大鼠離體翻轉腸實驗提示上述相同結果,且PH大鼠各組OCT濃度較相應正常大鼠各組下降(p<0.05)。正常大鼠B,C和D組AUC值分別是A組的176.22%,151.39%和220.

26、63%。PH大鼠B1,C1和D1組AUC值分別是A1組的151.82%,128.23%,和165.33%。A1組的AUC值是A組的21.54%。
   3.在體空腸灌流實驗,對比OCT濃度,D組較其他三組升高(p<0.05),B組較C組升高(p<0.05),PH大鼠實驗結果與之相同,且PH大鼠各組OCT濃度較相應正常大鼠各組下降(p<0.05)。B,C和D組AUC值分別是組A的521.08%,418.95%和618.40%。B1

27、,C1和D1組AUC值分別是組A1的384.61%,236.28%和461.78%。A1組的AUC值是A組的96%。
   4.腸微粒體實驗,PH+OCT組OCT濃度低于N+OCT組(p<0.05);予抑制劑酮康唑后,OCT濃度顯著升高(N+OCT組<N+OCT+K組,PH+OCT組<PH+OCT+K組,p<0.01)。OCT組OCT濃度較N+OCT組及PH+OCT組升高(p<0.01),但較N+OCT+K組及PH+OCT+K組

28、均無明顯差異(p>0.05)。
   5.人重組CYP3A4酶實驗,最佳孵育時間為10min,最佳重組酶CYP3A4蛋白濃度為2.5mg/mL。隨著體系中加入OCT濃度降低,殘余OCT量減少,孵育體系中可檢測到小分子OCT代謝產物。
   結論:
   奧曲肽是腸上皮轉運蛋白P-糖蛋白、多藥耐藥相關蛋白2及代謝酶細胞色素CYP4503A4的底物,三者具有明顯抑制奧曲肽腸吸收效應。在肝硬化門脈高壓病理狀態(tài)下,上述轉

29、運蛋白及代謝酶表達或活性升高,對OCT腸吸收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
   第三部分肝硬化門脈高壓狀態(tài)下奧曲肽空腸促吸收及降門脈壓研究
   目的:
   考察應用腸上皮轉運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藥耐藥相關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2,MRP2)及代謝酶細胞色素CYP4503A4(cytochrome P4503A4,C

30、YP3A4)抑制劑后對門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PH)大鼠奧曲肽(Octreotide,OCT)腸吸收影響及降門脈壓效果測定;了解PH狀態(tài)下,寡肽轉運蛋白PepT1變化對OCT腸吸收影響,期待尋求實現(xiàn)OCT口服用藥的有效方法。
   方法:
   1.建立膽管結扎肝硬化PH大鼠模型,進行在體吸收實驗,觀察加入P-gp,MRP2及CYP3A抑制劑后,大鼠腸吸收效果變化。正常大鼠分2組(n=4):OC

31、T靜脈給藥及OCT十二指腸給藥組;PH大鼠分組:OCT靜脈給藥組,OCT十二指腸給藥組及OCT聯(lián)合抑制劑(維拉帕米4.9mg/kg,丙磺舒300mg/kg,酮康唑5.3mg/kg)十二指腸給藥組(n=4)。OCT十二指腸給藥劑量1mg/kg,靜脈給藥劑量0.1mg/kg。給藥后不同時間點于頸靜脈取血,計算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
   2.正常大鼠分為2組,未加藥物組(N組),予OCT組(N+OCT組);PH大鼠分3組,無藥物組(PH組

32、),予OCT組(PH+OCT組),及OCT+混合抑制劑組(抑制劑劑量同上),OCT給藥劑量1mg/kg,日1次,連續(xù)給藥3天,處死大鼠,取空腸,用western blot、免疫組化及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觀察各組大鼠空腸上皮P-gp,MRP2及CYP3A4蛋白和基因的表達。
   3.測壓實驗:正常大鼠不給藥(N組),

33、PH大鼠分為無藥物組(PH組),OCT組(PH+OCT組)及OCT+混合抑制劑(抑制劑劑量同上)組(PH+OCT+Ⅰ組)(n=4),
   OCT給藥劑量為1mg/kg,日1次,連續(xù)3天灌胃給藥后,測定門靜脈壓力。
   4.對PH狀態(tài)下,PepT1對OCT轉運效果考察。正常大鼠分不給藥組(N組),及OCT給藥組(N+OCT組),PH大鼠分組相同,設為PH及PH+OCT組(n=4),OCT給藥劑量為1mg/kg,日1次,

34、連續(xù)灌胃給藥3天,處死大鼠,取空腸,通過westernblot、免疫組化及RT-PCR方法觀察各組大鼠PepT1蛋白及基因表達情況。運用Caco-2細胞轉運模型,考察PepT1抑制劑甘氨酰肌氨酸(glycylsarcosine,Gly-Sar)(1mM)對OCT(10μM)在腸腔側(apical side,AP)和基底側(basolateral side,BL)雙向轉運的表觀滲透系數(shù)(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

35、ficient, Papp)及滲透率(permeability direction rate, PDR)。建立離體翻轉腸模型(n=4),正常大鼠分為給予OCT(10μM)組(N組)及OCT+Gly-Sar(1mM)組(N+G組),PH大鼠給藥及分組相同,設為PH及PH+G組。建立大鼠空腸灌流模型,分組及給藥同翻轉腸實驗。
   結果:
   1.大鼠在體吸收實驗,靜脈注射后OCT濃度從血漿中快速清除,t1/2較短,正常大

36、鼠Vd、AUC較PH大鼠升高,表明藥物清除緩慢??漳c輸注OCT后,PH大鼠較正常大鼠Tmax延長,Cmax和AUC(0-12h)下降。OCT聯(lián)合P-gp/MRP2/CYP3A混合抑制劑后Tmax減少,同時Cmax,AUC(0-12h)較正常大鼠及未應用抑制劑的PH大鼠明顯升高,F(xiàn)及ER約是未應用抑制劑的PH大鼠的4倍。
   2.western blot、免疫組化結果均發(fā)現(xiàn)PH組P-gp,MRP2和CYP3A4蛋白均較N組升高(

37、p<0.05),予OCT后顯著升高(N+OCT組>N組,PH+OCT組>PH組,p<0.05),予OCT聯(lián)合混合抑制劑后蛋白表達最少(p<0.01),N+OCT組和PH組表達無差異(p>0.05)。RT-PCR方法見基因表達與蛋白表達結果一致。
   3.考察混合抑制劑對大鼠門脈壓力影響發(fā)現(xiàn),PH組大鼠平均門脈壓力較正常組((15.56±2.36 mmHg) vs.(9.24±0.76 mmHg)明顯升高(p<0.01),且高于

38、PH+OCT組(12.51±1.50 mmHg,p<0.05)。PH+OCT+Ⅰ組門脈壓力(6.95±1.12 mmHg)較PH組及PH+OCT組明顯下降(p<0.01),在正常范圍內。
   4.考察PepT1與OCT腸吸收關系,免疫組化及western blot檢測發(fā)現(xiàn)對比PepT1蛋,PH組較N組表達升高(p<0.05),應用OCT組較未應用組無差異(N+OCT組vs.N組,PH+OCT組vs.PH組,p>0.05), P

39、H+OCT組高于N+OCT組(p<0.01)。RT-PCR基因檢測結果與蛋白表達結果一致。Caco-2細胞研究發(fā)現(xiàn),Gly-Sar抑制PepT1后,Papp(A-B)較Papp(B-A)仍明顯降低,無升高趨勢,且PDR<1.5,故表明PepT1不能介導OCT在Caco-2細胞的主動轉運。翻轉腸實驗見較N組,N+OCT組漿膜腔中OCT濃度無明顯差異,在PH大鼠中,亦無明顯改變(p>0.05)。PH大鼠各組OCT濃度較相應正常大鼠各組下降(

40、p<0.05),PH組是N組的52.4%。在體空腸灌流模型,OCT濃度在N組和N+G組中無差異,在PH組和PH+G組中亦無差異(p>0.05)。PH大鼠各組OCT濃度較相應正常大鼠各組下降(p<0.05),PH組是N組的62.7%。
   結論:
   1.P-糖蛋白,多藥耐藥相關蛋白2及細胞色素CYP4503A4在奧曲肽腸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對其進行抑制可以明顯促肝硬化門脈高壓大鼠腸吸收,降壓效果理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