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通過精灸與麥粒灸、無熱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的療效對比,客觀評價精灸治療頸椎病頸痛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方法:
  病例來源
  在廣東省中醫(yī)院(大德分院)針灸門診招募9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頸椎病頸痛患者,隨機分為精灸組、麥粒灸組和無熱灸組,每組各30例。
  選穴
  精灸組、麥粒灸組、無熱灸組三組選穴相同,每個治療組均有兩組取穴,每次治療選取一組穴位,兩組穴位更替使用。穴位的定位參照2006

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2346-2006)《腧穴名稱與定位》。
  穴組一為(雙側取穴):百勞、肩中俞、肩井穴、心俞、腎俞。
  穴組二為(雙側取穴):新設、肩外俞、風門、膈俞、膽俞。
  操作
  在穴位皮膚局部涂少量萬花油,將艾炷粘貼其上,自艾炷尖端點燃艾炷。每穴位每次連續(xù)灸2壯。
  1.精灸組采用小艾炷(底直徑2mm×高3mm),待艾柱燃燒至病人局部皮膚感到輕微灼痛時用鑷子移去艾炷(艾

3、柱大約剩余1/4),更換另一艾炷,局部皮膚潮紅為度。
  2.麥粒灸組采用中艾柱(底直徑5mm×高8mm),待艾柱燃燒至病人局部皮膚感到輕微灼痛時用鑷子夾走艾柱(艾柱大約剩余1/3),更換另一艾炷,局部皮膚潮紅為度。
  3.無熱灸組在所選穴位上貼上隔熱膠墊(直徑5mm圓形),再將小艾柱(底直徑2mm×高3mm)置于膠墊上,待艾柱燃燒大約剩余1/4,用鑷子移去艾炷,更換另一艾炷。
  療程
  三組均3天一次治療

4、,每周2次,兩次治療間隔48h以上,10次為一療程,每位患者每次完成1療程。
  評價時點
  治療前、治療結束時、治療結束后28天時。
  療效觀察指標
  采用Northwick Park頸痛量表(NPQ)為主要觀察指標、簡式McGill疼痛問卷(McGill)、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為次要觀察指標。記錄研究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9.0軟

5、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的方式表示((x)±s),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基線的組間比較,計數(shù)資料選用x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計量資料若符合正態(tài)分布及方差齊性檢驗則選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若不符合者則選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標準為P<0.05;兩兩比較采Wilcoxon秩和檢驗,調整檢驗標準為P=0.0167。組內比較使用配對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及方差齊性檢驗則選用Wilcoxon秩和檢驗。療效比較采用

6、秩和檢驗。
  結果:
  1.本研究共納入95例,有效病例82例,脫落10例,剔除3例,總脫落率為10.5%,總剔除率為3.1%。精灸組共納入32例,剔除2例,剔除率為6.3%;麥粒灸組共納入34例,脫落3例,脫落率9%;無熱灸組共納入29例,脫落7例,剔除1例,脫落率24.1%,剔除率3.4%。
  2.基線比較
  一般資料比較:精灸組、麥粒灸組、無熱灸組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頸椎病診斷分型

7、方面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611、P=0.252、P=0.998、P=0.090、P=0.140),三組平均年齡分別為50.77±11.16、49.39±14.27、47.71±8.93歲;三組平均病程分別為85.13±75.96、76.45±59.77、86.73±81.29個月。療效觀察指標比較:三組患者在治療前NPQ、McGill量表總分、VAS評分方面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75、P=0.170、P=0.142)。以

8、上結果提示三組基線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
  3.NPQ
  經(jīng)治療后,三組患者結束時NPQ量表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精灸組下降幅度最大,麥粒灸組次之,無熱灸組下降幅度最小。隨訪28天時,三組評分均出現(xiàn)回升,其中麥粒灸組回升趨勢最大、其次為精灸組,無熱灸組回升速度較緩。
  組間比較:治療前,三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75);治療結束時,三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3),麥粒灸組得分與精灸組得分相比

9、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3),麥粒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3),精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三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8),麥粒灸組與精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2),麥粒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32),精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組內比較:麥粒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

10、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精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無熱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19),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70),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2)。
  

11、4.McGill
  經(jīng)治療后,三組患者結束時McGill疼痛量表總得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精灸組下降幅度最大,麥粒灸組、無熱灸組下降幅度無明顯差異。隨訪28天時,三組評分均出現(xiàn)回升,其中麥粒灸組回升趨勢最大、其次為精灸組,無熱灸組回升速度較緩。
  組間比較:治療前,三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70);治療結束時,三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0),麥粒灸組得分與精灸組得分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

12、麥粒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3),精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三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1),麥粒灸組與精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0),麥粒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15),精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組內比較:麥粒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13、.01),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精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834);無熱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2),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69),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2)。
  5.VAS
  經(jīng)治療后

14、,三組患者結束時VAS表總得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精灸組下降幅度最大,麥粒灸組次之,無熱灸組下降幅度最小。隨訪28天時,三組評分均出現(xiàn)回升,其中麥粒灸組回升趨勢最大、其次為精灸組,無熱灸組回升速度較緩。
  組間比較:治療前,三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42);治療結束時,三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麥粒灸組得分與精灸組得分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7),麥粒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3)

15、,精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三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7),麥粒灸組與精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0),麥粒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24),精灸組與無熱灸組相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2)。
  組內比較:麥粒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5),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6、P=0.003);精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1);無熱灸組結束時與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隨訪28天時與治療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07),隨訪28天時與結束時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14)。
  6.有效率
  治療結束時,三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3%、61.3%、

17、33.3%;隨訪28天時,三組總有效率分別為60%、20.0%、14.2%。
  7.安全性評價
  本研究共出現(xiàn)3例不良事件,均屬于輕度不良反應,由患者緊張情緒、研究者操作不當所致,均與本次研究相關。研究過程中TESS量表各系統(tǒng)未出現(xiàn)副反應。因此可知,精灸總體是屬于安全的治療措施,不良反應較少。
  結論:
  1.精灸、麥粒灸治療頸椎病頸痛均有療效,精灸明顯優(yōu)于麥粒灸。
  2.在NPQ、VAS、Mc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