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體質指數(shù)與死亡風險的前瞻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及目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及肥胖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道,全球有16億成年人超重,其中至少有4億肥胖患者。每年肥胖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死亡人數(shù)已達30萬,成為僅次于吸煙之后的第2個可以預防的致死危險因素。肥胖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
  體質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國際上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及營養(yǎng)狀況的常用指標,具體公式為體質指數(shù)

2、(BMI)=體重(kg)/身高2(m2)。它是結合體重和身高來衡量人體脂肪相對水平,BMI指數(shù)的大小不僅影響其他機能和素質指標的變化,而且直接關系到人的健康狀況。
  目前,已有不少隊列研究和系統(tǒng)綜述評價過體質指數(shù)和不同疾病、總死亡以及某些腫瘤死亡的關系。但這些研究絕大部分是以高加索人種為研究人群,只有少部分的亞洲人群研究,因此對于亞洲人群BMI與死亡率的關系仍需探討。本次研究運用了流行病學方法,結合2005年至2014年在浙江省

3、寧波市鄞州區(qū)開展的電子健康檔案建設和居民體檢工作,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探討B(tài)MI與死亡率的關系。
  材料與方法:
  基于鄞州區(qū)的衛(wèi)生信息平臺,本研究選取了該區(qū)具有代表性的瞻岐鎮(zhèn)、章水鎮(zhèn)、橫溪鎮(zhèn)、集士港鎮(zhèn)、古林鎮(zhèn),并收集每個鄉(xiāng)鎮(zhèn)2005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間建檔的年滿18周歲以上的居民進入隨訪研究,共計111894名。每份電子健康檔案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身高、體重、行為習慣等內容。建檔后能找到并訪問其中103976名研

4、究對象,獲取病史、住院和死亡等信息,隨訪率為92.9%。本研究死因數(shù)據(jù)來自于鄞州區(qū)疾控中心收集的各鄉(xiāng)鎮(zhèn)監(jiān)測上報的死亡原因登記卡片,并通過死因監(jiān)測軟件導出本次分析的主要研究結局包括全死因死亡和特定死因別死亡。
  BMI四分組采用我國標準,以BMI<18.5為體重過低,18.5≤BMI<24為體重正常,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以體重正常組為參照組。
  BMI九分組劃分為<18.5、18.5-19.9、2

5、0.0-21.9、22.0-23.4、23.5-24.9、25.0-27.4、27.5-29.9、30.0-34.9以及≥35.0 kg/m2。選取中間組23.5-24.9 kg/m2為參照組。
  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估計體質指數(shù)與總死亡率及某些死因別死亡率之間的關聯(lián),分別計算其風險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區(qū)間。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分析性別、年齡或隨訪時間長短等因素對兩者關聯(lián)的影響,本研究還進行了分

6、層分析。為檢測結果的穩(wěn)定性,進一步做如下敏感性分析:1)排除隨訪開始一年內死亡的人群;2)排除隨訪時間不到三年的人群;3)排除現(xiàn)在吸煙者。
  所有統(tǒng)計分析采用SAS統(tǒng)計軟件包(Version9.2,SAS Institute,Gary, NC,USA),所有的分析均為雙側檢驗,顯著性水平為P<0.05。
  研究結果:
  全隊列共102751人,其中男性49528人,女性53223人。人均隨訪7.07年,隨訪時間最

7、長9.56年。期間共3297人(男性1683人,女性1614人)死亡,隊列人群的總死亡率為453.77/10萬人年。
  BMI與總死亡率呈兩端高中間低的類U形曲線關系。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以中間組23.5-24.9 kg/m2為參照組,以年齡和性別因素作為協(xié)變量,BMI<18.5kg/m2組的總死亡風險升高,HR值為1.31(95%CI:1.11-1.54); BMI≥35.0 kg/m2組的總死亡風險最高,HR值為3.71

8、(95%CI:2.22-6.21)。在原協(xié)變量的基礎上增加吸煙、飲酒、體育鍛煉、婚姻狀況及教育程度這五項調整因素后,相較BMI23.5-24.9 kg/m2組,BMI<18.5 kg/m2組的總死亡風險為1.52倍(95%CI:1.24-1.86),BMI≥35.0 kg/m2組的總死亡風險為3.18倍(95%CI:1.50-6.74)。
  Kaplan-Meier生存曲線顯示,不論男性或女性,體重正常者的總死亡風險均小于體重過

9、低者和肥胖者,超重者的總死亡風險最低。按性別分層,各BMI組男性的總死亡風險(HR)都高于相應組女性的總死亡風險。按年齡分層,BMI低(<18.5 kg/m2)和BMI高(≥35.0 kg/m2)的中青年人(<60歲)總死亡風險均高于相應組老年人(≥60歲)的總死亡風險。按隨訪年限分層,在隨訪年限≥7年組,低BMI(<18.5 kg/m2)與高BMI(≥35.0 kg/m2)的總死亡風險都相較于隨訪年限<7年組高。
  BMI≥3

10、5.0 kg/m2組的全腫瘤死亡率最高,25.0-27.4 kg/m2組的全腫瘤死亡率最低。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以年齡和性別因素作為協(xié)變量,<18.5 kg/m2組的全腫瘤死亡風險升高,HR值為1.58(95%CI:1.16-2.14),高于參照組(23.5-24.9kg/m2)。在原協(xié)變量的基礎上增加吸煙、飲酒、體育鍛煉、婚姻狀況及教育程度這五項調整因素后,相較BMI23.5-24.9 kg/m2組,<18.5 kg/m2組的全腫

11、瘤死亡風險為1.80倍(95%CI:1.24-2.63)。
  BMI與某些死因別死亡率也存在一定的U形或J形關系,結果顯示低BMI(<18.5 kg/m2)和高BMI(≥35.0 kg/m2)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危險因素,其中對感染性疾病死亡的效應最為顯著。
  分別剔除早期死亡(建檔后1年內死亡)的病例、隨訪時間不滿三年者以及吸煙者,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均顯示,男性和女性BMI與總死亡率的類U型

12、關系仍存在,并無大的變化。
  研究結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BMI與總死亡率呈類U形關系,與某些死因別死亡率也存在一定的U形或J形關系。低BMI(<18.5 kg/m2)和高BMI(≥35.0 kg/m2)均可增加總死亡以及某些死因別死亡的風險。當BMI在23.5-27.4 kg/m2范圍時,人群的總死亡風險相對較低。超重者總死亡的相對風險并未增加。按照性別、年齡、隨訪年限分層分析,BMI與總死亡率及某些死因別死亡率的類U形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