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語教育史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外語教育發(fā)展史“中國外語教育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其獨特地位。中國第一所學校是外語學校1862年辦的京師同文館。中國共產黨早在其成立前辦了一所外語學校1920年的上海外國語學社學生有劉少奇、任弼時、肖勁光、柯慶施、曹靖華.等。外語教育是我國和世界各國交往的橋梁工作。”其歷史可上溯到元朝。元朝元朝(1280~1368)是我國以蒙古貴族為統(tǒng)治核心的封建王朝。元朝政府將其統(tǒng)治下的人民分成四等: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回回、哈剌魯、欽察、

2、斡羅思)三等是漢人(包括契丹、女真、高麗等族)四等是南人(也就是南宋遺民)。元代將中央學校分為三類:一為“國子學”主要教授儒家學說創(chuàng)立于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69年)。二為“蒙古國子學”創(chuàng)立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1)。規(guī)定蒙古學生70人色目學生20人漢族學生60人共為150人。以學習蒙文譯為《通鑒節(jié)要》為主兼學算學。學成考核精通者量授官職。三為“回回國子學”創(chuàng)立于元世祖到元二十六年(1289年)學生人數定為50人。限公卿大夫及

3、富民子弟入學。所學的不是蒙古文而是亦思替非文(即波斯文)以培養(yǎng)官衙譯史人才為目的。學科授以回回文文字為主專以培養(yǎng)諸官衙譯史人才為目的“亦思替非為波斯古代都城之名亦思替非文字者波斯文字也?;鼗貒訉W者教習波斯文字者也。元時所謂回回文字實波斯文字?!?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元代以后明代教習外語的學校主要是“四夷館”。據《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載:“自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外國朝貢特設蒙古、女直(女真———筆者注下同)、西番(西藏)

4、、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唱(維吾爾)、緬甸八館置譯字生、通事通譯語言文字”。但此時八館是以翻譯語言文字為主因而還不是真正的外語學校而是翻譯機構如翻譯局。直到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才“兼選官民子弟委官教肄學士稽考課程”。明代永樂年間由于鄭和、侯顯相繼出洋和出訪后交往的增多外語教學受到重視。清初改名為四譯館乾隆十三年(1748年)合并八館為西域、百夷二館。明代之后明代之后清政府開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俄語學校———俄羅斯文館

5、。關于俄羅斯文館建立和發(fā)展有許多種說法其中記載較詳而可信的是《康熙四十七年三月設立俄羅斯學之上諭奏事檔》。1689年在中俄尼布楚條約談到時曾出現過葡萄牙人徐日升和法國人張誠擔任翻譯這兩人暗地里和俄國使團戈洛文“里通外國”受賄徇私出賣機密損及中國的根本利益。這只是一例清政府從17至18世紀初主要用西歐各國傳教士和在中國的俄國商人、學生、戰(zhàn)俘擔任中俄之間翻譯工作這種有損中國利益的事不斷發(fā)生??滴蹩紤]到中俄交往之事日增應培養(yǎng)自己的俄語翻譯可防

6、止外國人從中搗鬼??滴跛氖吣?1708年)三月初八日于是在南苑召見大學士馬齊令其“詢問蒙古旗內有愿習俄羅斯文者具奏”。十二日馬齊回奏已得7人康熙認為“甚少”令馬齊“再于八旗蒙古、漢軍內”征集。至二十一日征得“愿習俄羅斯文語之監(jiān)生、閑散子弟等六十八名”。當日馬齊即赴暢春園面奏??滴跸轮?“均令習之”。并命馬齊立即著手選擇教師和校址確定管理體制。經中俄雙方協(xié)商俄方派俄商人瓦西里擔任教習并選定在俄國商團所在地俄羅斯館(俄國東正教第二次高潮第

7、二次高潮在1919年前后。這次高潮的形成和出國留學有密切的關系。1911年清華學堂的成立是個重要的標志清華的方針是“所有辦法均照美國學堂以便學生熟悉課程到美入學可無扦格”。根據這一方針在校內英語取代了漢語除幾門國學課程(國文和中國史地)外其余課程全用英語講授。清華學堂成立之前相當多的教會大學已經是“根在國外、權在教會、西人為主、外國方式?!蔽覈慌鷮W術界的巨子都從此而出如竺可楨、茅以升、嚴濟時、胡適、趙元任、林語堂等。不僅如此由于赴歐勤

8、工儉學運動開展各種外語(尤其是法語)短期培訓在全國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筍。俄語學習也由于1920年上海外國語學社的成立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當時留學熱是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中國青年通過留學到世界各國去尋求救國圖強報效祖國的方法和途徑。我國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朱德.等都是在這一高潮中接觸外語出國留學的。第三次高潮第三次高潮是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谷諔?zhàn)爭后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是面臨必須抉擇的問題外語學習又一次掀起

9、一個高潮。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英語教學和解放區(qū)的俄語教學都備受重視都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措施。1948年這時全國大陸即將解放國民黨在大陸的統(tǒng)治將告結束1948年3月5日在南京中央大學校友會禮堂舉行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的成立大會選舉產生了由范存忠、沈同洽、陸殿揚、張士一、初大告、柳無忌、朱光潛、錢歌川、呂叔湘、陳福田、任泰、袁家驊等21人為理事潘家洵、謝文炳、溫源寧等9人為候補理事的理事會由楊憲益、曹未風等7人為監(jiān)事、沈開驥等3人為候補監(jiān)事的監(jiān)事會。

10、甚至到1948年12月國民黨政府還公布了一份《初、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在解放區(qū)也是在1948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外事學校由中央外事組領導。在東北1946年6月延安外國語學校經中共北滿分局書記陳云等同志討論決定在哈爾濱復校定名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總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由總部參謀長劉亞樓任校長。第四次高潮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第四次高潮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全國范圍內興起的“俄語熱”。這是俄語一支獨秀的學習外語的高潮是由當時“一邊倒”的外交方針政策所

11、決定當時中蘇關系的實際發(fā)展也確有需要。這第四次學習俄語的高潮是在廣原的思想基礎上開展這個思想基礎就是對黨和新中國的擁護和熱愛對社會主義的向往和憧憬。當時流行著一句口號“蘇聯(lián)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學習了俄語就可以直接接觸蘇聯(lián)的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直接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把學習俄語作為一種要求進步響應黨的號召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行動因而不僅青少年學者包括許多學有所成的專家、教授如馬寅初、朱光潛等也不例外。這種精神在表現英語學子對朝鮮戰(zhàn)爭的

12、態(tài)度上:開展抗美援朝運動后北京、上海外國語學校的英語學生踴躍報名參軍英文部的男生幾乎全部獲準赴朝參加對美軍俘虜的教育管理工作。周玨良教授也赴朝。1951年1月華東上海、江蘇、山東、安徽、福建等地參加抗美援朝軍事干部學校英文學員達500人分配到北京外國語學院校學習英語、法語、德語按調干待遇其中不少后又陸續(xù)派出國學習。這批學生中不少人成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yè)和外語教育事業(yè)的骨干成為駐外使節(jié)和著名外語專家、學者。第五次高潮第五次高潮出現在196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