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辨治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咳嗽的辨治,,2,主要內容,一、 經(jīng)典理論二、 基礎知識三、 前人論述四、 大家風范五、 由博反約六、勿忘寒飲,3,一、經(jīng)典理論,,4,天氣通于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通于肺” ?!端貑?#183;陰陽應象大論》:“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5,冬

2、生咳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秋傷于濕,冬生咳嗽。”《素問·生氣通天論》:“秋傷于濕,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6,五藏六府皆令人咳,《素問·咳論》: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7,五臟以治時受病,《素問·咳論》:“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

3、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8,五藏咳,《素問·咳論》:“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痛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9,六府咳,《素問·咳論》:“五藏之久咳,乃移于

4、六府。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而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六府咳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矢氣,氣與咳俱矢。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jié)M,不欲飲食,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10,,《素問·咳論》:“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jīng)?!?

5、11,二、基礎知識,,12,肺在變動為咳,1、肺居西方,五行屬金,其性為燥,其色為白,通于秋氣。2.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主肅降,外合皮毛,開竅于鼻,肺在變動為咳。3、肺為華蓋,其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致邪侵。,13,肺在變動為咳,4、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肝升于左,肺降于右。5、肺與大腸相表里。6、肺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14,三、前人論述,,15,肺受病易,張子剛:“肺為嬌臟,怕寒惡熱,故邪氣易傷

6、而難治?!薄夺t(yī)學原理》:“肺受病易,藥入肺難?!?16,狂瀾激石,《仁齋直指方》:“江流滔滔,日夜無聲,狂瀾激石,不平則鳴.所以咳嗽者,痰塞胸脘,氣逆不下,沖擊而動肺耳。”,17,鐘非叩不鳴,《醫(yī)學心悟》:“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醫(yī)者不去其鳴鐘之具,而日磨挫其鐘……鐘其能保乎?!?18,肺不得清則嗽,《奇效醫(yī)述》:“肺為五臟之華蓋,專主于氣。清濁既分,

7、則無嗽。清氣不分,濁氣上干于華蓋,加以挾水停飲,肺不得清,則為嗽矣?!?19,久嗽難愈,《蒼生司命》:“新嗽易愈,久嗽難愈。所以難愈者,由病邪傳變而入深也。”,20,四、大家風范,,21,(一)《景岳全書》,“咳嗽一證,竊見諸家立論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臨證莫知所從,所以治難得效。以余觀之,則咳嗽之要,止惟二證。何為二證?一曰外感,一曰內傷,而盡之矣。” “總之咳證雖多,無非肺病,而肺之為病,亦無非此二者而已。但于二者之中,當辨陰

8、陽,當分虛實耳。”“蓋外感之咳,陽邪也,陽邪自外而入,故治宜辛溫,邪得溫而自散也。內傷之咳,陰病也,陰氣受傷于內,故治宜甘平養(yǎng)陰,陰氣得復而嗽自愈也?!?22,(二)《沈氏尊生書》,“咳之為病,有新久虛實之殊。新咳者肺有實邪,風則散之,寒則發(fā)之,熱則清之,火責瀉之,濕則除之,痰則滌之。有久病忽咳,病雖久而咳則暴,亦為新咳,必新傷風食也。風則疏之,食則消之即愈矣?!薄熬每日邔偬搶儆簦杏蓺馓撜?,有由血虛者,有由血虛火盛喘咳聲嘶者,有氣

9、血兩虛者,有虛勞嗽痰熱渴汗者,有虛勞咳血痰喘者?!?23,(三)《金匱翼》,“治嗽最要分別肺之虛實,痰之滑澀,邪之冷熱,及他臟有無侵凌之氣,六腑有無積滯之物?!薄疤撜呷藚?、黃芪之屬補之,使氣充則臟自固;實者葶藶、杏仁之屬瀉之,使邪去肺自寧;痰滑者南星、半夏之屬燥其濕;痰濕者栝樓、杏仁之屬潤其燥;寒者干姜、細辛溫之;熱者黃芩、梔子清之;氣侵者五味、芍藥收其氣,使不受邪也;積滯者枳實、栝樓逐其客,使無來犯也。”,24,(四)《中醫(yī)內科學》

10、,1、外感咳嗽 風寒襲肺,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湯合止嗽散; 風熱咳嗽,疏風清熱、宣肺止咳,桑菊飲; 風燥咳嗽,疏風清肺、潤燥止咳,桑杏湯。2、內傷咳嗽 痰濕蘊肺,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痰熱郁肺,清熱肅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湯;肝火犯肺,清肝瀉肺、化痰止咳,黛蛤散合黃芩瀉白散;肺陰虧耗,滋陰潤肺、化痰止咳,沙參麥冬湯。,25,(五)《焦樹德臨床經(jīng)驗輯要》 治咳七法,宣、降、清、溫、補、潤、收。 1

11、、宣法 辛溫宣化,杏蘇散、止嗽散、三拗湯; 辛涼宣肺,桑菊飲、加減銀翹散; 宣郁理氣,加減疏氣飲子,加減七氣湯;,26,(五)焦樹德治咳七法,2、降 法 降氣化痰,蘇子降氣湯、加味沉香降氣湯; 豁痰肅肺,三子養(yǎng)親湯、加味半瓜丸; 祛瘀肅肺,桃仁散、加味當歸飲; 3、清法 清熱化痰,清咽寧肺湯、清肺化痰湯; 清燥養(yǎng)肺,桑杏湯、四汁膏; 清肺瀉火,二母寧嗽湯、清肺降火湯、石膏

12、散; 清暑益肺,加減洗肺散、加味玉露散、清肺白虎湯;,27,(五)焦樹德治咳七法,4、溫 法 溫肺化痰,溫肺湯、八味款冬花散; 溫肺行氣,加減三奇湯; 溫中化痰,半夏溫肺湯、加味理中湯; 溫腎納氣,金匱腎氣丸、加味補肺湯; 5、補法 培補肺氣,補肺湯、黃芪湯; 補陰保肺,加味生脈地黃湯、寧嗽膏; 補腎益肺,加減地黃湯、加減紫菀湯; 補脾益肺,加味人參黃芪湯、加味白

13、術湯;,28,(五)焦樹德治咳七法,6、潤法 甘涼滋潤,清燥救肺湯、加減安書湯; 養(yǎng)陰溫肺,紫菀湯、二冬膏;甘寒生津,沙參麥冬湯、玄霜雪梨膏; 7、收 法 斂肺化痰,潤肺丸、加減人參冬花散; 收肺斂氣,九味散、加味訶黎勒散。 (即 23 法,43 方),29,(六)《中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集》 張琪治咳經(jīng)驗,外感咳嗽風寒,辛溫宣肺,三拗湯;表寒里飲,小青龍湯;風熱,辛涼

14、宣肺,桑菊飲、或銀翹散加味; 內傷咳嗽 分為五臟咳,30,張琪治咳經(jīng)驗,1、肺咳 肺寒,苓甘五味姜辛湯、甘草干姜湯; 肺熱,清肺湯、清金降氣湯; 氣陰兩虛,人參清肺湯; 肺陰虧虛,百合固金湯; 2、肝咳 肝火犯肺,瀉白散加味; 3、脾咳 脾虛生痰,張錫純理飲湯; 脾虛痰熱,加味清氣

15、化痰湯; 4、心咳 心陽衰微,加味真武湯; 5、腎咳 腎不納氣,加味參赭鎮(zhèn)氣湯 (即 12 法,15 方),31,(七)《岳美中論醫(yī)集》外感咳嗽,凡治病,應當適應體內之自然抗病力,因勢而利導之,傷風咳嗽咯痰,是體內驅逐風寒外出之表現(xiàn),醫(yī)者從而用藥助其驅逐,令邪外出。所以,治療傷風咳嗽,唯一方法,就是宣達劑。,32,重癥用古方,咳嗽口渴, 身熱不高, 無其它特殊癥狀者, 宜張仲景之

16、麻杏石甘湯;咳而喘甚, 或所謂哮喘, 喉中如水雞聲者, 宜張仲景之射干麻黃湯;咳而發(fā)熱怕冷, 汗不出或汗出而臭, 倚息不得平臥, 臥則咳甚者, 宜張仲景之小青龍湯;咳嗽腹?jié)M身熱甚, 氣上升不得降者, 宜張仲景之厚樸麻黃湯。,33,輕癥可用時方,咳嗽輕癥, 鼻微塞不發(fā)熱者, 可用程鐘齡之止嗽散;咳而痰多者, 可用張景岳之六安煎(半夏 陳皮 茯苓 甘草 杏仁 白芥子 生姜);咳而怕冷, 無汗痰多, 趨于寒化

17、者, 可用黃元御之紫蘇姜苓湯(蘇葉 二陳湯 生干姜 砂仁);咳嗽喘滿, 頭目昏痛, 鼻塞聲重, 痰涎不利,胸膈脹悶者, 可用局方之金沸草散。,34,注意事項,治外感咳嗽, 首宜禁用收斂藥, 如五味子 罌粟殼;治外感咳嗽, 宜宣達, 則滋膩甘寒在所應忌;體弱及老年人, 顧忌虛弱用補, 則欲速則不達;停食咳嗽, 用雞內金, 即完全不爽, 最宜忌之;風寒咳嗽, 最忌葶藶子; 食物宜忌葷油 。,35

18、,(一)辨證要點,1、分外感內傷2、別陰陽寒熱3、辨新久虛實4、析痰氣燥堅,36,(二)治咳要法,一曰宣肺; 二曰清熱;三曰化痰; 四曰調肝;五曰通腑; 六曰潤燥。,37,(三)治咳經(jīng)驗方,白牛宣肺湯 白僵蠶 牛蒡子 杏 仁 前 胡 荊 芥  薄 荷  紫 菀 甘 草,38,方 解,本

19、方以白僵蠶、牛蒡子宣肺散邪利咽為君,杏仁、前胡宣肺化痰止咳為臣,桔梗、荊芥、薄荷、紫苑祛風散邪利咽止咳為佐,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共奏宣肺散邪止咳利咽之功。,39,(四)治咳大綱,1、咳嗽治重宣肺 2、止咳必借調肝 3、常需清化通潤 4、務使藥力入肺,40,1、 咳嗽治重宣肺,治療咳嗽以宣肺散邪為第一要義。肺在變動為咳,咳嗽臨床首要是分外感內傷、新久虛實。一般認為:外感新咳,病常突起,實證為多

20、;內傷久咳,病程已長,虛證較多。,41,1、 咳嗽治重宣肺,有些咳嗽,病程雖長,甚至數(shù)月逾年,但不宜以新久來分辨外感內傷,虛證實證。本病雖日久不愈,但咳嗽聲音重濁不揚,咽喉作癢,癢必陣咳,癢息咳止,此為肺系受邪,肺氣失宣之征。外邪日久未盡,留于肺系,擾于咽喉,故咽喉作癢,咳聲重濁。,42,1、 咳嗽治重宣肺,若以久咳內傷,責之臟虛,以五勞虛咳論治則犯虛虛實實之戒。我在治療時重視宣肺散邪,每投以白牛宣肺湯。  治療咳嗽要宣肺散邪

21、。,43,2、止咳必借調肝,社會變動,改革直進,競爭激烈,壓力倍增,心理失衡,將軍不寧。,44,2、止咳必借調肝,陣發(fā)性咳嗽,每為嗆咳,嚴重者一時許或發(fā)作數(shù)次,或干咳少痰,或咯出粘痰少許而咳嗽漸平。嗽咳較甚者,詢之多有心煩急躁之狀,咳急或面赤汗出,切其脈左關獨弦滑,我責之為肝侮肺逆所致。,45,2、止咳必借調肝,肝和肺有密切的關系,肝屬木,主疏泄,其氣上升;肺屬金,主肅降,其氣下降,肝升肺降,氣機協(xié)調。若肝氣因熱、因郁而上沖,則肺氣浮

22、張,不能肅降,肝侮肺逆,陣咳不已。因此治療陣咳、嗆咳甚者,宣肺散邪時亦必考慮臟腑之間的關系,當治其肝.肝氣安和,則陣咳即止。,46,2、止咳必借調肝,咳,心煩急躁,舌紅苔黃,脈數(shù)者,每入清肝之品,如黛蛤散、炒梔子、丹皮??龋^暈面赤,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者,常入平肝之品,如鉤藤、菊花???,脅痛脹滿,心煩易怒,脈弦者,時入疏肝之品,如柴胡、玫瑰花。許多久咳治療效果不好,往往是沒有或疏于治肝所致。,47,3、常需清化通潤,咳嗽治難收功,

23、往往與不重視清肺、化痰、通腑、潤燥有關。 由于五運六氣的變遷,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氣候變暖; 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處環(huán)境和飲食結構也有很大變化,人們體質增強,內熱易生。,48,3、常需清化通潤,因此外感之邪,風寒漸少,而風熱日多.即使感受風寒之邪,由于體質的影響,易從陽化熱,故咳嗽亦以風熱為多見;既為寒邪,每表現(xiàn)為“寒包火”。因此治療應注意清肺。清肺之品,我喜用

24、黃芩、生石膏、桑白皮之屬。,49,3、常需清化通潤,陣咳不止,亦或為痰阻,每于咳出少許粘痰,而氣息漸平。凡痰黃視為熱痰,既或白痰而粘,不易咯出,亦為熱痰。故治療咳嗽勿忘化痰,清化熱痰,則用膽星、栝樓。,50,3、常需清化通潤,肺苦氣上逆,肺與大腸相表里。咳嗽肺失肅降,或由腑氣不通所累,故凡診治咳嗽,我必先查問其大便之軟硬通滯,凡便秘、便結、大便不暢者,則佐以通腑,腑氣一通,咳嗽頓減。我每入熟軍、檳榔、火麻仁等藥。,51,3、常需

25、清化通潤,肺屬燥金,通于秋氣.燥邪當令,或熱爍肺津,則見肺燥之狀。干咳無痰,或痰少粘稠,咯出不爽,鼻燥咽干,胸中煩熱,是屬燥熱津傷,治當兼以潤肺。我每入麥門冬、玄參、沙參等藥以潤之。,52,4、務使藥力入肺,明代汪機說:“肺受病易,藥入肺難?!笨人裕洳≡诜危委熑⌒У年P鍵,在于務使藥力入肺。,53,第一層次,驗方白牛宣肺湯,用藥多取輕清宣散之品,是其第一層次。白牛宣肺湯   白僵蠶 牛蒡子 杏

26、仁 前 胡 荊 芥 薄 荷  紫 菀 甘 草,54,第二層次,《溫病條辨》銀翹散的煎法說:“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故我治療咳嗽,特囑病人煎藥之法:先泡 20 分鐘,大火汆開后,以小火煮 12 分鐘即可,只煎1次。這也是“香氣大出即取服”之意,此為第二層次。,55,第三層次,《傷寒論》桂枝湯服法,“適寒溫,服一升

27、,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蟛∪朔師犸?,藥后溫覆,或啜熱稀粥,令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此取《傷寒論》桂枝湯服法,是第三層次。,56,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正是吳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意。其目的是務使藥力入肺。,57,六、勿忘寒飲,《內經(jīng)》:“形寒飲冷則傷肺?!毙∏帻垳?麻黃、芍藥、細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解表化飲, 治咳平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