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耐火材料的外文翻譯--連續(xù)系列固溶體的形成粉末制備肼的方法 cr203-ai203系統(tǒng)(中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中文3000字</b></p><p>  料研究通報。 31日,第7號,第861-868,1996</p><p>  版權(quán)01996 Elsevier科學有限公司 </p><p>  在美國印制。保留所有權(quán)利</p><p>  0025-5408/96$ 15.00+.00</

2、p><p>  PI1 SO0255408(96)00064-5</p><p><b>  (中文3000字)</b></p><p>  連續(xù)系列固溶體的形成粉末制備肼的方法: Cr203-AI203系統(tǒng)</p><p>  M. Watanabe, T. Hirayama, M. Yoshinaka</p>

3、<p>  K. Hirota and 0. Yamaguchi* </p><p>  分子科學與技術(shù)系,工程學院,</p><p>  同志社大學,京都田邊61O-03,日本</p><p> ?。ㄓ蒑.小泉推薦)(九月25,1995;接受,1996年1月17日)</p><p>  摘要:氧化鉻(Cr203)和氧化鋁(A

4、I203)固溶體粉末已經(jīng)被用來制備肼的方法。所制備的粉末分為三組:(1)AI203低于25 mol%的非晶(2)氧化鉻和氧化鋁的混合物以及AI203在25和80 mol%得到的AIO(OH)凝膠(3)在較低溫度下從非晶態(tài)材料中在高于80 mol%的AI2O3結(jié)晶出AIO(OH)凝膠。導致形成連續(xù)的一系列固溶體過程的設計步驟已經(jīng)被驗證。在組成摩爾Cr2O3/AI2O3=80/20%已被鑒定為顆粒大小和形狀中準備Cr2O3粉末。在900&#

5、176;C以上單個粒子趨向一個六角形的形態(tài)學關(guān)鍵詞:A.氧化物,A.無機化合物,B.溶膠 - 凝膠化學,D.晶體結(jié)構(gòu)</p><p><b>  引言</b></p><p>  Cr2O3和a-AI2O3具有相同的晶體結(jié)構(gòu),有一個的六角形系統(tǒng)(1)Cr2O3-a-AI2O3系統(tǒng)形成連續(xù)固溶體(2)王爾德和里斯關(guān)于晶格參數(shù)的線性變化有一些異議。(3)蒂洛等人發(fā)現(xiàn)線性

6、;(4)格雷厄姆發(fā)現(xiàn)加入8 mol%的Cr2O3沒有線性改變;(5)羅西勞倫斯也發(fā)現(xiàn)此變化(6)和斯普里格斯和德爾線性負偏差?。?)具有廣泛分散的非線性行為。為了形成固溶體需要在大于1400°C加熱很長一段時間或熱壓(1200°-13OO°C/5000-6000 psi/20-40min)最近已開發(fā)一種新的制備方法,在一些系統(tǒng)中用肼水合物(8)。在最近的研究中,我們將這種方法運用于制備Cr2O3-Al2O3

7、系統(tǒng)。在較低的溫度下由制備肼的方法從非晶態(tài)材料中準備獲得了Cr2O3固溶體包含26mol%的AI2O3。此外,在制備的粉末中即80 和100 mol%Al2O3 制備出AIO(OH)凝膠。目前的論文對于Cr2O3-a-AI2O3系統(tǒng)形成連續(xù)固溶體有詳盡的介紹。</p><p><b>  實驗程序</b></p><p>  從A到M這13個成分被選為本研究(表1)。

8、硝酸鉻(Cr(N09)3·9H20,,純度為99.9%),硝酸鋁(AI(N03)·9H20, 純度為99.9%),肼水合物((NH2)2·H2O,80%)為起始原料為商業(yè)的獲得方法。前兩個通過在蒸餾水中溶解分別調(diào)整為0.5 mol / L的水溶液。在室溫下用磁力攪拌器攪拌30分鐘混合溶液(pH值2),然后在75°C肼水合物逐滴加入水溶液,在不斷攪拌,直至產(chǎn)生的懸浮溶液的PH達到9。在加入補償后,懸

9、浮溶液在同樣的溫度加熱1小時。通過離心該產(chǎn)品從懸浮液分離出來,在熱水中水洗超過10分鐘,以去除吸附肼和硝酸鐵,然后在120℃下下減壓干燥。</p><p>  在1O°C / min的升溫速率在空氣中進行了差熱分析(DTA);a-Al203被用來作為參考。從DTA獲的試樣,冷卻后使用鎳過濾CUK,輻射和X-射線衍射儀(XRD)檢查,測角儀掃描速度0.25次/分。由高純度硅間隔標準來援助來測量晶面間距,單

10、位細胞值由最小二乘細化確定。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使得粉末的電子顯微鏡檢查得以開展。</p><p><b>  結(jié)果與討論</b></p><p>  鑒定所制備的粉末。所制備的粉末A至D都是無定形。對于從E到M的粉末通過 X射線衍射線AIO(OH)凝膠的觀察;隨著AI2O3量的增加,他們增加的強度也增加。,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顯示所有粉末高度結(jié)塊初級

11、粒子大小無法得到解決,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可以顯示10納米的初級粒子。</p><p>  Cr2O3和AI2O3形成。圖1顯示了粉末A和M.的差熱分析DTA曲線連續(xù)兩個吸熱峰在120°C和27O°C可以歸結(jié)為吸收水和水合水分別脫水形成。 DTA曲線表示的起粉的化學成分</p><p>  結(jié)晶溫度,在1300°C加熱標本10分鐘鑒定其階段。</

12、p><p>  注:ss=固相。*通過X射線衍射測定其結(jié)晶溫度。</p><p><b>  溫度(° c)</b></p><p>  圖1(a)A及(b)M粉末的差熱分析曲線DTA</p><p>  由于在380-405°C結(jié)晶出Cr2O3粉A顯示了尖銳的放熱峰。當緩慢增加溫度到700°

13、;C Cr2O3結(jié)晶后的X射線衍射線性強度增加。Cr2O3晶格參數(shù)值(l1OOO°C的C / 1H)a=0.4956和c =1.358nm,同意報告的數(shù)據(jù)(a=0.4954和c =1.3584 nm)(1)粉末M,吸熱和放熱峰分別在390-540°C和1140-121O °C出觀察。如下所述,前者被發(fā)現(xiàn)是由于AIO(OH)凝膠釋放羥基后者是由于θ-AI2O3轉(zhuǎn)化為a-AI2O3造成的。在540℃以上結(jié)晶脫水

14、后結(jié)晶Ý-AI2O3,隨著溫度的升高至850°C其X射線衍射線強度增加。雖然沒有高峰期由于Y- - θ-AI2O3至在差熱分析DTA曲線上被標記</p><p>  圖2粉末(a)B,(b)D,(c)E,(d)I,(e)J的DTA曲線</p><p>  圖3在1000°C.加熱1小時晶格參數(shù)Cr2O3(SS) </p><p> 

15、 樣本分別在1050°C和1120°C加熱各自得到a-AI2O3和θ-AI2O3間的混合物和只有θ-AI2O3,澳,只有B鋁,03,分別介紹了混合物。加熱到1210°C之后一個單相的a-AI2O就形成了。估計 a-AI2O3的晶格參數(shù)(1400℃/1 h)a=0.4754和c=1.300 nm,估計值與這些協(xié)議報告(a=0.4758和c =1.2991 nm處)相一致(1)</p><p

16、>  Cr2O3/ AI2O3固溶體的形成。幾個樣品的差熱分析DTA曲線如圖2所示。熱量的行為分為三類:(1)粉末B到粉末D(2)粉末D到粉末I(3)粉末J粉末L。整個加熱過程(加熱至1400°C),對于粉末B到D的粉末沒有觀察到起媒介作用的AI2O3和a-AI2O3。由于Cr2O3線固溶體的結(jié)晶使他們的差熱分析DTA曲線釋放一個放熱峰,盡管這個放熱峰是隨著AI2O3增加其放熱峰在高度上是減少的(如表2 (a)和(b))

17、反應。眾所周知無定性材料的晶體都有一個放熱反應,如果這個晶態(tài)材料是固相并且包含外來離子如鐵離子,隨著外來離子如鐵離子量的增加結(jié)晶形式的能量略微降低(9)。因此,可以認為隨著AI2O3增加造成了放熱峰的高度的減少。表1表面了隨著AI2O3增加結(jié)晶發(fā)生在較高的溫度和更寬的溫度范圍。由于在尺寸上有很大的變化造成成分發(fā)生變化。圖3顯示了Cr2O3在1000°C加熱1小時Cr2O3晶格參數(shù)的變化。直到AI2O326 mol%其值才發(fā)生線

18、性變化,晶格常數(shù)a和c分別從0.4956到0.4910納米1.358到1.342納米。(10)在先前的論文里由目前的方法關(guān)于處理特征和純Cr2O3的燒結(jié)</p><p>  圖4顯示Cr2O3在電子顯微鏡的情況。粉末在600° C加熱后可以觀察到細小的顆粒物(15納米)。他們分別在900° C 和1100° C長大到50納米和120納米,并且在1400° C長到200納米。

19、此外,粉末在加熱到高于900° C顆粒呈現(xiàn)出六角板的形態(tài)。雖然沒有獲得其他證據(jù)支持,粒子形態(tài)可能表明這些片晶(000 1)面(10)。</p><p>  在粉末E到I的過程可以觀察到吸熱和放熱峰粉圖2(c和d)段);前者是由于AIO(OH)凝膠脫水后者是由于Cr2O3結(jié)晶造成的。在390°C至540°C段發(fā)生脫水,純的AIO(OH)凝膠脫水也是發(fā)生在此溫度區(qū)間。另一方面,隨著Cr2

20、O3 量的增加 在較高溫度下結(jié)晶溫度發(fā)生改變。在 1000°C 加熱1個小時 將出現(xiàn)Cr2O3和θ-AI2O3的混合物。</p><p>  圖4 通過加熱到(a)600° C,(b)900° C,(c)1100° C和(d)1400° C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下準備Cr2O3和粉末,在Cr2O3在加熱速率為1000° C/h其晶格常數(shù)為恒定值(

21、a=0.4910納米和c=1.342納米),忽略其開始成分(如圖3)。因此,在很低溫度下AI2O3達到26 mol%可以形成Cr2O3固相。</p><p>  對于粉末J到粉末L,正如上面所描述的(圖2(e))在相同的溫度范圍由于脫水可以關(guān)程序到吸熱峰。在整個加熱過程沒有探測到Cr2O3相存在。結(jié)果表明,所制備的粉末為AIO(OH)凝膠固相。當標本在1000° C加熱1個小時將變?yōu)?#221;-AI2

22、O3和θ-AI2O3的混合物。為較弱和廣泛的X射線衍射線,AIO(OH)凝膠的晶格常數(shù)將不確定。</p><p>  連續(xù)固溶體系列的形成。在1300°C將樣本加熱10分鐘以鑒別其相組成,如表1所示。從粉末B到粉末D的Cr2O3,從粉末E到粉末I的Cr2O3和a-AI2O3的混合物。和興粉末J到粉末L的a-AI2O3。圖5顯示了其晶格參數(shù)。單相固溶體Cr2O3和a-AI2O3與上面所描述的連續(xù)系列的固溶

23、體一致。因此,很明顯AIO(OH)凝膠在脫水之后經(jīng)過θ-AI2O3轉(zhuǎn)變?yōu)?#221;-AI2O3,從粉末E到粉末I的Cr2O3和a-AI2O3的晶格參量隨著AI2O3量的增加線性一致。</p><p>  圖5 在1300°C加熱10分鐘Cr2O3和a-AI2O3的晶格參數(shù)</p><p><b>  圖6</b></p

24、><p>  在1400° C加熱1個小時Cr2O3的晶格參量</p><p>  結(jié)果表明在Cr2O3和a-AI2O3的之間的反應在連續(xù)系列固溶體的方向取得進展,因為在1000°C加熱1個小時后Cr2O3的晶格參量為恒定值(a=0.4910納米和c=1.342納米),如圖3所示。</p><p>  通過在1400°C加熱1個小時能過形成

25、一系列連續(xù)的固溶體。隨著量的變化這些連續(xù)固溶體的晶格參量幾乎是線性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小負曲率(如圖6)。這些數(shù)據(jù)與格雷厄姆(5)羅西和勞倫斯(6)完全一致。因此,用脫水的方法準備粉末,在很低的溫度下Cr2O3-AI2O3系統(tǒng)的線性固溶體能夠形成。</p><p><b>  文獻</b></p><p><b>  . </b></p>

26、;<p>  1.Powder Diffraction File, Cards No. 6-0504 and 10-173, Joint Committee on Powder Diffraction </p><p>  Standards, Swarthmore, PA (1967). </p><p>  2. E.N. Bunting, Bur. Stand.

27、J. Res. 6, 947 (1931). </p><p>  3. W.T. Wilde and W.J. Rees, Trans. J. Brit. Ceram. Sot. 42, 123 (1943). </p><p>  4.E. Thilo, J. Jander, and H. Seemann, Z. Anorg. Allg. Chem. 279,2 (1955). &

28、lt;/p><p>  5. J. Graham, J. Phys. Chem. Solids 17, 18 (1960). </p><p>  6. L.R. Rossi and W.G. Lawrence, J. Am. Ceram. Sot. 53,604 (1970). </p><p>  7R.M. Spriggs arid S.L. Bender,

29、J. Am. Ceratn. Sot. 45, 506 (1962). </p><p>  8.For example, K. Ishida, K. Hirota, 0. Yamaguchi, H. Kume, S. Inamura, and H. Miyamoto, J. Am. Ceram. Sot. 77, 1391 (1994). </p><p>  9. For ex

30、ample, W.D .Kingery, H.K. Bowen, and D.P. Uhlman, Introduction to Ceramics, 2nd ed., </p><p>  p, 13 1, Wiley & Sons, New York (1976). </p><p>  10.A. Kawabata, M. Yoshinaka, K. Hirota,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