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莢炭疽病的發(fā)病因子及其防治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浙江省是全國鮮食大豆主要生產(chǎn)和冷藏基地。鮮食大豆品種“臺75”因其品質好,產(chǎn)量高,于1994年從臺灣引入我省栽培,是外商指定的唯一用來出口的品種,且目前還沒有可替代的品種。從2001年夏開始,浙江省鮮食大豆主栽品種“臺75”豆莢上嚴重發(fā)生類似機械損傷的不明病害侵擾,致使經(jīng)濟價值嚴重降低。課題組已對該病害癥狀,病原物,病原菌形態(tài)學鑒定、分子鑒定和室內有效殺菌劑篩選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經(jīng)3年多的研究,已明確引起“臺灣75”鮮食大豆豆莢發(fā)生

2、癥狀酷似機械損傷的病害的病原物是平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Schwein.)Andrus & W.D.Moore。因該癥狀與大家熟知的由炭疽菌引起的大豆炭疽病的癥狀明顯不同,并且該癥狀主要出現(xiàn)在豆莢上,課題組把該癥狀的炭疽病稱為大豆豆莢炭疽病。本研究在此基礎上,著重對該病害的發(fā)病因子及其防治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 1.生物特性研究表明:光照條件對病原菌菌絲生長和分生孢子萌發(fā)無顯著性影響,但連續(xù)關

3、照條件下產(chǎn)孢量最大。該菌的菌絲生長溫度范圍為15-35℃,最適生長溫度30℃;在pH 3-12的范圍內均能生長,最適pH范圍為5-7。分生孢子在15-30℃之間都能萌發(fā),最適萌發(fā)溫度是25℃;在pH3-10范圍內都能萌發(fā),最適萌發(fā)pH為7。菌絲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溫度分別為60℃和56℃,15min。在相對濕度低于97%時,分生孢子不能萌發(fā)。該菌可以利用多種碳源和氮源,在供試碳氮源中,菌絲生長的最佳碳氮源分別是蔗糖和酵母粉,而分生孢子萌發(fā)的

4、最佳碳氮源分別為麥芽糖和酵母粉。 2.對影響大豆豆莢炭疽病發(fā)生的主要因子的研究結果表明:在供試的8個大豆品種中,對豆莢炭疽病最為感病的品種是“臺75”。影響大豆豆莢炭疽病發(fā)生的主要因子是降雨量和溫度。病害預測模型為Y=-177.76+14.66X1+5.046X21+0.286X3(Y代表病情指數(shù),X1代表溫度,X3代表降雨量),病害發(fā)生嚴重程度與降雨量和溫度呈正相關。 3.對田間病害防治試驗結果表明:防治該病害的有效殺

5、菌劑以70%甲基托布津WP為首選,其次為40%施佳樂SC和43%好力克SC等。最佳防治生育期為大豆的始花期和盛花期,并且最好在此間的雨中間歇期進行防治。 4.對哈茨木霉菌株T6、T9、T10、T25、T34、寡雄腐霉菌株QCO5和枯草芽孢桿菌菌株B1、B3對大豆豆莢炭疽病病原菌菌株XST01的拮抗作用及其機制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表明:這些菌株對大豆豆莢炭疽病病原菌XST01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據(jù)抑菌率:哈茨木霉菌株T34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