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戴震重知哲學研究姓名:王艷申請學位級別:博士專業(yè):中國哲學指導教師:陳衛(wèi)平2003.5.1獨立的主體和客體概念,打破了理學“心——理”統(tǒng)一的結構。其次,他賦予了“善”概念以新的內涵,善作為表示人性特征的概念其含義是“自然”,作為表示法則和規(guī)范的概念其含義是“必然”,所以人擴充自身的能力(自然)和認識事物的法則(必然)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都是善的具體表現。這樣,對知識的廣泛追求就有了道德價值涵義,道德則成了知識的
2、結果。求知在戴震的哲學中具有最高的意義。第四章求知(也是明善)首先表現為認識外物之理,本章將討論戴震如何在認識論的視野內看待“理”的問題,以及“理”與“情”、“欲”的關系問題。戴震把理學的具有形而上實體意義的理(或天理)還原為事物的“分理”和“條理”。分理和條理是“天地、人物、事為之理”,屬“不易之則”,具有“虛”的特點,人們只有通過認識才能知道事物之理的存在。理不能在本體論的層面被解釋,卻可以在認識論的層面被接受,戴震以此排除理學理概
3、念的合理性,建立起自己的理概念。戴震同樣是在認識論的視角下討論理與情、欲的關系。他認為情欲是“物”,有其客觀法則。他把情欲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可以普遍化的,即人人都應具有的、因而是社會性的情感和欲望,屬于理,是應該得到滿足的;另一部分是不能普遍化的、只能存在于一己的情欲,戴震稱之為私欲,是應該祛除的。惟有通過正確的認識才能把握情欲中之理??傊?,戴震試圖通過認知,在情、欲和理之間建立某種客觀的、確定的關系。第五章重知(即明善)還表現為正確
4、理解經典文獻,“明古賢圣之道”,本章著重揭示戴震在詮釋經典文獻中的方法論特色。戴震首重“實事求是”的原則,在此基礎上他提出“知本始”、“求會通”、“精于道”等具體步驟。戴震注意到知識與智慧(圣智)的不同,認為理解六經、孔、盂,不能停留在考據學的追求具體知識上,而必須上升到明道才能具備圣人的智慧。然而他逐層第進的方法最終還是求知的方法,他的進于圣智從根本上看還是求知。他試圖超越具體知識同他懼怕超越會導致理學的“以意見為理”之間,存在著緊張
5、關系。第六章戴震的重知在其后學那里得到一定的延續(xù),更重要的是發(fā)生了折變。焦循的“能知故善”思想顯然受到戴震重知的影響,但他把知限定在“禮”的范圍內,與戴震把“理”視為知的對象有一定距離。知的對象從“理”轉變成“禮”,這在焦循、凌廷堪和阮元那里成為主導趨向,并演變出“以禮代理”說?!耙远Y代理”把戴震的重知引離了它原來的路線,使戴震的認識論轉向歸于夭折。他們的思想沒能成為將戴震哲學引進近代的橋梁。本章最后探討了戴震重知哲學的近代意義。關鍵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