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chǎn)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nóng)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jīng)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jié)匯報 調(diào)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yún)R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jīng)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nóng)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jīng)營營銷 >
    經(jīng)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jīng)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nèi)控風控 地產(chǎn)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nèi)科醫(yī)學 婦產(chǎn)科 神經(jīng)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第四章第四章對外漢語教學的階段論對外漢語教學的階段論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階段劃分的基本原理階段劃分的基本原理一階段劃分的依據(jù)階段劃分的依據(jù)一個熟練使用漢語的人所具有的漢語知識和言語能力是綜合的、立體的、全方位的。目前人們對漢語本身的認識還談不上有多么深入全面,更談不上對人腦里的漢語知識和言語能力有多么具體的認識,當然不可能讓不會漢語的人一下子就能掌握并能使用漢語。我們只有根據(jù)目前對漢語知識和人學習使用語言規(guī)律的認識和經(jīng)驗,來選擇有限的學習內(nèi)容。就是這有限的內(nèi)容,我們也不可能一股腦兒地教給學生要求他們掌握,也必須精心地對它們進行分析,理出一定的語言知識點和語言技能項目,再根據(jù)一定的教學對象和教學時間,選出最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選出的語言知識點和語言技能項目是否合適,首先要看它們是否適合學生學習和使用。學習漢語的學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其母語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各自學習語言的能力和原有的漢語水平也有差異,我們必須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根據(jù)學生的漢語水平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或級,再為每一級學生選出適合他們的語言知識點和技能項目,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確定合適的教材,這樣才能夠使教學安排具有計劃性和針對性。對外漢語教學無論是從教學理論上說還是從教學實踐的需要出發(fā),都必須劃分出不同的階段。接下來的問題是,要分出多少個階段才是合適的。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說,劃分出的階段越多越細,就越能區(qū)分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就越便于因材施教。比如,來中國以前在本國已經(jīng)學習了一個月漢語的學生和已經(jīng)學習了三個月的學生,他們的漢語水平應該是有高低之分的,最好是把他們分在不同水平等級的班里。但在實際組織教學活動中,由于受到教學條件(如教室、教師人數(shù)等)的限制,或出于教學成本方面的考慮,一般不可能使進入同一個階段班級的學生的漢語水平做到整齊劃一。拿零起點班來說,設立這個班是假定進入這個班的學生都是一點兒也沒學過漢語的,實際上有的學生在來中國以前已學了一個月或幾個月的漢語,已經(jīng)具有了一定的漢語基礎,但他們的水平又達不到進入更高一級的要求,這樣他們就只能進入零起點班。當然對外漢語教學階段劃分并不是絕對的。語言知識點和技能項目排列的先后有些是經(jīng)過研究排定的,有不少是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排定的,還有些是可前可后的。每一階段要求學習、掌握哪些知識點和技能項目,都有一定的可伸展的空間。學生從低一階段進入高一階段最終是要看他是否掌握了他所在階段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項目。學生們學習語言的能力各有差異,一個階段學習以后,大部分學生可以進入高一級階段,也有少數(shù)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學生可能達到進入更高一級的水平,不過也有少數(shù)學生由于學習不夠努力或者受自身語言學習能力的制約等原因未能達到進入高一階段的水平。所以一個階段學習以后,一般要根據(jù)學生的漢語水平對其進入哪一階段學習進行重新安排或進入高一階段,或跳過高一階段進入更高一階段,或留在所在的階段重新學習。在學生數(shù)量達到相當?shù)囊?guī)模、試委員會辦公室考試中心制定的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共收詞語單位8822個,其中甲級詞1033個,乙級詞2018個,丙級詞2202個,丁級詞3569個。對外漢語教學的初級階段的兩個學期的詞匯教學范圍基本上是以甲級詞和乙級詞為依據(jù)的。初級階段的漢語教材編入這兩個等級的詞匯量要求在85(甲級詞)和80(乙級詞)以上。中級階段兩個學期的詞匯教學范圍基本上以丙級詞為依據(jù)。中級階段的漢語教材編入丙級詞要求在75以上。高級階段兩個學期的詞匯教學范圍基本上以丁級詞為依據(jù)。高級階段的漢語教材編入丁級詞也要求在75以上。各個階段都允許出現(xiàn)一些超綱詞,但在教學(主要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超綱詞在初級階段一般不多于20,在中級階段一般不多于30,在高級階段一般不多于35。2不同的教學階段的教學詞匯不僅數(shù)量不同,而且要求學生掌握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初等階段學習的大綱范圍內(nèi)的詞語基本上都要求復用式掌握,即要求聽說讀寫四會,只要求領會式掌握的詞語數(shù)量極少。但到了中級、高級階段,大綱范圍內(nèi)的詞語要求領會式掌握的比例越來越大,要求復用式掌握的詞語比例要小一些。語法教學也是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的。根據(jù)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3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被分解為1168項(點),其中甲級語法129項,乙級語法123項,丙級語法400點,丁級語法516點。各階段的語法教學也基本上要依照這樣的指標來進行初級階段兩個學期的漢語教材要求編入甲級和乙級語法項目各90,超綱語法項目不多于10;中級階段的漢語教材要求編入丙級語法點的80,超綱語法點不多于30;高級階段的漢語教材要求編入丁級語法點的80,超綱語法點不多于35。不同教學階段的言語技能教學內(nèi)容也有差異。拿寫的能力教學來說,在初級階段經(jīng)常會安排一些抄寫(詞語、句子、課文)、模仿造句、敘述簡單的事情等練習,著重訓練書寫漢字、運用詞語和基本語法的準確性;到了中級階段則會安排一些聽記語段、語篇的練習,還要安排一些敘述復雜事件、說明事物或陳述意見主張的寫作練習,在訓練語言表達準確性的同時逐漸訓練謀篇布局的能力。語音、詞匯、漢字、語法等這些基本教學內(nèi)容的等級劃分工作,已經(jīng)取得了比較豐富的成果,但對教學中涉及的語言功能和相關的文化因素的等級劃分的研究還不很充分,量化的程度還不高。目前我們對各教學階段應該安排哪些功能項目和哪些語言文化知識等問題的認識還比較模糊,但有些問題是很明確的,比如,在初級階段安排“打招呼”、“歡迎”、“打算”、“喜歡與否”、“要求”、“禁止”等功能是合適的,而在初級階段安排大量的文化知識(包括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等)內(nèi)容則是不合適的。到高級階段,除了要繼續(xù)加強高級言語技能的訓練之外,有關語言知識、文化知識方面的課程的比重會稍大些,特別是在漢語言專業(yè)本科的高級階段,可以開設“當代中國話題”、“現(xiàn)代漢語詞匯”、“現(xiàn)代漢語語法修辭”、“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史”等課程,還可以開設“漢語古籍選讀”、“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等選修課。四教學等級大綱教學等級大綱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和總體目標確定下來之后,再對這些基本內(nèi)容和總體目標進行分析、分級、排列教學的先后順序,把分解、排列的結(jié)果放到各個不同的教學階段,即確定在每個不同的教學階段教些什么、應該達到怎樣的目標以及為了達到目標應該采取怎樣的手段(如設置哪些課程、安排多少課時等),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可以制定對外漢語教學的等級大綱。等級大綱為各個階段的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了基本的規(guī)范編寫各階段的教材必須以相應階段的等級標準或大綱為依據(jù),選取哪些語言點、培養(yǎng)怎樣的技能都應該根據(jù)等級大綱,這樣才能避免教材編寫的隨意性;教師在組織各階段的教學活動時,也應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20
      1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漢語語法學史,2015春季學期徐紅,思考,漢語語法史和漢語語法學史是一回事嗎為什么首先要學習漢語語法學史對于漢語語法現(xiàn)象的研究始于何時為什么中國直到19世紀末才有系統(tǒng)的語法學研究漢語語法研究可以分幾個時期,每個時期有哪些代表性的語法論著和語法學流派提出了哪些語法術語和語法觀點現(xiàn)代漢語語法學界之南派和北派的區(qū)別在哪里漢語語法研究對漢語語法特點的探討是如何發(fā)展的漢語語法研究有沒有自己的語法理論漢語語法研究受西方語言學理論的影響有多深海外漢語語法研究有哪些重要論著和學說一百多年來漢語語法研究的研究對象、研究范圍、研究單位、研究方法、語法術語、語法理論、語法思想等有哪些變化,視角,點具體的語法學者語法論著語法學說語法理論語法流派線語法研究的時間先后分期面同一歷史時期語法研究概況體不同歷史時期語法研究嬗變,緒論1語法和語法學,一、語法和語法學廣義的語法包括語音、語義和語言結(jié)構(gòu)的規(guī)律,就是語言的全部規(guī)律,這是通常所說的“大語法”,是對一種語言的全面敘述。狹義的語法,也就是我們要講的語法是指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語法學是對語法事實的研究,研究語法單位結(jié)構(gòu)規(guī)律的學科。首先要把語法和語法學分開,語法是一種客觀規(guī)律,是使用該種語言的社會全體成員約定俗成的,使用者必須遵守,否則會導致交際困難。而語法學是一種主觀認識,是語法研究者通過對語法現(xiàn)象的觀察、整理、分析和描寫而得出來的結(jié)果,靠人們的主觀努力去挖掘。語法學是一門研究語法的學科,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因為研究者所占有的材料、分析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不同,加上語言本身比較復雜,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述系統(tǒng),,緒論2語法學及其分類1,二、語法學及其分類1.從研究方法分,語法學可以分為描寫語法學和比較語法學。2.從研究對象的范圍分,語法學可分為普通語法學和語別語法學。3.從研究目的分,可以分為專家語法學、教學語法學和習慣語法。4.從研究的理論背景分,可以分成很多語法學流派,對漢語語法研究影響比較大的語法學流派有傳統(tǒng)語法、結(jié)構(gòu)主義語法、轉(zhuǎn)換生成語法、功能語法和認知語法。,緒論2語法學及其分類2,傳統(tǒng)語法,又叫學校語法,規(guī)范語法,把語法分為詞法和句法,以詞法為主,劃分詞類主要依據(jù)形態(tài)變化,注重典范書面語的研究。結(jié)構(gòu)主義語法,又叫描寫語法,是在對傳統(tǒng)語法批判的基礎上形成的,區(qū)分語言和言語、語言的共識和歷時,認為語言是一個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強調(diào)語言結(jié)構(gòu)的層次性,提出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法結(jié)構(gòu)。采用歸納法,提出依據(jù)分布和替換劃分詞類。生成語法又叫轉(zhuǎn)換語法或形式語法,區(qū)分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把語言結(jié)構(gòu)分為深層結(jié)構(gòu)和表層結(jié)構(gòu),提出語法規(guī)則是自足的。強調(diào)研究人類語言共有的普遍性特征。功能語法致力于澄清形式與功能的關系,以自然語言的功能觀為基礎,注重語言在交際中的作用,區(qū)分語義功能、句法功能和語用功能,重點研究語義層面的概念、人際、語篇三大元功能和詞匯語法層面的單位、類別、結(jié)構(gòu)等范疇。認知語法否認語法具有自足性,認為認知和語義是語言形成其句法構(gòu)造的內(nèi)在動因,指出人類認知具有共通性和差異性。,緒論3漢語語法研究目標和要求,研究語法,不能缺少三個環(huán)節(jié)觀察語法事實,描寫語法事實,解釋語法事實。相應地,總要面臨三個要求觀察充分,描寫充分,解釋充分。名詞了幾年不見,都大姑娘了你們老夫老妻了,還鬧什么別扭呀春天了。﹡香煙了。桌子了。分析語法事實,揭示客觀規(guī)律,既要有正確而嚴格的要求,更要有開闊的思路。研究實踐證明,在不同理論關照下,從不同角度去對漢語語法現(xiàn)象進行觀察、描寫和解釋對于漢語語法研究來說,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漢語語法研究,始終向著一個目標,這就是揭示漢語語法事實的客觀規(guī)律性,馬建忠、黎錦熙、王力、呂叔湘、朱德熙等都是這樣。漢語語法學的發(fā)展歷程就是語法學者們不斷探索的過程。,緒論3漢語語法學的歷史分期,漢語語法學是以漢語語法為研究對象的語法學。漢語語法學有兩門關于“史”的分支學科,漢語語法史和漢語語法學史。漢語語法史是漢語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研究對象是漢語語法本身,即研究漢語語法現(xiàn)象本身內(nèi)部規(guī)律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漢語語法學史是中國語言學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研究對象是與語法研究有關的人物、事件、成果、影響等,是對漢語語法學這門學科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進行研究的學科。我們要講的是漢語語法學史。綜合考慮漢語語法研究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社會變革的影響、漢語語法研究本身呈現(xiàn)出的特點這三個方面的因素,漢語語法學史可以分為下面幾個時期一、醞釀時期(先秦1898)二、草創(chuàng)時期(18981936)三、探索時期(19361949)四、發(fā)展時期(19491978)五、創(chuàng)新時期(1978),緒論3漢語語法學的歷史分期1,一、醞釀時期(先秦1898)萌芽時期,只有零星的論述,為注經(jīng)服務,不成系統(tǒng)。先秦各種書籍中有關語法的零散的論述反映了古人朦朧的語法觀念,漢代至宋元之間有了對語法現(xiàn)象的初步歸納。虛字研究發(fā)達,成為代表中國古代漢語語法研究成就的主要標志,句法研究同作文法聯(lián)系在一起。,緒論3漢語語法學的歷史分期2,二、草創(chuàng)時期(18981936)馬氏文通發(fā)表標志漢語語法學建立,引進西方語法框架,建立漢語語法體系。分為古漢語語法研究階段和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階段。馬建忠的馬氏文通(1898)的出版是中國語言學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中國語法學的誕生。馬氏文通是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漢語語法書,是用文言寫的文言語法。這部書是模仿拉丁語法寫的,屬于“詞本位”。這之后的文言語法有章士釗中等國文典(1907)、陳承澤國文法草創(chuàng)(1922)、楊樹達高等國文法(1930)、劉復中國文法通論(1920)和金兆梓國文法之研究(1922)。現(xiàn)代漢語語法奠基之作是黎錦熙的新著國語文法(1924)。新著國語文法是用白話文寫成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著作,共二十章,以白話文為研究對象,以“句本位”為指導思想,以納氏英文法為藍本寫成,在中國語法教學中影響非常深遠。,緒論3漢語語法學的歷史分期3,三、探索時期(19361949)反對模仿,主張革新。借鑒西方語言學理論,開展?jié)h語語法革新問題討論,根據(jù)漢語特點創(chuàng)建漢語語法新體系。這一時期有一件大事和三部代表著作。一件大事是文法革新討論。1938年10月,由陳望道等人在上海發(fā)起了文法革新大討論,這場討論有陳望道、傅東華、方光燾、張世祿、金兆梓等人參加,一直持續(xù)到1943年3月。討論的目的是反對直接模仿西洋文法,主張針對漢語特點建立自己獨立的語法體系。爭論的中心是漢語有沒有詞類、詞類如何劃分、文言與白話是否可以用一個語法框架等問題,最后沒有一致意見。這場討論在漢語語法學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以陳望道、方光燾的主張影響最大,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語法學界所說的“南派”,與呂叔湘、王力、高名凱為代表的“北派”遙相呼應。三部代表著作是呂叔湘的頗具特色的中國文法要略(19411944)、王力的反映漢語特點的中國現(xiàn)代語法(1943)、高名凱的中外比較的漢語語法論(1948)。這三部著作代表了建國以前漢語語法研究的最高成就。,緒論3漢語語法學的歷史分期4,四、發(fā)展時期(19491978)語法知識普及,統(tǒng)一的中學語法教學體系產(chǎn)生,各種語法著作發(fā)表,漢語描寫語法取得一定成就。這一時期經(jīng)歷了從繁榮到蕭條的過程。繁榮階段是49年到50年代末,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論文、專著和通俗讀物,如呂叔湘、朱德熙的語法修辭講話、張志公的漢語語法常識、丁聲樹等八位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五十年代有幾次語法專題討論“漢語詞類問題”討論(19531019557)、“漢語的主賓語問題”討論(1955719564)、“漢語單句復句劃分問題”討論(1957)。暫擬漢語語法教學系統(tǒng)(1956)是統(tǒng)一的教學語法體系。1958年到1965年是漢語語法研究的蕭條階段,有分量的論文有朱德熙的說“的”論句法結(jié)構(gòu)、朱德熙、盧甲文、馬真關于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問題”和呂叔湘的說“自由與粘著”。文革十年是停滯階段,漢語語法學界的學術活動基本停止。陳望道的文法簡論(1978)是對這一時期語法研究的學術總結(jié)。,緒論3漢語語法學的歷史分期5,五、創(chuàng)新時期(1978)進入新時期,各地陸續(xù)建立語言研究機構(gòu),語言學刊物紛紛復刊、創(chuàng)刊,出現(xiàn)一批帶有總結(jié)性的語法專著,如趙元任的漢語口語語法(1979)(呂叔湘譯)、呂叔湘的漢語語法分析問題(1979)、朱德熙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1980)語法講義(1982)和語法答問(1985)等都是很有影響的著作。之后漢語語法研究進入向深度和廣度擴展的開拓時期,理論、方法多元化,多學科交叉,研究領域擴大,新人新著不斷涌現(xiàn),對漢語語法現(xiàn)象及規(guī)律的分析更加深入。新時期的語法研究對漢語自身特點的挖掘和探討更加深入,語法專題、語法教學和語法與相關學科的結(jié)合研究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方法理論多元化,努力總結(jié)具有漢語自己特點的語法理論和方法。,主要參考書目,1.龔千炎中國語法學史,語文出版社,1997年。2.陳保亞二十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3.何九盈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史,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4.陳昌來二十世紀的漢語語法學,書海出版社,2002年。5.邵敬敏漢語語法學史稿(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06年。6王玨現(xiàn)代漢語語法學簡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7邵靜敏新時期漢語語法學史(19782008),商務印書館,2011年。8林玉山中國語法思想史,語文出版社,2012年。,第一講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先秦1898),第一講傳統(tǒng)語文學,“中國語言學若以專著而論,則訓詁學發(fā)生最早,文字學次之,音韻學又次之,語法學最遲?!饼徢а字袊Z法學史中國傳統(tǒng)的語言學包括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古稱“小學”。稱為“語文學研究”“小學研究”漢字研究音音韻學形文字學義訓詁學,第一講傳統(tǒng)語文學1訓詁,訓詁學方面爾雅爾雅著錄于漢書藝文志,作者不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tǒng)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爾”是“近”的意思(后來寫作“邇”),“雅”是“正”的意思,在這里專指“雅言”,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語詞、方言詞,使之近于規(guī)范。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爾雅也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列入十三經(jīng)之中。爾雅被認為是中國訓詁學的開山之作。方言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簡稱方言,西漢揚雄著,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方言比較詞匯集,共13卷,總匯了從先秦到漢代兩個時代的方言。秦以前,每年八月,政府派遣“輶軒使者”(乘坐輕車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記錄整理。這些材料由于戰(zhàn)亂而散失。揚雄的老師嚴君平收集了1000多字,揚雄的親戚也有了解。揚雄對此很感興趣,自己有搜集整理了很長時間,經(jīng)過27年,寫成了這部9000字的書(今本為12000字,為后人增補)。釋名一部專門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作者劉熙。全書的名物語詞都用聲訓來解釋。,第一講傳統(tǒng)語文學2音韻,音韻學方面南朝沈約四聲譜將中國的漢字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對中國的聲韻學研究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隋陸法言切韻反映了當時漢語的語音,唐代初年被定為官韻,開創(chuàng)了韻書修撰的體例。宋陳彭年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五卷,是我國北宋時代官修的一部韻書。由陳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韻書的基礎上編修而成,是我國歷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廣為流傳的最重要的一部韻書,是我國宋以前的韻的集大成者。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代表近代官話的一部韻書,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一部曲韻著作。作者“工樂府,善音律”。,第一講傳統(tǒng)語文學3文字,文字學方面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是東漢的經(jīng)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獻給漢安帝)。說文解字成書于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許慎根據(jù)文字的形體,創(chuàng)立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系統(tǒng)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六書。開創(chuàng)了部首檢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這個方式。段玉裁稱這部書“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chuàng)”。說文四大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第一講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1,一、語法意識的萌芽1前期古人朦朧的語法觀念中國古代沒有完整而全面的語法學,有涉及,但只是支離破碎。某些經(jīng)籍的注釋中體現(xiàn)了古人語法意識的萌芽例一春秋僖公元年夏六月,邢遷于陳儀。春秋莊公十年三月,宋人遷宿。公羊傳遷者何其意也。遷之者何非其意也。例二春秋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飛過宋都。公羊傳曷為先言隕而后言石隕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鹢,徐而察之則退飛。例三春秋桓公三年有年。春秋宣公十六年大有年。公羊傳有年何以書以喜書也。大有年何以書亦以喜書也。此其言有年何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豐年也。例四春秋宣公六年趙盾知之。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叔術覺焉。公羊傳何休解詁由人曰知之,自己知曰覺焉。2后期對語法現(xiàn)象的初步歸納,第一講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2,二、對虛字的研究對虛詞的研究經(jīng)過了三個發(fā)展階段。漢、魏、兩晉時期,是對單個兒虛詞進行解釋,名稱各不相同,有“辭”“詞”“語助”“發(fā)聲”等。南北朝至唐宋,對虛詞進行歸類,同時詳細說明虛詞的語法意義。元至清代,達到高潮,出現(xiàn)一些虛詞研究專著。盧以緯語助是我國最早的研究文言虛詞的專著,成書年代一般認為是在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作者盧以緯,字允武,浙江東嘉(今溫州)人。語助把意義相同、相近或相關的語助辭歸入一組進行論述,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虛詞,采用俗語解釋,共收66組虛詞或與虛詞有關的詞組。這部書改變了過去對經(jīng)籍中的虛詞零碎地進行訓詁解釋的情況,專門把虛詞作為研究對象來做系統(tǒng)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語法術語,這些術語后來被馬氏文通吸收了不少劉淇助字辨略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刊行的,作者劉淇,字武仲,又字龍?zhí)?,號南泉,河南確山人,寓居山東濟寧。助字辨略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漢語虛詞的專著,書中按四聲排列,共收助字476個,幾乎收錄了所有的文言虛詞,分類細致,引書豐富。同時這部書還對一些俗語虛詞進行分析,在語法學史上第一次把書面語和口語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劉淇的助字辯略問世,漢語虛詞、實詞兩大詞類的區(qū)分才得以真正確立。,第一講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2,袁仁林虛字說成書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刊行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作者袁仁林,字振千,陜西三原人。虛字說吸收了語助的長處,也把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虛字放在一起進行比較論述,也用俗語來解釋。不同的是虛字說把詞義虛化,只起語法作用的詞正式命名為“虛字”,注意虛字在句子中的地位。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成書于嘉慶三年(1798年),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代經(jīng)傳文獻虛詞的專著。作者王引之,字伯申,號曼卿,江蘇高郵人。王引之是小學大師王念孫的兒子,家學深厚,精通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在經(jīng)傳釋詞中王引之憑借其深厚的傳統(tǒng)語文學功底,主張“以聲音通訓詁”,按唐代守溫三十六字母的順序來排列所收虛詞,運用“因聲求義”的方法來解釋,解釋虛詞的總原則是“比例而知,觸類而長之也”,也就是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中研究虛詞的意義。書中例證豐富,旁征博引,是我國古代虛字研究著作中學術水平最高,在研究虛字的各書中影響最大,把文言虛詞研究推向了高潮。,第一講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3,三、對句法的初步探討1倒裝倒裝是古漢語中常見的語法現(xiàn)象,古人的論述很多。早在唐代孔穎達的毛詩正義中就提到了“倒其言”“倒讀”“言有顛倒”這種現(xiàn)象,宋代也有人論述過這種現(xiàn)象,到清代,學者們認識到這是一種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2省略省略也是古漢語中的常見現(xiàn)象,漢代鄭玄的禮記注就已經(jīng)提出了“省文”的術語,唐劉知幾在史通中也把省略叫做“省文”,清代學者袁枚在隨園隨筆中歸納了一些例句。對這一現(xiàn)象分析最多的是俞樾的古書疑義舉例,有“蒙上而省”“探下而省”等名目,并有例句。3對文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句式問題,宋代以后學者經(jīng)常用句式來疏通經(jīng)義或者改正經(jīng)文古書中的錯誤。這就要提到“對文”。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提到的“對文”指反義詞或者意義明顯對立的同類詞,如“對文則飛曰雌雄,走曰牝牡”等。到了清代,人們的認識加深了,王念孫王引之父子把“對文”看作是相同結(jié)構(gòu)的語言單位,王念孫的讀書雜志據(jù)此指出一些古書中的漏字、衍字。,第一講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4,四、術語演變1實字、虛字中國古代學者把詞叫做“字”,早在宋代就有實字和虛字的區(qū)別,不過當時“實字”相當于今天的名詞,“虛字”相當于名詞以外的其他詞。到了清代對“虛字”的解釋已經(jīng)接近現(xiàn)代對“虛詞”的解釋,“虛字”指那些不表示具體意義而只表示語法作用的詞。2動字、靜字古代所說的“動字”相當于現(xiàn)在的“動詞”,這沒有什么要說的,但是所說的“靜字”則主要指名詞,包括形容詞。宋代開始有動字、靜字的區(qū)別,當時的“靜字”包括“形容詞”,直到清代才正式分出來,出現(xiàn)“形容之詞(辭)”的說法。3句法、字法、文法、語法文法最早是在史記漢書里出現(xiàn)的指規(guī)則法律,是一般用語,以后逐漸演變成語文用語,泛指語文一般規(guī)律,就是造句寫文章的方法規(guī)律,與語法、句法、文則、文理、文勢、字法等的含義一樣。從馬氏文通開始,文法的含義窄一些,指語言的組詞造句的規(guī)律。,第一講漢語語法學的醞釀時期5,五、漢語語法學發(fā)展緩慢的原因一、語言內(nèi)部原因漢語本身缺乏嚴格意義的形態(tài)變化,使?jié)h語的語法特點難于被發(fā)現(xiàn)。二、社會原因長期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壓制束縛了語法學的發(fā)展。三、學術傳統(tǒng)傳統(tǒng)語文學狹隘的實用目的限制妨礙了漢語語法學的正常發(fā)展。,第二講漢語語法學的草創(chuàng)時期,(18981936),第二講啟蒙,西方人研究漢語語法,已有四百年的歷史。由于中西語言學界早期交流的隔斷,以及意識形態(tài)、學術偏見、客觀研究條件等方面的原因,中國語法學界對西洋漢語語法研究的歷史一直缺乏應有的了解和重視。中國明清時期,歐美人編寫的漢語學習與研究的著作十分引人注目,目前所知較早的是意大利來華傳教士衛(wèi)匡國的中國文法,寫成于17世紀中葉。其他比較著名的,如西班牙人瓦羅的華語官話語法(1703)、馬約瑟漢語札記(1831)、馬士曼中國言法(1814)、馬禮遜漢語語法(1815)、雷慕薩漢文啟蒙(1822)、洪堡特論漢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1826)、艾約瑟官話口語語法(1864)、儒蓮漢文指南(1866)、威妥瑪語言自邇集(1867)、(美)高第丕和張儒珍文學書官話(1869)、甲柏連孜(加倍倫茨)的漢文經(jīng)緯(1881)等,顯現(xiàn)了當時歐美國家漢語學習與研究的興盛局面,開創(chuàng)從語言本身研究漢語語法的先河。,第二講1馬氏文通1,1898年,馬建忠參閱西洋語法,寫出了馬氏文通,才標志著中國語法學的全面建立。一、馬氏文通的作者馬建忠馬建忠(18441900),字眉叔。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人。二哥馬建勛早年入李鴻章幕府,司淮軍糧臺。四哥馬相伯是震旦大學、復旦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馬建忠與四哥就讀中西學并重的天主教耶穌會徐匯公學,學習法文和拉丁文等課程,同時準備科舉。受1854年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他“決然舍其所學,而學所謂洋務者”,進入耶穌會初學院做修士,繼續(xù)學習拉丁文、法文、英文和希臘文等。經(jīng)過十余年的刻苦努力,成了一位“善古文辭,尤精歐文,英、法現(xiàn)行文字以至希臘、拉丁古文,無不兼通”的學貫中西的新式人才。馬建忠作為當時進步的愛國知識分子之一也在探索科學救國的道路,他認為中國貧窮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識的載體漢語太難,難的原因是“隱寓”在漢語中的“規(guī)矩”(語法規(guī)則)沒有被揭示出來。這就使得國人“積四千余載之智慧材力,無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載道所以明理之文”。這樣,要想與“達道明理之西人相角逐焉,其賢愚優(yōu)劣有不待言矣”。,第二講1馬氏文通2,二、馬氏文通的內(nèi)容、體例馬氏文通為文言語法。全書共分十卷。卷一為“正名”,提出二十三個界說,給語法術語下定義。卷二至卷九論“字類”,詳細論述了各類字在句讀中的作用,其中卷二至卷六論“實字”,卷七至卷九論“虛字”。卷十論“句讀”,論句法單位和構(gòu)成成分。,第二講1馬氏文通3,三、馬氏文通的語法體系馬氏文通所建立的語法體系是宏大的、科學的、完整的。它的體系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1)字類(詞類);(2)句子成分;(3)位次;(4)句、讀、頓。實字和虛字的類別;實字充任的句子成分,書中叫做“詞”;名字和代字在句讀中的“位次”;句讀、頓的結(jié)構(gòu)和運用。,第二講1馬氏文通4,四、對馬氏文通的評價馬氏文通是我國語法學史上中國人自己用漢語寫成第一部系統(tǒng)的漢語語法著作,它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語法體系,是中國詞本位語法體系的開端,開創(chuàng)之功不可沒,馬氏文通的發(fā)表標志著中國語法學誕生,具有劃時代意義。它創(chuàng)立了中國人自己的語法學,打破了文字、音韻、訓詁的三分天下的格局,使傳統(tǒng)語言文字學向著現(xiàn)代語言學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它將西方語法概念系統(tǒng)地運用于漢語,并獨立地作出了一系列發(fā)現(xiàn),在中國學術圈內(nèi)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由于馬氏文通是首創(chuàng),在如何借鑒和運用國外語言學理論和方法,如何分析、歸納漢語語法的特點,如何建立起一個比較科學、比較合理的語法體系等方面都還處于一個摸索階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再加上馬氏文通出版才兩年,馬建忠就不幸逝世,來不及對全書進行修改和校訂,所以馬氏文通在術語、引例、釋文等方面有不少前后矛盾或混亂的地方。,第二講1馬氏文通5,五、對馬氏文通的研究關于馬氏文通的研究,已經(jīng)形成了專門的“馬學”。對馬氏文通的作者、馬氏文通的語言哲學及語法觀、馬氏文通的詞類理論及其對漢語詞類研究的影響、馬氏文通的句讀論、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等問題,自馬氏文通出版后就有學者去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梢詤⒖嫉馁Y料主要有下面這些著作和論文楊樹達1931〈馬氏文通〉刊誤,商務印書館。1991上海古籍出版社。孫玄常1984〈馬氏文通〉札記,安徽教育出版社。許國璋1991〈馬氏文通〉及其語言哲學,中國語文,第3期。王海棻1991〈馬氏文通〉與中國語法學,安徽教育出版社。侯精一、施關淦主編2000〈馬氏文通〉與漢語語法學,商務印書館。邵靄吉2005〈馬氏文通〉句法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邵靄吉2005〈馬氏文通〉辨正,商務印書館。,第二講2其他文言語法著作1,一、章士釗中等國文典(1907)中等國文典是繼馬氏文通而作,體系基本相同,研究的是文言語法。全書共九章,分別為總略、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接續(xù)詞、助詞。中等國文典在總的體系上基本上接近馬氏文通,但也作了些修正,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1.最早為漢語引進“詞”的概念和術語,嚴格區(qū)分了書寫單位“字”和句法單位“詞”。2.按句子語氣正確地把句子分為四種敘述句、疑問句、命令句、感嘆句。這種分法及命名一直沿用至今。3.明確了“副詞”這個詞類。4.第一次根據(jù)英語的析句法明確提出了對漢語句子結(jié)構(gòu)進行分解。,第二講2其他文言語法著作2,二、陳承澤國文法草創(chuàng)(1922)國文法草創(chuàng)是一本語法理論著作,全書五萬多字,共分十二章,一、緒言,二、研究法大綱,三、文法上應待解決之諸懸案,四、字與詞,五至十二章討論詞類,十三、活用之實例。其中最有創(chuàng)見的是二、三、十三章。在“研究法大綱”中陳承澤提出研究語法的三項原則“其一,說明的非創(chuàng)造的;其二,獨立的非模仿的;其三,實用的非裝飾的。”關于“文法上應待解決之諸懸案”,陳承澤提出四點字類系統(tǒng)問題、字類劃界問題、本用活用問題、引申順序問題?!盎钣弥畬嵗敝嘘惓袧稍敿毜卣撌隽嗽~類活用的種種情況,并在中國語法學史上第一次提出“致動”和“意動”說,對后來者影響很大。國文法草創(chuàng)的貢獻在于首先,語法研究三原則非常科學,對現(xiàn)在及以后的語法研究仍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這在當時難能可貴。其次,他提出了“詞類活用”說,科學地闡述了“致動”和“意動”的概念,對后世影響很大。再次,陳承澤不僅從意義上給字類下定義,而且還比較注重從字與字的結(jié)合關系上去說明該字類的語法功能。,第二講2其他文言語法著作3,三、楊樹達高等國文法(1930)這本書的主要特點是1.較多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一部語法和訓詁相結(jié)合的著作,語言材料豐富,廣采眾家之說,對于詞義尤其是虛詞的解釋辨析比較詳盡。2.訂正了馬氏文通中的一些不適當?shù)奶岱?,使之更符合漢語事實。3.運用歸納法以及比較法和歷史法,總結(jié)出一些語法規(guī)律。高等國文法雖然比馬氏文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113
      1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204ADVANCEDCOMPREHENSIVECOURSEI高級綜合Ⅰ發(fā)展?jié)h語(第二版)高級綜合Ⅰ參考答案第一課享受旅行字詞準備一、抱打推攤捆摟揍提搭指摘接二、(擁)抱打(掃)攙(扶)(扔)掉(找)尋支(持)三、1珍藏2變化3小費4變遷綜合注釋1復句簡介(1)A如果你不告訴我,那我就去問李蘭。(假設)B因為你不告訴我,所以我去問李蘭。(因果)(2)A要是星期天回來,我就可以按時上課。(假設)B只要星期天回來,我就可以按時上課。(條件)(3)A他不但學會了漢語,還學好了日語。(遞進)B他雖然學會了漢語,但是沒學好日語。(轉(zhuǎn)折)(4)A你既然相信我,就按我說的做吧。(推論)B你如果相信我,就按我說的做吧。(假設)2不亞于(1)這里的風景不亞于泰山的風景。(2)這部電影的水平不亞于世界一流的電影水平。(3)他的設計能力不亞于大學生。3索性(1)這雙襪子洗也洗不干凈了,索性不要了扔了吧。(2)我躺在床上半天也睡不著,索性起來了不睡了。(3)我解釋了很久都解釋不清楚,索性不說話了。(4)這兩車又舊又破,索性買一輛新的。206ADVANCEDCOMPREHENSIVECOURSEI高級綜合Ⅰ(2)雖雖然可但(3)雖然但可但是(4)但B(1)雨小了,風卻更大了。(2)雖然人們的觀點不同,但是他們能互相理解。(3)走路雖然很費時間,但可以鍛煉身體。2所謂(1)所謂明星,就是那些在電影、音樂、體育方面很出名的人。(2)所謂單親家庭,是指家里的孩子只有父親或者只有母親的家庭。(3)所謂外星人,是指地球以外與人類相似的生命。3最(再)不過(1)做翻譯工作,對她來說,再合適不過。(2)如果能這樣解決問題,那是最好不過的。(3)秋天到北京去玩兒,這是最理想不過的。(4)這樣的價格是最便宜不過的。4此外(1)今天的作業(yè)是預習新課,此外,請大家把生詞寫一遍。(2)我們班大部分是來自亞洲國家的學生,此外,還有來自歐洲、非洲的學生。(3)我們常常去參觀名勝古跡,此外,也常常去看電影。5鑒于(1)鑒于出現(xiàn)的新情況,我們決定提前結(jié)束這次會議。(2)鑒于天氣情況,學校決定停課一天。(3)鑒于目前孩子們的體質(zhì)下降,代表們建議增加孩子們鍛煉的時間。綜合練習一、1喜氣洋洋2鬧別扭3糟透了4遠遠不夠二、隨心所(欲)迫不及(待)(囊)中羞澀不(謀)而合談天說(地)不以為(然)1談天說地2迫不及待3囊中羞澀4不以為然5隨心所欲6不謀而合三、1乙別著急,這是免不了的。2乙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向我發(fā)脾氣。3乙我在食堂吃飯,這樣省事。4乙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很隨意。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27
      10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觀漢語言專業(yè)形考作業(yè)一輔導資料說明如果課程題目是隨機的,請按CTRLF在題庫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題的答案特殊說明請仔細課程的題目每學期都可能更換,所以請仔細核對是不是您需要的題目再下載第1題1、中國的一位著名學者,把文化比喻為人的生命,認為文化是國家或民族生活的綿延。這位學者是AA錢穆BB李澤厚CC辜鴻銘DD梁啟超【標準答案】A錢穆第2題2、“停滯”說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缺少西方那樣的辯證否定的歷史精神,因此,中國的歷史在本質(zhì)上是沒有歷史的。持此觀點的兩位著名西方學者是AA蘇格拉底與柏拉圖BB盧梭與伏爾泰CC巴格比與泰勒DD黑格爾與佩雷菲特【標準答案】D黑格爾與佩雷菲特第3題提出“軸心時代”這一著名概念的西方學者是AA雅斯貝爾斯BB海德格爾CC斯賓格勒DD愛德華泰勒【標準答案】A雅斯貝爾斯第4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近代轉(zhuǎn)型遲滯的一個原因是AA外國資本主義入侵CC各地頻繁發(fā)生的災荒造成DD游牧民族的侵入造成的【標準答案】D游牧民族的侵入造成的第9題在歷史上,最早提出把整個中國的疆域分為“九州”的說法出現(xiàn)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A國語BB尚書CC山海經(jīng)DD史記【標準答案】B尚書第10題中國古代講“九州”,其中青州位于AA黃海、泰山、淮河之間BB渤海、泰山之間CC西河以西,黑水以東DD西河以東,東河以西【標準答案】B渤海、泰山之間第11題戰(zhàn)國時期改革軍事制度,實行“胡服騎射”的國家是AA齊國BB趙國CC秦國DD韓國【標準答案】B趙國第12題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13
      10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16
      1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現(xiàn)代漢語方言音庫字庫現(xiàn)代漢語方言音庫字庫說明1字庫主要收常用字特字部分放在特字表字庫表原則上不再重復收錄2字庫收字按普通話音序排列個別字在部分方言里面不用或者罕見在相應的位置空出不填3原則上只用簡體字個別需要用繁簡體來區(qū)分音韻地位或不同用法的使用繁體廣韻沒有而集韻上有的字在字旁加號廣韻集韻均未收而后出的字加號4聲調(diào)用數(shù)碼表示調(diào)值寫在音標的右上角數(shù)字標調(diào)用調(diào)值體現(xiàn)調(diào)類一個調(diào)類只用一個調(diào)值來表示以涵蓋其所有變體輕聲也只用數(shù)字0表示不再標出具體的調(diào)值變體5文白異讀在音標下面分別用雙下劃線和單下劃線表示新派和老派的區(qū)別分別在音標的右下角用新老標注一字多音原則上分別注釋義或者用例無條件又讀音只羅列讀音不出釋義或者用例個別點由于條件限制沒有標注出多音條件6釋義簡短的直接放在音標的右下角較長的出腳注舉例用代表字目例詞不容易懂的再出釋義中間用冒號分開字目121鑷122孽123列124劣125接字目126劫127揭128街129節(jié)130杰字目131結(jié)132潔133解開134介135歇字目136協(xié)137脅138斜139謝140噎字目141野142業(yè)143葉144虐145略字目146決147絕148缺149確150靴字目151薛152穴153學154血155約字目156月157岳158越159字160自字目161詞162辭163斯164知165侄字目166直167治168質(zhì)169滯170遲字目171匙172尺173齒174恥175師字目176施177獅178十179石180時字目181食182士183世184示185事字目186視187日188貳心189逼190比字目191必192閉193碧194壁195披字目196匹197米198笛199底200地字目201尼202泥203逆204離205李字目206力207歷208立209例210栗字目211激212及213吉214極215集字目216計217忌218祭219七220奇字目221氣222器223西224吸225希字目226息227習228席229喜230戲字目231衣232揖233宜234移235疑字目236義237藝238役239疫240步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429
      2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古代漢語(2)19春在線作業(yè)20001試卷總分100得分100一、單選題共10道試題共25分1關于“疊韻”和“雙聲”的定義,下列正確的一組是()A兩字必須韻母相同才為疊韻B兩字聲音相同為雙聲C兩字聲調(diào)相同為雙聲兩字韻相同為疊韻答案A2古人給莊子作注的有晉代司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現(xiàn)存的只有誰的注本十卷()A郭象B孟氏C向秀D司馬彪答案A3疊音詞,前人把它叫做A重言B連綿詞C合成詞D單純詞答案A4下列詞語中,屬于疊音詞的是()A葡萄B猶豫C灼灼D春分答案A5“芝”“淡”“樂”“賜”四字分別屬于上古韻部的A之淡藥鐸B之談藥錫C支宵覺耕D支侯覺鐸答案B6“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其中“戶”的文中義是()A門戶B窗戶C房門D戶主答案C7“為之權(quán)衡以稱之,則并與權(quán)衡而竊之”中“權(quán)衡”屬于()A一個詞組B一個復音詞14下邊句子中,不含有重言的有A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C天之蒼蒼,其正色邪D吟而不言,不如瘖聾之指麾答案AD15ABCD答案BC16下邊屬于詞義變化顯著的有A去B漸C謗D行李答案ABD17本義、引申義的關系是A詞的本義一般都是比較具體的事物或行為,引申義一般比較抽象。B本義在一組詞義中只有一個,而引申義的數(shù)量可以很多。C引申義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間接引申或遠引申D引申義總是圍繞著本義這個中心發(fā)展的,即引申義都是從本義發(fā)展引申來的。答案ABCD18關于平仄的定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一聲為平,二三四聲為仄B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C一二聲為仄,三四聲為平D一二三聲為平,四聲為仄答案ACD19ABCD答案BC20關于“皮、膚”,說法正確的是A膚詞義輕;皮詞義重B膚是指人的;皮是指禽獸的C皮和膚二者在詞義的輕重上不同D在先秦時,皮和膚二者在詞義的適用對象上區(qū)別很嚴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5
      1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73新HSK(四(四級)詞匯級)詞匯(漢語(漢語英語)英語)NEWHSKLEVEL4VOCABULARYCHINESEENGLISH序號序號NO詞WD拼音拼音PINYIN詞類詞類PARTSOFSPEECH詞譯文詞譯文MEANINGOFTHEWD例句例句EXAMPLE1【愛】IVLOVE媽媽,我~你。VLIKEDOINGSTH我~吃米飯。2【八】BāNUMEIGHT他兒子今年~歲了。3【爸爸】BBANFATHERDADDADDY我~是醫(yī)生。4【杯子】BēIZINCUPGLASS~里有茶。5【北京】BěIJīNGNBEIJING我住在~。6【本】BěNNMCOPYISSUEUSEDFCOUNTINGBOOKSOTHERBOUNDITEMS桌子上有一~書。NNOTEBOOK請大家把作業(yè)~兒拿出來。7【不客氣】BKQIYOU’REWELCOME甲謝謝你乙~。8【不】BADVNOTNO我~是學生。9【菜】CINVEGETABLE我去超市買點兒~。NDISH今天我做了三個。10【茶】CHNTEALIQUIDDRINKTEALEAVES請喝杯~吧。11【吃】CHīVEAT請~點兒米飯。373ADVHOWUSEDINANINTERROGATIVESENTENCEEXPRESSINGANINQUIRYOFNUMBERDEGREE你兒子~大了ADVHOWUSEDBEFEANADJECTIVEINDICATINGEXCLAMATION他跑得~快啊25【多少】DUōSHAOPRONHOWMANYHOWMUCH你們學校有~學生26【兒子】RZINSON我~三歲了。27【二】RNUMTWO現(xiàn)在十~點了。28【飯店】FNDINNRESTAURANTEATERYLARGEHOTEL中午我們?nèi)ァ园伞?9【飛機】FēIJīNPLANE我坐~去北京。30【分鐘】FēNZHōNGNMINUTE我想休息幾~。31【高興】GāOXNGADJHAPPYGLADCHEERFULPLEASED今天我很~。32【個】GNMUSEDWITHNOUNSWITHOUTSPECIFICMEASUREWDS我是一~學生。33【工作】GōNGZUNJOBWK我很喜歡現(xiàn)在的~。VWK我在醫(yī)院~。34【漢語】HNYǔNCHINESELANGUAGE他在學習~。35【好】HǎOADJGOODNICEWELLFINE今天天氣很~。OKPLEASE你聽我說,~嗎ADVVERY你的衣服~漂亮啊36【號】HONDATE今天是2002年1月1~。NMNUMBER你的房間~是多少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73
      3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第三章漢語的詞義第一節(jié)詞義的性質(zhì)詞義指詞的詞匯意義,是被語音形式所承載的詞的內(nèi)容,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概括和反映。它具有以下性質(zhì)一、詞義的客觀性和主觀性詞義是客觀世界在人們腦中的概括反映。詞義所反映的內(nèi)容,不管是真實還是虛幻的,不管是事物還是現(xiàn)象,都以客觀存在為基礎和根據(jù)。如果沒有“陽光、電視機、股票、雨、導彈、死”這些事物或現(xiàn)象,就不會產(chǎn)生這些詞,其詞義也就不復存在。至于有些詞,諸如“神仙、鬼怪、妖精、地獄、嫦娥、上帝、天堂、孫悟空”等,雖然在現(xiàn)實世界中不存在與這些詞義相對應的真實的事物或現(xiàn)象,但是這些詞的產(chǎn)生依然不能離開自然和社會,只不過這些詞的意義所反映的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原始的、愚昧的或虛幻、歪曲的認識而已,雖然這些詞所反映的不是客觀世界的物質(zhì)存在,但它們又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確實存在。這些詞義所反映的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盡管是不正確的,但都不能脫離現(xiàn)實社會的事物或現(xiàn)象,都是來自客觀世界。我們在一些書籍、神話傳說、戲劇中仍可看到對這類事物現(xiàn)象的描繪和模擬,它們都和人類社會的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緊密相聯(lián)。詞義具有客觀性,但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或現(xiàn)象本身并不就是詞義。詞義產(chǎn)生于人們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是長期的思維活動的結(jié)果。例如,當“肺結(jié)核”還沒有被認識時,它僅僅是一種客觀存在,并沒有形成詞義;當醫(yī)學發(fā)展到一定水平,人們認識到這種疾病時,才把“一種常見的由結(jié)核桿菌引起的肺部病變”稱作“肺結(jié)核”。詞義既然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概括反映,那么詞義的形成離不開人的主觀認識,人們對詞義的認識往往具有主觀性。在語言交際中,人們在對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的認識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又往往因為年齡、文化水平、經(jīng)歷、社會地位等各方面條件的不同,對詞義的認識和理解也會有所差異,如對“激光”的詞義的認識,物理學家和普通人的理解就不會完全相同,對“家庭”的詞義,小孩子和成人在認識上也決不會一樣。此外,詞所標志的物質(zhì)世界或義雖然也表示客觀事物、現(xiàn)象,但未必是最一般、本質(zhì)的特點,人們只要求它能標志出將此類事物、現(xiàn)象與其他事物、現(xiàn)象區(qū)別開來的特征就可以了,但是為了交際的順利進行,詞義所反映的對象的特征,應該是全體社會成員都能理解的。如“煤是由壓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壓缺氧的條件下年久變質(zhì)而成的一種黑色或黑褐色固體礦物,主要成分為碳、氫、氧和氮,可分為泥媒、褐煤、煙煤和無煙煤,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边@是“煤”的概念它所揭示的是“煤”區(qū)別于其他燃料的根本特征,但是人們在使用“煤”這個詞的時候,卻不一定想到這一概念,對于“煤”的詞義來說,概括為“一種黑色或黑褐色的固體燃料”,就足以把它和其他燃料區(qū)別開來。詞義對客觀對象的概括反映,只要能夠限定客觀對象的范圍,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就能滿足交際的需要。詞義具有概括性,但同時也具有實指性。詞義的概括性是在詞的貯存狀態(tài)下呈現(xiàn)出來的,詞在貯存狀態(tài)中是作為全民語言的建筑材料而存在,在它的詞義中,保存了使用該語言的人們對這個詞所標識的事物全部的共同認識和感情色彩,包括了全民族統(tǒng)一的對于用這個詞命名的事物的各種經(jīng)驗,詞在貯存狀態(tài)下的意義一般具有概括性。詞一理進入使用狀態(tài),進入到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全民語言中概括的詞義就轉(zhuǎn)化為個人言語中的具體詞義,它有了固定含義和具體實指,有時還帶有說話者個人希望展示的具體的情感和形象的體驗。如說文解字“吏,治人者?!薄爸稳苏摺笔恰袄簟痹谫A存狀態(tài)下所呈現(xiàn)出來的詞義,具有概括性,而在柳宗元捕蛇者說“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毀乎南北?!敝校袄簟本妥兊镁唧w實指了。三詞義的明確性和模糊性客觀世界中,絕大多數(shù)事物、現(xiàn)象特征清楚,不同對象間界限分明,因而反映這些客觀事物、現(xiàn)象的詞義能夠確切地指稱、表述它們而具有明確性。例如電視、鋼筆、法庭、拖鞋、雨傘、監(jiān)獄、電燈、報紙、書籍、硯臺、學校、汽車、總統(tǒng)、天堂、地獄、魔鬼、妖精、結(jié)婚、股票、電腦、旅游、跳舞、鼓掌、死、活、動、靜、哭、笑、吃、喝、跳、說、看,等等。有一些詞義具有模糊性,是因為詞義反映的事物或現(xiàn)象本身邊界不明。詞義雖然是對客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65
      1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現(xiàn)代漢語常用現(xiàn)代漢語常用35003500字表拼音版字表拼音版江蘇省泗陽省泗陽縣李口中學李口中學沈正中沈正中搜集整理搜集整理一、常用字一、常用字2500字一畫一畫一Yī乙Yǐ二畫二畫二R十SHSH丁DīNGZHNGZHēNGNG廠CHCHǎNGNG七Qī卜BǔBOBO人RN入R八Bā九JIJIǔ幾JīJJǐ兒RERRER了LILIǎOLEOLE力L乃NǎI刀DāO又YU三畫三畫三SāN于Y干GāNGNGN虧KUKUī士SHSH工GōNGNG土Tǔ才CI寸CN下XIXI大DDDITITI丈ZHZHNGNG與YǔYYYY萬WNMNM上SHSHNGSHNGSHǎNGNG小XIXIǎO口KǒU巾JīN山SHSHāN千QIQIāN乞Qǐ川ǐ川CHUCHUāN億Y個GGGě勺SHSHO久JIJIǔ凡FN及J夕Xī丸WN么MEME廣GUGUǎNGNG亡WNGNG門MN義Y之ZHZHī尸SHSHī弓GōNGNG己Jǐ已Yǐ子Zǐ衛(wèi)WI也Yě女Nǚ飛FēI刃RN習X叉CHCHā馬Mǎ鄉(xiāng)XIXIāNGNG四畫四畫豐FēNGNG王WNGNG井JǐNGNG開KāI夫Fū天TITIāN無W元YUYUN專ZHUZHUāN云YN扎ZāZHZHā藝Y木M五Wǔ支ZHZHī廳TīNGNG不B太TI犬QUQUǎN區(qū)Qū歷L尤YU友YǒU匹Pǐ車CHCHē巨J牙Y屯TN比Bǐ互H切QIQIēQIQI瓦Wǎ止ZHZHǐ少SHSHǎOSHOSHO日R中中ZHZHōNGZHNGZHNGNG岡GāNGNG貝BI內(nèi)NININ水水SHUSHUǐ見JIJIN午Wǔ牛NINI3穴XUXU它它Tā討TǎO寫XIXIě讓RNGNG禮Lǐ訓XN必B議Y訊XN記J永YǒNGNG司Sī尼N民MN出CHCHū遼LILIO奶NǎI奴N加JIJIā召ZHZHOSHOSHO皮P邊BIBIāN發(fā)FāFF孕YN圣SHSHNGNG對DUDU臺TITITāI矛MO糾JIJIū母Mǔ幼YU絲Sī六畫六畫式SHSH刑XNGNG動DNGNG扛KNGNG寺S吉J扣扣KU考KǎO托TUTUō老LǎO執(zhí)ZHZH鞏GǒNGNG圾Jī擴KUKU掃SǎO地D揚YNGNG場CHCHNGNG耳ě耳ěR共GNGNG芒MNGNG亞Y芝ZHZHī朽XIXIǔ樸Pǔ機Jī權(quán)QUQUN過GUGU臣CHCHN再ZI協(xié)XIXI西Xī壓Y厭YN在ZI有YǒU百BǎI存CN而而R頁Y匠JIJINGNG夸KUKUā奪DUDU灰HUHUī達D列LILI死Sǐ成CHCHNGNG夾JIJI軌GUGUǐ邪XIXI劃HUHUHUHU邁MI畢B至ZHZH此Cǐ貞ZHZHēN師SHSHī塵CHCHN尖JIJIāN劣LILI光GUGUāNGNG當DāNGNG早ZǎO吐Tǔ嚇ǔ嚇XIXI蟲CHCHNGNG曲Qǔ團TUTUN同TNGNG吊DIDIO吃CHCHī因YīN吸Xī嗎M嶼Yǔ帆FāN歲SUSU回HUHU豈Qǐ剛GāNGNG則Z肉RU網(wǎng)WǎNGNG年NININ朱ZHZHū先XIXIāN丟DIDIū舌SHSH竹ZHZH遷QIQIāN喬QIQIO偉WěI傳CHUCHUNZHUNZHUN乒PīNGNG乓PāNGNG休XIXIū伍Wǔ伏ǔ伏F優(yōu)YōU伐F延YN件JIJIN任RNRNRN傷SHSHāNGNG價JIJI份FN華HUHU仰YǎNGNG仿FǎNGNG伙HUHUǒ偽WěI自Z血XUXU向XIXINGNG似S后HU行XNGHANGNGHANG舟ZHZHōU全QUQUN會HUHUKUKUII會計會計殺SHSHā合H兆ZHZHO企Qǐ眾ǐ眾ZHZHNGNG爺Y傘SǎN創(chuàng)CHUCHUNGNG肌Jī朵DUDUǒ雜ǒ雜Z危WēI旬XN旨ZHZHǐ負F各G名MNGNG多DUDUō爭ZHZHēNGNG色S壯ZHUZHUNGNG沖CHCHōNGNG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21
      15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漢語教程語法點設置漢語教程語法點設置北語楊寄洲主編1999年8月11010課語音課語音1111課他住在哪兒課他住在哪兒1、漢語句子的語序THEWDDER漢語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tài)變化,語序是漢語的主要語法手段。漢語的句子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六種成分組成。語序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賓語是謂語的連帶成分。例如主語謂語你好。我去銀行。THEREARENOMPHOLOGICALCHANGESINTHESTRICTSENSEINCHINESE;THEWDDERISTHEMAINGRAMMATICALCONSTITUENTOFTHELANGUAGE。CHINESESENTENCESAREMADEUPOFSIXELEMENTSSUBJECT,PREDICATE,OBJECT,ATTRIBUTE,ABVERBIALCOMPLEMENT。THESUBJECTNMALLYPRECEDESTHEPREDICATEINASENTENCE,THEOBJECTISANELEMENTRELATEDTOTHEPREDICATE,EG2、動詞謂語句THESENTENCEWITHAVERBASITSPREDICATE動詞作謂語主要成分的句子叫動詞謂語句。動詞謂語句的語序是主語(S)+謂語(V)+賓語(O)。ASENTENCEWITHAVERBASITSPREDICATEISONEINWHICHTHEVERBISTHEMAINELEMENTOFTHEPREDICATE。THEPRAMMATICALDERFTHISTYPEOFSENTENCESISSUBJECT+PREDICATE+OBJECT例如EGE(1)我學習漢語。(2)她吃米飯。(3)我不去圖書館。3、號碼的讀法ENUMERATION3CANFUNCTIONASADVERBIALS,EG(1)爸爸媽媽都很好。(2)漢字太難。(3)語法不太難。3、副詞“也”和“都”THEADVERBS“也”(ALSO)“都”(ALL,BOTH)副詞“也”和“都”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邊,在句中作狀語。THEADVERBS也都AREPLACEDBEFEVERBSADJECTIVESFUNCTIONASADVERBIALS。(1)(麥克是留學生,)山本也是留學生。(田芳不是留學生,),張東也不是留學生。(2)(麥克是留學生,山本也是留學生,),麥克和山本都是留學生。1414課你在哪兒學習課你在哪兒學習1、怎么問(2)疑問代詞INTERROGATION(2)QUESTIONSWITHINTERROGATIVEPRONOUNS用疑問代詞“誰”“什么”“哪”“哪兒”“怎么”“幾”“多少”等來詢問某一具體事物或者數(shù)量。例如你是哪國人我是加拿大人。你住哪兒我住十樓。她是誰她是瑪麗。誰是你們的老師王老師是我們的老師。你學習什么我學習漢語。注意除了用“陳述句+嗎”提問的疑問句外,別的問句末尾不可以再加“嗎”。2、定語和結(jié)構(gòu)助詞“的”HEATTRBUTETHESTRUCTURALPARTICLE“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的修飾語叫定語。定語的作用是修飾和限定。定語在詞組中要放在名詞前邊,在句子中要放在句子主語或賓語的前邊。他們的老師我的朋友瑪麗的同學新同學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23
      1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漢語史稿教案1王力著漢語史稿講義王力著漢語史稿講義第一講第一講一、一、漢語史稿的背景和地位漢語史稿的背景和地位漢語史稿是王力先生五十年代在北京大學講授“漢語史”課程的講義,最早由漢語史稿是王力先生五十年代在北京大學講授“漢語史”課程的講義,最早由科學出科學出版社在版社在1957年出版了上冊,接著于年出版了上冊,接著于1958年出版了中冊和下冊。年出版了中冊和下冊。1980年由中華書局再版。年由中華書局再版。漢漢語史稿分為五章,第一章講緒論,第二章講語音的發(fā)展,第三章講語法的發(fā)展,第四章講詞語史稿分為五章,第一章講緒論,第二章講語音的發(fā)展,第三章講語法的發(fā)展,第四章講詞匯的發(fā)展,第五章講結(jié)論。其中“語音的發(fā)展”后來擴充為漢語語音史一書,由中國社會匯的發(fā)展,第五章講結(jié)論。其中“語音的發(fā)展”后來擴充為漢語語音史一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語法的發(fā)展”擴充為漢語語法史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詞匯的科學出版社出版;“語法的發(fā)展”擴充為漢語語法史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詞匯的發(fā)展”擴充為漢語詞匯史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展”擴充為漢語詞匯史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漢語語法史與漢語詞匯史二(漢語語法史與漢語詞匯史二書亦見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書亦見王力文集第十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年)。漢語史稿是我國研究漢語歷史漢語史稿是我國研究漢語歷史發(fā)展的第一部專著發(fā)展的第一部專著。(50年代)年代)二、漢語史與漢語學史的區(qū)別二、漢語史與漢語學史的區(qū)別1漢語史是漢語史是漢語客觀的發(fā)展歷史漢語客觀的發(fā)展歷史,而,而漢語學史為漢語研究的歷史漢語學史為漢語研究的歷史。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王力先。兩者不能混為一談。王力先生有漢語史稿著作的同時,又有中國語言學史的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生有漢語史稿著作的同時,又有中國語言學史的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年)。2類似關系的學科類似關系的學科語言史與語言學史、語法史與語法學史、詞匯史與詞匯學史。語言史與語言學史、語法史與語法學史、詞匯史與詞匯學史。3“學史”與“史”研究的對象不同,相互促進,不能相互代替。“學史”與“史”研究的對象不同,相互促進,不能相互代替。三、參考書推介三、參考書推介1)重點參考書)重點參考書(1)向熹向熹簡明漢語史簡明漢語史(上、下)(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上冊緒論、(上冊緒論、上編之漢語語音史、中編之漢語詞匯史;下冊下編之漢語語法史、結(jié)論)上編之漢語語音史、中編之漢語詞匯史;下冊下編之漢語語法史、結(jié)論)。此書是繼王力先生此書是繼王力先生50年代漢語史稿之后的年代漢語史稿之后的第二部研究漢語史的力著第二部研究漢語史的力著,總結(jié)并吸收了,總結(jié)并吸收了30年來漢語史研究的成果年來漢語史研究的成果,對,對中古漢語、近代漢語的發(fā)展論述特別詳盡中古漢語、近代漢語的發(fā)展論述特別詳盡。(2)潘允中)潘允中漢語語法史概要漢語語法史概要,中州書畫社,,中州書畫社,1982年8月。月。2)一般參考書)一般參考書1舒化龍舒化龍漢語發(fā)展史略漢語發(fā)展史略內(nèi)蒙古教育出版社,內(nèi)蒙古教育出版社,1983年2月2太田辰夫著、江藍生、白維國譯,太田辰夫著、江藍生、白維國譯,漢語史通考漢語史通考,重慶出版社,,重慶出版社,1991年5月3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中國語歷史文法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4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中華書局,,中華書局,1995年9月第一章第一章緒論緒論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一、漢語史的性質(zhì)一、漢語史的性質(zhì)漢語史是關于漢語史是關于漢語發(fā)展的內(nèi)部規(guī)律的科學漢語發(fā)展的內(nèi)部規(guī)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它的研究對象是漢語發(fā)展的客觀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漢語發(fā)展的客觀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二、語言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二、語言發(fā)展的不平衡性1)語言)語言內(nèi)部要素內(nèi)部要素的發(fā)展不平衡性的發(fā)展不平衡性1詞匯。詞匯。(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基本詞匯和一般詞匯)(變化最快)(變化最快)2語音。語音。3語法。語法。(最穩(wěn)定)(最穩(wěn)定)2)語言地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語言地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1現(xiàn)代方言與漢語史的關系。現(xiàn)代方言與漢語史的關系?,F(xiàn)代方言是漢語史發(fā)展不平衡的結(jié)果,反映的是漢語史不同階段的語言特征。漢語有七大現(xiàn)代方言是漢語史發(fā)展不平衡的結(jié)果,反映的是漢語史不同階段的語言特征。漢語有七大方言區(qū)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方言區(qū)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2普通話普通話與漢語史的關系。與漢語史的關系。以北京音北京音為標準音、北方方言為詞匯基礎、以為標準音、北方方言為詞匯基礎、以現(xiàn)(當)代白話文典范著作現(xiàn)(當)代白話文典范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是漢語史發(fā)展的結(jié)果和一個階段。通話是漢語史發(fā)展的結(jié)果和一個階段。三、與漢語史有密切聯(lián)系的科學部門三、與漢語史有密切聯(lián)系的科學部門1現(xiàn)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2現(xiàn)代漢語的方言。現(xiàn)代漢語的方言。3普通語言學。普通語言學。4中國歷史。中國歷史。5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學)。四、研究漢語史的意義四、研究漢語史的意義1深入了解和使用現(xiàn)代漢語。深入了解和使用現(xiàn)代漢語。2理解現(xiàn)代漢語方言。理解現(xiàn)代漢語方言。3對普通語言學理論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對普通語言學理論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漢語史稿教案31語言學簡史概述。語言學簡史概述。(漢語研究小史)(漢語研究小史)2參考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參考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漢語史研究的方法(一般了解)漢語史研究的方法(一般了解)一、四個原則一、四個原則1注意語言發(fā)展的歷史過程。注意語言發(fā)展的歷史過程。2密切聯(lián)系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密切聯(lián)系社會發(fā)展的歷史。3重視語言各方面的聯(lián)系。重視語言各方面的聯(lián)系。4辨認語言發(fā)展的方向。辨認語言發(fā)展的方向。二、三個注意二、三個注意1認真地審查研究的對象認真地審查研究的對象辨別史料的年代。辨別史料的年代。2深入細致地進行觀察深入細致地進行觀察考證力求精到,避免粗疏??甲C力求精到,避免粗疏。(邢福義“兩個三角”(邢福義“兩個三角”“三個充分”“三個充分”觀觀察的充分、描寫的充分、解釋的充分)察的充分、描寫的充分、解釋的充分)3區(qū)別一般和特殊區(qū)別一般和特殊黎錦熙“例不十,不立法”黎錦熙“例不十,不立法”。(王力例外不十,不破法)(王力例外不十,不破法)三、向熹提出的研究方法三、向熹提出的研究方法1歸納、歸納、2比較、比較、3統(tǒng)計、統(tǒng)計、4實證、實證、5探源、探源、6轉(zhuǎn)換、轉(zhuǎn)換、7推演。推演。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漢語史的根據(jù)(重點)漢語史的根據(jù)(重點)一、漢語史研究的根據(jù)(依據(jù))(要求重點掌握其中五、六條。一、漢語史研究的根據(jù)(依據(jù))(要求重點掌握其中五、六條。)1現(xiàn)代口語及現(xiàn)代方言。現(xiàn)代口語及現(xiàn)代方言。2歷代的字書。歷代的字書。3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和金文。4漢字本身的結(jié)構(gòu)。漢字本身的結(jié)構(gòu)。5韻書和韻圖。韻書和韻圖。6歷代韻文。歷代韻文。7姓氏和地名。姓氏和地名。8古人名之外有字。古人名之外有字。9外語中的漢語借詞。外語中的漢語借詞。10漢語中的外語借詞。漢語中的外語借詞。11書面作品。書面作品。二、向熹之漢語史研究的依據(jù)(與王力進行對比)二、向熹之漢語史研究的依據(jù)(與王力進行對比)1歷代保存下來的書面語言。歷代保存下來的書面語言。2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的研究成果。(詞匯詞義、字形字義、字音)(詞匯詞義、字形字義、字音)3外語借詞和親屬語言。外語借詞和親屬語言。4現(xiàn)代漢語方言?,F(xiàn)代漢語方言。第二講第二講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漢語的親屬(本節(jié)以自學為主)漢語的親屬(本節(jié)以自學為主)一、漢語的親屬地位一、漢語的親屬地位漢語屬于漢藏語系中的漢臺語群。漢語屬于漢藏語系中的漢臺語群。漢臺語群漢臺語群漢語、暹羅侗傣語族、苗瑤語族、越南語、其他漢語、暹羅侗傣語族、苗瑤語族、越南語、其他漢藏語系漢藏語系藏緬語群藏緬語群藏語、彝語族、緬甸語、其他藏語、彝語族、緬甸語、其他二、主要共同特點二、主要共同特點1有聲調(diào)。有聲調(diào)。2大多具有鼻韻尾,并且還有塞音韻尾與之整齊配合。大多具有鼻韻尾,并且還有塞音韻尾與之整齊配合。3詞匯多以單音節(jié)詞根為基礎。詞匯多以單音節(jié)詞根為基礎。4有單位詞(量詞)有單位詞(量詞)。第六節(jié)第六節(jié)漢語史的分期(重點)漢語史的分期(重點)一、漢語史分期的依據(jù)一、漢語史分期的依據(jù)1語言發(fā)展的內(nèi)部規(guī)律。語言發(fā)展的內(nèi)部規(guī)律。2語言內(nèi)部要素的特點。語言內(nèi)部要素的特點。可以根據(jù)語言的內(nèi)部要素語音、語法、詞匯的特點給漢語史分期,但是不能根據(jù)外部的因可以根據(jù)語言的內(nèi)部要素語音、語法、詞匯的特點給漢語史分期,但是不能根據(jù)外部的因素如文字、文體、文化史、民族史等等給漢語分期。素如文字、文體、文化史、民族史等等給漢語分期。二、王力漢語史分期的內(nèi)容(四分含現(xiàn)代漢語)二、王力漢語史分期的內(nèi)容(四分含現(xiàn)代漢語)1上古期公元三世紀以前(五胡亂華以前)上古期公元三世紀以前(五胡亂華以前)。(三、四世紀為過渡階段)(三、四世紀為過渡階段)2中古期公元四世紀到十二世紀(南宋前半)中古期公元四世紀到十二世紀(南宋前半)。(十二、十三世紀為過渡階段)(十二、十三世紀為過渡階段)3近代公元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鴉片戰(zhàn)爭)近代公元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鴉片戰(zhàn)爭)。(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為過渡階段)年五四運動為過渡階段)4現(xiàn)代二十世紀(五四運動以后)現(xiàn)代二十世紀(五四運動以后)。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38
      2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南開大學19秋學期(1709、1803、1809、1903、1909)古代漢語(二)在線作業(yè)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鄭玄注孔穎達疏的是()A、詩經(jīng)B、禮記C、尚書D、左傳正確答案B第2題題目見圖片A、AB、BC、CD、D正確答案A第3題按照傳統(tǒng)的“六書”體例,“眉”字應屬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正確答案A第4題有形容詞作名詞的是()A、窈窕淑女,鐘鼓樂之B、嗟我懷人,置彼周行C、置彼崔嵬,我馬虺隤D、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正確答案A第5題除了注解詞外,還要說明全章大意等的是()A、箋B、章句C、集解D、義疏正確答案B第6題下列全部是語氣詞的一項是()正確答案B第12題下面列舉的詞義變化的例子,其變化類型屬詞義縮小的一例是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顏色C、獄案件監(jiān)獄D、墳土堆墳墓正確答案D第13題“半齒”音是()A、喻B、來C、日D、禪正確答案C第14題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則知此人不知黑白之辯矣B、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C、旬有五日而后反D、當其無,有車之用正確答案D第15題古代注疏在辨析意義相同或相類的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時,常用的注釋用語是A、謂之B、謂C、猶D、之爲言正確答案A第16題不屬于疊韻連綿詞的是()A、薜荔B、慍愉C、頷亦D、容與正確答案D第17題下列句子中“為”的讀音是四聲的是()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9
      5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東北師范大學古代漢語(2)19春在線作業(yè)1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浩蕩屬于復音詞中的A、連綿詞B、疊音詞C、附音詞D、合成詞正確答案A第2題“吾聞漢購我頭千金?!敝械摹百彙笨山忉尀椋ǎ〢、采購B、購買C、收集D、懸重賞征求正確答案D第3題根據(jù)字形和詞義的聯(lián)系,“要”的本義是A、腰B、邀請C、需要D、要挾正確答案A第4題近體詩押韻要依照()A、切韻B、廣韻C、唐韻D、平水韻正確答案D第5題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結(jié)果使古義成了新義外延的一部分,這種演變叫()A、詞義縮小B、詞義擴大C、詞義轉(zhuǎn)移D、詞義改變正確答案B第6題在漢語音韻學里,把同一韻的字歸并到一起,構(gòu)成一個獨立的組合,稱為A、韻目第12題“以和氏之璧與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關于此句,理解正確的是A、與是和的意思B、者是助詞,表示停頓C、必是副詞,一定的意思D、示是“給看”的意思正確答案ACD第13題“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奚以薛為”關于此句,理解正確的是A、“今夫齊,亦君之水也”是判斷句B、“亦”是副詞,也的意思C、“君長有齊陰”中“長”是長官的意思D、“奚以薛為”中的“為”是動詞,做的意思正確答案ABC第14題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現(xiàn)象的是A、“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B、言戰(zhàn)者多,被甲者少矣C、適莽蒼者,三飡而反。D、木之中繩,而輮以為輪。正確答案ABD第15題A、B、C、D、正確答案ABC第16題關于“南冥者,天池也”中“天池”,說法正確的是A、詞義是天然形成的池B、是一個復音詞C、是詞組D、詞義是天然的護城河正確答案AC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7
      4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奧鵬】南開大學(本部)19春學期(1709、1803、1809、1903)古代漢語(二)在線作業(yè)試卷總分100得分100第1題題目見圖片A、AB、BC、CD、D正確答案B第2題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則知此人不知黑白之辯矣B、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C、旬有五日而后反D、當其無,有車之用正確答案D第3題禮記王記“南方有蠻,雕題交趾”中“題”字的意義是A、額頭B、雕刻C、題寫D、題目正確答案A第4題哪個句子中的“偷”是“茍且”的意思()A、故舊不遺,則民不偷B、其語偷,不似民主C、令致諸偷以自贖D、偷拔其所欲正確答案B第5題“半齒”音是()A、喻B、來C、日D、禪正確答案C第6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的意思是()正確答案A第12題下列句子,具有前置賓語的一句是A、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B、誰與,哭者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D、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正確答案A第13題按照傳統(tǒng)的“六書”體例,“眉”字應屬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正確答案A第14題有異體字的是()A、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B、竭知盡忠而蔽鄣于讒C、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D、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正確答案B第15題下列各組字中屬于古今字關系的是A、見-現(xiàn)征-徵解-懈B、奉-俸景-影文-紋C、益-溢然-燃干-乾D、立-位縣-懸雕-凋正確答案B第16題題目見圖片A、AB、BC、CD、D正確答案B第17題除了注解詞外,還要說明全章大意等的是()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9
      19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