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初等數(shù)論,Number Theory,,第一章 整除理論,整除性理論是初等數(shù)論的基礎(chǔ)。本章要介紹帶余數(shù)除法,輾轉(zhuǎn)相除法,最大公約數(shù),最小公倍數(shù),算術(shù)基本定理以及它們的一些應(yīng)用。,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定義1 整數(shù)a1, a2, …, ak的公共約數(shù)稱為a1, a2, …, ak的公約數(shù)。不全為零的整數(shù)a1, a2, …, ak的公約數(shù)中最大的一個叫做a1, a2, …, ak的最大公約數(shù)(或最大公因數(shù)),記為(a1, a2, …,
2、ak)。,由于每個非零整數(shù)的約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限的, 所以最大公約數(shù)是存在的, 并且是正整數(shù).,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如果(a1, a2, …, ak) = 1,則稱 a1, a2, …, ak是互素的(或互質(zhì)的);如果(ai, a j) = 1,1 ? i, j ? k,i ? j,則稱a1, a2, …, ak是兩兩互素的(或兩兩互質(zhì)的).,顯然,a1, a2, …, ak兩兩互素可以推出(a1, a2, …, ak) = 1,反
3、之則不然,例如(2, 6, 15) = 1,但(2, 6) = 2。,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定理1 下面的等式成立:(ⅰ) (a1, a2, …, ak) = (|a1|, |a2|, …, |ak|);(ⅱ) (a, 1) = 1,(a, 0) = |a|,(a, a) = |a|;(ⅲ) (a, b) = (b, a);(ⅳ) 若p是素數(shù), a是整數(shù), 則(p, a) = 1或p?a;(ⅴ) 若a = b
4、q ? r,則(a, b) = (b, r)。,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證明 (ⅰ)??(ⅳ)留作習(xí)題。(ⅴ) 由第一節(jié)定理1可知, 如果d?a,d?b,則有d?r = a ? bq,反之, 若d?b,d?r,則d?a = bq ? r. 因此a與b的全體公約數(shù)的集合就是b與r的全體公約數(shù)的集合,這兩個集合中的最大正數(shù)當(dāng)然相等,即(a, b) = (b, r)。證畢。,由定理1可知,在討論(a1, a2, …, an)時,不妨假設(shè)a
5、1, a2, …, an是正整數(shù),以后我們就維持這一假設(shè).,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定理2 設(shè)a1, a2, …, ak?Z,記A = { y:y = x1a1+x2a2+ …+xkak ,xi?Z,? ? i ? k }.如果y0是集合A中最小的正數(shù), 則y0=(a1,a2, …,ak).,證明 設(shè)d是a1, a2, …, ak的一個公約數(shù), 則d?y0,所以d ? y0. 另一方面, 由第二節(jié)例2知, y0也是a1, a2
6、, …, ak的公約數(shù). 因此y0是a1, a2, …, ak的公約數(shù)中的最大者, 即y0 = ( a1, a2, …, ak). 證畢.,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推論1 設(shè)d是a1, a2, …, ak的一個公約數(shù),則d?(a1, a2, …, ak)。,這個推論對最大公約數(shù)的性質(zhì)做了更深的刻劃:最大公約數(shù)不但是公約數(shù)中的最大的,而且是所有公約數(shù)的倍數(shù)。,推論2 (ma1, ma2, …, mak) = |m|(a1, a2, …,
7、 ak)。,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推論3 記? = (a1, a2, …, ak),則,特別地,,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定理3 (a1, a2, …, ak) = 1的充要條件是存在整數(shù)x1, x2, …, xk,使得a1x1 ? a2x2 ? … ? akxk = 1。 (1),證明 必要性 由定理2得到。充分性 若式(1)成立,如果 (a1, a2, …, ak) = d >
8、1,那么由d?ai(1 ? i ? k)推出d?a1x1 ? a2x2 ? … ? akxk = 1,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有(a1, a2, …, ak) = 1。證畢。,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定理4 對于任意的整數(shù)a,b,c,下面的結(jié)論成立:(ⅰ) 由b?ac及(a, b) = 1可以推出b?c;(ⅱ) 由b?c,a?c及(a, b) = 1可以推出ab?c。,證明 (ⅰ) 若(a, b) = 1,由定理2,存在整數(shù)x與
9、y,使得ax ? by = 1。,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因此 acx ? bcy = c (2)由上式及b?ac得到b?c。結(jié)論(ⅰ)得證;(ⅱ) 若(a, b) = 1,則存在整數(shù)x,y使得式(2)成立。由b?c與a?c得到ab?ac,ab?bc,再由式(2)得到ab?c。結(jié)論(ⅱ)得證。證畢。,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
10、推論1 若p是素數(shù),則下述結(jié)論成立:(ⅰ) p?ab ? p?a或p?b;(ⅱ) p?a2 ? p?a。,證明 留作習(xí)題。,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推論2 若 (a, b) = 1,則(a, bc) = (a, c)。,證明 設(shè)d是a與bc的一個公約數(shù),則d?a,d?bc,由式(2)得到,d|c, 即d是a與c的公約數(shù)。另一方面,若d是a與c的公約數(shù),則它也是a與bc的公約數(shù)。因此,a與c的公約數(shù)的集合,就是a與bc
11、的公約數(shù)的集合,所以(a, bc) = (a, c)。證畢。,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推論3 若 (a, bi) = 1,1 ? i ? n,則 (a, b1b2…bn) = 1。,證明 留作習(xí)題。,定理5 對于任意的n個整數(shù)a1, a2, …, an,記(a1, a2) = d2, (d2, a3) = d3, …, (dn ? 2, an ? 1) = dn ? 1,
12、 (dn ? 1, an) = dn,則 dn = (a1, a2, …, an).,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證明 由定理2的推論,我們有 dn = (dn ? 1, an) ? dn?an,dn?dn ? 1,dn ? 1 = (dn ? 2, an ? 1) ? dn ? 1?an ? 1,dn ? 1?dn ? 2, ? dn?an,dn?an ?
13、1,dn?dn ? 2,dn ? 2 = (dn ? 3, an ? 2) ? dn ? 2?an ? 2,dn ? 2?dn ? 3 ? dn?an,dn?an ? 1,dn?an ? 2,dn?dn ? 3, ……,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d2 = (a1, a2) ? dn?an,dn?an ? 1,…,dn?a2,dn?a1,即dn是a1, a2, …, an的一個公約數(shù)。,另一方面,對于a
14、1, a2, …, an的任何公約數(shù)d,由定理2的推論及d2, …, dn的定義,依次得出 d?a1,d?a2 ? d?d2, d?d2,d?a3 ? d?d3, ……,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d?dn ? 1,d?an ? d?dn,因此dn是a1, a2, …, an的公約數(shù)中的最大者,即dn = (a1, a2, …, an)。證畢。,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證明 由定理1得到 (21n ? 4, 14n ? 3)
15、 = (7n ? 1, 14n ? 3) = (7n ? 1, 1) = 1。,,,,,例1 證明: 若n是正整數(shù),則 是既約分?jǐn)?shù).,注:一般地,若(x, y) = 1,那么,對于任意的整數(shù)a,b,有 (x, y) = (x ?ay, y) = (x ?ay, y ? b(x ?ay)) = (x ?ay, (ab ? 1)y ? bx), 因此,是
16、 既約分?jǐn)?shù)。,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證明 由于121 = 112,n2 ? 2n ? 12 = (n ? 1)2 ? 11,所以,若112?(n ? 1)2 ? 11, (3)則11?(n ? 1)2,因此,由定理4的推論1得到11?n ? 1,112?(n ? 1)2。再由式(3)得到 112?11,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式(3)不能成立。,,,,,例2 證明:,第三節(jié)
17、 最大公約數(shù),,,,,,注:這個例題的一般形式是:設(shè)p是素數(shù),a,b是整數(shù),則Pk (an ? b)k ? pk ? 1c,其中c是不被p整除的任意整數(shù),k是任意的大于1的整數(shù)。,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證明 由式(4)得到9?(a ? b)2 ? 3ab ? 3?(a ? b)2 ? 3ab? 3?(a ? b)2 ? 3?a ? b (5)? 9?(a ? b)2。,,,,,例3
18、設(shè)a,b是整數(shù),且9?a2 ? ab ? b2, (4)則3?(a, b)。,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再由式(4)得到 9?3ab ? 3?ab。因此,由定理4的推論1,得到3?a或3?b。若3?a,由式(5)得到3?b;若3?b,由(5)式也 得到3?a。因此,總有3?a且3?b。由定理2的推論推出3?(a, b)。再由式(3)得到 112?11,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式(3
19、)不能成立。,,,,,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證明 (ⅰ) 若a < b,且2b ? 1?2a ? 1。 (6)成立,則2b ? 1 ? 2a ? 1 ? 2b ? 2a ? 2 ? 2a(2b ? a ? 1) ? 2,于是a = 1,b ? a = 1,即b = 2,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式(6)不成立。,,,,,,例4 設(shè)a和b是正整數(shù), b > 2, 則2b ?
20、 1 2a ? 1.,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ⅱ) 若a = b,且式(6)成立,則由式(6)得到2a ? 1?(2a ? 1) ? 2 ? 2a ? 1?2 ? 2a ? 1 ? 2 ? 2a ? 3,于是b = a = 1,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式(6)不成立。,,,,,,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ⅲ) 若a > b,記a = kb ? r,0 ? r < b,此時2kb?1=(2b?1)(2(k ? 1)b?2
21、(k ? 2)b???1)=(2b? 1)Q,其中Q是整數(shù)。所以2a ? 1 = 2kb + r ? 1 = 2r(2kb ? 1 ? 1) ? 1 = 2r((2b ? 1)Q ? 1) ? 1 = (2b ? 1)Q ? ? (2r ? 1),其中Q?是整數(shù)。因此2b ? 1?2a ? 1 ? 2b ? 1?2r ? 1,在(ⅰ)中已經(jīng)證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式(6)不能成立.,,,,,,第三節(jié) 最大公約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