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 心臟生理,第三節(jié) 心血管系統(tǒng)的調節(jié),第四節(jié) 器官循環(huán),第二節(jié) 血管生理,循環(huán)系統(tǒng)由心臟和血管組成 血液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稱血液循環(huán)。 血液循環(huán)的主要功能: 運輸代謝原料和代謝產(chǎn)物 運輸激素或其他體液因子 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 參與免疫調節(jié),第一節(jié) 心臟生理,心臟的活動具有周期性,一般將心臟的電變化周期稱為心肌電周期,而機械活動周期稱為
2、心動周期,心臟是一個由心肌組織構成的、具有瓣膜結構的中空器官,心肌組織具有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和收縮性四種生理特性。,一、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一)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1.工作細胞跨膜電位及形成機制 靜息電位:正常心室肌細胞的靜息電位為-90mv。 形成機制:與骨骼肌和神經(jīng)細胞相似。由膜內外各種離子跨膜流動所造成。 細胞膜兩側離子分布不均勻,有離子濃度梯度存在。 靜息時細胞膜對K+通透性較高,而對其它離子通
3、透性較低。,結論: K+順濃度梯度由膜內向 膜外擴散達到平衡電位。,動作電位 特點:形態(tài)復雜;持續(xù)時間長;升支與降支不對稱,去極過程復極過程靜息期,,,,,,,,,,,,,動作電位呈不對稱的“旗幟”狀,由除極(去極)和復極二個過程組成。共可分為0、1、2、3、4 五個時期。,膜內電位由-90mv上升到+20~+30mv,除極時間短,僅1~2 ms,除極幅度大,可達120 mv,0期最大除極速度可達200
4、~400v/s。,歷時200~300ms,包括三個階段,膜電位由+2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耗時約10ms。,膜電位下降極緩慢,幾乎停滯于接近零的等電位狀態(tài),形成平臺。耗時約100ms~150ms,是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持續(xù)時間較長的主要原因,也是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特征。,平臺期后,復極加速,膜電位由0mv較快地下降到-90mv,完成復極化,耗時約100ms~150ms。,0期,膜電位穩(wěn)定于靜息電位水平,4期,1期(快速復極初
5、期),2期(平臺期),3期(快速復極末期),形成機制:,(1) 去極化過程:0期去極化,Na+通道激活快,失活也快,稱為快通道,以Na+通道為0期去極的心肌細胞(心房肌、心室肌及浦肯野細胞)稱快反應細胞,其動作電位稱快反應電位。,,(2)1期:快Na+通道失活+ 激活K+通道(Ito)(0期去極達-30mV時)↓ K+快速外流↓ 快速復極1期,(3)2期:0期去極達-40mV時 已激活慢Ca2+通道+ K+
6、通道(IK )激活(去極+20mV)↓ Ca2+緩慢內流 與K+外流處于平衡狀態(tài)↓ 2期(平臺期),,(4)3期:慢Ca2+通道失活 + IK 通道通透性↑↓ 再生式K+外流 ↓ 快速復極化至靜息電位水平,(5)4期: 排出細胞內Na+和Ca2+ ,攝回細胞外K+ 。 ①Na+和K+的主動轉運是依靠Na+-K+泵。 Na+-K+每次轉運可泵出3個Na+并泵入2個K+ 。 ②Ca2+的逆濃度
7、梯度外運是與Na+的順濃度梯度內流相耦聯(lián)的,稱為Ca2+ - Na+交換,膜外3個Na+和膜內1個Ca2+交換。 Ca2+ - Na+交換的能量歸根結底是由Na+ - K+泵提供的。,,2.自律細胞跨膜電位及形成機制(自學),心肌具有自動產(chǎn)生節(jié)律性興奮的能力,稱為自動節(jié)律性,簡稱自律性。 心內特殊傳導系統(tǒng)(房室結的結區(qū)除外)的自律性細胞,它們能自動產(chǎn)生節(jié)律性興奮,再傳導到其他的心肌細胞。,(二)心肌的生理特性1、心肌的自動節(jié)律性
8、,自律組織(細胞):具有自律性的組織或細胞。包括有:竇房結、房室交界(結區(qū)除外)、希氏束、浦肯野纖維等。各部位自律性高低不一 正常心臟活動的起搏點:竇房結(正常時其自律性最高)。 竇性心律:以竇房結為起搏點的心臟節(jié)律性活動。 異位心律:以竇房結以外的部位為起搏點的心臟活動。,2、心肌細胞的傳導性 心肌細胞所具有的傳導興奮的能力 由于心肌興奮部位和鄰近未興奮部位的膜之間發(fā)生電位差,產(chǎn)生局部電流,從而使未興
9、奮部位興奮;此外,局部電流通過低電阻的閏盤,引起相鄰細胞的興奮。故亦是以局部電流形式傳導興奮。,興奮在心臟內的傳導過程 竇房結 ——→左、右心房 ↓ 房室交界 ↓ 房室束(希氏束) ↓ 左、右束支 ↓
10、 浦肯野纖維 ↓ 心室肌,結間束,心臟起搏點 正常情況下心臟的起搏點是竇房結,其含P細胞和過渡細胞。P細胞是自律細胞,過渡細胞將興奮傳播到相鄰心房肌細胞。 結間束、房間束及興奮在心房內的傳播,興奮傳導特點:,房間束連接左、右心房,傳導速度比一般心房肌傳導速度快,故左、右心房幾乎能同步收縮。 結間束包括前、中、后結間束,連接竇房結和房室交界處,由浦肯野細胞構成,
11、其傳導速度比一般心房肌傳導速度快。,房室結的單向傳導和延擱作用 房、室肌細胞之間無直接的電聯(lián)系,房室結是唯一聯(lián)系房室間興奮的通路 房室交界處細胞體積小,細胞間縫隙連接少,細胞膜電位低,0期去極化幅度小,速度慢,故傳導速度遲緩(約為0.02-0.05m/s) ,而它又是興奮由房入室的唯一通路,興奮傳導在此有一顯著減慢現(xiàn)象,叫房室延擱,房室延擱的意義: 避免了房室收縮同步現(xiàn)象,使心室有足夠時間受
12、納心房回血,從而保證泵血。,浦肯野系統(tǒng)興奮的傳導 浦肯野細胞傳導速度可高達1.5-4m/s,興奮傳導僅歷時0.03秒,可幾乎同到達心室各處內壁,對于心保持心室肌的同步收縮是十分重要的。,興奮在心室肌的傳導 興奮在心室肌內傳導為螺旋形或曲折途徑,使心室肌幾乎同步收縮,產(chǎn)生巨大室內壓,利于泵出血到動脈。,3、心肌的興奮性 一次興奮過程中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1)絕對不應期和有效不應期,(2)相對不應期,(3)超常期
13、,絕對不應期,去極到復極達-55mV,不產(chǎn)生反應。 從-55mV到-60mV這段時間內,可發(fā)生部分去極化,但不能爆發(fā)動作電位 。心肌細胞從0期去極化到3期復極化到-60mV的這段時間,稱有效不應期,從復極-60mV到約-80mV的時期,高于正常閾值的強刺激可引起Ap。此期大部分鈉通道已復活,但興奮性仍低于正常。,從復極的-80mV到-90mV的時期,用低于正常閾值的刺激就可引起Ap。此期膜電位比靜息電位更靠近閾電位,興奮性高于正常
14、,(4)低常期,Na+-K+泵活動,使膜出現(xiàn)微弱的超極化,興奮性的周期變化與心肌收縮活動的關系(1)不發(fā)生完全強直收縮,心肌細胞的有效不應期特別長(>200 ms, 骨骼肌僅為0.5-2 ms),相當于整個收縮期加舒張早期,在此期內,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發(fā)生興奮和收縮。,(2)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歇 正常心臟是按竇房結的節(jié)律興奮而收縮。如果在心室的有效不應期之后,下次節(jié)律性興奮傳來之前,心肌受到人為的刺激或起自竇房結之外
15、的病理性刺激時,心室可產(chǎn)生一次正常節(jié)律以外的收縮,稱期前收縮。 期前收縮也有自己的有效不應期,當緊接在期前收縮后的一次竇房結的興奮傳到心室時,常正好落在期前興奮的有效不應期內,因而不能引起心室興奮和收縮。必須等到下次竇房結的興奮傳來,才能發(fā)生收縮。所以在一次期前收縮之后,往往有一段較長的心臟舒張期,稱為代償間隙。,,4、心肌的收縮性 心肌細胞發(fā)生興奮后,通過興奮-收縮偶聯(lián)機制,引起心肌細胞內粗、細肌絲間的滑行,造
16、成心肌細胞張力的增加和長度的縮短,這種能力稱心肌的收縮性。 心肌細胞興奮-收縮偶聯(lián)的機制及其收縮的基本原理與骨骼肌纖維基本相似。,,(三)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ECG: 將引導電極置于人體表面的一定部位記錄到的心電變化的波形圖。,正常心電圖的波形及生理意義,名 稱 時間(S) 幅度(mV) 意 義 P波
17、0.08~0.11 0.05~0.25 兩心房的去極化 P-R間期 0.12~0.20 興奮:房→室的時間 QRS波 0.06~0.10 0.5~2.0 兩心室的去極化 S-T段 0.05~0.15 心室肌的AP處于平臺期
18、 心室各部分均處于去極化 T波 0.05~0.25 0.1~0.8 兩心室復極化過程 U波 0.1~0.3 <0.05 在T波之后一個小波,機 制不詳Q-T間期
19、<0.4 心室去極化+復極化的時間,,,,二、心動周期:(一) 心動周期和心率 1、心動周期,概念: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所構成的一個機械活動的周期稱心動周期。如心率為75次/min,則每一個心動周期約0.8秒,心動周期的時間分配: 左、右心房收縮0.1s,舒張0.7s。 左、右心室收縮0.3s,舒張0.5s。,特點及意義: 舒張期
20、> 收縮期,使心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可終生跳動,永不疲勞。,有0.4s是全心舒張期,使房、室內壓進一步降低,從而促進靜脈血迅速回心。,2、心率 單位時間內心臟跳動的次數(shù)。 正常成年人:75次/分(60~100次/分) 正常成年人心動周期持續(xù)時間:1/75*60=0.8s,(二)心臟泵血的過程,1、心房的收縮和舒張——初級泵血功能,心房收縮 ↓ 心房容積↓ ↓ 房內壓↑ (右房
21、↑4-6mmHg) (左房↑6-7mmHg) ↓ 房室瓣開放(動脈瓣處關閉狀態(tài)) ↓ 擠血入心室(占心室充盈量25%) ↓ 心房舒張(75%由V經(jīng)心房流入心室),心室開始收縮 ↓ 室內壓急劇↑(左室內壓↑近80mmHg)↓ 房室瓣關閉(動脈瓣仍處于關閉狀態(tài)) (容積不變、血液不流) (產(chǎn)生第一心音),2、心室收縮期 等容收縮期
22、:,此期特點:各瓣膜不開,心室容積不變,血液存于心室不流動,但室內壓增高極快。,心室繼續(xù)收縮 ↓ 室內壓>動脈壓(左室>80mmHg) ↓ 動脈瓣開放(房室瓣仍處于關閉狀態(tài)) ↓ 迅速射血入動脈(占射血量70%) ↓ 心室容積迅速↓,,快速射血期:,此期特點:室內壓力高,射血速度快,射出血量多,射出血量約占整個收縮期射出血量的70%,心室容積迅速縮小。,室內壓略<動脈壓 ↓ 射血能=血
23、液的動能 繼續(xù)射血入動脈(占射血量30%) ↓ 心室容積繼續(xù)↓,減慢射血期:,3、心室舒張期 等容舒張期,心室開始舒張 ↓ 室內壓迅速↓↓ 動脈瓣關閉(室內壓<動脈壓)(產(chǎn)生第二心音)↓ 心室繼續(xù)舒張 ↓室內壓急劇迅速↓(室內壓仍>房內壓,房室瓣仍處于關 閉狀態(tài)) (容積不變、血液不流),此期特點:各瓣膜不開,心室容積不變,血液存于心房不流動,但室內壓急劇下降。,室內壓↓
24、(室內壓<房內壓)↓ 房室瓣開放↓血液充盈心室↓心室繼續(xù)舒張↓室內壓↓(室內壓<房內壓或=負壓) ↓ 心房和大V內的血液快速入室(占總充盈量2/3) ↓ 心室容積迅速↑,快速充盈期:,此期特點:室內壓力低,充盈速度快,充盈量多 。,隨著心室內血液的充盈,心室與心房、大V間的壓力差減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減慢。 其前半期為大V的血液經(jīng)心房流入心室;后半期為心房收縮期的擠血入心室。,減慢充盈期:,心動周
25、期中壓力、容積等變化,⑦心房收縮期 ①等容收縮期 ②快速射血期 ③緩慢射血期 ④等容舒張期 ⑤快速充盈期 ⑥減慢充盈期,,Pa > Pv < PA,Pa < Pv < PA*,Pa < Pv < PA,Pa > Pv < PA,Pa > Pv < PA,Pa < Pv < PA,Pa PA,開 關,關 關,關 開,關 開,關 關,開 關,開
26、 關,不變,不變,進一步↑,繼續(xù)↑,迅速↑,迅速↓,繼續(xù)↓,存于心室,心房 心室,,心室 動脈,,心房 心室,,心房 心室,,心室 動脈,,存于心室,問題:心房、心室、瓣膜在泵血中各起何作用?,心室收縮期和舒張期可以分別通過心臟的電活動周期(心電圖)和機械活動周期(心動周期)來劃分:心室收縮期是心電圖中的QRS波開始到T波結束的時間,也是房室瓣關閉到主動脈瓣關閉的時間。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27、分別標志著心室收縮期的開始和結束。,(三)心動周期與心電圖和心音的關系,心音是由于心臟瓣膜的關閉和血液撞擊心室壁引起的振動所產(chǎn)生。,三、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 (一)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 ——衡量心臟泵血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 :在正常情況下,一側心室一次收縮所射出的血量(60~80ml) 每分輸出量(minute volume):每分鐘射出的血量(450
28、0-6000ml/min) 通常所說的心輸出量指每分輸出量。 心指數(shù)(cardiac index) :空腹和安靜狀態(tài)下,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每分心輸出量——衡量心臟泵血功能的另一個重要指標,(二)搏出量的調節(jié),與骨骼肌一樣,心臟收縮的搏出量取決于前負荷(即心肌初長度或心室舒張末期容量)、心肌收縮能力、及后負荷(動脈血壓)的影響。,第二節(jié) 血管生理,一、各類血管的功能特點 1.彈性貯器血管 指主動脈
29、、肺動脈主干及其發(fā)出的最大分支。,具彈性貯器作用,使心臟間斷的射血成為血管系統(tǒng)中連續(xù)的血流,并能減小每個心動周期中血壓的波動幅度。,2.分配血管:從彈性貯器血管以后到分支為小動脈前的動脈管道,功能是分配血液到各器官組織。,3.毛細血管前阻力血管:指小動脈和微動脈,使局部血管的口徑和血流阻力發(fā)生變化,調節(jié)器官、組織的局部血流量,6.毛細血管后阻力血管:指微靜脈,其舒縮可影響毛細血管前阻力和毛細血管后阻力的比值,從而改變毛細血管壓和體液在
30、血管內和細織液間隙內的分配情況。,4.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控制其后的毛細血管的關閉和開放。,5.交換血管:指真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7.容量血管:靜脈系統(tǒng)容納了全身循環(huán)血量的60%-70%,起著貯存庫的作用。,8.短路血管:指小動脈和小靜脈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與體溫調節(jié)有關。,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 (一) 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泊肅葉定律(Poiseuilli law) Q=K(P1-P2)=π(P1-P2)r4/ 8η
31、L (ml/min或L/min) K= πr4 / 8ηL [Q:血流量 △P:血管兩端的壓力差 r:血管半徑 L:血管長度 η:血液的粘滯度] 液體在剛性管道中流動的規(guī)律 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動的力學稱血流動力學 血流量指單位時間內流過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容積速度Q)。,(二)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所遇到的阻力,稱為血流阻力
32、R=8ηL/πr4 結論:機體對器官和組織血流分配的調節(jié)主要是通過改變阻力血管的口徑實現(xiàn)的 (三) 血壓 血壓是指血管內的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 單位:帕(Pa) 1mmHg = 0.133kPa,體循環(huán)平均充盈壓:當血流停止時,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各處壓力相等,此壓力值即為體循環(huán)平均充盈壓。,各段血管的 壓力梯度: 主A:100mmHg
33、 小A:85mmHg Cap:30mmHg V始:10mmHg 心房(大V):≈0,結論:血壓降低主要在微動脈,三、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 (一)動脈血壓的形成 指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 前提條件:心血管系統(tǒng)內有血液充盈,并有與之相適應的血管容積。,,必要
34、條件:心室收縮射血。所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動血液流動的動能,一部分形成對血管壁的側壓,是勢能。 充分條件:外周阻力。它阻礙血液流動,使心室收縮射出的血液不能全部流走,而有2/3暫時貯存在大動脈內,對大動脈管壁產(chǎn)生側壓。 動脈血壓的形成主要是心室收縮射血與外周阻力兩者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 大動脈管壁的彈性貯器作用:維持主動脈壓在一定范圍內,緩沖了大動脈內血壓的巨大變化 。 大動脈管壁的彈性貯器
35、作用與外周阻力共同作用,使間斷的心室射血變成連續(xù)的動脈內血液流動,并可使動脈內血壓變動幅度遠小于心室內壓的變動幅度。,,(二)動脈血壓的正常值 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 Sp):心室收縮射血時動脈血壓達到的最高值,100~120mmHg (13.3~16.0kPa) 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 Dp):心室舒張充盈時動脈血壓達到的最低值,60~80mmHg (8.0~10.6kPa) 脈
36、搏壓(pulse pressure Pp):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值,30~40mmHg (4.0~5.3kPa) 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 Mp):在一個心動周期中,動脈血壓的平均值 Mp = 1/3 Pp + Dp=1/3 Sp+2/3 Dp , 100mmHg (13.3kPa),,(三)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動脈血壓的形成主要是心室收縮射血與外周阻力兩者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因此,凡能影響心輸
37、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各種因素,都能影響動脈血壓。,1、每搏輸出量,,結論:在外周阻力和心率變化不大時,每搏輸出量增大,收縮壓升高大于舒張壓升高,脈壓增大,2、心率,,結論:在搏出量和外周阻力都不變時,心率加快,收縮壓升高不如舒張壓升高顯著,脈壓減小,3、外周阻力,,結論:外周阻力的增加使收縮壓和舒張壓都有增加,但對舒張壓的影響較大,4、主動脈、大動脈的彈性貯器作用,,,隨著年齡增加,動脈管壁彈性成分逐漸變性,順應性減少,彈性貯器作用減弱,導
38、致收縮壓明顯增高,舒張壓明顯減小,故脈搏壓增大。,5、循環(huán)血量與血管容積之比 循環(huán)血量↓,血管容積不變 → Bp↓ → 動脈血壓↓ ,如大失血 循環(huán)血量不變, 血管容積↑→回心血量↓→Bp↓ → 動脈血壓↓,如:過敏休克,,(四)動脈血壓相對穩(wěn)定的意義 動脈血壓是推動血液流動的驅動力,它必須達到一定的高度,并且保持相對穩(wěn)定,才能保證全身各器官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各器官的代謝和功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
39、 血壓過低,血流量減少,不能滿足組織代謝的需要 血壓過高,心室射血時所遇到的阻力過大,心肌的后負荷加重。,,(五)動脈脈搏 在每個心動周期中,動脈內的壓力發(fā)生周期性的波動,這種周期性的壓力變化可引起動脈血管發(fā)生搏動,稱為動脈脈搏。,四.靜脈血壓與靜脈回心血量 (一)靜脈血壓 外周靜脈壓:各器官靜脈的血壓。當心臟射血功能降低,靜脈回流降低時,血液將滯留在外周靜脈,靜脈壓升高。
40、 外周靜脈壓的特點:(1)血壓低。(2)重力對外周靜脈壓的影響大。 中心靜脈壓:右心房和胸腔內大靜脈的血壓。正常范圍為4~12cmH2O。 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影響因素: 心室射血能力 心室射血能力強 → 及時將回心血射出 → 中心靜脈壓則低;心室射血能力弱 → 不能及時將回心血射出,血淤于心 → 中心靜脈壓則高 靜脈回流速度和回心血量 靜脈回流速度快 →回心血量增加→中心靜脈壓升
41、高;靜脈回流速度慢 → 中心靜脈壓降低。 特點:①受重力影響較小 ②高低取決于:射血力、V回流速和量。 意義:①反映心臟功能狀態(tài)和V回流量 ②控制補液速和量的指標 (如CVP低,常提示輸液的量不足),(二) 靜脈回心血量及其影響因素 靜脈回心血量取決于外周靜脈壓和中心靜脈壓的差,以及靜脈對血流的阻力。其影響因素有:體循環(huán)平均充盈壓心臟收縮力重
42、力與體位變化骨骼肌的擠壓作用呼吸運動,,五、微循環(huán),,1、微循環(huán)的組成 微A:總閘 后微A:分閘 Cap.前括約肌:分閘 真Cap.:營養(yǎng)性血管 通血Cap.:直捷通路 A-V吻合支:調節(jié)體熱微V:后阻力性Cap.,,前阻力性血管,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huán),微循環(huán)的血流通路與作用 名稱 血流通路 血流特點 作用 迂回通路 微A→后微A→Cap.前括約肌 血流緩慢
43、 物質交換 →真Cap.網(wǎng)→微V 主要場所直捷通路 微A→后微A→通血Cap. 血流速較快 利血回流 A-V短路 微A→A-V吻合支→微V 隨溫度變化 調節(jié)體溫,,,,→微V,,2. 毛細血管壁的結構、通透性和數(shù)量毛細血管壁由單層內皮細胞層加基膜層構成,總厚度約0.5µm。不同器官中的毛細血管有著不同的結構。人體
44、內約有400億根毛細血管,不同組織器官中毛細血管密度有很大差異。估計全身毛細血管總的有效交換面積是1000m2。,,3. 微循環(huán)的血流動力學 毛細血管內血壓 毛細血管動脈端血壓約30~40mmHg 毛細血管中段血壓約25mmHg 毛細血管靜脈端約10~15mmHg 毛細血管內血壓的高低取決于毛細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值。 在平靜狀態(tài)下:RA(前阻力):RV(后阻力)=5:1
45、 RA:RV↑,毛細血管內血壓↓,微循環(huán)內血流↓ RA:RV↓,毛細血管內血壓↑,微循環(huán)內血流↑,,毛細血管內血流及其調節(jié) 后微動脈及毛細血管前括約肌以5~10次/分頻率發(fā)生交替性收縮、舒張活動,所以毛細血管內血流速度和血壓在不同時間內有很大變化,使微循環(huán)對組織的灌流呈“沖擊式”,利于疏通脈管。,微循環(huán)血流主要受局部代謝產(chǎn)物濃度的調節(jié)。 局部血流量與其代謝水平相適應,,4.血液和組
46、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 血液和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擴散:指液體中溶質分子通過熱運動順濃度差進行擴散。 濾過和重吸收:由于管壁兩側靜水壓和膠體滲透壓的差異而引起的液體由毛細血管內向毛細血管外的移動稱為濾過,而將液體向相反方向移動稱為重吸收。 吞飲:在毛細血管一側較大的分子被內皮細胞膜包圍并吞飲入細胞內,形成吞飲囊泡,囊泡被轉運到細胞另一側排出。,(二)組織液的生成及影響因素 有效濾過壓=(毛細
47、血管壓+組織液膠體滲透壓) -(血漿膠體滲透壓+組織液靜水壓) >0 →組織液生成(動脈端) <0 →組織液回流(靜脈端),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癥 毛細血管壓↑ ↑ ↓ 炎癥、充血性心功不全 等所致的水腫
48、 血漿膠體滲透壓↓ ↑ ↓ 營養(yǎng)不良、腎炎等血漿 蛋白↓所致水腫 淋巴回流受阻 ↑ ↓ 絲蟲病、癌癥等 使受阻部位遠端水腫 毛細血管通透性↑ ↑ ↓ 燙傷、細菌感染所致的 局部水腫,,,,,,,(二)影響組織液生
49、成與回流的因素,,,,,,,,第四節(jié) 器官循環(huán)(自學) 一、冠脈循環(huán)——營養(yǎng)心臟本身的血液循環(huán) 冠脈循環(huán)的生理特點:途徑短,血流快;血壓較高;血流量大;平靜時動-靜脈血含氧量差很大;血流量受心肌收縮的影響,,二、腦循環(huán)——營養(yǎng)腦的血液循環(huán)腦循環(huán)的特點:血流量大,耗氧量多;血流量的變動范圍?。B腔內組織的不可壓縮性);局部化學因素對血管舒縮活動的影響大;神經(jīng)因素對腦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作用較小血-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液循環(huán) ppt課件
- 血液循環(huán)ppt課件
- 醫(yī)學課件-血液循環(huán)-ppt
-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ppt課件
- 血液循環(huán)
- “血液循環(huán)”
- 血液及血液循環(huán)
- 血液循環(huán)本科
- 胎兒血液循環(huán)和出生後血液循環(huán)的變化
- 生理學血液循環(huán)ppt課件
- 血液循環(huán)說課稿
- 生理血液循環(huán)
- 血液循環(huán)途徑
- 血液循環(huán)障礙出血
- 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
-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 心臟和血液循環(huán)
- 血液循環(huán)生理
- 心臟的血液循環(huán)
- 病理局部血液循環(huán)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