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此刻學習,你將圓夢</b></p><p> 談怎樣“做一個積極向上的編輯”,它的重點不在于一般性的“怎樣做一個好編輯”,而在于“積極向上”四個字。這就有更高的要求。我想到了幾個軼事,確是我想和年輕編輯談一談的。 </p><p> 一、“我們的事業(yè)并不顯赫一時” </p><p> 這是馬克思的一句話,是馬
2、克思在即將走向社會選擇職業(yè)時說的。他說: </p><p> 我們的事業(yè)并不顯赫一時,而將永遠存在,高尚的人們將在我們的墓前灑下熱淚。 </p><p> 說得多么好,多么精彩!我曾用這段話的第一句作標題發(fā)表過一篇文章,當時有好幾家報刊轉載。我深知這不是我的文章寫得好,而是因為馬克思話的感召力量。我們不追求顯赫一時,不在乎一時的得失榮辱,不貪圖個人的功名利祿,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后代一定會
3、承認,并因為我們的奉獻而感動。應該說,這段話也特別適合編輯事業(yè)。編輯工作就是一個為社會、為讀者服務、奉獻的工作。編輯事業(yè)關系文化的傳承。在這個服務和奉獻過程中,我們自己一步步豐富、淵博、高尚起來。我們?yōu)樯鐣蛟炀?,體現著存在的價值。 </p><p> 不求顯赫一時,就能避免急功近利。“不好不壞,又多又快”是出版業(yè)急功近利的典型表現。一部精品,常常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打磨,需要一如既往的執(zhí)著精神,需要沉得
4、住氣。馬克思的《資本論》從1843年寫到1883年,整整用了40年的時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用了27年。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記》用了34年。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受了人間最恥辱的宮刑,他形容自己的悲慘境遇:“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彼f,他之所以隱忍茍活,就是為了繼承父業(yè),著述《史記》?!熬刻烊酥H,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苯涍^19年的努力,終于完成了《史記》這一偉大著作。曹雪芹
5、傾其一生心血,書寫了一部《紅樓夢》。米開朗琪羅這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為了創(chuàng)作超越前人的作品,整整4年不出工作的教堂。人們說上帝工作6天,第7天休息,而米開朗琪羅永遠沒有第7天。他89歲了,還充滿自信地說:新的藝術觀念即將誕生。 </p><p> 不求顯赫一時,就拒絕嘩眾取寵,人為包裝。 </p><p> 不求顯赫一時,就不要人為炒作,哄抬造勢,自己給自己戴花戴朵。 </
6、p><p> 不求顯赫一時,就不會追求表面上的“世界第一”,不會出現“每一元的銷售額的實現,要以近二元的庫存額”為代價的狀況。那樣的話,我們生產出來的“圖書”不都賣給了自己,進入“庫房”了嗎? </p><p> 著名小說家卡夫卡曾經說過:“古籍經典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具有傳承性。今日美麗綻放,明日就荒唐滑稽。那就是經典名著與普通讀物的區(qū)別?!闭f得實在透徹。 </p>&l
7、t;p> 年輕的馬克思的高尚境界,讓我們永遠崇敬。 </p><p> 二、“臨事而懼,陳力而后就列” </p><p> 這一句話源于毛澤東給時任湖南省副省長周世釗先生的一封信。毛澤東這封信寫于1958年10月25日(見《毛澤東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p><p> 1958年上半年,中央政府任命周世釗先生作湖南省副省長。10月17
8、日,周世釗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說,這個事我怕做不好,我一介書生怎么能當好副省長呢? </p><p> 周世釗是什么人?他是著名教育家,愛國民主人士,是毛澤東少年時代在湖南長沙師范學校的同學。1918年,他參加毛澤東、蔡和森發(fā)起的“新民學會”,1919年應毛澤東之邀擔任《湘江評論》顧問,隨后加入“長沙文化書社”,傳播新思想。后來,一直從事教育事業(yè)。1949年,任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校長。1955年任湖南省教育廳副廳
9、長。長期與毛澤東詩詞唱和。其中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才飲長沙水》、《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飛》等都是答周世釗的??梢钥闯雒珴蓶|與周世釗不同尋常的關系。 </p><p> 毛澤東給周世釗回信,說,你這封信,收到了,“讀了高興”。你感覺自己能力不行,主要是因為“一,不甚認識自己。二,不甚理解客觀事物”。接著,毛澤東說:“臨事而懼,陳力而后就列,這是好的?!钡鯓咏鉀Q問題呢?“我認為
10、聰明、老實二義,足以解決一切困難問題。聰謂多問多思,實謂實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總是比較能夠做好事情的。” </p><p> 這短短的幾句話,說出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第一,“臨事而懼,陳力而后就列”就是告訴我們面對著即將擔當的任務,要有一個十分謹慎、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心態(tài)。“陳力而后就列”,就是要仔細衡量自己的能力,擺擺自己的知識,看看是否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然后再考慮是否“就列”,也就是考慮自己有沒有本事坐那個
11、“位子”。這是講的敬業(yè),講的人要有自知之明。 </p><p> 第二,把握“聰明”“老實”二義。毛澤東說,聰就是多問多思,實就是實事求是。放下架子,深入下去,調查研究,認真思考,毛澤東說,這就叫聰明。遇事實事求是,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也就是“老實”。從周世釗先生后來的經歷,可以看出他是完全做到了這兩點的,他是一個既聰明又老實的人。 </p><p> 1958年大躍進時,周世釗到
12、湖南調查研究,回來后對毛澤東說:“到了我們老家湖南寧鄉(xiāng)了解了一下農村人民公社??吹搅宿r村的轟轟烈烈、熱火朝天的場面。不過,我看有兩個問題值得認真研究。一個糧食畝產數字上有些虛假現象。有的說畝產幾千斤,有的甚至說一畝能產一萬公斤,我看有點不實在。” </p><p> 1972年8月,就文化大革命問題,周世釗向毛澤東坦陳己見,進諫八點意見。其中涉及“解放老干部”“知識分子正名”“制止走后門不正之風”“消除派性”等
13、。他還在他所負責的范圍內,為知識分子平反奔波。表現了實事求是,正直無私的高度政治責任感。 </p><p> 第三,要“持之以恒,行之有素”,不是做一下子,而是做一輩子。 </p><p> 這三層意思,對于我們做編輯的人,是不是一樣有指導意義呢?擔當重任之前,問問自己能不能勝任;制定計劃、處理選題和書稿,要多問多思,堅持調查研究;要持之以恒,行之有素,一步一步向設定的目標奮斗追求。
14、</p><p> 三、“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p><p> 第三則軼事是關于網絡出版或數字出版給出版界造成的巨大沖擊的問題。數字出版,有人簡化為“U—出版”,有人說“Ubiquitous”這個英文單詞,意思是“普遍存在的,無所不在”的。我們該怎樣應對這個“無所不在”呢?這一時讓出版人產生巨大熱情,出現熱鬧的爭論。有人說,傳統(tǒng)出版很快就將退出歷史舞臺,于是對傳統(tǒng)出版毫無興趣;有人
15、說中國的傳統(tǒng)出版從有活字印刷至今千百年了,誰也撼動不了,于是死死抱住傳統(tǒng)出版,閉目塞聽;還有人說:“舊有的出版概念已經被徹底推翻了。以往先投稿由編輯決定出版與否,現在是自己先寫出滿意的作品,張貼在網上,獲取人氣后才由出版社出版。”編輯的“把關”功能變化了,隨便就可以貼到網上的東西誰來“把關”呢,這不免使人產生了許多憂慮。 我在網上看到一位懂行的人寫的一篇文章:《建立二十一世紀無所不在的網絡社會》。文章描述很是詳盡: </p&
16、gt;<p> 英文Ubiquitous一詞來源于拉丁語,意為“普遍存在的,無所不在的”。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是已故美國施樂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PARC)的Mark Weiser博士。他在1988年第一次提出Ubiquitous computing的概念。 </p><p> Mark Weiser博士認為,“電腦在我們沒有意識到它存在的時候,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而他認為這樣的時代
17、即將到來。其后,依據Mark Weiser博士的概念,日本學者衍生出了Ubiquitous Network(無所不在的網絡)的概念,認為人們在未意識到網絡存在的情況下,能隨時隨地地通過適合的終端設備上網并享受服務。 </p><p> 作為一個IT新術語,“無所不在的網絡”是一個IT環(huán)境,它需要同時滿足三個要求。第一,無論在何處使用,無論使用模式是固定的還是移動的、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它都能提供永遠的線上寬頻接
18、入;第二,“無所不在的網絡”不僅能夠連接通用的大型電腦和個人電腦,也能連接移動電話、PDA、游戲機、汽車導航系統(tǒng)、數字電視機、資訊家電、RFID標簽以及感測器等各種資訊設備,這些設備通過IPv6協(xié)定連接到網絡中;第三,“無所不在的網絡”能夠實現對資訊的綜合利用,不僅能夠處理文本、資料和靜態(tài)圖像,還能夠傳輸動態(tài)圖像和聲音。它能夠實現安全的資訊交換和商務交易以及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見“上海多媒體行業(yè)協(xié)會”網頁《淺談日本U-japan及韓國U
19、-korea戰(zhàn)略:建立21世紀無所不在的網絡社會》) </p><p> 這真是令人驚嘆的科技的巨大進步。 </p><p> 這真是改變社會面貌的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新。 </p><p> 當時,我恰好看到剛剛送到的2012年8月17日的《中國圖書商報》。在報紙的第一版上赫然寫著:上海書展發(fā)布《2012年度市民閱讀調查報告》“紙質讀物仍受偏愛”。文中說:上海市民閱
20、讀的主要方式是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和網絡閱讀?!皞鹘y(tǒng)(紙質)閱讀”首選率達到56.69%,高出第二位“網絡閱讀”24.63個百分點,近六成上海市民仍青睞紙質閱讀。 </p><p> 原因是什么呢?文中說數字閱讀尚有現代科技仍需努力克服的弊端,如“容易導致視覺疲勞”、“信息雜亂”“海量信息,難以篩選”等。 </p><p> 結論是:數字閱讀存在的問題,正是傳統(tǒng)紙質閱讀的優(yōu)勢。這個優(yōu)勢的
21、存在,使得一定時期內數字閱讀要超過甚至替代傳統(tǒng)閱讀,尚無可能;數字閱讀與傳統(tǒng)閱讀將在較長時期內共存。 </p><p> 盡管上述的報導仍然力挺“傳統(tǒng)(紙質)閱讀”,實際上力挺“傳統(tǒng)(紙質)出版”,似乎讓出版人放心,狼還沒有來。而我卻從中真切地感受到數字出版給我們的巨大壓力,似乎讓我看到出版業(yè)——如果不是已經,至少也是即將產生的巨大變革。我真誠地認為,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不管我們是否做好準備,“無所不在”的網絡
22、,一日千里地奔騰向前。我們出版人,無論是編輯、印刷、發(fā)行、供應哪個環(huán)節(jié),都將在它們面前發(fā)生變化。 </p><p> 事也湊巧,當我寫到這里,想換換腦筋,隨手打開我的信箱時,看到朋友發(fā)給我有關《紐約時報》的信息,讓我大為驚嘆。消息赫然寫道:歷史上第一次,《紐約時報》的收入來源從廣告為主變成了訂戶為主,而這當中貢獻最大的是電子版用戶。 </p><p> 160多歲高齡的《紐約時報》正經
23、歷著報業(yè)史上最大的商業(yè)模式轉型。 </p><p> 文中說,7月30日,在紐約證交所掛牌的《紐約時報》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財務報表:營收達5.15億美元,其中廣告營收降至2.2億美元,訂戶營收則持續(xù)上漲8.3%達到2.33億——歷史上第一次,《紐約時報》的主要收入來源從廣告為主變成了訂戶——而這當中貢獻最大的是電子版用戶。截至第二季度末NYTimes.com已總共累積了53.2萬的訂戶,較上一季增長了13%。
24、</p><p> 業(yè)界驚呼: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傳統(tǒng)媒體以后再也不必依賴廣告。 </p><p> 這一切都要追溯到去年3月,廣告收入持續(xù)下滑的《紐約時報》宣布開始對每月閱讀網站文章超過20篇的讀者進行收費,在一片唱衰中,接下來的發(fā)展出乎預料。數字訂閱政策出臺三周就爭取到了10萬訂閱者。隨后的兩個月里這個數字繼續(xù)增長,6月底達到22.4萬戶,目前已超過53萬戶。投資分析公司巴克萊分析師
25、估計,《紐約時報》的數字用戶數量將在2年內超過印刷版用戶。 </p><p> 對于《紐約時報》來說,雖然數字訂閱用戶所帶來的收入遠低于印刷訂閱者,但是由于數字版的制作和配送成本遠低于印刷版,二者的利潤幾乎 </p><p><b> 相當…… </b></p><p> 此時,我想起美國哈佛大學的校訓。校訓的第一條寫道: </p&
26、gt;<p>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p><p> 校訓的第三條又寫道: </p><p>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p><p> 讓我們好好體驗產生了7位美國總統(tǒng)、4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哈佛大學的這兩條校訓吧! </p><p> ?。ㄗ髡邌挝唬盒侣劤霭婵偸穑?l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