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新時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思維模式的轉變</p><p> 【內容提要】信息技術是一個特殊的學科,它的領域和范疇隨著科技突飛猛進的發(fā)展而變化。相關的教育理念也逐步發(fā)生了變化,在這一背景下,2004年我們開始使用按新課程標思路編寫的新教材。本人就使用新教材4年多來遇到的困惑、疑難問題以及解決的途徑做一深刻的剖析與闡述,力求加深對新教材、新課程標準和新時期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變化的理解。對如何把握
2、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如何激勵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做了一些探討。</p><p> 【關鍵詞】協(xié)作學習,小組交流,評價方式</p><p> 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老子曾有句名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魚和漁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表述的意思卻大相徑庭。魚名詞,是一個靜止的結果,是已經到手的獵物、對象,對信息技術課程而言就是“死”的知識!那么“授之以魚”也就是直接給你課本上的知識!
3、漁是動詞,字面的解釋就是獲取魚的過程,對信息技術而言就是一個從未知環(huán)境獲取知識、搜集信息的過程!因此,傳授“漁”的過程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主旨!這句話所傳達的理念正是信息技術新課程所倡導的新思維、新理念,也是信息技術教學發(fā)展的方向。</p><p> 在2004年頒布《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對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關注,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信息搜集、處理、甄別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根本目的。信
4、息技術課程不僅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技能,形成個性化發(fā)展,還要使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促進交流與合作,拓展視野,勇于創(chuàng)新,提高思考與決策水平,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p><p>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明顯不同于其它學科。課程本身集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和綜合性于一體,內容更是涉及我們生活、學習和交流各個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成果,更要留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在這一過
5、程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p><p> 記得在我上高中的時候,使用的教材是《計算機基礎教學》,后來是《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曾被人戲稱為軟件使用說明書。這是因為教材中羅列了多達20種軟件和各自的使用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規(guī)定的任務完成一個一個規(guī)范的作業(yè)。并逐一講述每個軟件的使用方法。最后完成教學。整個過程,教師機械的講,學生機械的做,沒有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環(huán)節(jié),當然最后完成的
6、作業(yè)是千篇一律。學生完成課程任務就是按照軟件流程圖操作而已,這樣的教學培養(yǎng)出的是熟練的應用軟件操作員。在IT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教給學生很多知識可能很快落伍、或者已經落伍。這樣的教學方式訓練出來的學生是不能適應新時期要求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創(chuàng)造思維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產生的弊端顯而易見。</p><p> 2004年,信息技術更換了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編寫的新教材。記得當時第一次拿到新教材后
7、,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同仁都很驚訝。遍尋全書,幾乎沒有哪個章節(jié)對我們熟悉的軟件做系統(tǒng)的介紹和講解。對比從前的教材真可謂“脫胎換骨”,以往常見的“門戶”軟件—Office、Photoshop、Dreamweaver的操作知識穿都插在單元內容的技術支持中。也就是說,軟件的操作技能技巧不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唯一內容了。取而帶之的是一個個的任務,通過任務驅動來促使學生學習,而且任務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在技術支持中也都是點到為止。</p>
8、<p> 那么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如何使用新教材來和我的學生們共同學習信息技術課程呢? 4年來,在與學生的學習交流過程中,有三點體會頗深,現提出供大家探討:</p><p> 一、使用“學習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p><p> 多年的教學工作使我習慣了“說明書”式講解,乍一改變還真有點不適應。首先,我校是一所市級重點高中校,高一新生來自全市六區(qū)不同層次的
9、兄弟學校。他們受教育的經歷大不相同,有的從小學就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并具備良好的基礎;對這部分同學,適應新教材、新課程應該沒什么問題??纱蟛糠滞瑢W的學習經歷卻是課程開設不完整或者基礎比較薄弱;讓這些同學在教學單元中自主學習、動手操作似乎難度比較大。他們能掌握技術支持中這些軟件嗎?能順利完成任務嗎?能獨立解決遇到的技術問題嗎?… …</p><p> 從前的我們的教學一般是教師演示,再配合PPT幻燈片課件,往往是從
10、每一個軟件的菜單開始系統(tǒng)的講解??涩F在不行了,大篇幅講解技術性的知識是不可以的。因為要把新教材涉及的各種軟件詳詳細細的講解一遍的話,細算下來,至少需要一百多課時,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制作傳統(tǒng)的PPT課件幫助學生學習軟件的技術性內容?也不行,每個學生都有個體差異、技能基礎參差不齊,這樣的話,對基礎好的學生是在浪費時間。如何讓不同起點的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學習呢?為此我冥思苦想了很多久。</p><p> 一個偶然的
11、機會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教程網站—金鷹教程,專門講解動畫制作,這個網站上提供了不同起點的教程,可供大家選擇瀏覽。我深受啟發(fā),如果我把教材的技術支持擴展后放到一個網站上,以網站為教學平臺,供不同層次的同學有針對性的瀏覽,這樣不就解決了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了嗎?為此,我嘗試著使用Dreamweaver的Html和Java編寫了一個教學網站,我把這個網站叫學生交流平臺。</p><p> 學習交流平臺由三部分組成。<
12、;/p><p> 第一部分是知識模塊:在這一模塊中提供了單元知識和教材相關的技術支持。內容從“零”起點開始,每位同學根據自身的基礎選擇閱讀。</p><p> 第二部分是小組協(xié)作模塊:我在教學中把全班分成8個小組。單元的作品、任務和知識的學習都在小組內,通過每個同學的交流協(xié)作完成。</p><p> 第三部分是評價模塊,這模塊設置了一個投票系統(tǒng)和發(fā)言系統(tǒng),可以對本
13、組同學可以對其它組同學的作品打分并發(fā)表評論。這個分值評定和評論采取定期公開的方式激勵學生競爭的意識和繼續(xù)學習的興趣。</p><p> 學習交流平臺不但教師可以瀏覽,每個學生也可以瀏覽。改變了以往課件對教師開放,對學生封閉的方式。每個學生在學習交流平臺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程度和教學任務自主選擇知識點學習?;A好的同學可以直接完成任務?;A有欠缺的同學可以根據各自欠缺程度有選擇性的閱讀學習交流平臺的技術支持部分。做
14、完任務的同學可以幫助其他同學了解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和一些基本技能。這樣,在課堂上就把學生學習交流過程融入到了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相鄰或者本組的幾個同學在討論問題和尋找決問題途徑的過程中,增加了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思考。</p><p> 二、改變教學模式,鼓勵每個同學的學習觀念從“個體學習”到“協(xié)作學習”的轉變。</p><p> 學生是鮮活的個體,是有感情的。他們的學習也是有興趣指向的。要改變學
15、生把信息技術教學看成機械地完成任務這一觀念,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動小組協(xié)作精神和團結意識。</p><p> 在實際教學中,我把班里的學生按個體差異和技能基礎不同分成8個組,教學過程中采取分組練習的模式,這樣促進了本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交流。每次上課都是小組成員自主學習、自主交流的過程。大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隨時討論,互相取長補短,屏棄自己閉門造車式的“任務操作”。每個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組內同學保持交流
16、。遇到困難以組為單位討論,先在組內嘗試解決問題的途徑。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把每個單元的知識串成一線放在一個獨立的任務中,讓同學們根據這條主線完成任務,作品完成后進行組內、組間作品的交流評價,首先在小組內評選,然后推薦出一個優(yōu)秀作品代表本組。這個作品往往是小組幾個同學作品的整合,凝結了小組6位同學共同創(chuàng)作、協(xié)作學習的過程。</p><p> 眾所周知,現在的孩子都是90后,各個都是獨生子,因此他們渴望交流。在交流過程
17、中也是可以學習的,只要我們注重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的意識,就能營造出主動學習的良好氣氛,課堂上氣氛的活躍更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動力,消除了對陌生軟件的“恐懼”,樹立了團結協(xié)作、共同學習的理念。這樣,使師生逐步感受到了協(xié)作學習在提高我們學習效率上的長處。隨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推進,在課堂上循序漸進地整合了個體學習,實現從傳統(tǒng)的“個體學習”到“協(xié)作學習”這一學習模式的轉變。</p><p> 三、轉變評價方式,由
18、簡單的“教師打分”變成“民主投票”,增加互動渠道</p><p> 關于評價,我想說,學生作品沒有對與錯、好與壞,只要學生動手創(chuàng)作了,就是良好的開端,就應該鼓勵。但是由于我們每個人觀點不同,對作品的評價也就不同了。那么,什么樣的作品、作業(yè)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能打動學生好奇心的?這顯然不能由教師說了算,我們不能家長式的給學生作品扣上我們的觀點和烙印。學生的作品最好由學生自主評價,至于評價的原則和方式也沒必要做硬性
19、的規(guī)定??梢圆扇∶裰魍镀?,也可以采取在線評價,也可以小組推薦等等。</p><p> 在課程結束的時,有時我安排全班以組為單位的作品交流活動。作品先由制作者介紹制作過程和思路,然后由學生自主評價,教師只起到組織、協(xié)調的主導作用。為此,我在學習交流平臺上專門做了個投票網頁,然后學生通過在線投票自動統(tǒng)計出票數,根據票數選出三個組的作品。然后為這三個組的同學拍電子照片,并把作品和組內同學的照片上傳到平臺。</p
20、><p> 在整個過程中,每次學生們投票踴躍,大家都參與其中,選出他們心目中的好作品。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而言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出的作品容易被學生接受并主動學習。同時對入選優(yōu)秀作品同學的學習興趣是一種莫大的激勵,使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集體氣氛中宏揚了愛學習的主旋律。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制作電子作品的積極性。</p><p> 還有一種評價方式,往往被我們所忽視,就是學生的評論,這個評
21、論不見得是用語言描述的,也可以是以文字為手段的。</p><p> 現在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在學生上課時,對如何很好地協(xié)調學生上網和做作品之間的關系比較矛盾。給學生們接通互聯網,很多學生聊天玩游戲不做作品。而不接通互聯網,學生作品的素材又從哪下載呢?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學生聊天是為了溝通,為了和他人交流思想、觀點,那么我們如果把信息技術課堂變成學生之間溝通的渠道,這個問題不就應刃而解了嗎?而且還增加了師生之間溝通的
22、渠道,使交流方式多元化。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足夠的吸引力,發(fā)揮學生群體作用,讓他們在課堂上主動告別網絡游戲是可以實現的。</p><p> 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互聯網是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以及我們以世界溝通的橋梁,必須保證暢通。我們的作品評價方式可以不拘一格。為此,我和我的一個班的學生了建立了一個信息技術教學群。在課上,我允許他們上QQ,并利用這個群交流作品和作品制作經驗的。作品的交流評價采用學生投票和Q
23、Q群評價兩種方式來綜合完成。</p><p>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大禹治水的故事,當年大禹曾說過:“治水在于疏,不在于堵”。同樣的道理,互聯網應用得當,那它就是我們信息技術課程騰飛的翅膀,而不會成為了我們課程的洪水猛獸。</p><p> 網絡這種評價和交流方式不應該被我們忽視,利用好各種平臺對學生作品從不同角度進行評價。作品交流與評價的多元化使我們的課程增色不少,而且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參
24、與學習、繼續(xù)學習動力。</p><p> 總之,對于已經使用了4年之久的新教材而言,還有很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去深入地挖掘和探索,新課程理念是值得我們深思。教學觀念的轉變也是信息技術課程的一次變革。以上就是新課程標下,我對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變革的幾點思考,由于時間所限,學識匪淺,在此愿求教方家,以啟茅塞。</p><p><b> 【參考文獻】</b><
25、/p><p> 祝智庭 《多媒體技術應用》教師用書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04年9月 P83-95</p><p> 劉勛 《激趣導思教學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0年6月 P33-38</p><p> 傅君 《天津電教》 天津市電化教育館 2008年2月P29-31</p><p> 《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 天津市教育教學研究室[轉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息技術課堂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思考
-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之我見
-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規(guī)律研究
-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藝術.pdf
- 淺談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整合講座稿
-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自主探索”教學探討
- 淺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
- 淺析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引入策略
- 淺談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 優(yōu)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 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初探
-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點滴
- 淺析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引入策略
-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指導意見
-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
- 淺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導入
- 《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的研究》
- 變革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打造高效課堂教學
- 變革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打造高效課堂教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