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甲硫醇(CH3SH)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和常用的有機中間體。傳統(tǒng)的工業(yè)合成甲硫醇的方法是在鎢系催化劑作用下由硫化氫與甲醇氣相合成。近年來,高硫合成氣(CO/H2/H2S)一步法合成甲硫醇引起人們的興趣,與傳統(tǒng)的合成方法相比,由于該法原料易得,且省去了合成甲醇的中間步驟,具有很好的工業(yè)應用前景。 本文主要對高硫合成氣合成甲硫醇的鉬基催化劑的制備、催化劑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聯(lián)及反應歷程展開研究。以Mo作為活性組份,采用浸漬法制備了

2、一系列用于催化高硫合成氣合成甲硫醇的催化劑;對助劑、載體和制備過程進行了最優(yōu)化,并且對優(yōu)化的催化劑進行了實驗室放大試驗。采用BET、XRD、LRS、XPS、TG、TPR、TPD、ESR等譜學手段對催化劑進行了表征;討論了催化劑的構.效關聯(lián)。對產(chǎn)物分布和工作態(tài)催化劑進行了分析和表征,提出了高硫合成氣制甲硫醇的反應網(wǎng)絡和反應機理。主要結果歸納如下: (1)在Mo基催化劑中,必須添加堿才具有可觀的合成甲硫醇活性,在ⅠA和ⅡA族元素中,

3、K是最佳的堿促進劑,當K/Mo摩爾比為2,前驅(qū)體為K2CO3,采用共浸法制備的K—Mo催化劑活性最高。H2—TPR和LRS表征顯示,堿的加入導致表面八面體鉬氧物種向四面體轉(zhuǎn)化,催化劑的低溫還原峰發(fā)生分裂,堿助劑(B)與鉬之間存在強相互作用形成了B—Mo“界面相”,該物種與合成甲硫醇密切相關。 (2)在K—Mo催化劑助劑的篩選實驗中,發(fā)現(xiàn)Fe、Co、Ni、Te對催化劑有較明顯的促進作用,首先發(fā)現(xiàn)非金屬Te對K—Mo催化劑的促進作用

4、,其促進作用順序為Ni≈Co>Te>Fe。Co/K2MoO4的摩爾比為0.33~0.35,采用共浸法制得的K—Mo—Co催化劑活性最高。催化劑中,Te/K2MoO4的摩爾比為0.5時,采用“先Te后K2MoO4/SiO2”浸漬順序所制的K—Mo—Te催化劑具有最高的活性。在對Te和Co促進的K—Mo催化劑的構—效關聯(lián)研究中發(fā)現(xiàn),Te對KMo/SiO2催化劑的促進作用本質(zhì)是碲物種的“電子助劑效應”,而Co對KMo/SiO2合成甲硫醇催化劑

5、的促進作用是由于Co與Mo—S物種結合生成了有利于加氫反應的“Co—Mo—S”物種。 (3)在三組份的K-Mo-Co合成甲硫醇催化劑的制備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載體為SiO2,鉀鉬鈷以原子比為2:1:0.35時,MoO3的負載量為25%(wt%),且在浸漬液中加入檸檬酸制得無煅燒的K2MoCo0.35O/SiO2(CA)催化劑具有最高的合成甲硫醇活性。制備條件對催化性能的影響的研究表明,在弱酸性氧化物為載體制備的催化劑上,Mo以難于還原

6、和硫化的四面體構型存在,硫化后主要以K2OxMoS4-x的形式存在,這些物種與合成甲硫醇密切相關;檸檬酸的加入提高了活性組份的分散度,同時有利于形成“Co-Mo-S”物種;惰性氣氛中400℃煅燒的催化劑與無煅燒的催化劑活性相當,惰性氣氛中檸檬酸分解(>212℃)造成部分的Mo和Co被還原;而催化劑在空氣氣氛中高溫(>400℃)煅燒時,檸檬酸分解,活性組份與載體相互作用增加,分散度下降并導致活性組份的流失,導致催化活性降低。 (4

7、)在300℃,0.2 MPa,3000 h-1下,在鉀促進的鉬基催化劑上,高硫合成氣(CO/H2/H2S=1/1/2,v/v)反應主要生成了CH3SH、COS、CO2和H2O,并生成了少量的CS2、CH4、C2H4、C2H6、CH3SCH3、CH3SSCH3和CH3SSSCH3。本文首先報道CH3SSCH3和CH3SSSCH3等產(chǎn)物的存在。對反應途徑的研究發(fā)現(xiàn),COS是一級產(chǎn)物,其加氫后生成CH3SH和H2O。水煤氣換反應是CO2的主要

8、來源;CS2是COS的分解產(chǎn)物;CH3SH的二次反應導致碳氫化合物和硫醚的生成。本文提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反應網(wǎng)絡圖。 (5)在對反應機理的研究中,提出堿修飾的Mo基催化劑是一種“雙功能”催化劑,并提出了在K-Mo-(Co)-S和/或K-Mo-(Co)-S-O活性相的高硫合成氣制甲硫醇的可能的反應機理:H2S、CO和H2在催化劑上吸附和解離;K+結合S2-和/或SH-生成K+—S2-和/或K+—SH-;然后Mo(CuS)上的非解離

9、吸附的CO遷移至K—S鍵形成COSads和/或HSCOads中間物種;此中間物種被Mo4+—S2-,Co-Mo-S,S22-和Sx等物種提供的溢流氫加氫化,或者它們遷移到這些物種上被活潑氫加氫生成CH3Sads;CH3Sads繼續(xù)加氫形成CH3SH。 (6)本文所優(yōu)化的K-Mo-Co催化劑表現(xiàn)出較好的重復性和穩(wěn)定性,放大實驗表明,催化劑具有工業(yè)應用前景。 (7)本課題為與德國Evonik Degussa GmbH公司的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