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碩士學位論文法律不能承受之重法律不能承受之重——對一個信訪案件的法社會學對一個信訪案件的法社會學與法人類學與法人類學解讀解讀TheUnbearableWeightoftheLaw——LegalSociologyLegalAnthropologyUnscramblingofaXinfangCase作者姓名:何博指導教師:張永和教授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1內容摘要本文想要
2、“說清楚”的故事是:一件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是如何發(fā)生,又如何解決的。這是一個看起來很“荒謬”的故事,本來是私人的糾紛,但是最終卻由國家來“買單”,本文在描述了故事的來龍去脈之后,試圖解釋這種“荒謬”從何而來。李保東的母親張玉蟬有四間房,她立下了遺囑,將這處房產全部交給李保東繼承。在張玉蟬死后,李保東的弟弟李衛(wèi)東訴至法院要求確認自己享有其中兩間的產權,法院判決李衛(wèi)東享有其中一間的產權。其后,李保東不斷上訪,八年后,最終由區(qū)財政“救助基金”變
3、相補償。法官之所以這樣判決是因為受之前李衛(wèi)東訴張玉蟬案件的影響:張玉蟬曾和李衛(wèi)東發(fā)生糾紛并要求李衛(wèi)東騰房,當時的法官也沒有對房屋是否屬于共同共有進行認定,而是出于“非法律的考慮”判決張玉蟬敗訴。這種特殊化的處理留下了“禍根”,當后來的法官再審理與這個案件相關的案件時,他又必須考慮維護“法院的權威”(而非法律的權威),因此,法院做出的判決總是存在邏輯上的問題、不能自圓其說,而這又給李保東夫婦上訪留下了活動的空間。因為法官將道德習慣的考慮優(yōu)
4、先于法律邏輯的推理,并由此損害了法律的確定性與自洽性,法官的判決就成為了不那么說得清楚的東西,法官也難以讓李保東夫婦相信:自己的這種考慮不是為了徇私舞弊,而是在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同時,判決“人言言殊”的狀況使李保東夫婦在“選擇性相信”的過程中更加確定了“這是一個錯案”。這種不斷強化的“不公正感”支撐著他們不停地上訪。而值得注意的是,支撐他們的就是這種樸素的“不公正感”,而借以言說、提出訴求的根據(jù)是不斷變化的。法院承擔了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村民集體維權的行動邏輯——透過法社會學和法人類學的觀察.pdf
- 人類學進路與社會學進路:巴黎學派STS研究.pdf
- 法人類學視野中的糾紛解決儀式:一個象征主義的分析.pdf
- 法社會學在中國——一個學說史的反思.pdf
- 中國環(huán)境法不能承受之重
- 初民社會法的圖景——佤族習慣法的法人類學詮釋.pdf
- 易碎的生命——對一個侗寨高嬰兒死亡率的人類學解讀.pdf
- 淺談法人類學與現(xiàn)代法治
- 新聞不能承受之重
- 不能承受的立法之重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 教師不能承受之重
- “唱歌”與“歌唱”-一個侗寨歌班組織的人類學考察.pdf
- 一個屯堡村落的旅游開發(fā)與社會變遷:景觀人類學的視野.pdf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 孩子心理不能承受之重
- 拆遷條例不能承受之重
- 肥胖腎臟不能承受之重
- 修復“自然”——一個南嶺山村生態(tài)重建的人類學研究.pdf
- 制造遺產:一個“非遺”保護中心的人類學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