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動態(tài)觀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小鼠肝臟脂肪變及腸道黏膜屏障功能的變化,初步探討腸肝軸在NAFLD中的作用;
2.予白藜蘆醇灌胃進行干預,觀察內毒素水平、腸道菌群、腸黏膜屏障和炎癥的變化,初步探討該藥物是否通過腸肝軸在NAFLD中發(fā)揮治療作用。
方法:
1.按照隨機數字表將SPF級雄性C57BL/6小鼠隨機分
2、組。48只雄性C57BL/6小鼠,6-8周齡,自由攝食AIN93對照飼料7天后,按照1:1比例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NG, n=24)、模型組(MG, n=24),分別給予對照飼料加正常飲水、高脂飼料加高糖飲用水(42g/L)即西方飲食(Western diet),每組分為4、10、18、24周4個時相點,每個時相點隨機分配6只動物,正常對照組分別記為NG4、NG10、NG18、NG24;模型組分別記為MG4、MG10、MG18、MG24
3、。另取18只雄性C57BL/6小鼠,6-8周齡,自由攝食AIN93對照飼料7天后,按照1:2比例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NG, n=6)、模型組(MG, n=12),分別給予對照飼料加正常飲水、高脂飼料加高糖飲用水(42g/L),造模24周后,正常對照組6只小鼠給予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CMC)45mg/kg/day灌胃,標記為NG+CMC組,模型組12只小鼠,隨機分為2組,每組6只,分
4、別給予白藜蘆醇(Resveratrol, Res)及CMC45mg/kg/day灌胃,分別標記為MG+Res組、MG+CMC組;6周后處死小鼠,并留取標本行相應檢測。
2.定期觀察小鼠的進食、精神狀態(tài)及毛發(fā)光澤度等,每周測量小鼠體重并記錄。
3.觀察各組小鼠肝臟外形變化,記錄肝重,計算并比較肝重指數。4應用蘇木素-伊紅(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觀察肝組織及末端回腸黏膜病理學的改變。
5、r> 5.檢測各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的變化情況,采用鱟試劑法測定內毒素水平。
6.應用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o
6、n PCR, Real-time qPCR)方法檢測各組小鼠肝組織中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mRNA及小鼠回腸組織中Occludin mRNA、TNF-αmRNA的表達情況。
7.應用蛋白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方法檢測各組肝臟組織中TNF-α蛋白及小鼠回腸組織中Occludin、TNF-α蛋白的表達情況。
8.應用16s rRNA宏基因組測序的方法了解
7、白藜蘆醇干預后小鼠腸道菌群的變化情況。
結果:
1.實驗動物的體重、肝重指數比較
1.1.與NG4組比較,MG4組小鼠體重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NG4組比較, MG4組小鼠肝重指數稍增加(P<0.05)。
1.2.MG10、MG18、MG24組分別較同一時期 NG10、NG18、NG24組體重及肝重指數顯著升高(P<0.05)。
1.3.MG+Res組較MG+CMC組小鼠體重、
8、肝重指數下降(P<0.05),但仍明顯高于NG+CMC組(P<0.05)。
2.肝臟組織病理學改變
HE染色顯示,正常對照組各觀察時間點小鼠肝臟肝小葉結構完整且排列規(guī)則,肝細胞形態(tài)正常,未見脂滴及炎性細胞;MG4組小鼠肝臟中少數肝細胞胞質疏松及少量脂滴沉積,肝細胞脂肪變比例<5%;MG10組肝臟中肝細胞部分胞質疏松呈空泡狀及較多的脂滴沉積,肝細胞脂肪變比例約為30%-50%;MG18組肝臟大部分肝細胞內充滿脂滴,肝細
9、胞脂肪變比例約為50%-80%;MG24組肝臟廣泛彌漫性肝細胞脂肪變,脂質內充滿大量較大的脂肪空泡,肝細胞脂肪變比例>80%。MG+Res組較MG+CMC組肝脂肪變程度明顯減輕。
3.回腸組織病理學改變
對照組各觀察時間點小鼠末端回腸黏膜結構完整,絨毛排列整齊規(guī)則,未見缺損;模型組中 MG4組小鼠回腸組織病理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區(qū)別;MG10組小鼠回腸組織絨毛排列疏松紊亂;MG18、MG24組小鼠回腸組織部分絨毛萎
10、縮缺損斷裂,上皮層與固有層部分出現(xiàn)分離,病變程度逐漸加重。應用白藜蘆醇治療后, MG+Res組腸道黏膜損傷情況較MG+CMC組稍減輕。
4.血清ALT、AST、TG、TC、LPS
4.1.MG4、MG10、MG18、MG24組分別較同一時期NG4、NG10、NG18、NG24組血清ALT、AST及內毒素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G4組與 NG4組相比,血清 TG、TC無明顯區(qū)別(P>0.05)
11、;MG10、MG18、MG24組分別較同一時期NG10、NG18、NG24組血清TG、TC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2.Res治療之后,MG+Res組較MG+CMC組小鼠ALT、AST、TG、TC和內毒素水平顯著降低(P<0.05),但仍顯著高于NG+CMC組(P<0.05)。5 TNF-αmRNA與蛋白在肝臟組織的表達情況
與NG24組比較,MG24組肝臟TNF-α mRNA與蛋白表達顯著增
12、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G+Res組較MG+CMC組小鼠肝臟TNF-αmRNA與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但仍顯著高于NG+CMC組(P<0.05)。
6.TNF-α、Occludin mRNA與蛋白在回腸組織的表達情況
6.1.與NG24組比較,MG24組腸道TNF-αmRNA與蛋白表達顯著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G+Res組較MG+CMC組小鼠腸道TNF-αmRNA與蛋白
13、表達顯著降低(P<0.05),但仍顯著高于NG+CMC組(P<0.05)。
6.2.與NG24組比較,MG24組腸道Occludin mRNA與蛋白表達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G+Res組較 MG+CMC組小鼠腸道Occludin mRNA與蛋白表達顯著增高(P<0.05),但仍明顯低于NG+CMC組(P<0.05)。
7.16s rRNA宏基因組分析結果
7.1.Res治療之前:MG
14、組較NG組增多的有:厚壁菌門(Firmicutes)、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疣微菌門(Verrucomicrobia)和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G組較NG組減少的有擬桿菌(Bacteroidete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7.2.Res治療之后:MG+Res組較 MG+CMC組增多的有擬桿菌(Bacteroidete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5、(P<0.05)。MG+Res組較MG+CMC組減少的有:厚壁菌門(Firmicutes)、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疣微菌門(Verrucomicrobia)和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通過采用經典的西方飲食,成功建立了 NAFLD小鼠模型,證實NAFLD小鼠早期即存在腸源性內毒素血癥。
2.NAFLD小鼠腸黏膜上皮緊密連接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AFLD小鼠Th17通路變化及白藜蘆醇作用機制的初步探討.pdf
- Th17通路在酒精性肝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及白藜蘆醇對其治療作用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白藜蘆醇在癲癇小鼠中的腦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pdf
- 痛風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白藜蘆醇對其干預作用.pdf
- 白藜蘆醇對腸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研究機制.pdf
- 白藜蘆醇對脂多糖攻擊小鼠血管反應性的作用與機制.pdf
- 白藜蘆醇抗抑郁作用及機制分析.pdf
- NASH小鼠腸黏膜屏障的變化及布拉氏酵母菌對其作用機制的初步探討.pdf
- 白藜蘆醇對小鼠黑色素瘤RUNX3基因的作用及機制.pdf
- 白藜蘆醇對小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機制研究.pdf
- 白藜蘆醇對低氧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白藜蘆醇對KA誘導的癲癇模型大鼠抗癲癇作用及機制的初步分析.pdf
- 白藜蘆醇抑菌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ARHI在宮頸癌中的表達特點及白藜蘆醇對其調節(jié)作用.pdf
- 白藜蘆醇對淋巴瘤細胞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白藜蘆醇減輕小鼠心肌應激性損傷的分子作用機制研究.pdf
- 白藜蘆醇對腸缺血再灌注大鼠腸黏膜屏障功能的保護作用.pdf
- 皮質酮影響突觸可塑性機制及白藜蘆醇對其影響的作用研究.pdf
- 白藜蘆醇對小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從氧化應激與炎癥信號通路探討白藜蘆醇對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護作用及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