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閩臺緣博物館博物館簡況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展示祖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系的國家級對臺專題博物館,總投資1.8億元,占地154.2畝,主體建筑分四層,面積為23332平方米,高度為43米。配套的景觀廣場面積達19000多平方米,是目前泉州市規(guī)格、檔次最高的一個廣場,其入口處的“九龍柱”,高19米、寬2米,是祖國大陸最高的一對“九龍柱”。博物館展廳總面積為7355平方米。其中,二樓為綜合主題館,面積3466平方米,將根據(jù)閩臺
2、關系的“五緣”即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法緣相循、商緣相連、文緣相承,分7部分設計布展。三樓為“鄉(xiāng)土閩臺”專題館,展廳面積2889平方米,將設立戲曲、民俗、建筑、工貿(mào)等專題內(nèi)容,深入表現(xiàn)閩臺關系。一樓為國際學術報告廳,并設臨時展廳、庫房、辦公區(qū)、游客休閑處和設備用房等。四樓為信息數(shù)字及研究中心。博物館分布第一部分:遠古家園———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閩臺兩地原始文化密切聯(lián)系,共同開辟了遠古的家園。第二部分:血脈相親———閩臺兩地同根同宗,血脈
3、相連,骨肉相親。第三部分:隸屬與共———臺灣自古是中國領土。第四部分:明清時期,數(shù)以百萬計身強力壯的福建移民,渡臺把寶島從荒蕪之地開發(fā)為富庶之區(qū)。第五部分:文脈相承———今天臺灣的方言、祭器、民間工藝、手工技術等,仍保留著濃郁的閩南和客家傳統(tǒng)。第六部分:諸神同祀———福建移民赴臺,帶去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臺灣民間供奉的各種神靈,絕大部分由福建傳入,其祖廟皆在福建。第七部分:風俗相通———臺灣與福建尤其是閩南,風俗相通,習慣相同。博物館詳
4、解進入閩臺緣二樓大廳,首先看到的是主題館的前沿部分:一幅紅色海峽兩岸地圖的漆畫和四根雕刻威龍盤旋在上的柱子,頭頂為立體感很強的藍色天空圖畫。主題館器物。從兩地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陶器中紅陶、灰黑陶、黑陶及其后一度流行的彩陶序列上看,臺灣古代文明的發(fā)展歷程與華南古代文明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博物館緣起2004年11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視察泉州,在參觀“閩臺關系史博物館”之后,特指示要新建一座“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站在
5、加強對臺工作的政治高度,根據(jù)當前臺灣海峽兩岸關系新形勢,以及福建與臺灣歷史淵源關系做出的重要決策。福建與臺灣一衣帶水,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肉關系;而且福建是臺灣漢族主要祖籍地,2300多萬臺灣漢族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7.6%,祖籍泉州約有900萬人,泉州和臺灣經(jīng)濟來往、文化交流頻繁,成為祖國大陸對臺工作的前沿重地。把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設在泉州,充分說明泉州在全國對臺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中央、
6、省、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工程建設,李長春同志百忙中多次關心工程進展,并作多次重要批示,中宣部、國臺辦、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部委大力關心博物館建設,給予業(yè)務指導和資金支持。省、市兩級黨委、政府集中力量,周密策劃,狠抓落實。省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解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問題。省委書記盧展工親自審定主體建筑設計方案,強調(diào)以國家級博物館的標準和站位,建設和管理好博物館,以求工程確保質(zhì)量爭取榮獲中國建筑最高獎魯班獎。
7、省委指定原省委副書記何少川全程負責指導工程建設。泉州市委書記鄭道溪親自領導博物館工程建設,市委巡視員駱燦堂具體把關,工程建設正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組織施工,順利推進。博物館特色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北倚國家級風景區(qū)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西湖,西鄰泉州市博物館,是國家級對臺專題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全國性對臺文化交流與合作基地,是以臺灣基層民眾為主要對象,以“反獨促統(tǒng)”為目標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對臺宣傳場所,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博物館教育活動管理研究——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為例
- 博物館教育活動管理研究——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為例.pdf
- 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研究——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為例.pdf
- 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公開招考工作人員簡章
- “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以臺灣民俗村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為例.pdf
- 遺產(chǎn)博物館化與博物館遺產(chǎn)化
- 再不改,博物館就被收進博物館了
- 參觀博物館
- 友誼博物館
- 博物館定義
- 藝術與博物館——英美藝術博物館學研究
- 私人博物館
- 莒縣博物館
- 博物館免稅
- 上海博物館-玉器館
- 《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博物館評估暫行標準》
- 明孝陵博物館分析
- 博物館“再進化”
- 博物館設計.dwg
- 馬自達博物館探訪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