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治-法治假設的差異及影響分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西方人治中西方人治法治假設的差異及影響分析法治假設的差異及影響分析摘要:人性善惡的話題是古今中外哲學家、倫理學家爭論的焦點。從價值形態(tài)來看,善惡是人性價值的正反兩個方面都有其積極和消極的因素;從中西方人性論的傳統(tǒng)發(fā)展來看,中國傳統(tǒng)是堅信人性本善的,而西方傳統(tǒng)則抱持人性本惡的基本信念。通過敘述中西方先哲對人性爭論的焦點和對其價值取向的睽異來管窺二者對中西方治國建構的影響。關鍵詞:人性;幽暗意識;人治;法治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文

2、章編號:16723198(2011)160227021人性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中國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學始祖——孔子,就已經提出了仁的人格品性及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善思想,這是平等在中國人性學上最早的依據(jù)。人性善集大成者是同時期的孟子,他從天賦四端即仁、義、禮、智和主體的角度為中國的仁政提供了理論基礎并虔誠地相信人性是善的,還從道德立場論證,人的思想和行為達到道德標準的要求后人不僅是幸福而且是高尚的。相反,茍子持人性惡的觀點,他

3、認為人都具有趨利弊害的本性并將人性惡劃分為好利、疾惡和耳目之欲。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思想史上最早把宗教上的“罪過”與人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是中世紀著名神學家及哲學家德爾圖良,此說為“原罪”教義最早的看法,后來為基督教大師奧古斯丁加以系統(tǒng)闡釋與發(fā)揮并對后世人性價值的認同影響深遠。此外,在西方早期傳統(tǒng)文化中,自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題以后,先哲們開始把焦點從自然界轉移到人本身來并對人性問題做了更精深的論述。古西臘

4、時期,柏拉圖就對理想國的闡述立足于人性惡的假設并深刻指出人性在欲望的誘惑下會顯得不堪一擊,愚昧、貪婪和不義等不可戰(zhàn)勝的弱點會被誘發(fā)而作惡。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本性使人都難免有感情,而人又不能完全消除獸欲因此在執(zhí)政時引起偏見就在所難免。17世紀英國政治家、哲學家霍布斯斷定人性是利己的,人類行為的根本原則就趨利避害,弱肉強食乃是自然生存的法則并認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人與人之間都會用傷害他人的方法來達到一己私利人類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人與人如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