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b> 1、設計要求</b></p><p><b> 2、運動方案擬定</b></p><p> 3、執(zhí)行機構的比較選擇及計算</p><p><b> 4、運動循環(huán)圖</b><
2、/p><p><b> 5、傳動機構的設計</b></p><p><b> 6、原動機的選擇</b></p><p><b> 7、設計總結與體會</b></p><p><b> 8、附錄</b></p><p><b
3、> 9、參考文獻</b></p><p><b> 1、設計要求</b></p><p><b> 一、設計題目</b></p><p> 為鍛造長桿類鍛件(如圖1所示鍛件,系用棒料局部鐓粗而成),今需設計一臺將桿料水平置放后用活動凹模3(如圖2所示)及固定凹模2將其夾緊后再用水平置放的沖頭1進行
4、頂鍛工作的臥式模鍛機。擬用電動機通過傳動裝置帶動夾料機構首先使活動凹模3向前移動,與固定凹模2合攏,以夾緊棒料。然后主滑塊1帶動沖頭進行頂鍛,鍛件成形后,待沖頭1返回離開凹模后(返回距離約占沖頭全行程的1/8~1/3),由夾料機構帶著凹模3返回,松開桿料回到初始位置。在頂鍛過程中要求兩半凹模始終處于夾緊狀態(tài),不能自動松開。要求設計該小型臥式模鍛機執(zhí)行機構和傳動系統(tǒng),以滿足上述頂鍛工藝要求。</p><p> 圖
5、6—23 鍛件 圖6—24 臥式模鍛機執(zhí)行構件</p><p><b> 二、設計數據與要求</b></p><p> 電動機同步轉速:nm=1000r/min或1500r/min;</p><p> 沖頭頂鍛次數為每分鐘50~75次;</p><p>
6、; 主滑塊1的全行程H=200~380mm;</p><p> 頂鍛工藝開始后沖頭的工作行程H1=(1/2~2/3)H;</p><p> 夾緊滑塊3的總行程h=60~80mm;</p><p> 作用在主滑塊上的頂鍛力F1=250~500KN;</p><p> 作用在夾緊滑塊3上的夾緊力F2=F1/3;</p>&
7、lt;p> 要求該模鍛機的機械效率高,振動沖擊小。</p><p><b> 2、運動方案擬定</b></p><p><b> 一、運動功能分析</b></p><p> 本機構中,原動機以轉動形式輸出功率,根據機構要求,可以確定,需要將原動機高速轉動經過降速后傳動給執(zhí)行機構。根據設計要求,執(zhí)行機構需進行夾
8、緊和頂鍛的運動要求,同時夾緊和頂鍛過程需要符合相應的配合要求。</p><p><b> 二、運動轉換</b></p><p><b> 運動轉換功能圖:</b></p><p><b> 三、運動機構</b></p><p><b> 功能樹狀圖:</
9、b></p><p><b> 原動機</b></p><p> 小型臥式模鍛機 傳動機構</p><p><b> 執(zhí)行機構</b></p><p> 3、執(zhí)行機構的比較選擇及計算</p><p> ?、夙斿憴C構的設計與選擇</p&g
10、t;<p><b> 方案一:</b></p><p><b> 圖3-1</b></p><p><b> 圖3-2</b></p><p><b> 機構說明:</b></p><p> ?、?r=100mm n=60
11、r/min</p><p> ?、?此機構中,沖頭的全行程為200mm,頂鍛工藝中沖頭的工作行程為100mm。</p><p> ?、?在圖3-2中,曲柄1可以繞滑塊3轉動,這樣可以實現整個機構在一個運動周期內的運動可行性。</p><p><b> 機構優(yōu)缺點分析:</b></p><p> 優(yōu)點:⑴圖3-2中,2
12、的運動方向始終與沖頭的運動方向一致,因此可承受更大的力F。</p><p> ⑵采用圖3-2中的三角形桁架結構,可以提高構件的受力穩(wěn)定性。</p><p> ⑶根據圖3-1可知,沖頭的位移s與曲柄的半徑r有以下關系:</p><p><b> s=r*sin</b></p><p> 因此,此機構更利于計算滑塊與
13、曲柄間的運動位置關系。</p><p> 缺點:曲柄上的滑塊3將1和2連接,會有一定的裝配難度。</p><p><b> 方案二:</b></p><p><b> 圖3-3</b></p><p><b> 計算得:</b></p><p>
14、 a2b2-104b2+108=0</p><p> 則:a2=(104b2-108)/b2</p><p><b> 圖3-4</b></p><p> 使曲柄在圖3-4位置時,開始頂鍛工藝。</p><p><b> 則: </b></p><p> 有急回特
15、性:=25°</p><p><b> K=1.32</b></p><p><b> 機構優(yōu)缺點分析:</b></p><p> 優(yōu)點:⑴有急回,可以縮短非工作段的時間,增加工作段的時間,可減小桿件的受力。</p><p> ⑵結構簡單,裝配方便。</p><
16、p> 缺點:傳力效果不佳,且曲柄與連桿的運動關系計算比較復雜。</p><p> 綜上所述:選擇方案一</p><p> ?、趭A緊機構的設計與選擇:</p><p><b> 圖3-5</b></p><p> 假設:ED=a, CD=b, DF=c, 滑塊1的行程=d, ∠EFD=</p>
17、<p> 滑塊2的兩極性位置間距為60mm,在滑塊2在夾緊行程的最后10mm范圍內滿足最小傳動角的要求(即<50°)</p><p><b> 圖3-6</b></p><p> 根據圖3-6,可知:</p><p> 在滑塊2在夾緊行程中距離點F2時應該有以下結論:</p><p>
18、 cos=(c2+(a+c-10)2-a2)/(2*a*(c-10)), <50°</p><p> 得:a=(c2+(c-10)2-2c(c-10)cos)/(2c cos+20-2c)</p><p> 其中2c cos+20-2c>0</p><p> 可算出:c<10/(1-cos)</p><p>
19、 利用C語言,可得出若干多個解,從中選擇較合適的解:</p><p><b> 圖3-7</b></p><p> 根據圖3-7,可以看出,左圖的傳力效果要好于右圖,因此選用左圖的具體參數,同時可知滑塊1的極限位置間距離為72.6mm。</p><p><b> 4、運動循環(huán)圖</b></p><
20、;p><b> ?、僦本€式運動循環(huán)圖</b></p><p> ?、谕膱A式運動循環(huán)圖</p><p><b> 5、傳動機構的設計</b></p><p><b> ?、僦鬏S設計</b></p><p> 主軸的半徑r=25mm</p><p&g
21、t; 主軸的轉速為50r/min</p><p> ②皮帶輪與齒輪的尺寸與設計</p><p> 皮帶輪傳動中,r小=100mm,r大=20mm</p><p> 齒輪傳動中,采用正傳動,二級傳動,一級和二級的傳動比都是2:1(緊湊齒輪)</p><p><b> 圖中,輪系中:</b></p>
22、<p> z1=17,m1=6</p><p> z2=34,m2=6</p><p> z2′=17,m2′=6</p><p> z3=34,m3=6</p><p><b> ③凸輪機構的設計</b></p><p> 根據rb=2r可算出,凸輪基圓半徑rb=50mm,
23、又由圖3-7中所示d=72.6mm可知,凸輪的兩極限位置半徑之差為72.6mm。</p><p><b> 凸輪機構示意圖:</b></p><p> 利用CAD繪制出凸輪的輪廓:</p><p> 凸輪1、2主要參數:</p><p> 凸輪的基圓rb =50mm,rmin=rb=50mm,rmax=rb+72
24、.6=132.6mm</p><p> 轉子的半徑rr=10mm,偏距e=10mm</p><p><b> 6、原動機的選擇</b></p><p> 已知:頂鍛滑塊受阻力F1=300kN,夾緊滑塊受阻力F2=F1/3=100kN</p><p> 頂鍛滑塊的工作位移s1=100mm,凸輪機構在夾緊滑塊工作時間
25、段內轉過的角度α=150°,凸輪機構上受到的阻力為F3,滾子的偏距e=10mm,主軸轉動一周的時間的T=1.2s。</p><p> 頂鍛機構處消耗的功率為P1,夾緊機構處消耗的功率為P2 ,原動機功率為P。</p><p> 原動機功率計算如下:</p><p> P1=F1×S1/(T×0.25)=100000W=10Kw
26、</p><p><b> 根據圖3-7可知:</b></p><p> F3=F2(tan46°+tan47°)=210.8Kn</p><p> P2=F3×e(T×150°/360°)=1054W=1.054kW</p><p> 綜上:P=P1+
27、P2=11.054kW</p><p> 因此原動機得功率為11.054Kw,轉速為1000r/min。</p><p> 根據文獻【2】:原動機選擇Y132M2-6型電機</p><p><b> 7、設計總結與體會</b></p><p> 進入大學快兩年了,這還是我第一次做課程設計,我覺得課程設計很能鍛煉一
28、個人,課程設計可以使我們從書本純理論的世界里走出來,而是在理論加實踐的道路上自我探索。</p><p> 歷時兩個星期,我們的這次課程設計也快接近尾聲,對此我有一些心得體會。</p><p> 首先,我覺得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是對之前所學《機械原理》一書的全面把握,其所需的知識分布在全書的各個角落。因此,在做課程設計之前,我把機原一書又復習了一遍,對于一些難點、重點知識也進行了認真地學習。
29、通過課程設計,將書中的許多章節(jié)的知識串聯在一起,這也為期末考試作了一點準備。</p><p> 其次,學會了機械原理,就做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對于第一次做課程設計的我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在設計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未知的參數,而這些參數又無法通過其他已知數據推算出來,因此只能自己確定。由于我們缺乏相關的實際經驗,所以在確定這些數據的時候,不清楚這些參數是否能滿足機器運動的要求、是否能滿足加工工藝的要求。所以,在以后
30、學習和工作中,應盡可能多的去積累相關的經驗,以使我們的設計更加的完善。</p><p> 最后,我感覺這次課程設計中,需要查閱很多的文獻,這些都是從網絡和一些相關專業(yè)的資料上查到的,這也為設計解決了不少的難題。在設計中,也要注意團隊的配合,相互之間的交流學習是十分重要的。</p><p><b> 8、附錄</b></p><p> 計算
31、圖3-7中桿a、c長度的相關c語言程序:</p><p> #include<stdio.h></p><p> #include<math.h></p><p><b> main()</b></p><p><b> {</b></p><p&
32、gt;<b> int c;</b></p><p> double a,s1,s2,x;</p><p> for(c=65;c<100;c++)</p><p> for(x=0.25;x<=0.87;x=x+0.01)</p><p><b> {</b></p&g
33、t;<p> s1=(c*c+sqrt(c-10)-2*c*(c-10)*cos(x));</p><p> s2=2*c*cos(x)-2*(c-10);</p><p><b> a=s1/s2;</b></p><p> if(a>=50&&a<=100)</p><p
34、> printf("c=%d,x=%f,a=%f\n",c,x,a);</p><p><b> }</b></p><p><b> }</b></p><p><b> 9、參考文獻</b></p><p> 【1】申永勝.機械原理教程(
35、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p><p> 【2】鄒慧君.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p><p> 【3】魯屏宇.工程圖學.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4】丁海軍.程序設計基礎(C語言).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p><p> 【5】管榮法.凸輪與凸輪機構.國防工業(yè)出版社</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洗瓶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洗瓶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洗瓶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攪拌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壓片成形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瓶子壓蓋機
- 網球發(fā)球機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壓片成形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洗瓶機
- 剝豆機-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洗瓶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攪拌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自動蓋章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洗瓶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糕點切片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干粉壓片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之洗瓶機
- 板材打孔機_機械原理課程設計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平尺刻線機
- 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壓片成型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