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幼兒依戀問卷的編制和依戀安全性的測量.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依戀理論已經成為理解兒童早期社會情緒和人格發(fā)展的主導途徑。個體依戀發(fā)展的第三階段“依戀明確建立階段”是早期依戀研究的焦點,相應研究方法也發(fā)展最成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興趣開始轉向依戀發(fā)展的第四階段“目標矯正的搭檔關系階段”,特別是第三階段向第四階段過渡的學前早期母親-兒童的依戀關系,但相應理論和方法發(fā)展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依戀的核心維度是依戀安全性、核心概念是安全基地、測量的主要方面是兒童將母親作為安全基地探索(內)外部世界的有效程度。陌

2、生情景(StrangeSituation,SS)和依戀Q分類法(AttachmentQ-set,AQS)是依戀測量的主要方法,但是前者應用普及困難(在我國還未有使用標準SS的文章發(fā)表)、后者操作冗長復雜。本研究旨在發(fā)展一份以AQS條目為基礎、母親報告的幼兒依戀問卷,作為測量2-4幼兒依戀安全性的便捷工具。本研究包括四個部分。研究一以454名2-4歲幼兒(M=42.4,SD=7.18)為施測對象,對初始問卷進行項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并檢驗了

3、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結構效度、預測效度和區(qū)別效度;研究二以31名2-4歲幼兒(M=39.7,SD=8.93)的母親AQS分類為關聯效標,對問卷的關聯效度進行檢驗;研究三考察了70名2-4歲幼兒(M=38.7,SD=8.31)的陌生情景行為,以此為關聯效標進一步檢驗問卷的效度,并探究了問卷鑒別安全型、回避型和抗拒型依戀幼兒的可能性;研究四通過對22名2-4歲幼兒(M=43.2,SD=5.37)母親回應方式的實驗室情景觀察,以母

4、親對幼兒信號回應的敏感性為效標,檢驗了問卷的理論構思效度。本研究的主要結果:(1)初步編制了一份31個項目的母親報告幼兒依戀問卷,問卷包括八個一階維度,分別是安全基地、活躍性、順從、互動情感基調、身體接觸喜愛度、對陌生客人的反應、贊許回應性和要求;和三個二階維度,分別是依戀-探索、交互順暢性和社交活躍性:(2)問卷的內部一致性、重測信度、結構效度、預測效度、區(qū)別效度、關聯效度和構思效度均良好;(3)2-4歲幼兒在陌生情景各片段間分離、重

5、聚、尋找母親等行為頻次的變化和Ainsworth等人(1978)對美國兒童的研究結果一致(5)問卷通過聚類分析把幼兒分成三種依戀類型,安全、回避和抗拒型的分布比例分別是42.5%、28.2%和29.3%,抗拒型有多于回避型的傾向,這與sagi等人(1995)對以色列兒童、Takahashi(1986)對日本兒童的研究結果一致;但不安全人數比例顯著高于這些美國、日本兒童。這與Li-Repac(1982)對美籍華人兒童的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