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文分為前言、正文(“西方翻譯與翻譯研究”)、結(jié)語和附錄(“中國翻譯研究的哲學反思”)共四個部分。前言中,論述了翻譯客體與翻譯主體的區(qū)別和關系,并歷史地回顧了翻譯研究所走過的從客體到主體的哲學之路。正文合六章,分別討論西方哲學思想對翻譯研究發(fā)展變化的影響。 緒論概述了語言、哲學與翻譯的相互關系,為整個論文論述哲學觀照下的翻譯研究立下了根基。 第一章“可譯性——翻譯本質(zhì)的哲學觀”,首先對哲學與翻譯結(jié)合的歷史作了簡要的回顧,
2、分析了長久以來哲學對翻譯漠視的原因;接著從哲學的視角對翻譯的可譯性問題進行了闡述;最后,探討了洪堡特的語言觀和翻譯觀以及他對可譯與不可譯問題所作的辯證論述。 第二章“翻譯即理解"——翻譯的翻譯學觀解釋學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是翻譯的基礎,“翻譯即理解”(Steiner,l998:1)。正因為如此,使得解釋學成為對翻譯研究影響最為持久且最為深遠的哲學流派。本章選了三位最著名的解釋學大師,理論聯(lián)系實際詳細敘說和分析了他們的解釋學思想對
3、翻譯理論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施萊爾馬赫古典解釋學認為,解釋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誤解,為此,他設計出兩種文本重構(gòu)方案:客觀重構(gòu)和主觀重構(gòu),并提出了相應的兩套解釋法則:語法解釋和技術(shù)(或心理學)解釋。他的翻譯的兩種途徑以及對翻譯人員的兩種分類,對后世的翻譯研究影響深遠。海德格爾本體論解釋學將翻譯視為一種思想實踐。通過翻譯,他可以解構(gòu)禁錮思想的語言桎梏,讓語言脫離思想,回到最初的形式,從而找到了一條克服形而上學思想的方法。伽達默爾認為文本的意義具
4、有開放性,理解始終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行為。他的理解的歷史性、視域融合和效果歷史等理解原貝0,對現(xiàn)代翻澤研究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三章“翻譯即換符”——翻譯的符號學觀“盡管翻譯主要的是語言活動,但最恰當?shù)剡€是把它歸為研究符號系統(tǒng)或結(jié)構(gòu)、過程與功能的符號學?!?Bassnett,1991;13語言作為最主要的符號,對符號的研究也就意味著對語言的研究。在符號學看來,符號最重要的是其意義,而符號的意義是依其所在的結(jié)構(gòu)而定的,翻譯就是符號間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哲學斷片:主體問題——西方主體哲學研究筆記.pdf
- 哲學斷片:主體問題——西方主體哲學研究筆記
- 從自由的道德主體到自覺的政治主體——牟宗三政治哲學初探.pdf
- 【哲學】第五講 主體與客體
- 從靈魂到身體——西方憲法哲學古今變化的一種研究.pdf
- 從主體性到交互主體性:從獨白到對白.pdf
- 從叔本華看西方藝術(shù)本體化之路.pdf
- 從幽婉的情思到哲學的冥想.pdf
- 從個人到團體——拜昂客體關系理論研究.pdf
- 從個人到團體——拜昂客體關系理論研究
- “美學”從西方經(jīng)日本到中國
- 從表象到介入——科學實踐的哲學研究.pdf
- 從絲綢之路到wto教學設計
- 從西方憲政文化看中國憲政建設之路.pdf
- 翻譯主體地位顯現(xiàn)的哲學思考.pdf
- 從“休謨問題”的解析到元哲學思考.pdf
- 從西方哲學的內(nèi)在邏輯看近代知識論哲學.pdf
- 知識-力量的反諷——從“德性”到“功利”的下行之路.pdf
- 從建構(gòu)到反思的流變——嚴復政治哲學研究.pdf
- 西方建筑史從遠古到后現(xiàn)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