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探討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分布特點及演變。
研究方法:
以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面對面訪談為調(diào)查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四診及主要項目的檢查,收集臨床資料,確定臨床證候,對得出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分析證候分布特點及其與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炎癥反應、Hp感染的相關性及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類型從輕到重的證候、病性、病位、證素的演變。
研究結果:
1、臨床資
2、料
慢性胃炎患者共307例,其中CNAG患者126例,CAG患者181例,男性患者114人,女性患者193人。年齡最大者79歲,最小者23歲,平均年齡56.77±11.34歲。病程最短者為3個月,最長者50年。
2、證型分布特點
2.1慢性胃炎證型分布:慢性胃炎患者共307例,共計證型372例,其中脾胃濕熱證73例(19.6%)>脾胃虛寒證65例(17.5%)>肝胃郁熱證64例(17.2%)>肝胃氣滯證61
3、例(16.4%)>寒熱錯雜證43例(11.5%)>胃絡瘀阻證36例(9.7%)>胃陰不足證30例(8.1%)。經(jīng)卡方檢驗,Pearson x2=30.989,P=0.000。說明慢性胃炎患者中醫(yī)證型總體構成不同。
2.2 CNAG、CAG證型分布:CNAG患者共126例,證型共147例,證型分布情況為:脾胃濕熱證(23.8%)>肝胃郁熱證(21.1%)>肝胃氣滯證(19.0%)>脾胃虛寒證(18.4%)>寒熱錯雜證(10.9%
4、)>胃絡瘀阻證(5.4%)>胃陰不足證(1.4%)。CAG患者181例,證型共225例,其中證型分布情況為:脾胃濕熱證(16.9%)=脾胃虛寒證(16.9%)>肝胃郁熱證(14.7%)=肝胃氣滯證(14.7%)>胃陰不足證(12.4%)=胃絡瘀阻證(12.4%)>寒熱錯雜證(12.0%)。經(jīng)卡方檢驗,胃陰不足證CAG大于CNA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胃絡瘀阻證CAG大于CNAG,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5)。
5、> 2.3性別與證型的關系:男性患者證型分布情況:脾胃濕熱證(25.7%)>脾胃虛寒證(20.6%)>肝胃郁熱證(13.2%)>肝胃氣滯證(11.8%)>寒熱錯雜證(10.3%)=胃絡瘀阻證(10.3%)>胃陰不足證(8.1%)。女性患者證型分布情況:肝胃郁熱證(19.5%)>肝胃氣滯證(19.1%)>脾胃濕熱證(16.1%)>脾胃虛寒證(15.6%)>寒熱錯雜證(12.3%)>胃絡瘀阻證(9.3%)>胃陰不足證(8.1%)。經(jīng)卡方檢
6、驗,男性患者脾胃濕熱證多于女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9);女性患者肝胃氣滯證多于男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9)。
2.4 Hp感染與慢性胃炎及證型的關系:Hp感染陰性者183例,占59.6%,陽性者96例,占31.3%,有28例患者未查Hp,占9.1%。其中Hp感染陰性者CNAG(60.3%)>CAG(59.1%);Hp感染陽性CAG(32.0%)>CNAG(30.2%);經(jīng)卡方檢驗,x2=0.099,P=0.75
7、3,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胃氣滯證Hp感染陰性者>陽性者(P=0.028);脾胃虛寒證Hp感染陰性者>陽性者(P=0.001);寒熱錯雜證Hp感染陰性者>陽性者(P=0.023);脾胃濕熱證Hp感染陽性者>陰性者(P=0.000);其余證型Hp感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p感染與CAG證型的關系:Hp感染陽性者脾胃濕熱證、肝胃郁熱證較多,脾胃虛寒證較少。其中肝胃郁熱證Hp感染陽性者>Hp感染陰性者(Pearson
8、 x2=4.538,P=0.033);脾胃濕熱證Hp感染陽性者>Hp感染陰性者(Pearson x2=14.959,P=0.000);脾胃虛寒證Hp感染陰性者>Hp感染陽性者(x2=7.131,P=0.008)。
2.5慢性胃炎胃鏡像與證型的分布特點:經(jīng)Logistic回歸分析,肝胃氣滯證與黏膜紅相呈正相關(B=0.706,P=0.017,OR=2.026),肝胃郁熱證與膽汁反流呈正相關(B=0.839,P=0.047,OR=
9、2.315),脾胃虛寒證與膽汁反流呈負相關(B=-2.084,P=0.043,OR=0.124),胃陰不足證與黏膜增生結節(jié)呈正相關(B=1.188,P=0.007,OR=3.281),胃絡瘀阻證與黏膜增生結節(jié)呈正相關(B=1.091, P=0.009, OR=2.978)。
3、證候演變
CNAG→輕度萎縮→中度萎縮→重度萎縮,肝胃氣滯證逐漸減少(P=0.000),胃陰不足證逐漸增多(P=0.000),胃絡瘀阻證逐漸
10、增多(P=0.000)。無腸化→輕度腸化→中度腸化→重度腸化,肝胃氣滯證逐漸減少(P=0.017),胃陰不足證逐漸增多(P=0.000),胃絡瘀阻證逐漸增多(P=0.000)。異型增生與證型之間無相關性(P>0.05)?;顒有匝装Y程度與脾胃虛寒證呈負相關(P=0.004),與脾胃濕熱證呈正相關(P=0.034)。慢性炎癥反應與證型無明顯相關性(P>0.05)。
4、病性、病位、證素演變
4.1病性演變:實證以CNAG
11、、輕度萎縮相對較多,中度萎縮、重度萎縮相對較少,且與萎縮程度的進展無關(P=0.504);虛證的出現(xiàn)率與萎縮的程度成正比(P=0.001);虛實夾雜證的出現(xiàn)率與萎縮程度無關(P=0.468)。實證以輕度腸化居多;虛證以重度腸化居多;虛實夾雜證以輕度腸化居多。腸上皮化生程度與實證、虛證、虛實夾雜證無關(P>0.05)。
4.2病位演變:隨著CNAG向重度萎縮發(fā)展,病變涉及肝者逐漸減少(P=0.004);重度萎縮病變臟腑涉及胃者較
12、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11);病變臟腑涉及脾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20)。腸上皮化生病位在胃者最多,在肝者最少;隨著腸化程度的加重,病變臟腑涉及肝者逐漸減少(P=0.011);病位在脾、胃與腸化程度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3證素演變:萎縮程度與氣滯成反比(P=0.004);萎縮程度與陰虛成正比(P=0.000);萎縮程度與瘀血成正比(P=0.000)。其他證素與萎縮程度無相關性(P>0.05
13、)。腸化程度與氣滯成反比(P=0.011);腸化程度與瘀血成正比(P=0.000);陰虛隨著腸化程度加重而增加,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其他證素與腸化程度無相關性(P>0.05)。
結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脾胃濕熱證、脾胃虛寒證分布最多,肝胃氣滯證、肝胃郁熱證分布次之,胃陰不足證、胃絡瘀阻證、寒熱錯雜證分布較少。胃陰不足證、胃絡瘀阻證在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分布較慢性萎縮性胃炎少見;慢性胃炎證候與性別、年齡、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慢性萎縮性胃炎證候分布規(guī)律及相關因素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分布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學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證候學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中醫(yī)證候學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證型分布規(guī)律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中醫(yī)證候學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證候規(guī)律探討和消痞顆粒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機理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候特征及辨證治療的療效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
- 慢性萎縮性胃炎綜述
- 基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證候結構與處方用藥規(guī)律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證候分布特征及其與胃粘膜相的相關性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痰”“濕”證候的證素特點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型規(guī)律探討.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yī)證型分布規(guī)律的調(diào)查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證型分布規(guī)律及其相關性研究.pdf
- 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及病理研究.pdf
- 嶺南地區(qū)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證型分布及其影響因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