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皮膚生理學鵬閣經貿內部資料1皮膚生理學皮膚位于人體表面就像一件嚴實的天然“衣服”,把整個身體包裹得天衣無縫,防止外界對人體的侵害。皮膚是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構成。成年人的皮膚總面積1520平方米,其總重量約占體重的16,從重量與面積的角度看,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具有重要的功能。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皮膚的結構皮膚的結構一、表皮一、表皮來源于外胚葉,它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組織。表皮由角朊細胞和樹枝狀細胞這兩類細胞所組成,表皮一般分為5層1、角質層主要成分為角蛋白,是由無核的死細胞緊密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含NMF(天然保濕因子)吸收水分,避免水分蒸發(fā)過度??煞乐雇饨绲幕覊m、細菌等進入體內。同時防止體內水分過度蒸發(fā),具防止化學物質內侵的作用。2、透明層只存在于手掌和腳底中,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防止水分、電解質和化學物質的透過,又稱為屏障帶。(手掌在陽光下是透明的)3、顆粒層有核的細胞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質,其中郎格罕氏細胞能夠分泌免疫物質。含有晶樣角素,晶樣角素有折射光線的作用,減弱紫外線的傷害,但其極易被鹽、堿所破壞。防止體內電解質流失;此層能阻止體表內外水份通過,致使角質層水份減少,成為角質細胞死亡的原因之一。4、棘層呈弱酸性(PH值7375)是表皮內最厚的一層,是有核的活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參與創(chuàng)傷愈合,同時啟到基底層與表皮外層之間的橋梁作用。5、基底層呈圓柱狀,為表皮各層細胞的再生層,細胞分裂能力佳,具有分裂繁殖功能,是修復受損表皮細胞的大功臣,也是表皮各層細胞的生化之源;基底層有色素母細胞是制造黑色素的大本營,透過黑色素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防止紫外線過分滲入體內。黑色素顆粒的多少決定人的膚色深淺。每天人類皮膚大約有10%的基底細胞進行核分裂活動,分裂出來的細胞大約以10個為一組,有次序地逐漸向上移動,產生所謂的“表皮增殖單位”?!锘讓拥募毎麑儆谂哐考毎?,經過成長,分裂之后,變?yōu)榧瑢蛹毎俎D化為顆粒層細胞,當細胞漸漸失去了水分之后,最后死亡,就在表皮層最外部形成角質層,而成為角質細胞,進而脫落,完成代謝周期,而這個過程稱為角化過程。從醫(yī)學角度來講為皮膚的新陳代謝。如果受到日曬刺激產生的黑色素,也會跟隨代謝而排出,但是代謝能力不好的人,就不容易將黑色素排出,會使得膚色不均、黝黑從基底細胞交皮膚生理學鵬閣經貿內部資料3C緩沖外力,保護內臟如神經、血管、汗腺等,使其不受沖擊。四、皮膚的附屬器官皮脂腺、汗腺、毛發(fā)、指(趾)甲四、皮膚的附屬器官皮脂腺、汗腺、毛發(fā)、指(趾)甲1、汗腺分為在表皮開口的小汗腺和在毛囊內開口的大汗腺兩種,血液或皮膚的溫度增加時,就會引起發(fā)汗的現(xiàn)象。它新鮮分泌的汗液是白色粘稠無臭的液體,經過細菌分解后則產生特殊的臭味,稱為腋臭或孤臭。汗腺具有分泌汗液、排泄廢物、調節(jié)體溫的作用。汗液中的乳酸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2、皮脂腺除掌部外,幾乎遍及全身。1皮脂膜的形成皮脂和皮膚表面的汗液乳化結合后,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叫皮脂膜。此膜呈弱酸性,有抑制細菌繁殖的作用,對皮膚來說,是天然的面霜,防止皮膚干燥皺裂,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為什么油性膚質的人較干性膚質的人不容易衰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皮脂腺分泌最旺盛的時期一般是1634歲。女性到更年期皮脂分泌迅速下降,而男性到60歲變化也不大。皮脂腺分泌晝夜不停。2弱酸性皮脂膜的抗菌作用弱酸性膜PH55左右可抑制皮膚上的微生物生長。正常皮膚上常寄生各種細菌等微生物,但不致病,這靠機體的抵抗力及皮膚的完整結構和酸性膜等因素來維持當這些因素破壞時,則細菌等微生物可侵入機體致病。所以在我們給皮膚做完清潔工作之后要使用爽膚水的目的就是要恢復皮膚的PH值讓它保持在一個弱酸性的狀態(tài)。3弱酸性皮脂膜防止水份流失,皮脂膜有鎖住水分作用,不使皮膚中水份流失到空氣中。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皮膚的生理功能皮膚的生理功能1、保護的功能對機械損傷的保護、物理性損傷的保護、化學物質傷害的保護各對微生物傷害的保護。2、感覺的功能皮膚因為有極其豐富的神經末梢,所以人們知道冷、熱,如手碰到火或冰就能立即感覺出來,馬上躲避從而不受傷害,皮膚有6大基本感覺觸覺、壓覺、冷覺、溫覺、痛覺和癢覺。3、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人體是恒溫的,始終保持37度的體溫,皮膚本身不易傳熱,能對外界氣溫產生調節(jié)作用,使血液循環(huán)量和發(fā)汗量有所變化,藉此來保持一定的體溫。4、分泌和排泄的功能皮膚分泌的汗水和油脂形成的皮脂膜會帶給皮膚表面濕潤和光澤,同時也將碘、溴、砷、汞等廢物排出體外。5、呼吸的功能皮膚也有吐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的功能,皮膚的呼吸占肺活量的1。6、免疫的功能皮膚有抵御外界各種微生物侵入,皮膚外傷后能自然恢復愈合。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6
大小: 0.1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八章第八章休克休克一、多選題一、多選題A型題型題1休克的發(fā)生主要由于A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劇烈震蕩與打擊下由興奮轉入超限抑制B血管運動中樞麻痹,小動脈擴張,血壓下降C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衰竭與麻痹D血量減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輸出量減少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細胞功能代謝嚴重障礙答案E題解休克的本質不是交感衰竭導致血管麻痹而是各種強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引起的急性循環(huán)衰竭,其特點是微循環(huán)障礙、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細胞功能代謝障礙,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過程。2過敏性休克屬AⅠ型變態(tài)反應DⅣ型變態(tài)反應BⅡ型變態(tài)反應E混合型變態(tài)反應CⅢ型變態(tài)反應答案A題解給過敏體質的人注射某些藥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劑或疫苗可引起過敏性休克,這種休克屬于Ⅰ型變態(tài)反應。發(fā)病機制與IGE及抗原在肥大細胞表面結合,引起組胺和緩激肽大量入血,造成血管床容積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關。3以下哪種情況不引起不引起心源性休克A大面積心肌梗死D嚴重心律紊亂B急性心肌炎E充血性心力衰竭C心臟壓塞答案E題解大面積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臟壓塞、嚴重心律紊亂都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引起心輸出量明顯減少,有效循環(huán)血量和灌流量下降,引起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變,早期心輸出量下降不明顯,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4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過總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A15?0?0?0?0答案B題解休克的發(fā)生取決于血量丟失的速度和丟失量,一般15分鐘內失血少于全血量10時,機體可以通過代償使血壓和組織灌流量保持穩(wěn)定。若快速失血量超過總血量20以上,即可引起休克,超過總血量的50則往往導致迅速死亡。5失血性休克血壓下降早期主要與A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衰竭有關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輸出量降低有關C血管緊張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關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環(huán)血管大量擴張有關E細胞嚴重缺氧能量代謝障礙有關答案B微循環(huán)內血流明顯減慢,毛細血管內血流限于直捷通路,動靜脈短路開放,組織灌流量減少,出現(xiàn)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的情況。14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下列哪一項變化不存在不存在A微動脈收縮D微靜脈收縮B后微動脈收縮E動靜脈吻合支收縮C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收縮答案E題解缺血性缺氧期微動脈、后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和微靜脈都收縮,但在動靜脈吻合支上Β受體分布密度較大,缺血性缺氧期動靜脈短路是開放的。15、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心腦灌流量A明顯增加B明顯減少C無明顯改變E先減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減少答案C題解缺血性缺氧期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興奮導致血液重新分布,只要血壓不過于降低,心、腦血液灌流量穩(wěn)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保證了主要器官的血液供應。16休克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釋的機制主要是A搶救休克時輸液過多D血液稀釋療法B肝脾儲血庫收縮E血液重新分配C組織液返流入血答案C題解缺血性缺氧期由于微動脈、后微動脈和毛細血管比微靜脈對兒茶酚胺更敏感,導致毛細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毛細血管中流體靜壓下降,使組織液進入血管,起到了“自體輸液”作用,這是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釋導致血細胞壓積降低的主要機制。17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嚴重收縮可見于A正常微循環(huán)灌流時D血液淤滯發(fā)生DICB缺血性缺氧期E重要器官衰竭期C淤血性缺氧期答案B題解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可持續(xù)收縮,淤血性缺氧期和休克難治期由于酸中毒、局部代謝產物的堆積以及內毒素等物質的作用均導致血管擴張。18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環(huán)的變化表現(xiàn)在毛細血管前阻力毛細血管后阻力毛細血管容量A↑↑↑↓B↑↑↑↓C↑↑↑↑D↓↑↑E↑↑↑↑答案B題解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環(huán)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毛細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20下列臨床表現(xiàn)哪一項不是不是早期休克的表現(xiàn)A臉色蒼白D尿量減少B四肢冰涼E神志昏迷C脈搏細速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1
大小: 0.08(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4章酸堿平衡和酸堿平衡紊亂一、選擇題一、選擇題1機體的正常代謝必須處于A弱酸性的體液環(huán)境中B弱堿性的體液環(huán)境中C較強的酸性體液環(huán)境中D較強的堿性體液環(huán)境中E中性的體液環(huán)境中2正常體液中的H+主要來自A食物中攝入的H+B碳酸釋出的H+C硫酸釋出的H+D脂肪代謝產生的H+E糖酵解過程中生成的H+3堿性物的來源有A氨基酸脫氨基產生的氨B腎小管細胞分泌的氨C蔬菜中含有的有機酸鹽D水果中含有的有機酸鹽E以上都是4機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最多的酸性物質是A碳酸B硫酸C乳酸D三羧酸E乙酰乙酸5血液中緩沖固定酸最強的緩沖對是APR-/HPRBHB-/HHBCHCO3ˉH2CO3DHBO2-/HHBO2EHPO42/H2PO46血液中揮發(fā)酸的緩沖主要靠A血漿HCO3ˉB紅細胞HCO3ˉCHBO2及HB13下列哪一項不是代謝性酸中毒的原因A高熱B休克C嘔吐D腹瀉E高鉀血癥14急性代謝性酸中毒機體最主要的代償方式是A細胞外液緩沖B細胞內液緩沖C呼吸代償D腎臟代償E骨骼代償15一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氣分析可見PH728,PACO237KPA(28MMHG),HCO3ˉ17MMOLL,最可能的酸堿平衡紊亂類型是A代謝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謝性堿中毒D呼吸性堿中毒E以上都不是16一休克患者,血氣測定結果如下PH731,PACO246KPA(35MMHG),HCO3ˉ17MMOLL,NA140MMOLL,CL-104MMOLL,K45MMOLL,最可能的酸堿平衡紊亂類型是AAG正常型代謝性酸中毒B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C代謝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D代謝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堿中毒17治療代謝性酸中毒的首選藥物是A乳酸鈉B三羥基氨基甲烷C檸檬酸鈉D磷酸氫二鈉E碳酸氫鈉18下列哪一項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A呼吸中樞抑制B肺泡彌散障礙C通風不良D呼吸道阻塞E胸廓病變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9
大小: 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名詞解釋名詞解釋病理生理學病理生理學一門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轉歸的規(guī)律和機制的科學,重點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謝的變化?;静±磉^程基本病理過程指多種疾病中可能出現(xiàn)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和結構的異常變化。健康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處于完好狀態(tài)。誘因誘因能加強病因的作用或促進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因素,即誘發(fā)因素的簡稱。疾病疾病機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受病因損害作用后,因機體自穩(wěn)調節(jié)紊亂而發(fā)生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完全康復完全康復指疾病時所發(fā)生的損傷性變化完全消失,機體的自穩(wěn)調節(jié)恢復正常。低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失鈉多于失水,血清NA濃度130MMOLL,血漿滲透壓280MMOLL,伴有細胞外液量的減少,又稱低容量性低鈉血癥。低容量性高鈉血癥低容量性高鈉血癥又稱為低滲性性脫水,其特點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濃度〈130MMOLL,血漿滲透壓〈280MMOLL,伴有細胞外液量的減少。水腫水腫過多的液體在組織間隙或體腔內積聚稱為水腫。高鉀血癥高鉀血癥血清鉀濃度高于55MMOLL稱為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指細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丟失而引起的以血漿HCO3減少、PH呈降低趨勢為特征的酸堿平衡紊亂。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指CO2排出障礙或吸入過多引起的以血漿H2CO3濃度升高、PH呈降低趨勢為特征的酸堿平衡紊亂。代謝性堿中毒代謝性堿中毒指細胞外液堿增多或H丟失而引起的以血漿HCO3增多、PH呈上升趨勢為特征的酸堿平衡紊亂。SB(標準碳酸氫鹽)(標準碳酸氫鹽)指全血在標準條件下,即PACO2為40MMHG,溫度為38OC,血紅蛋白氧飽和度為100%側得的血漿中HCO3ˉ量,正常范圍使22~27MMOLL,平均為24MMOLL。緩沖堿(緩沖堿(BB)血液中一切具有緩沖作用的負離子堿的總和。堿剩余(堿剩余(BE)指標準條件下,用酸或堿滴定全血標本至PH740時所需的酸或堿的量。陰離子間隙(陰離子間隙(AG)指血漿中未測定的陰離子與未測定的陽離子的差值。缺氧缺氧因組織供氧減少或用氧障礙引起細胞代謝、功能和形態(tài)結構異常變化的病理過程稱為缺氧。血氧分壓血氧分壓PO2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產生的張力稱為血氧分壓。血氧容量血氧容量CO2MAX指在38℃、氧分壓為150MMHG、二氧化碳分壓為40MMHG的條件下,100ML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被氧充分飽和時最大攜氧量稱為血氧容量,取決于HB的質和量。血氧含量(血氧含量(CO2)100ML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所結合的氧量,包括結合于HB中的氧和溶解于血漿中的氧量,主要取決于血氧分壓和血氧容量。血紅蛋白氧飽和度(血紅蛋白氧飽和度(SO2)指HB實際結合的氧和最大結合的氧的百分比,取決于氧分壓。P50指HB氧飽和度為50時的氧分壓,是反映HB與氧親和力的指標,正常值為2627MMHG。發(fā)紺發(fā)紺當毛細血管血液中脫氧血紅蛋白的平均濃度超過5GDL時,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稱為發(fā)紺。組織性缺氧組織性缺氧在組織供氧正常的情況下,因細胞不能有效地利用氧而導致的缺氧稱為組織性缺氧。發(fā)熱發(fā)熱由于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超過05℃時,稱為發(fā)熱。過熱過熱由于體溫調節(jié)障礙,或散熱障礙及產熱器官功能異常等原因,調定點并未發(fā)生移動,只是體溫調節(jié)機構不能將體溫控制在與調定點相適應的水平上,而引起的被動性體溫升高,稱之為過熱。內生致熱原內生致熱原產內生致熱原細胞在發(fā)熱激活物的作用下,產生和釋放的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稱為內生致熱原。應激應激指機體在受到內外環(huán)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xiàn)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熱休克蛋白(熱休克蛋白(HSP))指應激反應時細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類高度保守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發(fā)揮作用,屬非分泌型蛋白。缺血缺血再灌注損傷再灌注損傷IRI在缺血基礎上恢復血流后組織損傷反而加重,甚至發(fā)生不可逆性損傷的現(xiàn)象稱為缺血再灌注損傷。自由基自由基指外層電子軌道上含有單個不配對電子的原子、原子團和分子的總稱。由氧誘發(fā)的自由基稱為氧自由基(OFR)。心肌頓抑心肌頓抑指遭受短時間缺血損傷的心肌在恢復血液灌注后一段時間內出現(xiàn)可逆性收縮功能降低的現(xiàn)象。鈣超載鈣超載各種原因引起的細胞內鈣含量異常增多并能夠導致細胞結構損傷和功能代謝障礙的現(xiàn)象稱為鈣超載。休克休克指多病因、多發(fā)病環(huán)節(jié)、有多種體液因子參與,以機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尤其是微循環(huán)功能紊亂、組織細胞灌注不足為主要特征,并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甚至衰竭等嚴重后果的復雜的全身調節(jié)紊亂性病理過程。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指在嚴重創(chuàng)傷、感染和休克時,原無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同時或在短時間內相繼出現(xiàn)兩個以上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障礙以致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必須靠臨床干預才能維持的綜合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質入血,使凝血酶增加,進而微循環(huán)中形成廣泛的微血栓,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時引起繼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增強,導致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礙和溶血性貧血等臨床表現(xiàn)。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因微血管發(fā)生病理變化導致紅細胞破裂引起的貧血。裂體細胞裂體細胞在DIC出現(xiàn)溶血性貧血時,外周血涂片中出現(xiàn)一些特殊的形態(tài)各異的紅細胞,其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6、試述水腫的發(fā)病機制、試述水腫的發(fā)病機制⑴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①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②血漿膠體滲透壓減低;③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這些因素均會導致血管內膠體濾出大于回收而使組織液體生成過多。⑵體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①腎小球濾過率降低;②近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③遠曲小管重吸收鈉、水增多。7、簡述代謝性酸中毒時機體的代償調節(jié)。、簡述代謝性酸中毒時機體的代償調節(jié)。①血漿的緩沖作用血漿中增多的氫離子可被血漿緩沖系統(tǒng)的緩沖堿所緩沖,導致HCO3及其他緩沖堿減少;②肺的調節(jié)血漿氫離子濃度增高或PH降低,可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反射性興奮呼吸中樞,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氣量明顯增加,CO2排出增多,PACO2代償性降低;③細胞內外離子交換和細胞內緩沖,而細胞內鉀離子向細胞外轉移。8、何為鹽水抵抗性堿中毒和鹽水反應性堿中毒、何為鹽水抵抗性堿中毒和鹽水反應性堿中毒并各舉兩例說明并各舉兩例說明鹽水反應性堿中毒指胃液大量丟失或長期應用利尿劑時,在丟失H的同時也伴有CL和K的丟失、細胞外液減少和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從而影響腎排出HCO3的能力,使堿中毒得以維持,僅用生理鹽水治療就能使堿中毒得以糾正。主要見于嘔吐、胃液吸引及應用利尿劑時,伴隨細胞外液較少,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常有低鉀和低氯存在,而影響腎排出HCO3能力,使堿中毒得以維持。鹽水抵抗性堿中毒主要見于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CUSHING’S綜合征、血容量減少引起的繼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嚴重低血鉀及全身性水腫使用利尿藥后等,堿中毒的維持因素是鹽皮質激素的直接作用和低血鉀,單純補充鹽水往往無效。9、試述代謝性酸中毒和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常見檢測指標的變化、試述代謝性酸中毒和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常見檢測指標的變化代謝性酸中毒是最常見的一種酸堿平衡紊亂,是細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丟失而引起的以原發(fā)性HCO3降低(21MMOLL)和PH值降低(735)為特征。在代謝性酸中毒的臨床判斷中,陰離子間隙(AG)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按不同的AG值可分為高AG正常氯型及正常AG高氯型代謝性酸中毒。急性呼吸性酸中毒PH<735、PCO2>60KPA(45MMHG)、SB正常、AB>SB、BD<230MMOLLPCO2每上升130KPA(975MMHG),HCO3增加約1MMOLL10、劇烈嘔吐易引起何種酸堿平衡紊亂試分析其發(fā)生機制。、劇烈嘔吐易引起何種酸堿平衡紊亂試分析其發(fā)生機制。劇烈嘔吐常引起代謝性堿中毒。其原因如下⑴H丟失劇烈嘔吐,使胃腔內HCL丟失,血漿中HCO3ˉ得不到H中和,被回吸收入血造成血漿HCO3ˉ濃度升高;⑵K丟失劇烈嘔吐,胃液中K大量丟失,血[K]降低,導致細胞內K外移,細胞內H內移,是細胞外液[H]降低,同時腎小管上皮細胞K減少、秘H增加、重吸收HCO3ˉ增多;⑶CLˉ丟失,劇烈嘔吐,胃液中CLˉ大量丟失,血[CLˉ]降低,造成遠小管上皮細胞秘H增加,重吸收HCO3ˉ增加,引起缺氯性堿中毒;⑷細胞外液容量減少劇烈嘔吐可造成脫水、細胞外液容量減少,引起繼發(fā)性醛固酮分泌增高。醛固酮促進遠曲小管上皮細胞分泌H、秘K、加強HCO3ˉ重吸收。以上機制共同導致代謝性堿中毒的發(fā)生。11、臨床上測到臨床上測到PH正常,能否肯定該病人無酸堿平衡紊亂為什么正常,能否肯定該病人無酸堿平衡紊亂為什么不能。血PH值正??梢娪谝韵聨追N情況①酸堿平衡正常;②存在代償性酸中毒或代償性堿中毒;③存在一種酸中毒和一種堿中毒,兩者PH變化相互抵消而正常。12、試述低張性缺氧引起組織缺氧的機制。試述低張性缺氧引起組織缺氧的機制。血液中氧的彌散入細胞被線粒體用于生物氧化過程,溶解在血液中氧分子的彌散速度取決于血液與細胞線粒體部位的氧分壓差,低張性缺氧PAO2降低,使CAO2減少,氧彌散速度減慢,引起細胞缺氧。13、試述貧血患者引起組織缺氧的機制。試述貧血患者引起組織缺氧的機制。貧血患者雖然動脈氧分壓正常,但毛細血管床中平均氧分壓低于正常。這是由于貧血患者HB減少,血氧容量減低,致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9
大小: 0.11(MB)
子文件數:
-
簡介:病理生理學第一章緒論二、名詞解釋1病理生理學PATHOPHYSIOLOGY是一門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轉歸的共同規(guī)律和機制的科學。2基本病理過程(BASICPATHOLOGICALPROCESS)指多種疾病中可能出現(xiàn)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的病理變化。3疾病概論又稱病理生理學總論,主要討論疾病的概念、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普遍規(guī)律、病因學和發(fā)病學的一般問題。三、簡答題1病理生理學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病理生理學的研究范圍很廣,但其主要任務是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機制,探討患病機體的功能、代謝的變化和機制,從而闡明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2基本病理過程與疾病有何區(qū)別基本病理過程與疾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①病理過程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病理過程可出現(xiàn)在多種疾病中,而一種疾病中又可先后或同時出現(xiàn)多種病理過程。②一個病理過程可以由不同原因引起,而一種疾病往往由某種特定原因引起。四、論述題1為什么動物實驗的結果不能完全用于臨床醫(yī)學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不能隨意在患者身上進行醫(yī)學實驗。那么,利用人畜共患的疾病或在動物身上復制人類疾病的模型,研究疾病發(fā)生的原因、發(fā)病的機制,探討患病機體的功能、代謝的變化及實驗性治療,無疑成為病理生理學研究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人與動物不僅在形態(tài)、代謝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類神經系統(tǒng)高度發(fā)達并具有語言和思維能力,所以,人類的疾病不可能都可在動物身上復制,而且動物實驗的結果不能完全用于臨床,只有把動物實驗結果和臨床資料相互比較、分析和綜合后,才能被臨床借鑒和參考,并為探討臨床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及防治提供依據。第二章疾病概論二、名詞解釋1健康HEALTH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處于完好狀態(tài)。2疾病DISEASE5高鉀血癥(HYPERKALEMIA)指血清鉀濃度大于55MMOLL。三、簡答題1高滲性脫水和低滲性脫水對機體的最主要危害有何不同。高滲性脫水細胞外液嚴重高滲→腦細胞脫水、腦體積縮小→顱骨與腦皮質之間的血管張力增大→靜脈破裂、腦內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低滲性脫水①大量細胞外液丟失;②細胞外液低滲、大量細胞外水分進細胞內;此兩點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2什么叫水腫全身性水腫多見于哪些情況過多的液體在組織間隙或體腔內積聚稱為水腫。全身性水腫多見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性水腫)、腎病綜合征或腎炎(腎性水腫)以及肝臟疾?。ǜ涡运[等)。3引起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衡的因素有哪些試各舉一例說明。①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如充血性心衰時,全身毛細血管流體靜壓↑;②血漿膠體滲透壓↓,如肝硬化時,蛋白合成↓;③微血管通透性↑,如炎性水腫時,炎癥介質使微血管通透性↑;④淋巴回流受阻,如絲蟲病,可引起阻塞性淋巴性水腫。4為什么低鉀血癥時心肌興奮性升高血清鉀↓→心肌細胞膜對K通透性↓→電化學平衡所需電位差↓→靜息電位絕對值小→與閾電位距離縮小→興奮性↑。四、論述題1低容量性高鈉血癥和低容量性低鈉血癥在原因、病理生理變化、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上有哪些主要病理生理變化上的差別病理生理低容量性高鈉血癥低容量性低鈉血癥原因飲水不足,失水過多大量體液丟失后只補水血清NA150MMOLL310MMOLL280MMOLL主要失水部位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口渴明顯早期輕度、無脫水征無明顯外周循環(huán)衰竭早期輕度、無早期可發(fā)生尿量減少早期不減少,中晚期減少尿鈉早期較高,嚴重時降低極低治療補水為主,補鈉為輔補生理鹽水為主脫水征皮膚彈性↓,眼窩及嬰幼兒囪門下陷等特征。2急性低鉀血癥和急性重度高鉀血癥時均可出現(xiàn)肌肉無力,其發(fā)生機制有何異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20
大小: 0.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復習題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復習題一、名詞解釋一、名詞解釋1、炎癥2、異型性3、低鉀血癥4、大紅腎5、呼吸衰竭6、化生7、原位癌8、高鉀血癥9、水腫10、假小葉11、膿腫12、梗死二、問答題二、問答題1、簡述肉芽組織的組成和作用。2、何謂炎癥簡述炎癥局部基本病變的特點。3、簡述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鑒別點。4、脫水分為幾型各型的主要特征有哪些5、為什么說休克早期具有代償意義6、左心衰竭患者采取端坐或半臥位為什么可減輕呼吸困難7、大葉性肺炎分哪幾期簡述各期病變的鏡下特點。8、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病理變化(大體和鏡下)有哪些特征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1貧血性梗死主要發(fā)生于BA心、肝、腎B心、腎、脾C心、肺、脾D大腦、肺、腎E小腸、肝、心2異常物體沿血流運行阻塞相應血管的過程叫CA梗塞B梗死C栓塞D栓子E血栓形成3纖維素性血栓主要發(fā)生在CA下肢深靜脈B左心耳C微循環(huán)D心室壁瘤內E門靜脈4來自下肢深部靜脈的血栓栓子最常引起栓塞的器官是BA腦B肺C肝D心E腎5減壓病引起的栓塞為AA氣體栓塞B血栓栓塞C羊水栓塞D脂肪栓塞E異物栓塞6有關血栓的論述,錯誤的是EA靜脈血栓多于動脈血栓B下肢血栓多于上肢C動脈瘤內血栓多為混合血栓D靜脈內血栓尾部多為紅色血栓E毛細血管內血栓多為白色血栓7淤血不會引起EA水腫B血栓形成C變性、壞死D纖維組織增生E實質細胞增生8血栓頭部一般屬于AA白色血栓B紅色血栓C透明血栓D混合血栓E延續(xù)性血栓9股骨骨折后因處理不當,大量脂肪滴進入血液,該脂肪栓子常栓塞于EA肺靜脈及其分支B左心房C左心室D主動脈分支E肺動脈及其分支炎炎癥癥1假(偽)膜性炎的滲出物主要為A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壞死組織B纖維素、中性白細胞和壞死組織C纖維素、漿細胞和中性白細胞D淋巴細胞、漿細胞和中性白細胞E粘液、中性白細胞和漿細胞答案B2急性炎癥時組織變紅的主要原因是A組織間隙水腫B炎癥灶內炎細胞浸潤C炎癥灶內血栓形成D肉芽組織增生E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答案E3炎癥介質組胺在炎癥灶內最主要的作用是A白細胞趨化B使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高C引起疼痛D導致發(fā)熱E造成組織損傷答案B4關于蜂窩織炎的描述錯誤的是A病變組織呈馬蜂窩狀B皮膚、肌肉和闌尾是好發(fā)部位C主要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D病變彌漫與細菌透明質酸酶和鏈激酶有關E淋巴細胞彌漫浸潤組織答案E5屬于慢性肉芽腫性炎的是A結核B傷寒C腸阿米巴病D慢性支氣管炎E慢性闌尾炎答案A6蜂窩織炎是指A發(fā)生于皮下組織及闌尾的炎癥B一種彌漫性化膿性炎癥C以淋巴細胞滲出為主的炎癥D由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癥E沒有明顯壞死的滲出性炎癥答案B7下列屬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A腸傷寒B腸結核C阿米巴痢疾D急性細菌性痢疾E腸血吸蟲病答案D8纖維素性炎癥的好發(fā)部位應除外A心包B皮膚C胸膜D氣管E結腸答案B9關于炎癥,正確的是A炎癥反應均對機體有利B任何機體均可發(fā)生炎癥C炎癥是一種防御反應D損傷必然導致炎癥E炎癥是活體組織的損傷反應答案C10寄生蟲感染時,浸潤的炎癥細胞主要是A嗜中性粒細胞B單核細胞C淋巴細胞D嗜酸性粒細胞E漿細胞答案D11結核性肉芽腫的特征性細胞成分為A上皮樣細胞和郎罕巨細胞B淋巴細胞和漿細胞C郎罕巨細胞和異物巨細胞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0
大?。?0.14(MB)
子文件數:
-
簡介: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一、一、A型題型題1心力衰竭概念的主要內容是A心肌收縮功能障礙D心輸出量相對下降B心肌舒張功能障礙E心輸出量不能滿足機體需要C心輸出量絕對下降答案E題解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臟的收縮和(或)舒張能夠發(fā)生障礙,使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下降,即心泵功能減弱,以致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的病理生理過程或綜合征。2引起心肌損害導致舒縮功能障礙的直接因素是A動脈瓣膜關閉不全D心肌炎B室間隔缺損E肺源性心臟病C高血壓答案D題解心肌炎是由于致炎因素引起的心肌損害,是直接引起心肌舒縮功能障礙的常見原因之一。而動脈瓣膜關閉不全、室間隔缺損、高血壓和肺源性心臟病均是引起心臟負荷過重的因素。3引起心臟容量負荷過重的因素是(0466,0413,03臨床)A動脈瓣膜狹窄D肺源性心臟病B肺動脈高壓E動脈瓣膜關閉不全C肺栓塞答案E題解動脈瓣膜關閉不全患者因動脈內血液在心室舒張時返流至心室,引起舒張末期容積增大,使心臟容量負荷過重。而動脈瓣膜狹窄、肺動脈高壓、肺栓塞和肺源性心臟病是引起心臟壓力負荷過重的因素。4引起心臟壓力負荷過重的因素是A高血壓D動靜脈瘺B室間隔缺損E慢性貧血C甲亢答案A題解高血壓患者由于主動脈內壓力增高,使心室射血阻抗增大可引起左室壓力負荷過重。而動靜脈瘺、室間隔缺損、甲亢和慢性貧血均是引起心臟容量負荷過重的原因。6下述哪一因素不會不會引起低輸出量性心力衰竭A冠心病D心肌炎B嚴重貧血E高血壓病C心瓣膜病答案B題解引起低輸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冠心病、高血壓、心瓣膜病、心肌炎等。嚴重貧血是引起高輸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9有關高輸出量性心力衰竭特點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錯誤的A心輸出量較發(fā)病前有所下降3A心肌細胞體積過度增大B心肌細胞重量過度增加C心肌細胞表面積相對不足D心肌細胞表面積過度增加E心肌重量的增加與心功能的增加不成比例答案E題解心肌肥大是心臟維持心功能的重要代償方式,但在病因持續(xù)存在的情況下過度肥大的心肌可因心肌重量的增加與心功能的增強不成比例即不平衡生長而發(fā)生衰竭。20下述有關心室舒張勢能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錯誤的A心室舒張勢能來自心室的收縮B心室收縮愈好其勢能就愈大C心室收縮性減弱其勢能就減小D冠狀動脈充盈情況也是影響心室舒張勢能的因素E高血壓時心室內壓增高其舒張勢能增大答案E題解心室舒張的勢能來自心室的收縮。心室收縮愈好,這種勢能就愈大。因此凡是削弱收縮性的病因也可通過減少舒張勢能影響心室的舒張。此外,心室舒張期冠狀動脈充盈、灌流也是促進心室舒張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冠狀動脈因粥樣硬化發(fā)生狹窄或冠脈內血栓形成,或心室內壓過高(如高血壓等)均可造成冠脈灌流不足,影響心室舒張。23破壞心臟舒縮活動協(xié)調性最常見的原因是A各類心律失常B心室順應性降低C心室舒張勢能減少E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長D心肌能量代謝紊亂答案A題解破壞心臟舒縮活動協(xié)調性最常見的原因是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心室順應性降低和心室舒張勢能減少主要是引起心室舒張功能障礙,而心肌能量代謝紊亂和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長主要是引起心室收縮性減弱。24左心衰引起呼吸困難的病理生理基礎是A左心室收縮功能減弱D肺靜脈回流增多B肺順應性增強E肺動脈高壓C肺泡敏感性增加答案A題解左心衰引起呼吸困難的病理生理基礎是左室收縮功能減弱,負荷過重或順應性降低引起左室舒張末期壓力上升,并帶動左房壓升高,肺靜脈回流障礙,導致肺充血、肺水腫。肺順應性降低,通氣做功增大,病人感到呼吸困難。25心衰患者出現(xiàn)端坐呼吸的機制是(0351,0407,03臨床)A端坐體位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D端坐時減輕肺淤血B端坐時回心血量增多E端坐時膈肌位置相應上移C端坐時機體缺氧加劇答案D題解心衰病人平臥可加重呼吸困難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平臥體位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狀態(tài)稱為端坐呼吸。出現(xiàn)端坐呼吸說明心衰患者已引起明顯的肺循環(huán)充血。端坐體位可減輕肺淤血,從而使病人呼吸困難減輕。26心衰患者出現(xiàn)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其產生的主要機制是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12
大?。?0.08(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六章第六章發(fā)熱發(fā)熱一選擇題一A型題1人體最重要的散熱途徑是A肺B皮膚C尿D糞E肌肉答案B2發(fā)熱是體溫調定點A上移,引起的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B下移,引起的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C上移,引起的被動性體溫升高D下移,引起的被動性體溫升高E不變,引起的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答案A3關于發(fā)熱本質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A體溫超過正常值05OCB產熱過程超過散熱過程C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D由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定點上移引起E由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節(jié)功能障礙引起答案D4下列哪種情況體溫升高屬于發(fā)熱A甲狀腺功能亢進B急性肺炎C環(huán)境高溫D婦女月經前期E先天性汗腺缺乏答案B5下列哪種情況下的體溫升高屬于過熱A婦女月經前期B婦女妊娠期C劇烈運動后D流行性感冒E中暑答案E6下列哪種物質是發(fā)熱激活物AIL1BIFNCTNFDMIP1E抗原抗體復合物APGEBNOCCRHDNACA2TF答案B14外生致熱原的作用部位是A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B骨骼肌C皮膚、內臟血管D產EP細胞E汗腺答案C15下列哪種前列腺素屬發(fā)熱介質APGA2BPGD2CPGE2DPGI2EPGF2答案C16發(fā)熱過程中共同的中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A內生致熱原B外生致熱原C抗原抗體復合物D環(huán)磷酸鳥苷E前列腺素答案A17發(fā)熱時機體不會出現(xiàn)A物質代謝率增高B糖原分解代謝加強C脂肪分解代謝加強D蛋白質代謝正氮平衡E心率加快答案D18發(fā)熱時體溫每升高10C基礎代謝率一般可提高A3B5C10D13E15答案D19在體溫上升期動脈血壓A無變化B明顯下降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2
大?。?0.08(MB)
子文件數:
-
簡介:病理生理學試題一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30分1、組織間液和血漿所含溶質的主要差別是A、NAB、KC、有機酸D、蛋白質2、低滲性脫水患者體液丟失的特點是A、細胞內液無丟失,僅丟失細胞外液B、細胞內液無丟失,僅丟失血漿C、細胞內液無丟失,僅丟失組織間液D、細胞外液無丟失,僅丟失細胞內液3、對高滲性脫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項不正確A、高熱患者易于發(fā)生B、口渴明顯C、脫水早期往往血壓降低D、尿少、尿比重高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術后,禁食三天,僅靜脈輸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發(fā)生的電解質紊亂是A、低血鈉B、低血鈣C、低血磷D、低血鉀5、各種利尿劑引起低鉀血癥的共同機理是A、抑制近曲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對NACL的重吸收C、通過血容量的減少而導致醛固酮增多D、遠曲小管NAK交換增強6、下列哪項不是組織間液體積聚的發(fā)生機制A、毛細血管內壓增加B、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C、組織間液膠體滲透壓升高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7、高鈣血癥患者出現(xiàn)低鎂血癥的機制是A、影響食欲使鎂攝入減少B、鎂向細胞內轉移C、鎂吸收障礙D、鎂隨尿排出增多8、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適嘔吐急診入院,血氣檢測表明PH739,PACO259KPA438MMHGHCO3ˉ262MMOLLNA142MMOLLCLˉ965MMOLL可判定該患者有A、正常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B、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C、正常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D、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9、血漿【HCO3ˉ】代償性增高可見于A、代謝性酸中毒B、代謝性堿中毒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堿中毒10、嚴重的代謝性堿中毒時,病人出現(xiàn)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主要是由于A、腦內H含量升高B、腦內兒茶酚胺含量升高C、腦內R氨基丁酸含量減少D、腦血流量減少11、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標的特殊變化是A、動脈血氧分壓正常B、動脈血氧含量下降C、動脈血氧飽和度正常D、動脈血氧容量降低12、急性低張性缺氧時機體最重要的代償反應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縮性增強C、肺通氣量增加D、腦血流量增加13、下述哪種不屬于內生致熱原A、干擾素B、淋巴因子C、腫瘤壞死因子D、巨噬細胞炎癥蛋白14、發(fā)熱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A、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B、產印細胞C、淋巴細胞D、血管內皮細胞15、下列哪項是DIC的直接原因2、等滲性脫水時,未經及時處理,可轉變?yōu)樾悦撍?,如只給病人補水而未補鹽,則可轉變?yōu)樾悦撍?、高鉀血癥本身可引起酸堿平衡紊亂,表現(xiàn)為在引起的同時,出現(xiàn)尿。4、細胞內MG2缺失可使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酶失活,因而髓袢升支重吸收發(fā)生障礙而致失鉀。5、右心衰主要引起水腫,其典型表現(xiàn)是水腫。6、因體內生成固定酸增多而引起的AG增大型代謝性酸中毒的原因是酸中毒和酸中毒。7、在疾病狀態(tài)下,SB與AB可以不相等。SB〉AB表示有,SB8、血管源性腦水腫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水腫液主要分布在。9、休克早期一般只出現(xiàn)性缺氧,動脈血氧分壓至休克晚期,因并發(fā)休克肺又可引起性缺氧,動脈血氧分壓。10、內生致熱原的效應部位是,它的作用使上移。11、出血開始于DIC的期,而微血栓最早形成于期。12、休克Ⅰ期,液體是從進入。休克Ⅱ期,液體從進入。13、休克早期患者的動脈壓,脈壓。14、高血壓性心臟病可引起心力衰竭,使循環(huán)淤血、水腫。15、心衰時心率加快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心率每分鐘超過次,則可促使心衰的發(fā)生、發(fā)展。16、肺性腦病時的腦水腫為和兩種類型。17、當腦內苯丙氨酸增多時,可抑制酶活性,致使酪氨酸生成的代謝途徑受阻。18、肝細胞性黃疸患者腸內隨糞排出的尿膽原,尿內尿膽原。19、ATN早期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持續(xù)的收縮,導致降低。20、與尿毒癥有關的胍類毒性物質是和。三、是非題1、腦死亡即大腦皮層死亡。2、血清鉀濃度升高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3、早期或輕度低滲性脫水時,尿量可稍增多,而尿鈉很少或消失。4、急性水中毒時,全身水腫常十分明顯。5、水腫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6、肝功能衰竭伴劇烈嘔吐時,往往是呼吸性堿中毒伴代謝性酸中毒。7、酸中毒往往伴有高鉀血癥,但也可發(fā)生低鉀血癥。8、缺氧不一定都發(fā)紺,發(fā)紺者必定存在缺氧。9、作用強烈的細菌內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引起機體發(fā)熱。10、DIC患者不僅有出血和貧血,而且有溶血。11、休克早期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腎缺血腎小管壞死所致。12、高動力型休克的血液動力學特點是總外周血管阻力低,心臟排血量高。13、維生素B1缺乏使心肌能量產生障礙,引起低輸出量性心衰。14、充血性心力衰竭時,患者動脈常常有充血。15、呼吸衰竭必定有PAO2降低。16、肺內動靜脈短路大量開放可引起功能性分流增加。17、腸內胺類物質由門脈吸收后可被轉氨酶分解。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6
大小: 0.16(MB)
子文件數:
-
簡介:118病理生理學知識點病理生理學知識點第一章第一章緒論緒論1、病理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基礎醫(yī)學理論學科之一,是一門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和機制的科學。2、病理生理學的任務病理生理學的任務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和條件,并著重從機能和代謝變化的角度研究疾病過程中患病機體的機能、代謝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發(fā)生機制,從而揭示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的規(guī)律。研究內容研究內容疾病概論、基本病理過程和各系統(tǒng)病理生理學。3、基本病理過程基本病理過程在多種疾病中共同的、成套的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的變化。如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缺氧、發(fā)熱、炎癥、DIC、休克等。4、健康健康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種軀體上、精神上以及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tài)。5、疾病疾病由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后,因機體穩(wěn)態(tài)破壞而發(fā)生的機體代謝、功能、結構的損傷,以及機體的抗損傷反應與致病因子及損傷作斗爭的過程。6、分子病分子病由于DNA的遺傳性變異引起的一類以蛋白質異常為特征的疾病。7、衰老衰老是一種生命表現(xiàn)形式和不可避免的生物學過程。8、病因病因指引起某一疾病必不可少的,決定疾病特異性特征的因素。誘因誘因指能夠加強某一疾病或病理過程的病因的作用,從而促進疾病或病理過程發(fā)生的因素。條件條件能夠影響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體內因素。9、疾病發(fā)生的外因疾病發(fā)生的外因物理性因素,化學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營養(yǎng)性因素,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疾病發(fā)生的內因疾病發(fā)生的內因遺傳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性因素。10、發(fā)病學發(fā)病學是研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的普遍規(guī)律和機制的科學。11、疾病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疾病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疾病時自穩(wěn)調節(jié)的紊亂;疾病過程中的病因轉化;疾病時的損傷和抗損傷反應。12、疾病轉歸的經過疾病轉歸的經過病因侵入(潛伏期)非特異性癥狀(前驅期)特異性癥狀(臨床癥狀明顯期)疾病結束(轉歸期)13、死亡死亡按照傳統(tǒng)概念,死亡是一個過程,包括瀕死期,臨床死亡期和生物學死亡期。一般認為死亡是指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永久停止。14、腦死亡腦死亡指枕骨大孔以上全腦的功能不可逆行的喪失。15、植物狀態(tài)和腦死亡的區(qū)別植物狀態(tài)和腦死亡的區(qū)別植物狀態(tài)①自己不能移動;②自己不能進食;③大小便失禁;④眼不能識物;⑤對指令不能思維;⑥發(fā)音無語言意義腦死亡①不可逆性深昏迷;②自主呼吸停止,需行人工呼吸;③瞳孔擴大、固定;④腦干神經反射消失,如瞳孔對光反射、角膜反射、咽喉反射等;⑤腦電波消失,呈平直線。⑥腦血液循環(huán)完全停止。16、及時判斷腦死亡的意義及時判斷腦死亡的意義①有利于準確判斷死亡;②促進器官捐贈使用;③預計搶救時限,減少損失。318脫水外貌皮膚彈性明顯降低,黏膜干燥,眼窩和嬰兒鹵門凹陷(三)、等滲性脫水1、特點水鈉等比例丟失,細胞外液顯著減少,細胞內液變化不明顯。經消化道丟失見于腸炎,小腸瘺等所致的小腸液丟失2、原因經皮膚丟失見于大面積燒傷、創(chuàng)傷等丟失血漿和機制體腔內大量液體潴留見于大量胸腔積液、腹水的形成口渴輕癥或早期不明顯,重癥或晚期可產生渴覺3、對機體的影響尿液的變化尿量減少,尿鈉減少休克傾向脫水外貌二、水過多㈠低滲性水過多(水中毒)㈡高滲性水過多(鹽中毒)㈢等滲性水過多(水腫)1、水腫過多的液體在組織間隙或體腔積聚,稱為水腫。在水腫的范疇內習慣上又將液體積聚在體腔的病理變化,稱為積水或積液。毛細血管內流體靜壓增高血管內外液體交換障礙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組織液的生成大于回流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2、機制淋巴回流障礙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體內外液交換障礙腎小管重吸收增加水鈉潴留腎血流量重分布有利有稀釋毒素、運送抗體等抗損傷作用3、對機體的影響引起細胞營養(yǎng)障礙(取決于機體發(fā)生部位、速度和程度。)不利導致器官組織功能障礙第三節(jié)鉀代謝紊亂一、正常鉀代謝鉀的跨細胞膜轉移1、腎小球的濾過鉀的平衡調節(jié)腎對鉀排泄的調節(jié)近曲小管和髓袢對鉀的重吸收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鉀排泄的調節(jié)結腸的調節(jié)細胞外液的鉀濃度升高2、影響遠曲小管,集合小管醛固酮對排鉀的調節(jié)因素遠曲小管和集合管腫尿液的流速和流量酸堿平衡狀態(tài)二、鉀代謝障礙(一)、低鉀血癥血清鉀濃度﹤35MMOLL攝入不足介于高滲性脫水和低滲性脫水之間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18
大?。?0.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皮膚生理學知識皮膚的總述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總重量約占體重的5總面積約152M,厚度約054MM不包括皮下脂肪層。手掌與腳掌的皮膚最厚眼瞼、外陰等處皮膚最薄。一、皮膚的基本組成皮膚的分層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各部分細分如下(一)表皮(最外層起保護作用)表皮共分五層,沒有血管,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A、角質層主要成分為軟性角蛋白。若破壞了角質層,一些物理或化學因素必然會使皮膚受傷。角質層最主要的功能是保護功能。B、透明層具有防止毒物進入內部細胞,阻止體溫散失的作用。手掌和腳掌部位此層較厚。C、顆粒層可以減少紫外線射入體內。D、棘層是表皮中最后的一層,儲存淋巴液,為細胞提供營養(yǎng)。可感知外界刺激如冷,熱,痛,壓力等。E、基底層由基底細胞和黑色素母細胞組成?;准毎哂泻軓姷姆至逊敝衬芰Α.斊つw受傷時,只要基底細胞不被破壞,皮膚一般不會留疤痕。黑色素母細胞可產生黑色素顆粒并可吸收阻擋紫外線射入體內。人的膚色深淺是由皮膚中喊有黑色素顆粒的多少決定的??偨Y細胞在基底層繁殖,在棘層生長,在顆粒層退化,在透明層吸收,在角質層形成保護膜,然后脫落。在健康情況下,皮膚的生理周期為28天。(二)真皮層(中間層由膠原蛋白和彈力纖維組成)真皮層的纖維結締組織有三種膠原纖維,彈力纖維,網狀纖維。含有皮膚中60的水分,真皮使皮膚富有彈性。如這三種纖維減少,就易產生皺紋。(三)皮下組織(皮膚最內層)由大量脂肪組織和疏松結締組織構成,有保溫、防寒、緩沖外力、保護內部組織的作用。二、皮膚的附屬器皮膚的附屬器有皮脂腺、汗腺、毛囊、毛發(fā)、指甲等。A、皮脂腺由腺體和導管兩部分組成??煞置谟椭?。B、汗腺分大小汗腺,可排泄汗液、毒素和水分。一種在皮膚表面做酸性分泌,而另一種在毛囊做堿性分泌,容易受細菌感染,產生異味,這就是“狐臭”。C、毛囊分布全身(除手掌、腳掌)。皮膚的作用皮膚的主要作用是保護、感覺、調節(jié)體溫、分泌排泄、吸收和代謝。一、保護作用類皮膚需要補充水分和蛋白質。三、油性皮膚油脂和汗液分泌過多,皮膚油膩光亮,此類皮膚毛孔粗大、膚色較黑,易產生粉刺和痤瘡,對外界刺激不敏感,PH值在4550之間,可使用平衡系列產品做護理。四、混合性皮膚T區(qū)和兩頰的皮膚油脂分泌不均,根據T區(qū)和兩頰的對比情況可分為①混合偏油性皮膚,按油性皮膚的護理方法護理;②混合性偏干性皮膚,按干性皮膚護理方法護理。五、敏感性皮膚皮膚細薄,毛細血管明顯可見,受到外界刺激后極易發(fā)紅、發(fā)熱、發(fā)癢、起疹、脫屑等;此類皮膚重在修護、防敏。色斑的病理分析及治療一、斑形成的機理(一)黑色素的合成與代謝黑色素是由酪氨酸形成的,酪氨酸是在酪氨酸梅的作用下產生多巴再由多巴轉變?yōu)槎喟王?,多巴醌可經環(huán)合作用形成黑色素。不同人種其比例不同形成不同膚色和發(fā)色,如果在角化過程中造成變異,就會形成斑點。黑色素具有防曬、防老化、防癌變三大功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二)色斑的形成黑色素細胞位于皮膚中的基底層細胞中,當受到陽光紫外線、輻射、化妝品、藥物及其它因素刺激后,導致皮膚黑色素沉著,一部分隨角質層脫落;一部分則沉淀于基底層,通過血液循環(huán)排出體外,以上功能一旦失調,便形成色斑。二、色斑形成的原因(一)內因1、遺傳如雀斑、痣、胎記等;2、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孕激素、黃體酮在體內增多時,會導致色素沉著,易形成黃褐斑、妊娠斑;3、內臟機能障礙副腎臟機能失調、肝臟衰弱、癌癥、結核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二)外因1、紫外線照射;2、食品如醬油、紫菜、胡蘿卜、烏雞、可口可樂、咖啡等;3、藥品如減肥藥、避孕藥;4、情緒家庭不和、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4不當的化妝品或者不當的護理程序;5、外傷;6、工作環(huán)境。三、色班的分類(一)雀斑成因遺傳、血脂過濃、過酸、免疫力低下、輻射(紫外線)、少喝水、皮膚干燥等。形狀不連接一起的點狀,呈黃褐色或淡褐色,分布在臉、手或全身。癥狀無身體不適治療方法腐蝕法(酸蝕法、冷凍法)、激光,可用美白系列淡化,不能除根。(二)曬斑成因紫外線、免疫力低下。形狀點狀,小塊狀、葉狀,呈黃色或褐色,分布在臉、頸部。癥狀無身體不適治療方法用美白、祛斑系列可根除。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6
大?。?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病理生理學思考題及答案病理生理學思考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組織間液和血漿所含溶質的主要差別是A、NA+B、K+C、有機酸D、蛋白質2、低滲性脫水患者體液丟失的特點是A、細胞內液無丟失,僅丟失細胞外液B、細胞內液無丟失,僅丟失血漿C、細胞內液無丟失,僅丟失組織間液D、細胞外液無丟失,僅丟失細胞內液3、對高滲性脫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項不正確A、高熱患者易于發(fā)生B、口渴明顯C、脫水早期往往血壓降低D、尿少、尿比重高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術后,禁食三天,僅靜脈輸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發(fā)生的電解質紊亂是A、低血鈉B、低血鈣C、低血磷D、低血鉀5、各種利尿劑引起低鉀血癥的共同機理是A、抑制近曲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對NACL的重吸收C、通過血容量的減少而導致醛固酮增多D、遠曲小管NA+-K+交換增強6、下列哪項不是組織間液體積聚的發(fā)生機制C、動脈血氧飽和度正常D、動脈血氧容量降低12、急性低張性缺氧時機體最重要的代償反應是A、心率加快B、心肌收縮性增強C、肺通氣量增加D、腦血流量增加13、下述哪種不屬于內生致熱原A、干擾素B、淋巴因子C、腫瘤壞死因子D、巨噬細胞炎癥蛋白14、發(fā)熱激活物的作用部位是A、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B、產印細胞C、淋巴細胞D、血管內皮細胞15、下列哪項是DIC的直接原因A、血液高凝狀態(tài)B、肝功能障礙C、血管內皮細胞受損D、單核吞噬細胞功能抑制16、下述哪項功能障礙不可能是DIC引起的A、急性腎功能衰竭B、黃疸及肝功能障礙C、席漢綜合癥D、再生障礙性貧血17、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環(huán)變化的最主要的體液因子是A、兒茶酚胺B、血栓素A2C、內皮素D、血管緊張素Ⅱ18、成年人急性失血多少才能引起失血性休克A、10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15
大小: 0.04(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1頁共8頁生理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各章練習題各章練習題第一章第一章導論導論練習題練習題一、一、名詞解釋名詞解釋1生理心理學以身心關系為基本命題,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生理機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腦而產生的心理現(xiàn)象的物質過程的科學。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產生的生理現(xiàn)象。P12“全或無”規(guī)則是指每個神經元都有一個刺激閾值,對閾值以下的刺激不發(fā)生反應,對閾值以上的刺激無論強弱均給出同樣幅值的脈沖發(fā)放。P203神經遞質神經細胞間神經信息傳遞所中介的化學物質。P224受體是細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識別和選擇性的與某些物質發(fā)生特異性受體結合反應,產生相應的生物效應。P235突觸是神經元之間發(fā)生聯(lián)系的細微結構,由突觸前膜、突觸后膜和突觸間隙三部分組成。P116逆信使神經信息在細胞間傳遞過程中,除了這類參與從突觸前膜向突觸后膜傳遞信息的遞質與受體結外,由突觸后釋放一種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擴散到突觸前膜,調節(jié)化學傳遞的過程,將這類小分子物質稱為逆信使。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P23二、簡答題二、簡答題1簡述條件反射三原則。P3首先,反射活動與外界刺激有著因果關系,即決定論原則,其次,腦對外部刺激進行反應時,進行著復雜的分析綜合活動,與之相應的在腦內存在著許多分析器,最后,是結構原則,即腦的反射活動是通過反射弧實現(xiàn)的。2簡述心理生理學與生理心理學的差異。P67心理生理學以人類被試為研究對象,以子那里參數為自變量,記錄和分析心理參數隨心理認知活動而發(fā)生變化的規(guī)律生理心理學是以高等生物為實驗對象,采用有創(chuàng)性實驗技術,并用當代認知神經科學理論觀點研究認知過程中的腦機制的分支學科。3簡述精神病與神經病的區(qū)別。P8104試述神經元、突觸的結構與分類。P10-12神經元胞體,軸突,樹突組成結構有獨特的細胞外形,由細胞伸出長短不同的胞漿突,稱樹突和軸突。突觸突觸前膜,突觸后膜,突觸間隙5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由哪些部分組成它們之間有哪些重要的聯(lián)系通路P12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由顱腔里的腦和脊髓管內的脊髓組成第3頁共8頁5眼的折光裝置由哪些部分組成6什么是瞳孔反射其外周和中樞機制是什么7什么是調節(jié)反射其外周和中樞機制是什么8眼動方式有幾種9試總結隨意眼動與非隨意眼動的神經機制。10視網膜上有幾種細胞在信息傳遞方向上和生物電反應方式上有何不同11視覺通路的主要結構有哪些12試述網膜光感受器中的光化學與生物化學機制。13何謂感受野根據感受野的不同,可將神經節(jié)細胞和外側膝狀體細胞分為哪些類型14根據感受野的不同,可將視皮質細胞分為幾種類型各自特點是什么15什么是視皮質功能柱,超柱,有什么功能16聲音振動的物理參數和心理物理參數各有哪些各自的單位是什么17聽覺通路有哪些主要結構18高音編碼問題上有幾種理論19音強編碼中的中樞和外周機制是什么20軀體感覺有哪些模式,其編碼的一般規(guī)律是什么21淺感覺與深感覺的通路有哪些主要部分22有哪幾種痛覺理論各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23味覺通路的主要部分是什么24味覺編碼的中樞和外周機制是什么25味覺通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什么26嗅覺對機體行為調節(jié)有何意義第三章第三章知覺的生理心理學知覺的生理心理學練習題練習題一、一、名詞解釋名詞解釋1失認癥2超柱3精神盲二、簡答題二、簡答題1什么是視覺功能柱超柱超柱由哪些特征提取功能柱組成2知覺的神經基礎有哪些3什么是失認癥失認癥有哪些種類神經機制是什么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 8
大?。?0.05(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一章緒論姓名學號客觀題得分試卷總分一、填空題7分1生理學是研究________的科學參考答案是生物機體生命活動規(guī)律2新陳代謝過程可分為_______代謝和______代謝兩個方面。參考答案是物質能量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參考答案是新陳代謝興奮性適應性4生理學的三個不同水平的研究是______水平的研究、_______水平的研究和_______的研究。參考答案是細胞、分子器官和系統(tǒng)整體5所謂興奮性就是生物體具有感受______,產生______的能力。參考答案是刺激興奮6在傳統(tǒng)的生理學中,通常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統(tǒng)稱為可興奮組織。參考答案是神經肌肉腺體7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的主要調節(jié)方式是_______調節(jié)、_______調節(jié)和______調節(jié)。參考答案是神經體液自身二、判斷題8分1生理學是研究生命結構以及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正確不正確參考答案是不正確2生物節(jié)律最重要的生理意義是使機體對環(huán)境變化做更好的前瞻性適應。正確不正確參考答案是正確3離體實驗中,刺激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的神經時,可反射地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縮。正確不正確參考答案是不正確4消化道內的消化液是機體的內環(huán)境之一。參考答案是E4闡明呼吸節(jié)律的形成機制,屬于哪類研究A整體水平B局部水平C組織水平D細胞、分子水平E器官、系統(tǒng)水平參考答案是E5探索神經軸突動作電位形成的離子機制,屬于哪類研究A整體水平B局部水平C組織水平D細胞、分子水平E器官、系統(tǒng)水平參考答案是D6揭示細胞膜的物質跨膜轉運機制,屬于哪類研究A整體水平B局部水平C組織水平D細胞、分子水平E器官、系統(tǒng)水平參考答案是D7人體對外環(huán)境變化產生適應性反應是依賴體內的調節(jié)機制而實現(xiàn)的。其中,神經調節(jié)的特點是A作用迅速、精確、短暫B作用緩慢、廣泛、持久C有負反饋D有生物節(jié)律E有前瞻性參考答案是A8家免,雄性,體重21KG,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劑量1GKG,切開腹壁找到膀胱,兩側輸尿管插管,收集尿液觀察影響尿生成的因素。這種實驗方法屬于A整體實驗B離體實驗C在體慢性實驗D在體急性實驗E生理實驗參考答案是D9在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中,從受控部分發(fā)出到達控制部分的信息稱為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 9
大小: 0.06(MB)
子文件數:
-
簡介:精選公文范文,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檔,歡迎閱讀下載精選公文范文,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檔,感謝閱讀下載1生理學試題(有答案)上期期末考試試卷考試科目生理考試時間90分鐘題號應得分實得分一12二8三20四12五8六40總分審核人得分閱卷人一、單選題選擇題答題卡1231112132122233132331、新生兒吸吮反射屬于A、條件反射B、非條件反射C、應急反應D、應激反應414243451525356162636717273781828389192939102030402尿液流經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縮增強,直至排完尿液是A、自身調節(jié)B、負反饋調節(jié)C、體液調節(jié)D、正反饋調節(jié)3、神經調節(jié)的特點是A、作用廣泛而持久B、調節(jié)敏感性高C、作用迅速、準確、和短暫D、調節(jié)精選公文范文,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檔,歡迎閱讀下載精選公文范文,管理類,工作總結類,工作計劃類文檔,感謝閱讀下載3的描述錯誤的是A、正常成人心率是60100次分B、成年男性的心率比女性快C、安靜和睡眠時心率減慢D、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心率增快12、不能影響搏出量的因素是A、心率B、心室舒張末期容積C、動脈血壓D、心肌收縮力13、自律細胞和工作細胞的生物電活動主要區(qū)別是A、0期去極化迅速度B、0期去極化幅度C、3期復極的離子轉運D、4期自動去極化14、動脈血壓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意義是A、保持血管充盈B、保持足夠的靜脈回流C、保證器官的血液供應D、防止血管硬化15、肺通氣的原動力來自A、肺的舒縮運動B、肺的彈性回縮C、呼吸肌的舒縮D、肺內壓和胸內壓之差16、維持胸膜腔負壓的必要條件是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B、胸膜腔的密閉性C、肺內壓低于大氣壓D、吸氣肌收縮17維持呼吸中樞正常興奮性所必須的是A缺O(jiān)2B一定濃度的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 12
大?。?0.03(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