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鏟除新聞敲詐“毒瘤”樹媒體公信力</p><p> [摘 要]假新聞與新聞敲詐就像一個“毒瘤”讓人心生厭惡,它嚴重違背了新聞媒體的職能,破壞了基層工作的正常秩序,群眾利益受到了嚴重危害;借著新聞敲詐或者以假新聞蠱惑群眾,很容易侵害到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新聞工作者在人民群眾的形象也將受到負面影響。 </p><p> [關鍵詞]新聞敲詐;危害;杜絕方法 </p&
2、gt;<p> 2014年,新聞敲詐事件接連被曝光,媒體在公眾的信任度嚴重下降,給新聞媒體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新聞敲詐嚴重影響媒體正常的輿論監(jiān)督,損害了新聞隊伍形象,侵蝕新聞媒體的公信力。 </p><p> 據了解,我國現有新聞記者證的采編人員達25.8萬余人,在這支隊伍中,總體素質還是好的,但其中仍有一些職業(yè)素養(yǎng)差、缺失職業(yè)道德的人存在,他們?yōu)榱艘患核嚼?,到處鉆空子,搞有償新聞甚至進行新聞敲詐
3、,不僅給當事人帶來了影響,也損毀了媒體的形象。 </p><p> 在目前的新聞敲詐事件中,通常有幾種“規(guī)律性”的現象: </p><p> 一是不少敲詐者自稱“來頭大”。不少記者直稱自己來自北京,或者其所供職的新聞單位與北京某行業(yè)、某部委、某協(xié)會有淵源;二是打電話或者見面名頭很大、口氣很大;言語中經常含有威脅的話語;三是有些人打著新華社或者央視某某記者、中央某部委某雜志記者、完全編造
4、某期刊、雜志記者;四是一般采取的手段是先找短處,再打電話或者發(fā)傳真搞所謂的事件核實,最后敲詐。 </p><p> 除了傳統(tǒng)媒體,現在的新媒體得到了廣大受眾的認可,所以有的人打著網站、網站區(qū)域頻道或者網站記者名義進行敲詐的。例如:自2013年11月, 21世紀網主編、副主編以及部分采編經營人員,與某些財經類公關公司相勾結,將一些公司或知名企業(yè)作為“目標”敲詐活動,對愿意做“正面宣傳”的企業(yè)收取高額費用后,通過夸
5、大正面事實或者將負面問題掩蓋做“正面報道”;而對那些不愿意合作的企業(yè),這些人員就在21世紀網或者其他平臺發(fā)布負面新聞報道,對其進行蓄意攻擊,要挾企業(yè)投放廣告或者共同合作協(xié)議,已達到從中獲取高額廣告費或好處費的目的。 </p><p> 導致新聞敲詐滋生的原因還有,有的執(zhí)法部門執(zhí)法不嚴,打擊力度不夠。由于新聞敲詐多是采取私下交易,被敲詐者又不愿揭丑,往往采取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過往不提更不希望被深究。而一些執(zhí)法部門即
6、便查到了新聞敲詐的事實,也抱著當事人不追究,不愿得罪人的心態(tài),草草處理一下就過去了,導致敲詐者很快重操舊業(yè),新聞敲詐事件繼續(xù)發(fā)生。 </p><p> 要鏟除新聞敲詐的“毒瘤”還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p><p> 加強新聞法制建設的進程。目前,我國法律針對新聞敲詐和假新聞的政策法規(guī)及法律還不完善,一旦在生活中出現新聞敲詐和假新聞現象和行為,沒有一個完善的法律標尺來衡量,沒有具體的
7、法律認定,就給了假記者以及記者中道德敗壞的人以可乘之機。 </p><p> 媒體加強內部管理,特別是對駐地方站的管理。2014年12月,我國就深入開展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開始了清理整頓工作。而根據中央重點新聞單位管理經驗看,在新聞的選題、線索、采編、播發(fā)等環(huán)節(jié),都應由媒體總部集體確定、掌握、實行、把關,削弱媒體駐地方、駐外地機構辦理的職權,這樣才能更好地履行輿論監(jiān)督的職能。 </p><p&
8、gt; 一些新聞單位轉讓出版權、搞有償新聞,個別記者或者假記者在基層以負面報道要挾進行敲詐勒索。他們借用媒體之名,專門從事負面報道來獲取自己不正當的利益。有的記者每年新聞敲詐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由于他們不負責任的行為,基層就把這些記者連同所就職的媒體,列入單位最不受歡迎的黑名單里。 </p><p> 受敲詐的單位或個人要端正態(tài)度。新聞敲詐與假新聞屢禁不止,是因為在基層還有它滋生的“土壤”。在基層,有些單位
9、每年都有一筆專項資金是用來打點媒體的,一是為了在該報發(fā)表文章疏通渠道,再者有負面報道時用來息事寧人,如此以往,就給了那些道德敗壞的記者提供了機會。更有甚者,有的記者在基層有專門負責搜集負面新聞的人員,一旦線索被核實,新聞記者就借采訪之名進行新聞敲詐,在新聞敲詐得手之后,贓款也有所得。這其中的種種,都為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要有平常心,有了過錯就改正,沒有過錯就不怕,端正態(tài)度,不要怕自己的聲譽被損毀,就想息
10、事寧人,這到最后的結局就是被敲詐。 </p><p> 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宣傳,讓“假記者”無立足之地。記者被冠名為“無冕之王”。人們對記者是又敬又畏。特別是在基層,有些單位的接待人員生怕得罪了記者,怕影響了以后的工作,只是象征性的問問記者的姓名,甚少查看記者證,即便是看了記者證也不會當面到“中國記者網”對身份進行核實;而對于基層群眾來說,更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根本不會辨別記者的真?zhèn)巍?</p>&
11、lt;p> 目前,新版記者證已經面向社會公開,被采訪的單位或群眾可以通過“中國記者網”查看采訪記者的新聞單位和記者的基本信息,這樣既可以保障正常的采訪,也有效打擊了假記者的違法犯罪活動。 </p><p> 暢通查辦渠道,建立“黑名單制度”。 在基層執(zhí)法活動中,公安與新聞出版部門要通力合作,打擊一個,嚴辦一個。對于新聞出版部門,可在“中國記者網”中開設一個假記者黑名單查詢欄,對查處和認定的非法記者站、非
12、法報刊的負責人和假記者,采取合法曝光的方式,向社會公布,并列入黑名單,這樣可有效地限制不法分子的行為。 </p><p> 假新聞和新聞敲詐這一媒體“毒瘤”要徹底根除,決不能給其一絲死灰復燃的機會,更不可以高抬起、輕放下。相關部門要敢于動真碰硬,對涉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法處罰;國家要完善和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牢固的法律“籠子”,形成有效的預防和懲處機制,使假新聞與新聞敲詐無處遁形。 <
13、/p><p><b> 參考文獻: </b></p><p> [1]晏佳偉. 21世紀網“新聞敲詐”帶來的 震撼.新華網. </p><p> [2]劉冰石. 新聞敲詐的危害與治理. 江蘇 南通廣播. </p><p> [3]丁本俊. “新聞敲詐”傷害的不僅僅是 新聞媒體. </p><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聞媒體公信力問題探討.pdf
- 新聞敲詐研究
- 新聞敲詐研究.pdf
- 體育假新聞現象剖析與媒體公信力重塑
- 體育假新聞現象剖析與媒體公信力重塑.pdf
- 新聞敲詐的法律適用
- 新聞敲詐治理研究.pdf
- 論“新聞平衡”報道及其對媒體公信力的影響.pdf
- 治理新聞敲詐需內外合力
- 治理新聞敲詐需內外合力
- 近年我國“新聞敲詐”現象研究
- 近年我國“新聞敲詐”現象研究.pdf
- 關于自覺抵制新聞敲詐和假新聞行為倡議書
- 網絡媒體公信力初探.pdf
- 媒體報道、媒體公信力與企業(yè)投融資.pdf
- 網絡媒體的公信力探微.pdf
- 如何利用新媒體提高司法公信力
- 中國證券媒體公信力研究.pdf
- 自媒體時代政府公信力問題研究
- 論自媒體時代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