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連七年自辦講座 每月免費開講</p><p> 撰文者:黃宥寧 1127期 2009-06-29</p><p> 他,是致力於冷門的皮膚病理研究的苦行僧,</p><p> 為了讓更多患者得到正確的診斷,</p><p> 七年來不收任何「鐘點費」,</p><p> 向所有醫(yī)師分享
2、自己的研究。</p><p> 臺北馬偕醫(yī)院皮膚科主任 吳育弘</p><p> 連七年自辦講座 每月免費開講</p><p> 皮膚科,可說是醫(yī)學院學生心目中「錢多、事少」的第一志願,卻有一位皮膚科醫(yī)師,就算沒有門診,總是窩在皮膚病理室研究皮膚組織的病理切片,並一張張整理成投影片。他是臺北馬偕醫(yī)院皮膚科主任吳育弘,第一次見到他,他帶著因研究病理切片而過度使用
3、的發(fā)紅眼睛,站在將近百人的講堂前,秀出一張張皮膚上盡是紫藍色斑點的投影片。</p><p> 彙整逾三萬張臨床照片 做為新醫(yī)師個案教學教材</p><p> 「這張看起來更可怕,你們認為這是痣,還是黑色素細胞癌?」講臺上的吳育弘正有條理的引導臺下聽眾,原來這些紫藍色斑點,是病理切片下的皮膚組織。在臺下專心聽講作筆記的,不只是馬偕醫(yī)院的住院醫(yī)師、實習生,更有遠從臺中搭高鐵上來聽課的醫(yī)師,
4、他們桌上不但放著錄音筆,講堂後方甚至架著錄影機。</p><p> 儘管陣仗好比補習班名師上課,吳育弘卻沒有任何「鐘點費」,因為這不是醫(yī)學系或醫(yī)院舉辦的課程,而是他自發(fā)性舉辦的「皮膚病理講座」。已連續(xù)七年,吳育弘將自己臨床看過的逾三萬張病理切片,整理成教學個案,指導住院醫(yī)師們如何透過皮膚組織切片的細微異常中,找出臨床視診無法查覺的病癥,每個月免費開講。</p><p> 不僅講座是免費
5、的,就連講座的內容,也是吳育弘額外為自己攬下來的工作。因為,在傳統(tǒng)的分工上,皮膚病理的判讀,是屬於病理科醫(yī)師的工作,皮膚科醫(yī)師其實只要坐在門診間,等著病理報告出爐後向病人解釋即可。</p><p> 為什麼要投入不屬於自己工作範圍的冷門研究?「現在的生活,和我當初想像的不太一樣,」吳育弘笑道,儘管十九年前,他同樣是因為看中「事少」的工作型態(tài),選擇成為一位皮膚科醫(yī)師,然而,真正投入醫(yī)療工作後,他卻不能忍受因皮膚病
6、理報告錯誤而產生的誤診。</p><p> 原來,相對其他??频牟±硇螒B(tài)較單純,皮膚病理的判讀卻相當複雜,因為皮膚病癥的表現太多元,因此在臨床視診、或是病理切片上,常會發(fā)生同一種病癥產生多種徵兆,不同病癥卻有類似徵兆的情況?!复蟾庞幸弧穑ヒM一步用切片確認,但過去(病理科醫(yī)師判別的)正確率一定不高,」新竹馬偕醫(yī)院病理科主治醫(yī)師張國明觀察。</p><p> 「得同時搭配臨床和病理,連看
7、好幾次,才能確定病癥到底是什麼,」張國明解釋,儘管病理報告是判別較難癥狀的關鍵,但由於一般病理科醫(yī)師不熟悉皮膚的臨床知識,因此交給皮膚科醫(yī)師的病理報告,往往寫得很籠統(tǒng),甚至還經常打錯病癥。</p><p> 十二年前的難解病例 讓他決心投入病理研究</p><p> 吳育弘就常碰上,拿到的病理報告竟和他自己的視診判斷全無交集,因此導致誤診的發(fā)生,「我最依賴的最後防線,卻沒有辦法給我答案
8、,這種狀況我不能接受,」吳育弘感慨道。</p><p> 例如十二年前,吳育弘在臺東馬偕醫(yī)院服務時,有位病人因為身體不斷長出紅疹而求助他,這位病人就算按時擦藥,但傷口總是在結痂、痊癒後,其他部位又再次破皮,全身上下總是有約十個小破皮。為此,吳育弘為病人安排切片檢查,但病理科醫(yī)師交回的報告,卻只是籠統(tǒng)的寫著「發(fā)炎」兩個字,根本沒有進一步的判別,「我當時覺得他是血管炎,還叫他戒菸,」吳育弘回憶。</p>
9、<p> 這位病人前後找過吳育弘多次,始終無法痊癒,因此日後四處求醫(yī),這讓吳育弘產生警剔,他發(fā)現自己面對疑難雜癥時,只能依據不夠專業(yè)的病理報告判別病癥,無法篤定的為病人醫(yī)治,因此他決定暫停工作,到美國進修皮膚病理學。</p><p> 然而,這是一門耗費精神、眼力的硬功夫,必須瞪大眼睛,從顯微鏡中的紫藍斑點中,找出組織排列的細微異常,而醫(yī)師的經驗,就是取決於腦海累積的案例多寡。</p>
10、;<p> 為了增加經驗,並且訓練自己的眼力,讓自己可以迅速找出異常處,吳育弘幾乎整天將自己關在實驗室,大量閱讀各種皮膚切片的案例,除了負責自己的研究患者,他甚至主動幫老師過去累積的毛玻璃切片標本數位化,在美國進修一年下來,累積超過一萬張病理照片,是他的老師要花上五年,才能蒐集到的數量。</p><p> 回國後,當初被他診斷為血管炎的病人,直接將病理切片寄給他,他才發(fā)現,病人其實罹患的是淋巴癌
11、前期,「幸好是好控制的階段,吃藥就可以康復,」吳育弘說。</p><p> 縮減二分之一門診量 把時間用在看病理切片</p><p> 儘管這位病人終於成功抗癌,但吳育弘卻自我反省,在病人輾轉求醫(yī)的過程中,其實誤用了許多不必要的藥物,由於病人一度被判定是「結核菌感染」,還因此服用抗結核性藥物超過九個月,這不但是浪費醫(yī)療資源,更造成病人身體和經濟的負荷。</p><p
12、> 也因為這起事件,往後吳育弘不只想要降低自己的誤診率,更開始固定每個月?lián)艹鰰r間,舉辦免費的皮膚病理講座,將自己累積的研究成果,分享給皮膚科、病理科醫(yī)師,希望透過教育講座,提升皮膚病理判別的準確率。</p><p> 因此,他的生活離「錢多、事少」越來越遠,為了鑽研皮膚病理,他甚至縮減二分之一的門診量,將時間花在看自己以及其他醫(yī)師們的病理片,「我就是這樣的傻人,沒人要做的、一般人覺得枯燥的,我還是可以做
13、得很有成就感,」吳育弘為自己的行為下了如此解釋。 *吳醫(yī)師小叮嚀>>每天擦防曬乳液,降低皮膚癌風險</p><p> 防曬,其實不只是愛美人士的功課,更是每個人預防皮膚癌的重要防線。</p><p> 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導致皮膚癌的最主要成因,由於紫外線經過地面反射後,可能來自四面八方,因此相較戴帽子、撐傘等防曬方式,每天出門前記得塗抹防曬乳液,其實更能有效阻絕紫外線對皮膚
14、的傷害。</p><p> 防曬乳液所標示的「PA」值,是防止皮膚變黑、老化的成分,而「SPF」係數則是防止皮膚曬傷的成分,對於一般性膚質的人來說,夏天外出其實使用「SPF30」的防曬乳液就綽綽有餘,但如果是剛做完雷射手術、膚質較脆弱者,則可選用係數更高的乳液,冬天出門前一次,夏天則是中午再多補一次,每天持之以恆的塗抹,就能降低罹患皮膚癌的風險。</p><p><b> 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皮膚科主任在醫(yī)院管理年會上的發(fā)言
- 醫(yī)院皮膚科主任“改善醫(yī)療服務”心得體會
- 醫(yī)院皮膚科主任“優(yōu)秀醫(yī)師”事跡材料-從業(yè)三十載,踐行醫(yī)德風
- 【醫(yī)院科室介紹】皮膚科-
- 醫(yī)院科主任述職報告
- 醫(yī)院科主任述職報告
- 醫(yī)院科主任述職報告
- 2021醫(yī)院科主任述職報告
- 皮膚科普
- 無為中醫(yī)院皮膚科護理品
- 醫(yī)院皮膚科管理工作要點
- 長海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吳弘
- 皮膚科試題
- 皮膚科詞匯
- 皮膚科試題
- 醫(yī)院呼吸內科主任典型事跡
- 醫(yī)院科主任競崗發(fā)言稿
- 皮膚科病歷
- 皮膚科題庫
- 醫(yī)院科主任須處理好的關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