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p><p> 題 目:模塑廠房單向板設計</p><p> 學習中心: </p><p> 專 業(yè): 土木工程 </p><p> 年 級: </p><p&g
2、t; 學 號: </p><p> 學 生: </p><p> 指導教師: </p><p><b> 1.1設計資料</b></p><p> ?。?)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qk=10kN/
3、m2。</p><p> ?。?)樓面做法:樓面面層用20mm厚水泥砂漿抹面(=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漿抹底(=17kN/m3)。</p><p> ?。?)材料: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縱向受力鋼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p><p> 1.2樓蓋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確定
4、</p><p> 確定主梁的跨度為6.9m,次梁的跨度為6.6m,主梁每跨內布置兩根次梁,板的跨度為2.3m。樓蓋結構的平面布置圖如圖1-33所示。</p><p> 按高跨比條件要求板的厚度,對工業(yè)建筑的樓板,要求,所以板厚取。</p><p> 次梁截面高度應滿足,取,截面寬,取。</p><p> 主梁截面高度應滿足,取,截面
5、寬度取為,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 mm2。</p><p><b> 樓蓋結構平面布置</b></p><p> 2 單向板結構設計</p><p><b> 2.1 板的設計</b></p><p> 板的設計——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p&g
6、t;<p><b> ?。?)、荷載計算</b></p><p><b> 恒荷載標準值</b></p><p> 小計 </p><p> 活荷載標準值: </p><p> 因為是工業(yè)建筑樓蓋且樓
7、面活荷載標準值大于,所以活荷載分項系數(shù)取, </p><p><b> ?。?)、計算簡圖</b></p><p> 取1m板寬作為計算單元,板的實際結構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次梁截面為b=,現(xiàn)澆板在墻上的支承長度為a=,則按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板的計算跨度為:</p><p><b> 板的計算簡圖所示。</b><
8、;/p><p><b> 板的實際結構 </b></p><p><b> 板的計算簡圖</b></p><p><b> ?。?) 彎矩設計值</b></p><p> 因邊跨與中跨的計算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連續(xù)板計算</p><p> 由
9、表可查得板的彎矩系數(shù)αM,,板的彎矩設計值計算過程見表</p><p> 板的彎矩設計值的計算</p><p> ?。?) 配筋計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p><p> 對軸線②~⑤間的板帶,考慮起拱作用,其跨內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彎矩設計值可折減20%,為了方便,近似對鋼筋面積折減20%。板配筋計算過程見表</p><p><
10、;b> 板的配筋計算</b></p><p> 2.2 次梁的設計</p><p> 次梁設計——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p><p><b> (1)荷載設計值:</b></p><p><b> 恒荷載設計值 </b></p><p>
11、 小計 </p><p><b> (2)、計算簡圖</b></p><p> 由次梁實際結構圖可知,次梁在墻上的支承長度為a=240mm,主梁寬度為b=300mm。次梁的邊跨的計算跨度按以下二項的較小值確定:</p><p><b> 計算簡圖如圖所示。<
12、/b></p><p><b> 次梁的實際結構</b></p><p><b> 次梁的計算簡圖</b></p><p> (3) 彎矩設計值和剪力設計值的計算</p><p> 因邊跨和中間跨的計算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 由表可分別查得彎矩系數(shù)和剪力系數(shù)。次梁的彎
13、矩設計值和剪力設計值見表</p><p> 次梁的彎矩設計值的計算</p><p> 次梁的剪力設計值的計算</p><p><b> ?。?)配筋計算 </b></p><p> ①正截面抗彎承載力計算</p><p> 次梁跨中正彎矩按T形截面進行承載力計算,其翼緣寬度取下面二項的較小
14、值:</p><p> 判別跨中截面屬于哪一類T形截面 </p><p>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正截面承載力計算過程列于表。</p><p> 次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p><p> ?、谛苯孛媸芗舫休d力計算(包括復核截面尺寸、腹筋計算和最小配箍率驗算)。</p>
15、<p><b> 復核截面尺寸:</b></p><p> 所以B和C支座均需要按計算配置箍筋,A支座均只需要按構造配置箍筋</p><p><b> 計算所需箍筋</b></p><p> 調幅后受剪承載力應加強,梁局部范圍將計算的箍筋面積增加20%,現(xiàn)調整箍筋間距,S=0.8281=224.8mm,為
16、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最后箍筋間距S=100mm。</p><p><b> 配箍筋率驗算:</b></p><p> 彎矩調幅時要求配筋率下限為 。 實際配箍率</p><p> 因各個支座處的剪力相差不大,為方便施工,沿梁長不變,取雙肢6@100。</p>&
17、lt;p> 次梁配筋圖如所示,其中次梁縱筋錨固長度確定:</p><p> 伸入墻支座時,梁頂面縱筋的錨固長度按下式確定:</p><p><b> 取650mm.</b></p><p> 伸入墻支座時,梁底面縱筋的錨固長度按確定:l=12d=1220=240mm</p><p> 梁底面縱筋伸入中間支
18、座的長度應滿足l>12d=1222=264mm,取300mm.</p><p> 縱筋的截斷點距支座的距離:。</p><p> 2.3 主梁的設計</p><p> 主梁設計——主梁內力按彈性理論設計:</p><p> ?。?)荷載設計值。(為簡化計算,將主梁的自重等效為集中荷載)</p><p>&
19、lt;b> ?。?)計算簡圖</b></p><p><b> 計算簡圖如圖所示。</b></p><p><b> 主梁的實際結構</b></p><p><b> 主梁的計算簡圖</b></p><p> ?。?)、內力設計值計算及包絡圖繪制<
20、/p><p> 因跨度相差不超過10%,可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p><p><b> 矩值計算:</b></p><p> ,式中k1和k2由附表1查得</p><p> 主梁的彎矩設計值計算()</p><p> *注:此處的彎矩可通過取脫離體,由力的平衡條件確定。根據(jù)支座彎矩,按下面簡
21、圖確定</p><p> 主梁取脫離體時彎矩圖</p><p><b> ②、剪力設計值:</b></p><p> 不同截面的剪力值經過計算如表所示。</p><p> 表 主梁的剪力計算(kN)</p><p> ?、蹚澗亍⒓袅Πj圖繪制</p><p>
22、 荷載組合①+②時,出現(xiàn)第一跨跨內最大彎矩和第二跨跨內最小彎矩,此時,,以這兩個支座的彎矩值的連線為基線,疊加邊跨載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彎矩圖:</p><p> 第一個集中荷載下的彎矩值為,</p><p> 第二集中荷載作用下彎矩值為。</p><p> 中間跨跨中彎矩最小時,兩個支座彎矩值均為-342.4KN·m,以此支座彎矩連線疊加集中荷載
23、。則集中荷載處的彎矩值為。</p><p> 荷載組合①+④時支座最大負彎矩,其它兩個支座的彎矩為,在這三個支座彎矩間連線,以此連線為基線,于第一跨、第二跨分別疊加集中荷在G+Q時的簡支梁彎矩圖:</p><p> 則集中荷載處的彎矩值依次為461kN·m,265.5kN·m,167.3KN·m,268.7KN·m。同理,當最大時,集中荷載下的彎
24、矩倒位排列。</p><p> 荷載組合①+③時,出現(xiàn)邊跨跨內彎矩最小與中間跨跨中彎矩最大。此時,,第一跨在集中荷載G作用下的彎矩值分別為85.4KN·m,</p><p> -28.7kN·m,第二跨在集中荷載G+Q作用下的彎矩值為</p><p> ?、?5情況的彎矩按此方法計算。</p><p> 所計算的跨內
25、最大彎矩與表中有少量的差異,是因為計算跨度并非嚴格等跨所致。主梁的彎矩包絡圖見下圖。</p><p> 荷載組合①+②時,,至第二跨荷載處剪力降為234.1-283.6=-49.5kN;至第二集中荷載處剪力降為 ―49.5―283.6=-333.1kN,荷載組合①+④時,最大,其,則第一跨中集中荷載處剪力順次為(從左到右)199.2KN,-84.4KN,其余剪力值可按此計算。主梁的剪力包絡圖。</p>
26、;<p> ?。?)配筋計算承載力計算</p><p> 縱向鋼筋HRB400,其中。</p><p> ?、僬孛媸軓澇休d力計算及縱筋的計算</p><p> 跨中正彎矩按T形截面計算,因</p><p> 翼緣計算寬度按,中較小值確定,取。B支座處的彎矩設計值:</p><p><b>
27、; 。</b></p><p> 判別跨中截面屬于哪一類T形截面 </p><p> 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的計算過程如下</p><p> 主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及配筋計算</p><p> ?、诠拷钣嬎恪苯孛媸芗舫休d力計算 </p><p><
28、b> 驗算截面尺寸:</b></p><p><b> 滿足要求。</b></p><p> 驗算是否需要計算配置箍筋。</p><p> 故需進行配置箍筋計算。</p><p> 計算所需腹筋;采用8@100 雙肢箍。</p><p> =327.3kN>(V
29、A=234. 1kN和VBr=327.4 kN)</p><p> < VBl=368 kN</p><p> 因此應在B支座截面左邊應按計算配置彎起鋼筋,主梁剪力圖呈矩形,在B截面左邊的2.3m范圍內需布置3排彎起鋼筋才能覆蓋此最大剪力區(qū)段,現(xiàn)先后彎起第一跨跨中的</p><p> 2Ф25和支座處的一根1Ф25鴨筋),`</p><
30、;p> As=490.9 mm2,彎起角取</p><p> ③次梁兩側附加橫向鋼筋計算。</p><p> m=(950-2500)/100+1=8,次梁兩側各布置4排,另加吊筋Ф18,</p><p> (5)主梁正截面抗彎承載力圖(材料圖)、縱筋的彎起和截斷</p><p> ?、?按比列繪出主梁的彎矩包絡圖</p&
31、gt;<p> ?、诎赐瑯颖攘欣L出主梁的抗彎承載力圖(材料圖),并滿足以下構造要求:</p><p> 彎起鋼筋之間的間距不超過箍筋的最大容許間距Smax;鋼筋的彎起點距充分利用點的距離應大于等于h0/2,如2、3和5號鋼筋。</p><p> 按第四章所述的方法繪材料圖,并用每根鋼筋的正截面抗彎承載力直線與彎矩包絡圖的交點,確定鋼筋的理論截斷點(即按正截面抗彎承載力計算
32、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p><p> 當時,且其實際截斷點到理論截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等于h0或20d,鋼筋的實際截斷點到充分利用點的距離應大于等于。</p><p> 若按以上方法確定的實際截斷點仍位于負彎矩的受拉區(qū),其實際截斷點到理論截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等于1.3h0或20d。鋼筋的實際截斷點到充分利用點的距離應大于等于。</p><p> 如5號鋼筋的
33、截斷計算:</p><p> 因為剪力 ,且鋼筋截斷后仍處于負彎矩區(qū),所以鋼筋的截斷點距充分利用點的距離應大于等于,即: </p><p> 且距不需要點的距離應大于等于1.3h0或20d,即:</p><p> 通過畫圖可知 從()中減去鋼筋充分利用點與理論截斷點(不需要點)的距離后的長度為1840mm>(754mm和500mm),現(xiàn)在取距離柱邊
34、1960mm處截斷5號鋼筋。</p><p> 其它鋼筋的截斷如圖所示。 </p><p> 主梁縱筋的伸入墻中的錨固長度的確定:</p><p> 梁頂面縱筋的錨固長度:</p><p><b> 取880mm.</b></p><p> 梁底面縱筋的錨固長度:12d=122
35、5=300mm,取300mm </p><p> ?、蹤z查正截面抗彎承載力圖是否包住彎矩包絡圖和是否滿足構造要求。</p><p> 3.1 板的配筋圖</p><p><b> 板配筋圖 </b></p><p> 3.2 次梁的配筋圖</p><p><b> 次梁的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模塑廠房單向板設計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廠房單向板設計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廠房單向板設計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倉庫廠房單向板設計
-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課程設計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汽車配件廠房單向板設計
- 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單向肋板
- 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單向板肋梁樓蓋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
- 單向板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
-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混凝土單層廠房設計
- xx理工大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某廠房單向板設計
- 建筑結構課程設計---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樓蓋
-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
-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
-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課程設計
-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課程設計
-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課程設計
-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