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過紅平菇(Pleurotusdjamor(Fr.)Boedjin,SenseLato)與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的對峙培養(yǎng)試驗,菌絲間的相互作用觀察,對扣試驗和馬鈴薯葡萄糖發(fā)酵液對玉米大斑病菌菌絲生長抑制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紅平菇對玉米大斑病菌有很強的拮抗作用。 紅平菇菌絲生長最適碳源和氮源篩選試驗和正交試驗的結果表明:最適合紅平菇菌絲生長的碳源和氮源分別是是玉米粉和黃豆粉,最適培養(yǎng)基是玉米粉2%
2、、蔗糖3%、黃豆餅粉1.5%、蛋白胨0.2%和初始pH5.5;各因數對菌絲生長的影響順序為玉米粉>蔗糖>蛋白胨>pH>黃豆餅粉。菌絲生長曲線表明,5-10d菌絲生長速度最快,此階段的菌絲體是最好的液體菌種,15d菌絲生物量達到最大。 通過正交試驗測定了不同配方發(fā)酵液對玉米大斑病菌菌絲生長的影響:培養(yǎng)基配方為玉米粉2%、蔗糖1%、黃豆粉1.0%、蛋白胨0.1%和初始pH5.5時,發(fā)酵液對玉米大斑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且玉米粉
3、、黃豆粉、蛋白胨、蔗糖和pH對玉米大斑病菌生長抑制作用的影響依次減小。 發(fā)酵液對玉米大斑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與紅平菇的生物量呈正相關,回歸方程是y=0.6345+34.011x,相關系數R2=0.9998*。紅平菇菌絲培養(yǎng)17d,發(fā)酵液中抗菌物質的量達到最大,發(fā)酵液中粗蛋白對玉米大斑病菌菌絲生長有極顯著的抑制作用,但發(fā)酵液中粗多糖對玉米大斑病菌菌絲生長沒有抑制作用。該發(fā)酵液對病菌分生孢子的萌發(fā)有極顯著的抑制作用,相當于一定濃度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KC調控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的機理研究.pdf
- 玉米大斑病菌PKC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農桿菌介導玉米大斑病菌的遺傳轉化.pdf
-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交配型的分子檢測.pdf
- 玉米大斑病菌REMI轉化體系的建立和分子核型的初步分析.pdf
-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基因片段的克隆與分析.pdf
- 玉米大斑病菌2號小種毒素的分離與純化研究.pdf
- 玉米大斑病菌MAPK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玉米大斑病菌與玉米互作過程中病菌轉錄組分析.pdf
- 玉米大斑病菌StCHS5基因的結構及功能研究.pdf
-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種的鑒定和有性態(tài)的誘導.pdf
- 玉米大斑病菌StMKK1基因的結構分析及功能研究.pdf
- 長根金錢菌發(fā)酵條件及其發(fā)酵液對玉米小斑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pdf
- 玉米大斑病菌StKU80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玉米大斑病菌遺傳多態(tài)性與有性態(tài)誘導.pdf
- 玉米大斑病菌MAPK級聯途徑中STK2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玉米大斑病菌特異性毒素組分的純化及化學結構.pdf
- 玉米大斑病菌STK2基因與StMSG5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玉米大斑病菌信號轉導途徑中ras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pdf
- 玉米大斑病菌有性雜交后代的生理分化和遺傳多態(tài)性.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