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體內次生代謝產物的產生受多種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研究顯示環(huán)境脅迫能促進次生代謝產物的累積。本研究以水稻幼苗為受試實驗材料,以不同價態(tài)Cr脅迫為環(huán)境脅迫因子,定量分析不同脅迫條件下水稻幼苗不同組織中次生代謝產物酚類化合物的響應特征,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Cr(III)和Cr(VI)脅迫72 h后,水稻幼苗的相對生長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且抑制率與脅迫濃度之間存在正相關性;水稻幼苗不同組織中的次生代謝產物酚類化合物顯示先增加后減少
2、的趨勢,其主要合成酶PAL、CHS、PPO、POD也呈現(xiàn)同步變化的趨勢;Cr(III)在水稻幼苗地下和地上部分主要都分布在細胞壁中,細胞器和細胞液中含量較少, Cr(VI)在水稻幼苗地下部分主要富集在細胞壁和細胞液中,細胞器中含量最少,而在地上部分則主要集中在細胞器中;兩種價態(tài)的Cr都顯著影響水稻幼苗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和分配。
Cr(III)和Cr(VI)連續(xù)脅迫120 h,3 mg/L Cr(III)促進水稻幼苗生長,12 m
3、g/L和30 mg/L Cr(III)抑制水稻幼苗生長;1.6 mg/L、6.4 mg/L和12.8 mg/L Cr(VI)一開始就出現(xiàn)抑制水稻幼苗生長的情況,而且隨著連續(xù)脅迫的時間增加,抑制效果更加明顯;連續(xù)脅迫48 h后,水稻幼苗地下部分中Cr富集量達到飽和,而地上部分在96 h后趨于飽和;對照組總可溶性酚、類黃酮含量隨著暴露時間的加長逐漸減少,而木質素含量卻呈現(xiàn)相反的變化趨勢,Cr(III)(12 mg/L和30 mg/L處理組)
4、和Cr(VI)(6.4 mg/L和12.8 mg/L處理組)脅迫下,水稻幼苗不同組織中總可溶性酚、類黃酮和木質素含量在連續(xù)脅迫96 h內都出現(xiàn)顯著增加(P<0.05),而在脅迫120 h后,與對照相比無顯著變化(p>0.05)。
Cr(III)和Cr(VI)脈沖脅迫120 h,不論Cr(III)還是Cr(VI)都表現(xiàn)出隨著脅迫時間的增加,水稻幼苗相對生長率明顯下降;脈沖脅迫48 h,水稻幼苗地下部分中Cr的富集達到飽和,而地上
5、部分在72 h達到飽和;對比分析兩種脅迫方式,Cr富集量與三種酚類化合物含量都存在正相關,其中Cr(VI)脈沖脅迫下,三種酚類化合物變化更加顯著(P<0.05)。
運用多元統(tǒng)計方法研究Cr脅迫水稻幼苗次生代謝酚類化合物的變化:運用Pearsonn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水稻幼苗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Cr富集量與RGR和WUE呈顯著負相關,與Tsp、flavonoids和lignin呈顯著正相關;系統(tǒng)聚類分析顯示11個指標主要可劃分為三類: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酚類化合物
- 擬南芥對酚類化合物的脅迫應答和修復機理研究.pdf
- 大麻酚類化合物的全合成.pdf
- 焦油中酚類化合物的分離研究.pdf
- 酚類化合物水生毒性的QSAR研究.pdf
- 去除水中微量酚類化合物的研究.pdf
- 水中酚類化合物的測定方法研究.pdf
- 萜類化合物
- 萜類化合物
- 生姜中酚類化合物的分離制備研究.pdf
- 萜類化合物
- 酚類化合物降解新方法研究.pdf
- 木質素解聚制酚類化合物.pdf
- 黃酮類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和苯胺-酚類化合物毒性的構效關系研究.pdf
- 甾體類化合物
- 蒽醌類化合物
- 腐植酸對高錳酸鉀氧化酚類化合物的影響機理探究.pdf
- 2832.乙烯砜類化合物和喹啉砜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桑樹黃酮類化合物代謝調控研究.pdf
- 乙酰苯胺類化合物及吡咯啉酮類化合物的綠色合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