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樂府》的精神世界研究_23676.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東坡樂府》的精神世界研究姓名:李麗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中國古代文學指導教師:馮建國20111110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生活中光明美好的事物,其詞有一股濃郁的生活氣息。可以說,蘇軾無論窮達顯厄,他都能勤政愛民,興利除弊,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厄運面前,他從不屈服,而是坦然面對,恪守道義。這是其思想的主要方面。第二部分探討蘇軾詞中所體現(xiàn)出的“安之若命“的道家思想。受盡磨難的蘇軾體悟到個體生命之虛幻無常,開始對宇

2、宙人生進行反思,尋求精神寄托以平衡心態(tài)。他轉而投向崇尚自然的道家,尋求身心的解脫。老莊“輕生死、齊是非、等富貴、同毀譽“等思想,讓蘇軾找到了解脫之方,也造就了蘇軾身處逆境而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蘇軾克服了外界惡劣環(huán)境的影響,而忘情山水之中,追求物我兩忘的人生境界,形成了獨具特色、恬淡澄明的山水詞。道家追求清靜無為的思想深深影響著仕途失意的蘇軾,在其詞中出現(xiàn)了大量表明歸隱山林情懷的詞句,表現(xiàn)出對陶淵明歸耕隱居生活的艷羨之情。但蘇軾

3、最終卻并沒有像陶淵明一樣棄官歸隱,他在對道家精神世界的追尋中,仍不忘奉行“君命重,臣節(jié)在,新恩猶可覬,舊學終難改”的儒家道統(tǒng)。第三部分探討蘇軾詞中所體現(xiàn)出的“身心皆空“的佛教思想。佛教文化自傳入中原后,就與傳統(tǒng)儒道思想相融合,對文人的人生追求、文學創(chuàng)作、審美趣味產生了重大影響。蘇軾自“烏臺詩案“以后,“惟佛經以遁日’’。佛禪思想就成為他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并深深影響了蘇軾的文學創(chuàng)作。蘇軾發(fā)出了“人生如夢“的喟嘆,形成了隨緣自適的

4、人生態(tài)度。其詞有了“一念清凈,染污自落’’、“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體悟,幽默詼諧,富于佛家理趣。如“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同時蘇軾又對佛禪思想的消極作用心存警惕,他的那種“大隱隱于朝”的行為,骨子里還是充滿對塵世間的依戀。他學佛的目的終歸還是為了調適自己的心境,去追求精神世界中最高層面的平衡。第四部分則總體分析了蘇軾儒釋道融合的思想境界。中國士大夫對待人生、事業(yè)的挫折,大體遵循兩條道路:或放棄理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