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公報》是民初北方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它對當時京津地方的社會面貌有著形象地反映,其中也記錄了西方社會風俗的傳播概況。審視這些關于西俗傳播的輿淪,既可以發(fā)現(xiàn)民初西俗東漸的總體特征,也有助于了解當時京津社會各界對西俗的不同反應,從而認識到西俗傳播所具有的重要歷史意義。 鑒于此,本文以民國初期《大公報》輿論特征,考察京津地方對西俗的反應。 第一部分,逐一展列了民初《大公報》輿論所聚焦的西俗要項,包括歷法、服飾、女性、婚姻、
2、消費、娛樂、交通等。具體講,一方面包括西方的風俗習慣,即近代西方國家在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長期形成的共同習慣,如衣著、飲食、居住、婚姻、節(jié)慶、禮儀等方面的好尚、信仰和禁忌;另一方面指西方的社會風氣,即近代西方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言行方面的普遍傾向,如生活上追求奢糜、.講究時髦、推崇自由等。 第二部分,分析以上這些輿論,不難發(fā)現(xiàn)在民初京津地方西俗的傳播呈現(xiàn)出洋化、非衡及重商的特征?!把蠡笔侵冈诿癯跎鐣L尚失去傳統(tǒng)導向和控
3、制的時期,人們盲目推崇一切西俗的行為;“非衡”是指民初西俗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階級間的不均衡傳播狀況;“重商”則指西俗傳播帶動了西方生活消費品的生產和銷售上,同商業(yè)關系密切,同時,還表現(xiàn)在對西方商業(yè)習俗的重視和學習上。 第三部分,通過《大公報》中相關輿論,具體考察民初官方、商界及文化界分別關注哪些西俗,以及關注的原因,從而探究民初西俗在傳播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意義。此外,進一步考察了社會各界對西俗采取的不同反應,有助于全面
4、了解民初世人對西俗的認識,及西俗在京津地方所處的傳播環(huán)境。第四部分,結合《大公報》中有關西俗的輿論,歸結出民初西俗傳播的民智啟蒙意義和救亡、強國意義。前者是對西俗中“文明”、“科學”和“健康衛(wèi)生”一面的認識,后者則是對西俗在強壯民族和強大國家方面重要性的體會。此外,還對西俗傳播過程中遇到的封建價值觀的頑固性、傳統(tǒng)風俗的實用性、風俗演變的規(guī)律性等阻力進行了分析,從而找到西俗啟蒙意義受損的原因。 民初《大公報》借助新聞、言論、雜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從大公報輿論看民初京津地方對西俗的反應
- 湖南《大公報》與民初地方自治(1915~1926).pdf
- 清末地方自治運動中的《大公報》輿論.pdf
- 大公報對日輿論研究(19311937)
- 《大公報》對日輿論研究(1931-1937).pdf
- 抗戰(zhàn)勝利前后《大公報》輿論立場轉變研究——基于《大公報》與《新華日報》論戰(zhàn)分析.pdf
- 從大公報看淪陷時期前、后的天津社會音樂生活
- 《大公報》與關稅自主的輿論動員(1926~1934).pdf
- 清末大公報關于社會風俗變遷的輿論宣傳
- 《大公報》和京津地區(qū)的基礎教育(1902-1916).pdf
- 從《大公報》看淪陷時期前、后的天津社會音樂生活_27018.pdf
- 新記《大公報》對“華北事變”的呈現(xiàn).pdf
- 《大公報》(1902-1911)反纏足中的輿論傳播策略分析.pdf
- 沈從文與《大公報》文藝副刊.pdf
- 新記《大公報》新聞圖像研究.pdf
- “五四”時期湖南《大公報》副刊研究.pdf
- 1946年《大公報》對中國西北的報道及其啟示.pdf
- 大公報《上古映像》專欄 雷從云《齊家文化玉器(上)》
- 從長沙《大公報》看1932年湖南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改革.pdf
- 大公報??t(yī)學周刊(19291937)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