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鋁合金表面碳及氮化物鍍層的制備及其界面結合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針對鎂、鋁等高活性金屬表面所制備碳基減摩鍍層結合性差的弱點,使用閉合場非平衡磁控濺射離子鍍技術,通過改變鍍層結構和沉積參數(shù),由基體表面離子清洗、金屬(Me)中間層、Me/C過渡層和工作層金屬素摻雜等涂層制備過程探討了獲得具有高結合性能的梯度碳基鍍層的途徑;使用TEM和XPS等分析測試方法表征了膜基界面微觀結構和界面成分的變化規(guī)律,分析了離子清洗的作用機理并確立出了最佳離子清洗工藝;研究了以Cr為中間層的GLC梯度鍍層界面結構隨基片偏壓的

2、演變過程;通過對膜基、層間界面微觀結構的分析,研究了金屬中間層與基體的相互作用機制和金屬摻雜對碳基鍍層結構和力學性質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
  (1)鎂、鋁基體對離子轟擊的承受能力具有較大的差異性;300V/20min和400V/30min分別為鎂、鋁基體的最佳離子清洗工藝,300V/20min離子清洗的鎂基體具有最高的臨界載荷,其膜基界面殘留一層僅有幾納米厚的致密非晶氧化物層,這對于提高膜基結合具有重要作用;400V/30min

3、離子清洗的鎂基體氧化物污染層被完全清除,形成了Mg/Cr直接接觸界面,強化了結合,然而由于高能離子轟擊所致的高生長應力和熱應力,致使膜基結合強度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明顯減小;400V/30min離子清洗的鋁基體表面氧化物污染層被完全清除,形成了Al/Cr直接接觸界面,此工藝下的膜基結合強度最高。
  (2)基體負偏壓對以Cr為中間層的GLC梯度鍍層的微觀結構具有明顯的調控作用;偏壓促使Cr中間層與Cr/C過渡層的非晶界面區(qū)中出現(xiàn)了C

4、r的結晶,Cr晶粒的尺寸和生長方向隨偏壓的增大而變化;偏壓促使Cr/C過渡層和GLC層界面區(qū)中出現(xiàn)了非晶碳和富Cr粒子的分離。偏壓提高了Cr/C過渡層和GLC層的致密性,在偏壓為95V時,GLC層的部分非晶碳出現(xiàn)了石墨化。-65V偏壓下沉積的GLC鍍層具有最好的力學性能和最低的內應力。
  (3)金屬中間層與鎂、鋁基體間形成了三種界面形式,以Al作為中間層時,在Al中間層與鎂基體之間新生成了Al12Mg17和Al3Mg2金屬間化合

5、物層,而Al中間層與鋁基體之間則形成了外延式生長;以Cr、Zr、W作為中間層時,與鎂、鋁基體之間的界面結構特征都是由離子轟擊引起的物理混合界面;外延式界面和化合物界面賦予了鍍層更高的膜基結合強度,在物理混合界面下,鍍層的結合強度主要受鍍層內應力的影響;與鋁基體相比較,鎂基體上鍍層的結合強度更易受到鍍層內應力的影響。
  (4)Me/C過渡層的結構對鍍層整體結構具有重要影響,Cr/C和Zr/C過渡層形成了非晶團簇結構,W/C過渡層形

6、成了W/非晶碳的納米多層結構,而Al/C過渡層則形成了由Al晶粒、Al4C3相和非晶碳組成的復合結構;Cr/C、Zr/C和W/C過渡層能夠阻擋工作層中的碳向金屬中間層的擴散,而Al/C過渡層則不能,擴散到Al中間層的碳與Al反應生成了Al4C3相。
  (5)在金屬摻雜GLC鍍層中,當石墨靶電流IC為1.5A、金屬靶電流IMe為0.2A時,金屬原子Cr、Al、Zr、W所占的原子百分比分別為3.0、1.43、0.97和9.52a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