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統(tǒng)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給環(huán)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生物燃料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膜滲透汽化(PV)技術具有能耗低、可連續(xù)化操作、無需引入新化學物質、環(huán)保等優(yōu)點,可用于分離提純生物燃料。滲透汽化膜材料的研發(fā)成為了該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突破口,純有機膜的選擇性和滲透性之間的trade-off效應使得其發(fā)展受到了限制,混合基質膜結合了填充材料和有機聚合物的雙重優(yōu)勢,備受研究者關注。
分別采用多孔材料ZIF-8和ZSM-5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
2、PDMS),并以聚醚酰亞胺(PEI)為支撐層,制備混合基質膜,滲透汽化分離乙醇溶液,研究填充量和操作條件對膜性能的影響;對滲透汽化過程進行傳質分析,并建立傳質數群關聯式;用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分別對ZIF-8和ZSM-5進行表面包覆改性,制備改性混合基質膜,研究其滲透汽化分離乙醇溶液性能;用改性ZIF-8混合基質膜,滲透汽化分離丁醇溶液,研究填充量和操作條件對膜性能的影響。
ZIF-8和ZSM-5混合基質膜PV分離乙
3、醇溶液性能的研究表明,ZIF-8和ZSM-5填充PDMS均能較好改善膜的滲透汽化性能,且在一定填充范圍內,膜滲透性和選擇性同時提高,ZIF-8和ZSM-5的填充量為10%時混合基質膜綜合性能達到最佳,分離因子分別上升了18%和24.75%,滲透通量分別提高了54.75%和76.41%;ZSM-5混合基質膜的滲透汽化性能優(yōu)于ZIF-8混合基質膜。
操作條件對混合基質膜滲透汽化性能影響研究發(fā)現,料液溫度、濃度以及流速上升均能促進滲
4、透汽化傳質過程,多孔材料的填充增強了膜對溫度的敏感程度;溫度上升膜對醇的選擇性變大,而流速對選擇性幾乎無影響;隨料液濃度的增加,乙醇溶液的分離因子先增加后較小,而丁醇溶液的分離因子持續(xù)變大。對膜傳質過程分析發(fā)現,多孔材料的填充使膜相傳質系數得到了大幅提高,10%ZIF-8和ZSM-5填充PDMS時,膜相傳質系數分別為未填充的5.14倍和8.42倍;建立了傳質數群關聯式,獲得了液相傳質系數和Re關系式,計算值與實測值基本吻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聚二甲基硅氧烷滲透汽化膜的制備及對乙醇水溶液的分離研究.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層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中孔材料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用于滲透蒸發(fā)汽油脫硫.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ZSM-5滲透汽化復合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pdf
- 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pdf
- 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富氧膜性能的研究
- 多孔材料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亞胺用于氣體分離的研究.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的制備、改性及脫硫性能研究.pdf
- 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富氧膜性能的研究.pdf
- 高性能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砜滲透蒸發(fā)脫硫膜的研究.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控芯片研究.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微納結構制備與應用.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二氧化硅復合網絡及環(huán)氧樹脂-聚二甲基硅氧烷互穿網絡的研究.pdf
- 納米金-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復合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硅橡膠的制備及性能評價.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多孔小球的制備及對有機溶劑和油的吸附研究.pdf
- 聚二甲基硅氧烷-蒙脫土納米復合材料的合成、結構及性能.pdf
- 氫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與分析研究.pdf
- N,N-二甲基-γ-氨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應用及膜形貌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