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從方東美關于中國哲學特點與通性的論述,作為思考的起點,以《論語》為研究對象,將《論語》中涉及道論的部分進行梳理。
全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緒言,主要介紹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本文研究思路與方法、論文研究目的與意義、本文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第二章,對《論語》道論做第一層分析,包括道體、道用、道微、道成等。第三章,主要對道與《論語》
中的其他主要概念,比如仁進行比較。第四章,主要對《論語》道論和儒道其它經(jīng)典的道論作比較研
2、究。第五章為全篇結語,作為本論文總結。
《論語》道論可以分為道體,道用、道成。道體在《論語》中并不是一個被傳授的概念或理論,然而《論語》中說人能弘道,說出了道的客觀性,人能溝通道體,成就人,那么道體不再是純粹客觀,而是人道的一部分,因此人能弘道,也就是人道,是主體化的道。從道的主體化開始,諸如王道、君道、善人之道,等這些均為具體道用。而道用的弱化即道微,道微時代有突出的恥辱感。本文在《論語》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素樸的悖論,也即是惑
3、,君子在成其道的過程中,要求崇德辨惑。這個惑即悖論。
隨后本文就儒家其它經(jīng)典以及道家經(jīng)典文本做道論比較,本文認為,《易傳》
有鮮明的道的定義、仁是道的顯現(xiàn),而孟子指出了道和心的關系,提出民道,這是《論語》道論沒有的。在人與人關系的穩(wěn)定與和諧這一點上,老子《道德經(jīng)》
道論和《論語》道論相通。老子的道論對仁態(tài)度是絕仁棄義,老子以道統(tǒng)仁,天道無親,仁必絕??鬃右匀是蟮溃食T?,天道未至,而人道太平。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