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氣效應及建模,大氣組成,大氣組成,大氣垂直結構,Troposphere(對流層)Stratosphere(平流層) Mesosphere(中間層) Thermosphere(熱層)大氣廓線?,大氣組成,對流層鄰近地表的一層。厚度最薄,大氣質量80%,水汽90%。低緯:16~18km; 中緯:10~12km;高緯:7~9km.特點:溫度隨高度增加不斷下降,平均6.5ºC/km,天氣變化都發(fā)生在該層。垂直
2、方向空氣運動激烈。自地面至2m高的范圍為貼地層, 晝夜溫度變化10ºC。從地面到1~2km的為行星邊界層,富含氣溶膠粒子,氣溶膠密度隨高度指數(shù)衰減。在行星邊界層以上,主要為分子散射。,大氣組成,平流層 從對流層頂?shù)?0~55km。約20%大氣質量,水汽少,臭氧(10~40km)豐富,吸收太陽紫外輻射,氣體密度低,分子動能大。特點:20~32km, 同溫層。同溫層之上,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到平流層頂溫度
3、停止增加。無垂直運動,穩(wěn)定,導致氣溶膠可以停留很長時間。,大氣組成,熱層從中間層頂?shù)綆装俟?。特點:密度很低,溫度約500~2000K。又稱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沒有固定的化學組成。,中間層從平流層頂?shù)?0~85km。特點:溫度遞減化學組成非常均勻,壓力很低。中間層頂?shù)臏囟韧ǔW畹停?95ºC,---遙感通??紤]的高度范圍?,大氣組成,Atmospheric ConstituentsPermanent
4、 Gases: 基本比例固定,且沒有空間變化。Nitrogen (N2): 78.084% by volume Oxygen (O2): 20.948% Argon (Ar): 0.934% Carbon dioxide (CO2): 0.033% ?濃度可變,大氣組成,Gases with Variable Concentration: 隨空間及時間變化明顯。Water vapour (H2O) :0~4%隨溫度、氣壓
5、有劇烈變化,有很強的時空變化特性。集中在對流層下半部,隨高度增加而急劇遞減。,飽和水汽壓混合比與比濕水汽壓水汽密度(絕對濕度)相對濕度露點與霜點虛溫,大氣組成,Gases with Variable Concentration: Ozone (O3) :0~12*10-4吸收紫外,導致平流層增溫,有明顯的地區(qū)和季節(jié)性變化。垂直結構也比較復雜。Sulphur dioxide (SO2) Nitrogen
6、 dioxide (NO2) Ammonia (NH3) Nitric oxide (NO) Hydrogen sulphide (H2S) Nitric acid vapour (HNO3),Nitrous oxide (N2O) Carbon monoxide (CO),大氣組成,Solid and liquid particulates: 氣溶膠、水滴、冰晶,可能會聚集為云和霾。氣溶膠:大氣中大量懸浮的固體和液體粒子
7、。 典型的有霾(灰塵)、煙、霧氣溶膠來源: 1)自然:火山、沙暴、林火煙灰、各種酸性粒子。2)人類活動:工業(yè)、交通、建筑、農業(yè)等氣溶膠大小: 5*10-3~ 0.2mm, 愛根核(Aitken nuclei); 0.2~ 1mm, 大粒子; >1mm,巨粒子氣溶膠分布: 對流層內:濃度隨高度指數(shù)衰減(由于降水,不能維持很久)平流層中:穩(wěn)定,PM10\
8、PM2.5\TSP?,Main constituents of the earth's atmosphere,,大氣效應,,大氣中的主要組成物氮(N2)和氧(O2)對輻射的吸收主要位于紫外波段,由于大氣上層臭氧的存在,而臭氧對小于0.3微米的電磁波具有極強的吸收能力,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短波輻射中,已不存在小于0.3微米的短波輻射了,因此氧(O2),氮(N2)的吸收作用也就不重要了。 從可見光到紅外到微波波段,起主要作用的
9、是大氣中的一些少量的多變的氣體,它們是臭氧(O3),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氨化物(N2O),一氧化碳(CO)等,(以60GHZ為中心的微波氧(O2)吸收帶除外)。,大氣吸收,水汽(H2O)是大氣中的重要吸收成分,水汽是一個不對稱的陀螺分子形狀。由于正、負離子的重心不重合,所以水分子是一個極性分子,具有很強的電偶極矩;水汽的最強和最寬的振轉吸收帶為以6.3微米為中心的吸收帶,其次還有兩個分別以2.74
10、微米和2.66微米為中心的吸收帶,此處,在近紅區(qū)還有很多的吸收帶,1.4、0.94等。,水汽的吸收,它在紅外區(qū)的吸收為15微米為中心,范圍為13.5—16.5微米的強吸收帶。其二,為以4.3微米為中心的吸收帶;除此之外還有中心在10.4微米,9.4微米,5.2微米,4.8微米,2.7微米,2.0微米,1.6微米及1.4微米的弱吸收帶都比窄,寬度約為0.1微米量級,所以一般可以不予考慮。,二氧化碳的吸收,臭氧對紫外光有強烈的吸收
11、作用致使波長短于0.3微米的太陽輻射無法到達地面,在0.6微米附近有一個弱吸收帶;在紅外區(qū),以9.6微米為中心有一個較強的吸收帶,其次在4.75微米有一個較顯著的吸收帶,在14微米附近的吸收帶與CO2的強吸收帶重迭。,臭氧吸收,,,,大氣吸收,,,大氣吸收,經過大氣層的太陽輻射,大氣吸收,,大氣效應,散射,大氣效應,尺度參數(shù),,aa>0.6 ,大分子散射(Mie散射)a>400,折射和反射,散射,n = 折射指數(shù)N
12、 = 單位體積內的粒子個數(shù),瑞利散射,米散射,1908年,G.Mie對電磁波通過球開粒子的麥克斯韋方程組求解,得出球形粒子散射與吸收的表達式。(推導從略),大氣效應,實際的大氣透過率受散射與吸收影響。,大氣效應建模,因此,考慮散射源函數(shù)后,輻射傳輸方程可以展開為:,回憶平面平行介質中的傳輸方程為:,大氣效應建模,大氣效應建模,Absorbing ground,大氣的等效反射:,大氣效應建模,大氣的透射:,大氣效應建模,地表的反射:,大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可見光—近紅外波段寬視場平行光管的設計研究.pdf
- 新型可見光-近紅外超快光源研究.pdf
- 35470.基于環(huán)境星數(shù)據(jù)可見光、近紅外波段的大氣校正方法研究
- 人臉變換與識別:從近紅外到可見光圖像.pdf
- 基于紅外-可見光技術的輻射測溫技術研究.pdf
- 人臉變換與識別:從近紅外到可見光圖像(1)
- 可見光與紅外雙波段圖像采集與融合技術研究.pdf
- 可見光多波段通信系統(tǒng)自適應傳輸技術研究.pdf
- 可見光圖像轉紅外圖像仿真.pdf
- 紅外圖像與可見光圖像融合筆記
- 基于可見光近紅外光譜的土壤成分預測模型研究.pdf
- gjb1888-1994防可見光近紅外水性偽裝涂料規(guī)范
- 可見光-近紅外人臉識別方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pdf
- 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方法研究.pdf
- 紅外圖像與可見光圖像融合研究.pdf
- 可見光波段的生物分子隱形技術.pdf
- 紅外與可見光圖像融合的研究.pdf
- 基于可見光-近紅外光譜的紅壤有機質預測研究.pdf
- 紅外與可見光圖像實時采集與傳輸系統(tǒng)電路設計.pdf
- 紅外熱像和可見光圖像融合.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