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栓與止血檢查,汪俊軍,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全軍臨床檢驗醫(yī)學研究所,主要內(nèi)容,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分類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診斷,一、出血與血栓性疾病,出血病的分類血管壁異常先天性: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家族性單純性紫癜獲得性:即血管性紫癜血小板異常數(shù)量異常: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功能異常:遺傳性--血小板無力癥、巨大血小板綜合征 獲得性--肝硬化、
2、尿毒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分類,血栓病的分類遺傳性/先天性抗凝血酶、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缺陷癥獲得性/繼發(fā)性動脈血栓: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靜脈血栓:肢體深靜脈血栓、腹腔靜脈血栓動、靜脈血栓:自身免疫病、抗磷脂綜合征小動脈、微血管血栓: 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心臟內(nèi)/心瓣膜血栓:心瓣膜疾病、心房顫動、充血性心力衰竭,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分類,出血性疾病的診斷臨床
3、出血特征:廣泛性出血及其出血難止為特征一期止血缺陷:指血管壁-血小板型止血缺陷以皮膚黏膜、內(nèi)臟出血為主特點:①創(chuàng)傷即刻發(fā)生滲血、持續(xù)時間長;②壓迫止血有效; ③輸血效果差二期止血缺陷:指凝血-抗凝血型止血缺陷以深部組織關節(jié)、肌肉或內(nèi)臟出血為主特點: ①出血時間長、常呈延遲性; ②壓迫止血欠佳; ③輸血效果佳,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診斷,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實驗診斷篩檢試驗一期止血缺陷 -- 出血時間(BT)、血小板計數(shù)(PLT
4、)二期止血缺陷 -- 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纖溶活性亢進 -- 優(yōu)球蛋白溶解試驗(ELT)、D-二聚體(D-D)測定確診試驗:按優(yōu)化原則組合試驗,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診斷,血栓性疾病的診斷臨床表現(xiàn)疼痛:多見于動脈血栓栓塞腫脹:多見于肢體靜脈血栓栓塞臟器損害:受累臟器功能損害影像診斷:確診依據(jù),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診斷,一期止血篩查試驗二期止血篩查試驗纖溶活性篩查試驗,二、血栓與止血的篩查試
5、驗,生理止血機制,① 內(nèi)皮細胞的分泌作用內(nèi)皮素、血管緊張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② 血管收縮作用 ③ 促進血小板黏附與聚集,啟動凝血系統(tǒng) ④ 致使局部血粘度增高,血管壁作用,① 粘附:血小板附著在某物體表面② 聚集:血小板相互間的粘附③ 變形:血小板形態(tài)變化有利于白色血栓形成 ④ 釋放:釋放血小板內(nèi)容物,加強凝血、血小板、內(nèi)皮細胞功能,血小板作用,血漿凝血因子及其特征,,,,纖溶系統(tǒng)的組成,正常機體內(nèi)凝固與抗
6、凝固、纖溶與抗纖溶處于動態(tài)平衡,任何一點止凝血的平衡機制被打破,則導致止凝血功能障礙,一期止血障礙:指血小板和血管壁異常所致的止血障礙篩選試驗出血時間(BT)血小板計數(shù)(PLT),一期止血篩查試驗,出血時間(BT)【原理】刺破皮膚后,血液自然流出至自然停止的時間【參考范圍】WHO推薦用模板刀片法、出血時間測定器(TBT)法正常人(6.9±2.1) min;超過9 min為異?!九R床意義】BT延長:① 血小板
7、明顯減少:原發(fā)性、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② 血小板功能異常:血小板無力癥、巨大血小板綜合征③ 嚴重缺乏血漿某些凝血因子:血管性血友病(vWD)、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④ 血管異常:遺傳學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⑤ 藥物影響: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等,一期止血篩查試驗,TBT,一期止血篩查試驗,出血時間(BT)【臨床評價】反映血小板數(shù)量、功能反映血管壁通透性、完整性、收縮功能反映毛細血管壁與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反映血小板生成的
8、血栓烷A2與血管壁生成的前列環(huán)素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一期止血篩查試驗的應用,,二期止血篩查試驗,二期止血障礙:指凝血和抗凝血異常所致的止血障礙篩選試驗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篩查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凝血酶原時間(PT):篩查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纖維蛋白原(FBG)測定,二期止血篩查試驗,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原理】37℃條件下,血漿加入APTT試劑(因子Ⅻ、Ⅺ激活劑及部分凝血活酶)和Ca2+后,觀察血漿凝固時間A
9、PTT的長短反映了血漿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凝血因子共同途徑中因子Ⅱ(凝血酶原)、 Ⅰ(纖維蛋白原)、Ⅴ、Ⅹ的水平【參考范圍】儀器法:20-25秒手工檢測,須設正常對照延長10秒以上為異常,二期止血篩查試驗,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臨床意義】體外篩查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異常最常用試驗APTT延長① FⅧ、Ⅸ、Ⅺ、Ⅻ缺乏及其抑制物增多② 檢測普通肝素和診斷狼瘡抗凝物質(zhì)的常用試驗【臨床評價】在普通肝素抗凝治療檢測中,APTT
10、應維持在正常值的1.5-2.5倍為宜在溶血栓治療時,APTT與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同為輔助檢測指標,維持在正常值的2.0倍為宜,二期止血篩查試驗,凝血酶原時間(PT)【原理】37℃條件下,血漿加入過量組織因子(組織凝血活酶)和Ca2+后,觀察血漿凝固時間PT的長短反映了血漿外源凝血系統(tǒng)凝血因子共同途徑中因子Ⅱ(凝血酶原)、Ⅰ(纖維蛋白原) 、Ⅴ、Ⅶ、Ⅹ的水平【參考范圍】血液凝固儀法、手工法:11-13秒
11、須設正常對照,延長3秒以上為異常凝血酶原時間比值(PTR):受檢PT/正常PT:0.86-1.15國際正?;戎?INR)=PTRISI:0.9-1.3ISI:國際敏感指數(shù),二期止血篩查試驗,凝血酶原時間(PT)【臨床意義】體外篩查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異常最常用試驗PT延長① 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② 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 嚴重肝病、維生素K缺乏、纖溶亢進等PT縮短:血液高凝狀態(tài) -- 心肌梗死、腦血栓形
12、成等INR:WHO推薦口服抗凝劑的首選監(jiān)測指標,以2.0-3.0為宜,二期止血篩查試驗,凝血酶原時間(PT)【臨床評價】衛(wèi)生部推薦APTT、PT作為凝血過程篩查試驗APTT、PT同時檢測,在臨床出血前提下:APTT正常、PT延長:因子Ⅶ缺陷APTT延長、PT正常:因子Ⅷ、Ⅸ、Ⅺ、Ⅻ缺陷APTT、PT均正常:因子ⅩⅢ缺陷APTT、PT均延長:因子Ⅹ、Ⅴ、Ⅱ、Ⅰ缺陷,二期止血篩查試驗,纖維蛋白原(FBG/FIB/Fg)測定
13、【原理】clauss法: 37℃條件下,血漿加入一定量凝血酶后,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因子Ⅰ)轉(zhuǎn)變?yōu)楣滔嗬w維蛋白,其含量與凝固時間成負相關,根據(jù)參比血漿標準曲線得出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參考范圍】WHO推薦clauss法:2-4 g/L,二期止血篩查試驗,纖維蛋白原(FBG/FIB/Fg)測定【臨床意義】增高: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風濕病、腎病綜合征、灼傷等減低: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重癥肝炎、肝硬化【臨床評價】生理情況下
14、,應激反應、老年人、妊娠晚期均增高纖維蛋白增高,提示心血管疾病的急性血栓栓塞危險,二期止血篩查試驗的應用,,纖溶活性篩查試驗,纖溶過程包括:①纖溶酶原的激活;②纖維蛋白的降解篩選試驗凝血酶時間(TT)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ELT),纖溶活性篩查試驗,凝血酶時間(TT)【原理】37℃條件下,血漿中加入“標準化”凝血酶溶液,測定纖維蛋白原轉(zhuǎn)變?yōu)槔w維蛋白的時間TT的長短可反映的體內(nèi)抗凝物質(zhì)【參考范圍】血凝儀:10-14秒手工檢
15、測,須設正常對照延長3秒以上為異常,TT試劑盒,纖溶活性篩查試驗,凝血酶時間(TT)【臨床意義】TT延長: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增高肝素、類肝素物質(zhì)存在【臨床評價】在肝素治療時,可作為溶血栓和抗凝治療的監(jiān)測指標血漿肝素或類肝素物質(zhì),TT延長,可做“甲苯胺藍糾正試驗”循環(huán)病理抗凝物質(zhì)增多,TT延長,可同時或加做“爬蟲酶時間測定”,纖溶活性篩查試驗,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ELT)【
16、原理】將纖維蛋白原、纖溶酶原、纖溶酶原激活物等在內(nèi)的一組“優(yōu)球蛋白”先沉淀后,用緩沖液溶解,再加一定濃度凝血酶使其凝結(jié),隨纖溶酶原激活,觀察凝結(jié)物溶解時間ELT的長短反映體內(nèi)各種因素造成的纖溶活性改變【參考范圍】加酶法:90-240 min,纖溶活性篩查試驗,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ELT)【臨床意義】縮短(< 70 min) -- 纖維蛋白溶解活性亢進延長 -- 主要發(fā)生于懷孕后期、手術后、急性心肌梗死后等【臨床評價】
17、聯(lián)合檢測:①ELT、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測定、D-二聚體測定 -- 診斷DIC②ELT、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劑(PAI-1)測定、纖溶酶原測定 -- 診斷原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癥③ELT、APTT、PT -- 監(jiān)測溶血栓、抗凝、抗纖溶治療,血管壁損傷的檢測血小板活化的檢測凝血因子異常的檢測病理性抗凝物質(zhì)的檢測纖溶活性異常的檢測血栓形成的常用檢測,三、血栓與止血的常用實驗檢測,血管壁損傷的檢測,血管性血友
18、病因子抗原測定vWF瑞斯托霉素輔因子測定6-酮-前列腺素F1α測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由內(nèi)皮細胞和巨核細胞合成、釋放可與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結(jié)合--誘導血小板聚集可與血小板糖蛋白GPⅠb/Ⅸ、內(nèi)皮下膠原結(jié)合--血小板粘附在內(nèi)皮下的橋梁可保護因子Ⅷ的活性、穩(wěn)定因子Ⅷ mRNA -- 促進因子Ⅷ合成、分泌,血管壁損傷的檢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測定【原理】在含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體的瓊脂凝膠板中加
19、入一定量受檢血漿,在電場作用下泳動一定時間出現(xiàn)抗原-抗體反應形成的火箭樣沉淀峰,其高度與受檢血漿中VWF濃度呈正相關【參考范圍】ELISA法:70%-150%【臨床意義】減低 -- 診斷血管性血友病及其分型的指標之一增高 -- 血栓性疾病【臨床評價】懷疑血管性血友病、凝血因子抑制物存在時,須排除vWF缺陷,血管壁損傷的檢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瑞斯托霉素輔因子(vWF:Rcof)測定【原理】在瑞斯托霉素介導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20、與血小板膜GPⅠb/Ⅸ相互作用,使血小板發(fā)生凝集,凝集的強度與受檢血漿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含量和結(jié)構有關【參考范圍】血小板凝聚法:50-150%【臨床意義】減低 -- 血管性血友病【臨床評價】檢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功能活性較敏感而實用的篩選試驗可作為診斷血管性血友病及其分型的主要指標,血管壁損傷的檢測,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6酮-前列腺素F1α是由前列環(huán)素不穩(wěn)定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轉(zhuǎn)變的較穩(wěn)定產(chǎn)物前列環(huán)
21、素主要由內(nèi)皮細胞合成,血管壁損傷的檢測,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測定【原理】ELISA法:包被純化的抗人6酮-前列腺素F1α抗體,加入受檢血漿,再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前列腺素F1α抗體,從而形成抗體-抗原-酶標抗體復合物【參考范圍】 (22.9±6.3) ng/L【臨床意義】減低 -- 血栓性疾病、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評價】血管內(nèi)皮損傷指標 但不直接反映PGI2水平
22、,血管壁損傷的檢測,血小板活化的檢測,血小板聚集試驗血小板P-選擇素測定血栓烷B2測定,血小板活化的檢測,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原理】血小板聚集儀比濁法:在富含血小板血漿中加入誘導劑時,由于血小板發(fā)生聚集,懸液的濁度就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光濁度的變化通過血小板聚集儀轉(zhuǎn)為電訊號的變化,即可得出血小板聚集的程度和速度【臨床意義】增高:血栓前狀態(tài)或血栓性疾病降低:血小板無力癥、尿毒癥、肝硬化等【臨床評價】血小板聚集率:血小
23、板功能性檢測的基礎,血小板活化的檢測,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參考范圍】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時間,,誘導劑,,血小板活化的檢測,血小板P-選擇素測定P-選擇素貯存于血小板,可反映體內(nèi)血小板的功能狀態(tài)【原理】ELISA法:包被抗P-選擇素抗體,與受檢血漿中P選擇素結(jié)合,再加入酶標抗體后形成復合物【參考范圍】血小板膜表面(780±490)分子數(shù)/血小板血漿(1.61±0.72)×1010分子
24、數(shù)/ml【臨床意義】增高 -- 血栓性疾病【臨床評價】血小板膜表面P-選擇素增高:血小板活化重要指標血小板聚集試驗與血小板P-選擇素檢測:反映血小板在體內(nèi)的動態(tài)變化,血小板活化的檢測,血栓烷B2 (TXB2)測定血栓烷B2由血栓烷A2不穩(wěn)定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轉(zhuǎn)變的較穩(wěn)定產(chǎn)物血栓烷A2由血小板合成、分泌【原理】ELISA法【參考范圍】(76.3±48.1) ng/L【臨床意義】增高 -- 血栓前狀態(tài)或血栓性疾病
25、減低 -- 環(huán)氧酶或TXA2合成酶缺乏癥【臨床評價】血栓烷B2與6酮-前列腺素F1α同時檢測:反映體內(nèi)血栓烷A2與前列環(huán)素的動態(tài)平衡能力,凝血因子異常的檢測,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試驗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測定,凝血因子異常的檢測,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試驗【原理】在受檢血漿中加入Ca2+溶液,使纖維蛋白原變成固相纖維蛋白,將其置入5 mol/L尿素溶液中,若受檢血漿缺乏因子ⅩⅢ,則可溶性的纖維蛋白凝塊易溶于尿素溶液中【參考范圍】
26、24 h內(nèi)纖維蛋白凝塊不溶解【臨床意義】若纖維蛋白凝塊在24 h內(nèi)(尤其在2 h內(nèi))完全溶解,表示因子ⅩⅢ缺乏,見于肝臟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TAT)測定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是體內(nèi)凝血酶原(因子Ⅱ)激活成凝血酶后,迅速被抗凝血酶(AT)結(jié)合,生成的無活性、不可逆復合物,機體由此維持凝血-抗凝血的生理平衡凝血酶-抗凝血酶復合物的形成是體內(nèi)凝血酶生成的直接證據(jù),是凝血系統(tǒng)激活的標
27、志【原理】ELISA法【參考范圍】 (1.45±0.4) μg/L【臨床意義】可反映凝血酶活性;增高見于血栓性疾病【臨床評價】可作為肝素及纖溶治療過程中的檢測指標,凝血因子異常的檢測,病理性抗凝物質(zhì)的檢測,凝血酶時間(TT)延長的甲苯胺藍糾正試驗,病理性抗凝物質(zhì)的檢測,甲苯胺藍糾正試驗【原理】甲苯胺藍呈堿性,有中和肝素(酸性)的作用肝素主要通過與抗凝血酶Ⅲ(AT-Ⅲ)結(jié)合,而增強AT-Ⅲ對Ⅱa、Ⅸa、Ⅹa、Ⅺa和
28、Ⅻa的抑制作用若在凝血酶時間(TT)延長的情況下,加入甲苯胺藍后,可使其恢復正常,表示受檢血漿中有肝素或類肝素抗凝物質(zhì)存在【臨床意義】若延長的TT恢復正常(或縮短5秒以上) -- 肝素或類肝素物質(zhì)增多若延長的TT不縮短 -- 抗凝血酶類物質(zhì)增多、缺乏纖維蛋白原等,纖溶活性異常的檢測,血漿硫酸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FDPs)測定D-二聚體(D-D)測定,纖溶活性異常的檢測,血漿硫酸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原理】3
29、P試驗:血漿中加入硫酸魚精蛋白溶液,若存在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與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復合物,則魚精蛋白使其解離,釋放纖維蛋白單體,后者自行凝聚形成肉眼可見纖維狀物,即為“陽性”【參考范圍】陰性【臨床意義】原發(fā)性、繼發(fā)性纖溶癥的鑒別試驗:前者早期多呈陰性;后者早、中期多呈陽性【臨床評價】正常人、原發(fā)性纖溶癥及DIC晚期均為陰性;創(chuàng)傷、手術、咯血等患者也可為陽性,纖溶活性異常的檢測,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FDPs)測定纖維蛋白原(因子Ⅰ)和纖
30、維蛋白在纖溶酶的作用下,發(fā)生降解,其產(chǎn)物有對抗血液凝固的作用【參考范圍】 ELISA法:< 5 mg/L;乳膠凝集法:陰性【臨床意義】通常與D-二聚體(D-D)同時檢測,反映體內(nèi)纖溶酶活性增高或陽性 -- 原發(fā)性、繼發(fā)性纖溶癥,纖溶活性異常的檢測,D-二聚體(D-D)測定D-二聚體來源于纖溶酶降解的交聯(lián)纖維蛋白凝塊【參考范圍】ELISA法:< 200 μg/L;乳膠凝集法:陰性【臨床意義】原發(fā)性、繼發(fā)性纖溶癥
31、的鑒別試驗:前者早期不增高或陰性后者增高或陽性對排除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具有重要診斷價值可作為溶血栓治療監(jiān)測指標【評價】通常與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FDPs)同時檢測,反映體內(nèi)纖溶酶活性,血栓形成的常用檢測,抗凝血酶(AT/ATⅢ)活性測定,血栓形成的常用檢測,抗凝血酶(AT/ATⅢ)活性測定抗凝血酶主要由肝臟合成,是體內(nèi)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質(zhì),占機體抗凝活性的40-50%,通常以1:1的方式與Ⅱa、Ⅸa、Ⅹa、Ⅺa結(jié)合,抑制其
32、活性;肝素可使抗凝血酶的抗凝活性提高數(shù)千倍【原理】發(fā)色底物法:受檢血漿中加入過量凝血酶,使抗凝血酶與凝血酶形成1:1復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發(fā)色底物,顯色的深淺與剩余凝血酶呈正相關,而與抗凝血酶呈負相關【參考范圍】80-120%【臨床意義】增高:血友病、白血病、再障等急性期出血以及口服抗凝藥治療減低:血栓前狀態(tài)或血栓性疾病,四、常見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血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
33、一期止血缺陷篩查試驗:BT、PLT二期止血缺陷篩查試驗:APTT、PT纖溶亢進篩查試驗:FDPs、D-D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療的監(jiān)測項目口服抗凝藥的監(jiān)測項目,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一期止血缺陷篩查試驗:出血時間(BT)、血小板計數(shù)(PLT)BT、PLT均正常:除正常人,由單純血管壁通透性、脆性增加所致過敏性紫癜、單純性紫癜或其他血管性紫癜BT延長,PLT減少:由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原發(fā)性、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
34、癜BT延長,PLT增多:由血小板數(shù)量增多所致的血小板增多癥原發(fā)性、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BT延長,PLT正常:由血小板功能異?;蚰承┠蜃訃乐厝狈λ卵“鍩o力癥、血管性血友病,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二期止血缺陷篩查試驗: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APTT、PT均正常:除正常人,僅見于遺傳性和獲得性因子ⅩⅢ缺陷癥APTT、PT均延長:由共同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遺傳性和獲得性因子Ⅹ、Ⅴ、凝血
35、酶原(因子Ⅱ)和纖維蛋白原(因子Ⅰ)缺陷癥APTT正常,PT延長:由外源性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遺傳性和獲得性因子Ⅶ缺陷癥APTT延長,PT正常:由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遺傳性和獲得性因子Ⅷ、Ⅸ、Ⅺ、Ⅻ缺陷癥,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纖溶亢進篩查試驗: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FDPs)、D-二聚體(D-D)FDPs、D-D均正常:纖溶活性正常,臨床的出血癥狀可能與纖溶癥無關FDPs、D-D均陽性:繼發(fā)性纖溶,見于彌
36、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和溶血栓治療后,臨床最為多見FDPs陽性,D-D陰性:理論上僅見于原發(fā)性纖溶,也可為假陽性,見于肝病、手術出血、重癥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等FDPs陰性,D-D陽性:理論上僅見于繼發(fā)性纖溶,也可為假陰性,見于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動靜脈血栓、溶栓治療等,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療的監(jiān)測項目抗血栓治療的監(jiān)測:普通肝素治療,首選APTT作為監(jiān)測試驗,使其測定值維持在正常對照值的1.
37、5-2.5倍為宜溶血栓治療的監(jiān)測:可選用纖維蛋白原(FBG)、凝血酶時間(TT)和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FDPs)作為出血監(jiān)測的實驗室指標目前,多數(shù)認為,F(xiàn)BG維持在1.2-1.5 g/ml、TT維持在正常對照值的1.5-2.5倍、FDPs維持在300-400 mg/L最為適宜,口服抗凝藥的監(jiān)測項目凝血酶原時間(PT)為首選指標維持在正常對照值的1.5-2.0倍為宜WHO推薦應用INRISI作為監(jiān)測指標維持INRISI在2.0
38、-3.0之間為宜,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原發(fā)性/,至少兩次血小板計數(shù)減低(<100×109/L)但血細胞無異常且出血時間(BT)延長,,,出血性疾病的實驗診斷,,,血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血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病例分析1,,血友病是一組由于缺乏凝血因子Ⅷ或Ⅸ所引起的性聯(lián)隱性遺傳疾病:APTT可正常,BT正常,PT正常,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種由于血漿vWF缺陷所致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篤WF:Ag降低,A
39、PTT延長,BT延長,血小板聚集不良,凝血時間(CT)延長,病例分析2,,APTT延長時可進一步作糾正試驗,即于受檢血漿中加入正常新鮮血漿、硫酸鋇吸附血漿或正常血清,再作APTT:正常血漿和吸附血漿能糾正延長的結(jié)果而血清不能糾正,則為因子Ⅷ缺乏吸附血漿不能糾正,其余兩者都能糾正,則為因子Ⅸ缺乏三者都不能糾正,則為病理性循環(huán)抗凝物質(zhì),病例分析3,,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時間(APTT):反映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異常凝血酶原時間(PT):反映
40、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異常,共同途徑缺陷,,病例分析4,,,DIC,小 結(jié),血栓與止血的篩查試驗一期止血篩查試驗:BT、PLT二期止血篩查試驗:APTT、PT、纖維蛋白原測定纖溶活性篩查試驗:TT、ELT血栓與止血的常用試驗檢測血管壁損傷的檢測:vWF:Ag、vWF:Rcof血小板活化的檢測:PAgT凝血因子異常的檢測: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試驗病理性抗凝物質(zhì)的檢測:TT延長的甲苯胺藍糾正試驗纖溶活性異常的檢測:3P試驗、F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